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知乎這個平台?

首先簡單的說一下知乎是一個什麼樣的平台,知乎是一個創建於2011年的一個社會化的問答網站,知乎這個名字有些文言文的味道,寓意為「知道嗎?」,據一些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5月,知乎已擁有5000萬註冊用戶,平均日活躍用戶量達1300萬,人均日訪問時長33分鐘,月PV(頁面訪問量)超過50億。全站目前累計產生了1000萬個問題,3400萬個回答及3500萬贊同。目前的知乎有平pc版和移動版以及手機客戶端。

知乎在過去的幾年裡可謂是高端的問答平台,很多行業的專業人士和一些互聯網技術圈的牛人在知乎都是有註冊賬號和參與問答的。可能很多人都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一些類似於360問答、soso問答之類的懸賞問答沒有高質量的回答,而知乎沒有積分懸賞的機制反而能產生高質量的問答,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知乎有一個良好問答生態。因為知乎中有很多專業的人士的回答和瀏覽,這就導致了知乎中熱門問題的回答有了一個價值連城的廣告位的價值,很多人可以在一些問答中加入一些自己個人網站或者博客的地址,或者加入一些自己開源項目的地址等等,因為知乎用戶群體的高端導致了這些東西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進而起到推廣作用,且有些人可以通過專業的回答和獨特的見解來提升自己的在業內的名氣,這無形中就產生了巨大的價值,這是一些普通用戶沒有看到的東西,普通用戶可能需要的只是一個專業的解答而已。

怎麼看知乎這個平台?個人認為現在的知乎已經過去了其黃金的發展的階段,因為現在知乎的內容質量正在逐漸下降。隨著頭條類的自媒體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平台可以進行一些個人品牌和個人影響力的推廣,尤其現在很多問答平台開始進行一些改革,比如百度的百度派、百度知道的行家都開始進行高質量內容的探索,這導致了知乎用戶的流失,內容越來越差。尤其是知乎推出了付費問答模式,這導致了免費的話題很少有專業人士的解答,導致了其公開內容質量的下降。

總結,互聯網總是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沒有任何一種互聯網模式可以長久不衰,知乎的模式也是如此。



現在從baidu家搜索問題一半都是廣告,現在想提問或者搜索答案,百分之70都可在知乎上搜到答案,而且非常專業!!!兩三年前入坑,深深中毒,只要打開之後就沒法關上了,沒事就刷知乎,簡直就是中毒啊,各行各業知識都看,好多公眾號都是從上邊關注的好么!!?!!!!

健身方面,我從上邊知道了keep,知道跑步會磨損膝蓋,要循序漸進,肌肉可以消耗脂肪,知道了TABATA,一個月減了十斤,不過沒堅持下去,媳婦生孩子,我跟著一起又胖了

媳婦生孩子備孕,我的所有知識都是來自知乎,

跟媳婦爭論某個問題的時候都是,搜知乎,隨手分享給她

原先以為知乎是個分享知識的地方,特么簡直就是段子手聚集地啊。

好多公眾號直接靠知乎養著 啊 搞笑的公眾號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知乎里出來的網路流行語

還有就是 進了知乎,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啊

先寫這些吧,希望百度派也可以做得越來越好。

————————一名知乎深度中毒患者


知乎的崛起和成熟是中國中產人士和知識經濟逐步興起的一個表徵,有三大特點。


1、用戶整體素質較高,所謂藤校、985211遍地都是。確實精英比例高於一般的互聯網社區,討論質量、氛圍和產出內容的水準上要高於百度知道、360問答、今日頭條等內容,可以代表今日中國互聯網社區ucg模式的最成功的的典範。

2】知乎在從原來的知識共享型內容社區向商業知識變現的利益驅動轉型,代表的是知乎書店、知乎LIVE、值乎的出現和火熱。這是知乎在完成D輪融資後的大手筆,轉型和繼續商業化。


3、知乎為當代知識精英、白領階層程序員群體和高校大學生提供了交流平台,未來空間廣闊。現在知乎全站有近8000萬註冊用戶,日均活躍用戶能達到1700多萬,已經產出了將近4000萬的問答和2000多場的LIVE,活力巨大。


一、對待人身攻擊言論評判標準不一,隨意封號;


二、輪子黨興風作浪,對種族主義、國家分裂主義大量水軍,管制不力。gzjy雖然崇洋媚外,但至少沒和輪子黨同流合污,沆瀣一氣;

三、歷史文盲加地理文盲居多,普遍認為太祖的陝甘寧邊區都是恐怖分子,表示反對即遭封號。從反穆,到反陝甘寧,再到分裂國家挑撥民族矛盾,再到反無產階級;

四 、版權問題。被封號用戶,即因為無法登錄而導致自己所發布的內容(包括匿名內容),失去修改權利;


五、不尊重知識,不尊重核心用戶,反智主義。註定知乎只能聚集全國中級、低級水平的智慧,聚集不了全國最頂級人的智慧


知乎已經喪失自身的核心與初衷,導致核心用戶大量流失。然而,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某乎自己玩吧,不奉陪了


知乎估計走不遠了,我好端端的一個號,沒有任何理由跟徵兆的被停用了,所以老衲只好到這兒來了

╮(╯﹏╰)╭


還不錯吧,上面的很多回答都能夠讓我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


聽說都是一些文化人呆的地方。迄今為止還沒有申請此號。


推薦閱讀:

孤獨的觀測者和專業主義
論信息管制的複雜與必要性
#1《利維坦的誕生——中世紀及現代早期歐洲的國家與政權建設》
是什麼推動了恐怖分子?
bot005.李銀河:《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

TAG:互聯網 | 社會學 | 歷史 | 文學 | 時事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