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代宗師》地位如何?導演為何這樣演?
02-28
《一代宗師》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記。以下的文字,算不上是影評,僅僅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忍不住拿出來與喜愛這部電影的朋友分享。有很多看似毫無關聯的題外話,但所有的這些,都因為這部電影,生出了念念不絕的迴響。
《一代宗師》上映的時候,適逢本人學習太極拳三個月有餘。在遇到我的師父之前,我對武術一直持觀望的態度。我一直相信那是個很厲害的「東西」,但對它的理解只停留在皮毛,武術本身跟我的生活也沒有任何關係。直到去年春天我的膝蓋嚴重受傷,久不能痊癒,輾轉找到武醫兼修的王大夫,膝蓋才有了徹底的好轉。後來,我決定開始跟王大夫學習太極拳。說到這兒,或許你會以為我要談武術。並非如此。但我與武術的這次奇妙的結緣,帶我進入了我從小就想進入,但卻久久在外徘徊的一道門。我的師父平日在醫院上班,但無論酷暑寒冬,都堅持每天練拳至少三小時,每天堅持做一些在如今常人看來毫無用處的功課。為什麼?我想知道。觀察了一下,被《一代宗師》震到的朋友,基本都屬於有東方文化情結的人。王家衛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努力地展示了東方的價值觀和哲學背後的東西。能看出來,他已經蓄勢多年。這些東西一直在我們的骨子裡,無法用線性的語言表達清楚。東方的很多事物都是這樣,只能去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能領悟。
喜歡《一代宗師》正是因為這部電影中氣之足,迴腸盪氣,卻又能絲絲入扣,分分秒呼應內心深處最深情卻又最不能溢於言表的部分。至於這內心深處的這一部分到底是什麼,我並不想用這篇所謂影評來說清楚。 因我師父祖上世代習武行醫,他跟我講了很多家族裡流傳的故事。起初,我覺得有些誇張,離我的生活實在太遠,後來在他綿延的講述中,慢慢開始感受到不一樣的東西。我曾經跟師父說,現在的武術,真的已經淪為了表演的藝術,跟拳擊什麼的比,完全不行了。師父說的確是這樣,但不是因為武術不行,而是因為現在的人已經不行了。他不無遺憾地說,民國那時候,習武之人,那大多都是真功夫。後來我又看了徐浩峰的《逝去的武林》和《道士下山》,確認了那個時代,確實如《一代宗師》這部電影所表現的,有血有肉,又有高貴和古典的精神傳承。武道精神,實際上是中國文化一個集中的濃縮載體。宮二這個角色,代表了武道精神的一種極致。儘管她因性格剛烈而不計代價,永遠停留在了她自己的格局裡,但,她所做的這種高貴的選擇,也是當今人所喪失的、所不可承受的。儘管比起葉問的「心無滯障、大成若缺」來,她沒能再往前走一步,用徐浩峰的話來說,在成為大師的路上,她就是少一個「回頭」,但這種不回頭何嘗不是我們已然遺忘的美。
這就是為什麼在看到宮二對葉問告別的時候,回頭說的那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沒能走下去,希望葉先生能把這條路好好走下去。」,我再也忍不住眼淚。自此,我想王家衛已經把「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意思說的很清楚了。宮家這個門派是滅亡了,但武術的傳承也好,文化的傳承也好,靠得不是門派,靠得是精神的火種。說到這裡,很有必要說說趙本山和張震的角色了。王家衛真是處處閑筆而無一處閑筆。這些角色很多人都覺得是廢筆。非但如此,而且還有點睛的作用。趙本山飾演的丁連山在全劇的地位非常關鍵。宮寶森請見他實為問道,他以蛇羹暗示中華武士會成立時往事,引師弟如何全身而退,宮寶森也只是見了天地而已。丁連山見葉問時用其師弟同招提攜,點明了宮家六十四手為何而逝。而後的思考留給葉問,暗示武術的傳承之道。王家衛此處可謂用心良苦啊。 而張震的角色,是全劇中的一條暗線,呼應葉問和宮二,表現另一個拳種南下所經歷的另一種艱辛,最終一線天開了理髮館,隱於市,見了眾生。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烘托葉問。不費筆墨,卻已經淋漓盡致。東方的東西,講究境界的高低。老外從來不說一個東西,境界有高低。一個東西,你說它觀念有多牛,哲學有多高的高度,跟討論境界沒有絲毫關係,不在一個層面。武術、古畫、書法,幾千年,一眼望去,只有境界的區分,而觀念和哲學的區分,微乎其微。
我愛這部電影,就是因為,王家衛努力地呈現了這樣一幅舊時畫卷。電影里人物的情懷,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浪漫。看完《一代宗師》,我告訴師父我好想學八卦掌。師父的回答讓我醍醐灌頂。他說:「你有強烈的預感你會遇到一個好的八卦掌師父。我也一直想學八卦掌,但是一直沒有遇到好的師父。什麼叫珍重?不是說讓你趕緊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是活在當下等待那個時機的到來。」關於這部電影,想說的話太多。我也只能像王家衛導演那樣,捨棄所有能說的,而只說我最想說的那部分。如能引起你的共鳴,那我真是開心。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至此,葉問與夫人兩岸相隔。直至死去。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說王家衛對張永成的處理是如何反映出他內心深處對於「歸屬感」的強烈追求呢。如果真是這個意圖,那麼如此大的命題,為何不過花了寥寥數筆?歸屬感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它往往並不強烈,也不噴礴。但它卻可以是人們彷徨時的方向,苦難時的支撐,喜悅時的念想,落魄時的港灣。它時刻伴隨著人的心靈,是定海神針。這樣一個東西,是不需要被強調的。它是兩個人、一個家的感情的底子。這也是我對題主問題的回答。張永成作為葉問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她是葉問的家,而家就在心裡,不賴著嘴上提及。她只需要安靜地存在著,就足以讓葉問安心放手打天下。張永成的兩處發言,一處是體恤葉問,要帶孩子回娘家讓葉問專心事業;另一處是葉問給她做了大衣,她笑著說「佛山有這麼冷嗎?」前者是主動為其著想,後者是對葉問的舉止的喜悅。它們都是都是張永成對葉問的愛的溢出。所以說,王家衛不是真的要把張永成造成夢裡的假人,他只是給予了這個角色充足的安全感。隨著年歲漸長,我猜想他內心中是極其渴望著或者意識到了這樣一個人的,因此處理得小心翼翼、不漏痕迹,卻又穩如泰山、光彩熠熠。《一代宗師》歸根結底說的是宮二和葉問的事情,但是我始終認為,葉問愛的只有自己的妻子。而宮二,不過是他生命里的一段緣分。前一瞬間我還在惋惜,覺得王家衛刻畫下的葉夫人一直在對葉問無怨無悔地、幾近忘我地付出,覺得她一生頗為辛苦。但是馬上我意識到自己想錯了。人生在世,能跟自己相愛的人同床共枕、共結連理、開枝散葉,這恐怕已經是生而為人最大的幸福了。愛里有什麼辛苦要談的呢。為著愛人,做什麼都好呀。張永成是滿足的。對於一部影片的考量,通常參照必須的類型系統,對於《一代宗師》來說,這個系統是武俠類型片。王家衛在電影中引入了通俗的武林爭霸與江湖恩仇的故事套路,他也因此遭到通俗電影觀眾的圍剿。作為反類型的作者電影的代表,王家衛的電影從來都未受制於任何類型的桎梏,一切以既有經驗作為參照標準的考量都是徒勞。拋卻敘事邏輯的考量,《一代宗師》是一部真正能夠用來叫做電影的電影,正因,它在人物內心的推拿定奪、環境氣氛的鋪設營造、打鬥場景的細節展示方面,無不讓這部民國武俠片瀰漫了一種電影化的詩意情緒,能夠稱其為詩意武俠。在《一代宗師》中,這種詩意首先表此刻王家衛摒棄了傳統的敘事架構和完整的人物線,把緊湊的主線敘事轉化為鬆散的群像敘事。在這部反映「逝去的武林」電影中,王家衛在八年的籌備之中,從最初想拍「一個人」的念頭就演變成拍「一群人」和「一個武林」的野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看完影片之後,覺得結構支離破碎,人物有始無終的原因。於是有人質疑,影片到底是在說「一袋宗師」還是「一代宗師」?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這樣的追問未免過於匠氣。推薦閱讀:
※網友是如何評論《岡仁波齊》這部電影的?
※如何評論電影《銀翼殺手 2049》?
※金馬獎影后惠英紅有哪些經典作品,有什麼特點?
※《忌日快樂》:別在忌日才讀懂什麼是生活的快樂
※公牛歷險記 | 心之所向無事不成,命運也害怕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