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為什麼不承認十方諸佛?


因為依法不依人,解脫的是靠佛陀留下的法,而不是靠佛陀本身,因此在南傳佛教的認知中,佛陀早就灰身滅智永不再生了,因為他的法已經留下了,任務完成了,後人如果不學法修法,別說十方諸佛,就是百方諸佛同時出現也沒任何用途,況且在原始佛經中根本沒有大乘佛教的十方諸佛,人家還懷疑大乘佛經的真偽性呢,怎麼可能承認十方諸佛。


「諸比庫,無有此事,絕不可能,若一個世界中有兩位阿拉漢、正自覺者不先不後地出現者,無有此事!諸比庫,乃有此事,若一個世界只有一位阿拉漢、正自覺者出現者,乃有此事。」

——《增支部 · 一集巴利》無有此事巴利第277

註:阿拉漢、正自覺者也即應供、正遍知,是佛陀的其中兩個稱號。


應該把「南傳佛教」、「南傳佛教行者」、「自稱南傳佛教行者」、所謂「原始佛教」和其擁護者這幾個概念和群體分清楚,他們不是統一的。要仔細審察前兩者和後面幾個的區別。

而且同樣的經典,南傳也是有不同派別解釋的。

至於南傳佛教承認不承認,我們先看看南傳經典所記的諸佛和佛國:

節錄《漢譯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二○ 此世現住佛,無上世幾多,往昔有幾人,上升於彼處。

&<中略…………&>

二八 諸佛問諸佛,執境一切智,甚深微妙事,彼等智慧悟。

二九 弟子問諸佛,諸佛問弟子,彼等互起問,相互作問答。

&<中略…………&>

六四 此世有十方,運行無限際,無論何方位,佛國不知數。

&<中略…………&>

七六 多佛及羅漢,遍集咸來聚,對此佛羅漢,禮敬應歸命。

————————————————————————————————————————

以下是全文————

節錄《漢譯南傳大藏經·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譬 喻 經

歸依彼世尊 應供等正覺

第一 佛陀品

一 佛陀之譬喻

一 佛說諸譬喻 1,凈意且諦聽,三十婆羅密,法王數難知。

二 諸佛正菩提,僧隨世導師,合十示歸命,禮拜頭觸地。

三 佛國不知數,見寶殊有限,一切空及地,致意吾運作。

四 彼處白銀地,吾於建樓閣,幾重寶層階,高聳入蒼穹。

五 柱色映造法,無從估其值,門楣黃金造,門傘美裝飾。

譬喻經 第一 佛陀品 一

--------------------------------------------------------------------------

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二

六 琉璃第一層,輝似無垢雲,池中多水草,滿地鋪黃金。

七 珊瑚如其色,何色映真紅,胭脂色光輝,映照遍四方。

八 門庭善規劃,大窗高尖塔,四欄楯羅網,香華鬘清爽 2。

九 美崙樓閣具,七寶所裝飾,青黃復赤白,亦有漆黑色。

2 一○ 蓮花映耀色,獸鳥現光輝,諸宿之星群,日月飾虛空。

一一 黃金羅網覆,結黃金鈴鐸,隨風起鳴響,黃金華鬘爽。

一二 樓閣有綠窗,紅赤與黃色,幢柱結華鬘,紛紜諸色彩 3。

一三 白銀所造板,紅玉摩尼造,貓睛石所成,種種數百多。

一四 敷諸色美床,柔展迦屍衣,欽婆羅黃麻4 5,織錦支那絲6,

綿織與毛織,勝色諸外衣 7,一切種種覆,致意吾設敷。

一五 階上此彼處,貴寶飾尖屋,摩尼輝炬火,支撐確樹立。

一六 柱楹閃光輝,美哉黃金門,閻浮檀金色,堅材白銀造。

一七 連鎖幾多分,扉閂著色彩,左右多福瓶,蓮花插青紅。

一八 一切往昔佛,率諸僧弟子,世間真導師,形以色所造。

一九 佛率眾弟子,聖者入其門,黃金座椅上,聖者坐一群。

二○ 此世現住佛,無上世幾多,往昔有幾人,上升於彼處。

二一 自存無能勝,幾百辟支佛,往昔彼等在,伴吾於彼處。

二二 天上或人間,眾多有劫樹8,一切衣棄捨9,吾今披三衣。

二三 種種美味物,飲食善調理,摩尼造耀輝,盛吾缽行施。

二四 吾捧天上衣,彼等披凈衣,更有甜砂糖,油蜜與糖漿,

美食心歡悅,彼等聖者群。

3 二五 居蜜如獅子,彼等入寶屋,高貴座褥上,暫為獅子卧。

二六 彼等從座起,正知跏跌坐,攝佛一切食,浸入定愉悅。

二七 或為示諸法,或享神足樂,或達神通境,耽於神通中,

其數幾百千,復有弄姿者。

二八 諸佛問諸佛,執境一切智,甚深微妙事,彼等智慧悟。

二九 弟子問諸佛,諸佛問弟子,彼等互起問,相互作問答。

三○ 諸佛辟支佛,弟子與侍者,如斯耽愉悅,彼等樂樓閣。

譬喻經 第一 佛陀品 三

--------------------------------------------------------------------------

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四

三一 黃金白銀網,諸網相結造,真珠網圍繞,寶傘頭上罩。

三二 有布遮陽光,黃金五彩星,散花色彩美,一切掩頭頂。

三三 花束散其上,香束復輝映,衣束亦分撒,復以寶束飾。

三四 撒花美艷麗,更以良香薰,捺香五指印10,黃金覆其上。

三五 四方有蓮池,紅蓮青蓮覆,蓮花粉紛飛,現出黃金姿。

三六 一切樹花開,沿邊繞樓閣,諸花自散敷,芳香注落上。

三七 彼處孔雀舞,天鵝演聖歌,迦陵頻迦鳥,處處鳥群歌。

三八 天鼓響四方,到處琵琶音,吹奏諸天樂,盡縈各樓閣。

4 三九 佛土或鐵圍,所居其上方,各具大光輝,寶成無裂罅。

四○ 建立黃金台,燈明樹輝煌,其數上萬炬,依次皆並立。

四一 歌娘與彩女,舞踴天女群,種種舞台現,縈繞諸樓閣。

四二 須彌山頂上,山顛見樹梢,幢幡吾所樹,五種彩色美。

四三 天龍乾闥婆,諸神悉並臨,合掌示歸依,環繞諸樓閣。

四四 不問何善業,吾皆應所行,上升於三天,身口意皆善。

四五 有想或無想,一切諸有情,吾所積福果,皆可獲分享。

四六 吾實為彼等,尋致與福果,彼等未留意,神至使得知。

四七 此世諸有情,因食故有生,美味由吾意,得獲一切食。

四八 吾意行布施,吾意持凈信,一切覺獨覺,供養勝弟子。

四九 依吾心所願,修行諸善業,捨棄此人身,吾上往三天。

五○ 天上與人界,吾知此二界,吾意所望果,他界吾不知。

五一 吾為神上首,吾為治世主,完具端美姿,智慧亦無雙。

五二 種種佳美食,珍寶亦不鮮,種種勝妙衣,由空現吾前。

五三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天食即現前。

五四 地山或空際,乃至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諸寶現吾前。

5 五五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諸香即現前。

五六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乘輿現吾前。

五七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華鬘現吾前。

五八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莊嚴具現前。

喻經 第一 佛陀品 五

--------------------------------------------------------------------------

小部經典四(譬喻經) 六

五九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童女來吾前。

六○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糖蜜現吾前。

六一 地山與空際,或復水森處,吾掌一伸展,諸食現吾前。

六二 漂泊無財者,行人來乞者,澄得正覺者,吾行勝布施。

六三 岩山大震撼,轟動諸深山,此世吾成佛,神界普歡喜。

六四 此世有十方,運行無限際,無論何方位,佛國不知數。

六五 吾輝映光明,二道光運轉,彼處與其間,光焰大輝映。

六六 如此多世界,一切眾見吾,一切心歡樂,一切皆從吾。

六七 更發優美音,吾打不死鼓,彼處與其間,諸言傾耳聞。

六八 法雲以降雨,人皆成無漏,彼處雖劣者,亦達預流果。

六九 布施應施物11,滿行戒無餘,出離波羅蜜,到達無上悟。

6 七○ 質問賢者事,行無上精進,得忍波羅蜜,到達無上悟。

七一 真諦行加持,滿諦波羅蜜,得慈波羅蜜,到達無上悟。

七二 得不得樂苦,尊敬與不敬,到處皆平等,到達無上悟。

七三 見怠惰懷怖,見精進得安,勉勵行精進,此為諸佛教。

七四 見諍論懷怖,見不諍得安,親和共和合,此為諸佛教。

七五 見懈怠懷怖,見不懈得安,勵修八正道,此為諸佛教。

七六 多佛及羅漢,遍集咸來聚,對此佛羅漢,禮敬應歸命。

七七 諸佛不思議,佛法越思議,具有凈信者,果更不思議。

──如是世尊自己不斷修佛之行、為說諸佛之譬喻及諸法門。


「是時目連禮世尊足,即於如來前沒不現。往詣東方七恆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彼土。是時目連以凡常之服往詣彼土,在缽盂緣上行。又彼土人民形體極大,是時諸比丘見目連已,自相謂言︰汝等視此蟲,正似沙門。是時諸比丘復持示彼佛︰唯然世尊,今有一蟲,正似沙門。爾時奇光如來告諸比丘曰︰西方去此七恆河沙土,彼世界名忍,有佛名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是彼弟子神足第一。爾時彼佛告目連曰︰此諸比丘起輕慢意,現汝神足,使大眾見之。目連對曰︰如是世尊。是時目連聞佛教已,以缽盂絡盛彼五百比丘,至梵天上。是時目連以左腳登須彌山,以右腳著梵天上。」——《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六重品〉


這個問題類似於:北傳佛教為什麼不承認奧特曼佛?


十方如來,暴打眾生。


你就別拿唯物主義那一套證據論去驗證自己的信仰了。都是唯心主義,他信他的,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就像我在道教的一個問題里讓人罵的狗血淋頭一樣,有些問題根本沒有必要去爭辯。佛、道、儒、科學……大家其實信得更多的,恐怕是自己吧。

有時候,不爭是爭……


承認不承認十方諸佛又如何。你還不是生在這個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地點。現在還有佛法在,為什麼不現在就趁機努力修行,難道幻想換個地方,就有利於你修行了嗎?佛陀說思維過去,思維未來都沒有意義,何況思維幻想其他佛時代。


這句話從何處來的呢?為什麼漢傳佛教不承認有人會以訛傳訛?謠言止於智者!沒必要為一個人的見解而忘記佛法本身!這些問題如果找到明確答案,你又能得到什麼利益呢?於修行何益?


推薦閱讀:

佛教明明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論基礎,為啥非要搞成宗教?
長阿含經有多少與南傳經藏中的長部相同?
擁抱正版,拒絕山寨
佛教僧尼圓寂之後,屍體如何處理?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