善知識是全梵行,究竟是說全梵行才夠當善知識,還是說善知識是成就梵行的全部呢?有人看過英文版的翻譯嗎?
《雜阿含經》第726經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agama:研討_善知識是全梵行_是什麼意思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庄春江居士翻譯的南傳經文貌似有不同的解讀 SN.45.2
嘗試調整一下語序,是不是會顯得意思比較明顯呢~~
「(運用)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的佛法修證原則),(才能最終達致真正的)純一滿淨、梵行清白。以是故,當知(才能明辨出)……(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
~~以上淺陋拙見,僅供批評。一、要成為善知識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在泰國森林派傳承里,必須證得入流的人才被允許說法。二、修行路上多陷阱、岔路,比如最最最最常見的把不加批判地純然活在當下當作解脫,其實這只是平舍心,仍然是世間法,有出世經驗的善知識指導,可避免誤入歧途。三、有機緣能跟善知識共住、生活,從日常生活中向善知識學習如何修行,這種學徒制的修行方式效率是非常高的。
《增壹阿含經》卷40〈九眾生居品 44〉:
「(一〇)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所謂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將引善道以至無為。」佛告阿難:「勿作是言:『言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識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與共從事,將視好道。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識之人,全梵行之人也。「復次,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於常時。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若我昔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燈光佛所見授決也。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與提和竭羅佛所見授決。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若當,阿難!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有尊卑之敘,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豬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有善知識故,便別有父母、師長、兄弟、宗親。」是時,世尊便說此偈:「善知識非惡, 親法非為食,將導於善路, 此親最尊說。
「是故,阿難!勿復更說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之人也。』」爾時,阿難從佛受教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裡一篇《增一阿含經》的摘錄僅供參考。
此經大約是說:
善知識之宜,不僅僅是梵行的一半,而是梵行的全部。也就是說我們修行之所以有所得,全依賴善知識的成就。所以世尊也說「若我昔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燈光佛所見授決也。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與提和竭羅佛所見授決。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8:
「時阿難陀白佛言:「世尊!我於靜處作如是念:『善知識者是半梵行,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佛言:「阿難陀勿作是語:『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何以故?善知識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行之相。由是因緣若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何以故?阿難陀!我由善知識故,令諸有情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得解脫,若離善友無如是事。阿難陀!於我所說應勤修學。」爾時佛告諸苾芻曰:「由是義故,從今已去不應輒度外道出家並受近圓,除釋迦種及事火留髻外道。若披外道服來求出家及受近圓者,問無障法,此人應與。何以故?此是我親有機緣故。其事火人說有業用,有因有緣有策勵果故,此等不勞共住,即與出家並受近圓。若是自餘外道之類,來求出家及近圓者,其親教師應與衣服,食僧常食四月共住。若觀其人性行調柔堪濟度者,應與出家並近圓事,如是應知。」
這一篇律部的記載,和上面的相同。
佛明確說了「純一滿凈 梵行清白。謂善知識」。
然而你不應於「善知識」取「人」相!「善知識」=「梵行」,「梵行」=「善知識」。不要以為「善知識」=「梵行人」。所以你應該把「依遠離 依無欲 依滅 向於舍」作為「善知識」,不應把某個「人」作為「善知識」。能解嗎?
善知識成就你的全部梵行
推薦閱讀:
※聽從心的召喚去菩提迦耶見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南懷瑾:學佛要從做人開始
※聖嚴法師:論頓悟與漸悟
※《金剛經》生活 - 第二十八品
※和尚說: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