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的地位是不是不如戲子?

最後兩個標籤給贊


地位和錢有j8關係


因為娛樂行業(包括體育行業)是贏家通吃,收入懸殊程度遠比科研界大.

NBA FIFA 動輒千萬美元的合同,但是 很多 全運會級別的選手,生存都很苦難。

而省級的科研人員,還是可以做到衣食無憂的,當然北京的科研人員在北京買房子還是河南的,但是 省隊的運動員,三四線藝人收入也難啊(賣肉的妓女除外).

而且,影視娛樂界,保持幾十年紅很難,體育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更短,而科研人員是比較持久的.

現在企業也還是給科學家大筆報酬了

特別是有市場需求的,AI 專家100W美金/年

百度給吳恩達的薪酬是1000W美金/年...


為了避免以後打掃牛棚的尷尬


社會地位≠個人斂財能力


為什麼科學家收入不如藝人高?

因為科學家的知名度不如藝人高。

我要分析的是兩類人群收入的問題,我們把收入可以理解為勞動力的價格。談到了價格就必不可少要談到市場了,那勞動力為什麼會有市場呢?是因為大多數人對他們的勞動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例如,我心情不好想聽歌放鬆,那麼我就對歌手有需求。有需求就會有消費,只不過有些消費是無形中進行的。那麼結合科學家與藝人兩個職業群體來說,對科學家的需求肯定是遠遠高於藝人的呀!因為我們的生活很難有一個時候能離得開現代科技。比如我們需要越來越智能的手機,科學家為了滿足消費需求,就會研製出更高級智能的手機,更高級智能的手機被消費者購買了,那麼研製它的科學家的勞動就會得到回報,那麼他們的收入就來了。通過上述可知,科學家的勞動和人們的需求是通過媒介建立起來的關係。而這個媒介(運用專業知識所創造出消費者極其需要的東西)一個科學家往往不能創造出來,需要很多科學家共同努力研究才能創造出來。當被創造出來之後,就沒有了對創造者的絕對綁定性,(看到一個手機不一定就能想到研究手機的科學家)。打個比方「人想吃雞蛋,需要的是雞蛋而不是會下蛋的雞。雞蛋好吃人們會讚歎這個雞蛋好,不怎會讚歎下蛋的雞,幾乎不會讚歎公雞(比喻的是科學團隊中的普通一員)。」這說明了消費者對科學家的勞動成果是直接需求,對科學家代表可能少有知曉,對廣大科學家團中的每一個可能很難有機會了解。這就導致了科學家本人的知名度不會和自己的產品一樣高的情況。而知名度往往可以反映這個人勞動力的市場需求範圍是多大,從而直接影響勞動力的價格,就是這個人的工資。那我們反觀藝人的情況。人們對娛樂有需求是人類的本性,所以娛樂的市場也很大這是肯定的。我們繼續運用上面的分析思路,不難發現導致藝人和科學家收入差距較大的決定性因素是他們的成果與創造者自身的綁定性。藝人之所以普遍知名度要比科學家高,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能明顯說明創作者是誰,他們的作品就會高效率的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上述所輪科學家就很難。大部分人都是有著固定的審美觀,就導致了會對一個藝人有著較為長久的需求,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個人崇拜的偶像心裡,我們可以將這類人定義為粉絲。當一個藝人的粉絲數量達到了一定數量之後,這個藝人就會成為一種「商品」這個人就具有了商業價值。而科學家和藝人的收入差距就最體現在這個人本身的知名度,這個人本身的商業價值上。所以說科學家的收入不如藝人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收入差距過大會導致科學家積極性受到打擊,過激是需要進行調整。

我認為調整策略有上中下三策。

1.下策 是限制藝人的薪水(顯然不公平,但可以作為緊要關頭需要立竿見影效果的時候用)

2.中策 是讓科學家的名字和他所參與研發的產品一樣為人熟知。如要求產品包裝里放置一份研發者名單之類的(稍微合理,但不是長久之計,收效略慢)

3.上策 是讓社會形成一種文化氛圍,一種對科學的尊敬與崇拜(長久之計,徐徐圖之)


首先說明:影視演藝行業本來就具有高收入的特點,科學家的收入應該再提高也不錯。

但是,現狀是我國影視業的很多演員、歌手和導演等並沒有肩負起應該的社會責任而一次次消耗著觀眾的信任,騙取著民眾的金錢。真正好的影視藝術作品對人類和國家的良性作用並不會亞於科學成果,只是大家分工合作,在不同角度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罷了。

科學家值得尊敬,用「戲子」去給演員們戴帽子卻是愚蠢迂腐的做法。 做什麼行業都應該對得起它,不是現在我國的這些鮮肉小花做成這般烏煙瘴氣就說明某些人看不起的「戲子」存在的合理性。一些好的影視作品,價值不見得小於文學名著和藝術品,但毫無疑問我國現在很多影視作品是完全達不到這個高度的。

希望我國的影視從業者可以真正把自己的社會責任擔負起來,對得起這個收入。國家也少宣傳點感動中國里的一些奇怪的,要求科學家等對國家踏踏實實做貢獻的人不愛錢財只搞貢獻的價值觀,切實地讓這些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回報!


因為 戲子 -&> Actor -&> Best Actor -&> 影帝


史塔克不服


科學家的地位真的不如戲子嗎?


首先,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因為題主單純只把錢和地位掛了鉤,這明顯不對。

按這邏輯,當領導人的收入還不如明星拍個真人秀,所以各大大們還不如戲子地位高?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什麼叫地位。

我覺得地位分為當前社會的話語權、社會資源調動能力以及百年之後的名聲。

論話語權和社會資源調動能力,戲子們的命運不過就是廣電總局的一句話罷了,要是真得罪了人,封殺的連媽都不認識。而真·科學家卻好一些,畢竟靠本事吃飯,只要國家還想發展,那就得求著有本事的科學家。

百年之後的聲譽就更不能比了,別說百年了,一般戲子20年的聲譽都維持不了。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里,有幾個人記得蕭劍的演員名字。又有幾個人能說出40~50年前的演員名字?

然而科學家不一樣,再過幾百年都有人知道牛頓,知道法拉第,知道西門子,知道愛因斯坦。

這就是差距。

就算只說收入,難道很多人真的以為知識不值錢么?吳以嶺院士家族身家超過100億;袁隆平家族僅隆平高科直接持股的市值就有10億,這還不算間接持有的;著名電力專家,沈國榮身價也超15億。類似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要是算上科研人員經商,那就更多了。很多著名的企業都是科研人員直接拿自己知識轉化的,最典型例子就是聯想,聯想集團最初就是中科院幾個研究員搞得。


這是整體國民素質的低下的表現,素質低,眼見窄,就只能看到娛樂八卦,那些高知識份子每天都有自己的關注點,自然不會看到這些明星八卦,也無法形成明星效應。但是一味擠兌明星的收入,這是院士太狹隘了,發達國家明星的片酬照樣是他們科學家的很多倍,這是市場經濟決定的,教授想通過行政手段調控?

這麼看來,這個院士其實就是老古董,跟建圍牆的那幫人一樣隨心所欲,學術上可能是牛逼,對時代的認知,你真的老了!


呵呵題主如此膚淺,我本來以為你指的地位是什麼,沒想到是錢,你這種想法可笑到極致


首先我承認科學家對世界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但是我還是認為尊重每一個人是最基本的三觀

對於題主這種問題和提問的方式及心態,我覺得認真回答都是在浪費生命

以上


推薦閱讀:

什麼叫演戲用力過猛?
有一種友情叫做何炅謝娜
如何評價SNH48 S隊在2017年2月19日下午表演的《心的旅程》公演暨袁雨楨生日公演?
在自媒體火爆的今天,明星「人設」究竟誰說了算?看看科技大佬們如何接招!
沒錯啊,好粉絲就應該身兼經紀、策劃、宣發及其他

TAG:明星 | 科技 | 社會現象 | 釣魚廣義的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