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政權及蘇聯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演變

一、列寧時期蘇維埃政權合法性:

既然蘇共政權緣起於意識形態 ,那麼 ,其執政初期的合法性必然要借重於意識形態。

因此, 列寧執政之初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 就是要而且也只能從理論上論證社會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的優越性 , 向人們描繪共產主義的美好理想 ,藉此在人民群眾中間確立共產主義信仰, 進而確立起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合法性。

儘管蘇俄當時面臨戰爭、饑饉、經濟破壞、民不聊生的困難境地 , 但是由於蘇維埃政權強調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使得俄共在制訂和採取各項政策與措施的時候 ,必須符合意識形態的規定性 ,否則就不是社會主義了。

在蘇維埃政權初建時期,西方國家和國內反革命勢力力圖通過軍事干涉和武裝叛亂, 將這個初生的嬰兒「扼死於搖籃中」。此時的列寧曾經指望通過引發世界革命來鞏固俄國革命的成果, 就是基於意識形態合法性來考慮的。

共產第三國際推動世界革命的宣傳畫

二、斯大林時期:合法性的困境

在斯大林執政時期, 蘇共執政的合法性面臨著難以排解的困境 。這是因為, 在蘇共採取的路線、方針、政策當中, 有的起著維護合法性的功能, 有的起著侵蝕合法性的功能, 有的起著既維護又侵蝕合法性的矛盾性功能 。

1)工業化

隨著 1929 年農業全盤集體化和社會主義「全線進攻」的開展 ,斯大林於是年 12 月提出要「拋開新經濟政策」 。這標誌著蘇聯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結束 ,開始形成一種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並走上一條超高速工業化的道路。

斯大林五年計劃大力提高工業水平的海報

蘇聯實現工業化的基本方針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後來甚至把優先發展重工業看作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必由之路和絕對規律。

描繪蘇聯五年計劃的現代畫報

在這樣的方針指導下 ,蘇聯雖然實現了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卻使國民經濟發展比例長期嚴重失調 ,重工業太重, 輕工業太輕, 犧牲農業 ;

在經濟增長的同時, 又不注意民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相應提高,甚至以犧牲民眾的局部福利為代價。

2)「大清洗」

30 年代「大清洗」是斯大林執政年代最不得人心的一件事。據解密的蘇聯檔案有據可查的,1936-1938 年間以「人民的敵人」被處決的達 68 萬多人。

大清洗期間蘇軍內部大批處決軍官將官

1937 年春斯大林在蘇共黨內號召「加強民主」 ,然而,這時正好是 30 年代「大清洗」運動的高潮 。這種破壞民主和法制的做法,就其政治後果而言, 它造成了民眾政治上的冷漠和整個社會瀰漫著犬儒主義的氣氛, 造成對蘇共執政合法性的極大危害

3)個人崇拜

隨著黨內反對派相繼被擊潰,斯大林的領袖地位確立, 威望在不斷增長,逐漸形成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斯大林執政時期遊行中的斯大林畫像方隊

從 20 年代末開始, 斯大林中止了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在蘇聯推行全盤農業集體化 、高速重工業化和軍事工業化, 在國內實行大規模的鎮壓, 在黨內剪除異己 。這些做法嚴重侵犯了廣大農民、 工人 、 知識分子和黨員的利益, 在全國造成了一種人人自危的恐怖局面 。

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時期 :合法性的雙重危機

在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兩人執政時期 ,蘇聯已經面臨著合法性的雙重危機。蘇共意識形態方面的合法性危機 ,其導火線可以看作是蘇共 20 大上赫魯曉夫所做的秘密報告

蘇共20大上的赫魯曉夫秘密講話

蘇共是從體制外通過暴力形式奪取政權的 ,而暴力奪取政權的「革命產生了一套嶄新的以政黨至上 、`民主集中制 及意識形態為合法性基礎的體制」, 這使得蘇共的意識形態剛性十分強烈 。

而且在斯大林時期, 意識形態陷於教條化,空洞的說教加上個人崇拜的影響,斯大林成了意識形態的象徵 ,又反過來強化了意識形態剛性。意識形態剛性的存在, 使得任何試圖要改變原來意識形態的做法, 都有可能動搖統治的基礎。赫魯曉夫雖然認識到了意識形態的僵化及其剛性特徵, 但他卻沒有能夠化解意識形態剛性。

《時代》雜誌上的赫魯曉夫

所以 ,他在秘密報告中對斯大林時期的「大清洗」運動進行揭露和批判 ,不可避免地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強烈震撼 , 使不少人對社會主義政權及其意識形態產生了迷茫和不解 。

赫魯曉夫下台後 , 出現了沒有斯大林的斯大林主義 , 蘇聯走上了一個漫長的緩慢發展以至停滯的時期 , 出現了自己不改革反而鎮壓其他國家的改革、 干預他國內政 (捷克 、 波蘭等)的勃列日涅夫主義。

在勃列日涅夫時期,意識形態的僵化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弊病 ,而這樣的意識形態是很難贏得民眾的認同的。這樣,意識形態合法性危機便日趨嚴重了 。在勃列日涅夫時期, 蘇聯形成了一個隊伍龐大的「特權階層」 。

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官僚特權集團

據俄國學者估計, 這個階層約有 50 萬—70 萬人 ,加上他們的親屬 ,共有 300 萬人之多, 約佔全國人口的 1.5 %。他們享有許多特權 ,這和官方所宣揚的社會主義實質性平等觀念存在著嚴重的悖離, 也使共產黨政權日益脫離群眾,引起民眾的嚴重不滿 。所有這一切,都極大地侵蝕著蘇共執政的合法性 。

、戈爾巴喬夫時期——最後一次重建合法性的嘗試

尋求新的合法性來源及其對原有合法性的根本否定戈爾巴喬夫提出了「民主化」 、「公開性」的方針,希望藉此起到發動和吸引群眾支持和參與改革的作用, 並由此也給蘇共注入活力 ,挽救陷入困境的黨 ,但這一招並不高明。正是在「民主化」 、「公開性」的旗號下 ,由於對蘇共歷史不恰當的反思導致對蘇共歷史的全盤否定 , 蘇共成為一切罪過的代名詞。

蘇聯解體前夕爆發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與此同時 , 在「民主化」、「公開性」的旗號下 , 社會上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思潮和政治派別, 一些反共反社會主義的政治派別也公開亮相 , 民族主義勢力抬頭 , 1987 年 8 月波羅的海三國首都同時發生遊行和集會 ,要求獨立,要求脫離蘇聯。此後 ,要求民族獨立的浪潮日甚一日,使國家處於動蕩 、顛簸的危急狀態中 。由此可見 ,「民主化」 、「公開性」的政治動員 ,非但沒有維護反而逐步侵蝕著蘇共的合法性 。

蘇聯解體前紅場的老兵與反政府示威隊伍對峙

這時 , 作為聯盟國家的蘇聯已經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 , 其解體的命運不可避免 。也許用高壓手段可以維持一段時間, 但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

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文字內容作者為:

周尚文; 郝宇青(2002).合法性與蘇聯政治的嬗變.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No.4. pp.87-94

鄭異凡(2003).蘇聯共產黨執政合法性問題考察.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No.2. pp.72-75

宋敏; 郭啟翔(2013).蘇聯共產黨執政合法性的歷史反思與現實啟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Vol.8. No.4. pp.48-51

郝宇青(2002).合法性:蘇聯劇變的一種解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Vol.34. No.5. pp.104-110

高放(2016).蘇聯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怎樣得而復失.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Vol.38. No.3. pp.5-11

常前進(2004).政治合法性與蘇聯解體——蘇聯解體的道德因素反思.社會主義研究. No.2. pp.12-13

編者:小保健

專欄:《國際衝突:定性與定量》

針對評論區:

蘇聯就是蘇聯,是已經蓋棺定論的東西。編者無意表達任何本文文字以外未被提及的內容。謝謝理解!


推薦閱讀:

睡前消息【18-02-17】動蕩不安
中蘇珍寶島武裝衝突——流血事件升級為大規模暴力衝突的定性分析(摘自《世紀》,葉書宗)
智能時代(3):和平實現之後
各國概況(1979年版) 不完整版,含全書1600餘頁中的第1-1224頁
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的決策動機

TAG:國際關係 | 蘇聯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