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佛道修行,似乎都要節制慾望,但是修道所求的長生不老和修佛所求的寂滅為樂,是否是人世間最大的欲求呢?

我有一點看法,但還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修道求羽化登仙,長生不老,修佛無非為了知行圓滿,但兩道修行,都要節制慾望,但他們所求的,本身就是人世間最大的欲求,怎麼解釋呢?


為道日損,所減損的是凡俗的慾望,凡俗的慾望越少,道心愈堅。如果把修道看作一種慾望,那麼這種慾望是非常強大的,所不同的是,凡俗的慾望是往上走,這種慾望是往下走,要靜心,它要求人要有堅定的信心,所做的功夫,是從靜中而來,靜極一陽生,不可操之過急。

張子曰:自古忠貞節烈,殺身成仁之時,便有七返還丹景象。當其一心不動,一志不分,浩然之氣立其中而生其正,任他刀鋸鼎鑊,都視為么魔試我,襄不動搖,我只收留義氣,聚而不散,凝而至堅。火候至此,則英雄之光氣亘萬年而不滅也。仙家入室臨爐,就要有此手段。(《水石閑談》)

人的本性皆是貪生惡死,這是一種本能,而如忠烈之士,殺身成仁,這份正氣非常人所能及。而三豐祖師說要入室臨爐要有此手段,可見修行之難。就像我們去爬山,費勁力氣到了山頂,卻發現山頂之上還有更高的一座山,並且沒有路可通,要麼騰躍而起,一飛衝天,要麼泥沙俱下,跌落山崖。故而說:學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至於能駕馭自己對世俗的慾望,應該說是最基本要求。


以欲求止欲求。

你有吃飯的慾望,算不算欲求?

你吃飽飯了,還會一直在那裡渴求:我要吃飯、我要吃飯嗎?

你有睡覺的慾望,算不算欲求?

你美美的睡了一覺,睡醒後你還會渴求:我要睡覺,我要睡覺嗎?

你在上海,你想要到達北京,你坐火車到達北京後,你還會渴求我要到達北京,我要到達北京嗎?

你現在是凡夫,你想要成聖賢,求長生,證涅槃,當你達到目標後,你還會渴求:我要長生,我要涅槃嗎?

但就以涅槃的欲求而言,不同於世間的欲求。這個例子的特殊性在於「涅槃」,而不在於借用一種欲求而去替代另外一種欲求。

舉個例子:如果是以欲求止欲求,如果一個人患上了毒癮,我們可以讓他賭博上癮來戒除毒癮嗎?如果一個人賭博上癮,我們可以讓他熏酗酒成癮來戒除賭博上癮嗎?只要有上癮行為就一定會有痛苦,不管是對什麼上癮。但法的本質是不同,在達到涅槃的過程中,每前進一步,我們的慾望就會減少一分,上癮的程度就會減少一分,到最後,我們會放下對世間一切的執著。 放下了所有的執著,也就遠離了所有的痛苦。世間的一切上癮或「力」和涅槃、和法是不同的。


你得結合古代的環境來談啊。

一種思潮的湧現,肯定是相應的環境下應運而生的。

古代吃不飽,穿不暖,生老病死、兵荒馬亂,塵世間的欲求本來就難以滿足。眾生皆苦,既然滿足不了,那普通人也只好投奔知足常樂、淡泊名利這種思潮了。

塵世間的慾望滿足不了,但你總要給別人一個念想,才能支持人們更好的活著啊。

不知哪位名人說過,宗教信仰無非是人類心靈的拐杖。

塵世間痛苦了,人們才會想著逃離。這時給他們一個更高層次的念想,他們才能繼續活下去。

所以虛構出一個天堂啊、長生不老、啥的。無非是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文化罷了。

就像在魏晉那個動亂的年代,人們興起了魏晉風度這種文化思潮。也是一樣的。


菩提為因,涅盤為果。

願意證得那個無所得,才能證得那個無所得。


我以前也有過這種疑惑

後來就沒了

因為感覺自己好傻

修行這種事情

又不是誰都能真正修

且修成的

我大概看了看概率

不算古代

以現在的人口基數

在未來百年

如果遇到了井噴時期

成天仙也估計沒十個啊!


佛門以三界為虛幻。在這三界中,無論得到什麼,終究會有一天會變換失去。所以以此為苦。

就像一個小孩沉迷於網路遊戲,無論他在遊戲中取得多高的等級、有著多少榮耀,到最後都是虛幻的。遊戲公司一個改版,他所留戀的一切都會失去。

所以會跟這個孩子說,離開吧,離開這個世界吧。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呵。

既然要離開這個世界,這個孩子當然得控制自己,不再留戀這個遊戲世界的寶劍及盔甲,放棄這個世界的等級及寶石。不再每晚準時往遊戲報到,不再留戀於這個遊戲。直到最後可以離開。

對於同一個世界的公會隊友來說,這個孩子就是莫名其妙的不玩了。

道門養生方面,節慾則是修行所需。

一開始,修行需要節慾,這樣才能累積精氣,不隨著慾念而宣洩;之後的發展,也需要節制各種慾望,少笑、少怒、少悲、少哀,情緒的波動會疲勞精神。

這些都對長生不利。

就像一台機器,你總是啟動它,以120%的功率去驅動,蠟燭兩頭點,機器顯然會迅速磨損,降低它的壽命。人體也是一樣。

所以會說需要節制,節制了才能減低消耗,減低消耗才能延長使用時間,有時間讓你改進。

節制是手段,不是目的。修行是為了長生而節制,不是為了節制而長生。


你說的是道教和佛教,不是道家和釋家。


道教我不懂,佛教方面說一說我的拙見。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因為妄想分別,逐漸模糊了自我,在六道中永無休止的輪迴,而學佛的作用並不是獲得所謂的永生,而是找回真正的自己,發覺自己的佛性,或者說是把本來屬於自己的東西找回來,這並不算是欲求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神鋒

鏈接:佛家說慾望是痛苦的來源,但是現在無欲無求的態度如何在社會上生存呢?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來源:知乎

佛教中,慾望分為兩種,貪慾和善法欲。

貪慾是指對世間色、聲、香、味、觸、食、睡、錢財、名利等【過分】的執著、貪戀和追求。衣著整潔,睡眠充足,錢財適量,吃飽穿暖,這方面適當的追求是生存所必須。但是人往往不知足,得隴望蜀,貪得無厭。

當貪慾生起時,心中煩惱焦躁,難以安寧,甚至會作出侵害他人的行為,自害害他。雖然在追求貪慾的過程中,可能會短暫地獲得滿足而快樂,但是想維持現狀以延長這種快樂時,苦又產生了;得而復失,苦受更加深刻。

善法欲是指對棄惡向善、修己利人、解脫成道等高尚理想的追求,這種慾望使人精進修行,是成就佛法的根本,不應斷除。

俱舍論卷十九(大二九·一○二中):若緣無漏,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舍離。

佛教並非主張無欲無求,而是教人以善法欲抑制和轉化貪慾。比如身上錢包丟了、情人和自己分手了、有人在辱罵自己、身體生了病……這種情況下人往往因失去而生起苦受,若能了知緣起與無常,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就不會再因此感到煩惱,在社會上生存也會更加快樂。

對樂的追求,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可以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招來生死輪迴的業報,也可以成為精進修行的動力,三業清凈,遠離苦海。是追求世間短暫的快樂,還是追求出世間永恆的寂滅為樂,都在人一念之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清靜經》

.

修道,不過為了讓你成為個孩子。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妙哉妙哉。

.

為了世界大同,各司其職,互不猜忌

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

什麼是仙?

首先,得德性無虧,心存悲憫,於世道有功。

私心私慾,損之又損,至於純然天性而已。

.

人立於天地之間,日月臨照,霖雨常澤

所以觀天道,執天行,合乎常理,止於至善。

何其簡易。


攢錢才能買大件。


先說男女之欲,因為它是人間最難克服的慾望~

因為在高的生命層次下是不區分男女的,也無所謂男女,大家都是一樣完美的,都是一樣無所不能的,不需要一個配偶去彌補自己,修行就是要儘可能模擬並接近這個本自具足的完美狀態,故而顯得離於世間男女之欲了,這實際上是生命的回歸,回到了生命本該有的絕對自由的狀態,大家一念無明掉下凡間受苦已經太久太久了,該回家了。

其他的高層次生命的特點有:無條件地愛,無條件地慈悲,德行完滿;沒有固定形體;比共產主義更共產主義;隨心化現無所不能,可瞬間分千百萬億身可瞬間創造萬億新宇宙;世間萬法無所不曉,對宇宙生命不再有疑惑或一有疑惑答案自動呈現出來;不受時間限制看過去未來如翻書,不受空間限制隨心而動一念即達,何以如此是因為時空是假象;看待因果輪迴愛恨情仇苦樂生死求知修道不過是一場大家約定好的遊戲,都是來玩兒遊戲的,也都是某位更高層次生命體的巨細靡遺的一場夢;一念即是一億年 一億年也不過是一念;每一灰塵中有無量世界 每個世界中有無量佛等等。


所以要順應大家最好最高最佳最永恆最不容易變化最長久的欲求,往長遠看,追求這種欲求,比那些很難得到又很容易消失又很低俗又不永恆又短暫的欲求要快樂的多啊


節制慾望是為了保護身體,可持續發展,每種慾望都需要犧牲另外的慾望,是非取捨而已


我將答非所問,但覺得有必要講一下。

修行是將身心性命投入,去實踐,不是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邏輯推理去證明。

有的人就是想將佛法,道法當作學問去研究,去辯論,這樣研究出來的成果能起到宗教作用,洗腦作用,或是朋友之間的談資。

有人是想先將理論搞清楚了,這樣也可以,請研究透徹幾本經書。

最後有人東邊聽來一句佛法,西邊聽來一句道法,南邊再來一句以訛傳訛法,拼湊起來加上自己的推測,形成自己一套東西,覺得是正確的。

德山禪師說「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

有耐心看到這裡的話再解釋一句,是或不是,只不過是把欲的概念放大或縮小而已。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莊子說,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可見鼴鼠生存,當然要飲水,但是滿腹則止,這就是天道。人生而有性,這是本能,越過本能,才是不需要的欲。假設把欲與性分開,就可以知道返璞歸真,所以天人合一的境界,原本就存在我們身上,只是被欲遮住了。去除不必要的,保留必要的,存性保真,就當然清凈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