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影《無問西東》中提到的西南聯大到底有多厲害?

2018-01-31 一本書房

最近由章子怡、黃曉明主演的《無問西東》正在火熱上映,影片中提到的西南聯大再次走進我們的視野,一個真正的學術自由,大批人才湧現的學校到底是怎樣的學校呢?

了不起的人才

首先,從西南聯大走出的人才令世人矚目:

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和楊振寧

5位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昆、劉東生等

8位「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朱光亞等

92位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工作

100多位人文大師......

錢學森曾說過:「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在那個時期,那個學校里,你可以欣賞朱自清、聞一多的文學造詣,旁聽吳宓、錢鍾書、朱光潛的美文佳作,與陳寅恪、傅斯年、錢穆一頭扎進歷史,同馮友蘭、金岳霖切磋哲學心理,和陳省身、華羅庚一起鑽研算學,與吳大猷、葉企孫爭論物理前沿等等……

3000多名畢業生走出來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可以想像當時高手雲集的畫面了。

西南聯大,全稱國立聯合西南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了不起的校長

清華校史、西南聯大校史乃至中國學術界,梅貽琦都是一個不能繞過去的名字。

當時西南聯大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作為教育家,梅校長自然鼓勵的是勤勤懇懇學習,而不是空談口號的政治運動。

在當時的環境下,外憂內患,學生運動的高漲常常讓梅貽琦陷入進步學生與當局政府對抗的夾縫中,但他從來不反對風起雲湧的學生活動,他心裡有一個「該怎麼做」的槓桿,他其實並不希望學生們赤手空拳去搞政治運動,但他只是把自己的意見僅僅作為一種「意見」而不是」命令「,學生不聽取他的建議,被抓了,他去保釋,勸解,再被抓,他再去談判,去保釋,回頭學生間(包括一些激進派的教授)組織的活動,依舊不禁止,不參與,不干涉。這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他早年是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的高足,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南開學校,1909年他考上庚子賠款清華第一期赴美留學生(在參加考試的630名考生中名列第6,該屆共招錄47名留美生)。

據說,梅貽琦不愛講話,所以有個外號,叫「寡言君子」。所以,他在電影里一直是其他人的配角,但作為校長,他才是清華、西南聯大真正的主角。

了不起的歷程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平津淪陷,南開大學遭到日機轟炸,大部校舍被焚毀。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分別授函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指定三人分任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三校在長沙合併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隨著戰局急轉直下,長沙也不再安全。1938年2月中旬,長沙臨大開始遷往昆明。途中,風餐露宿更是難以避免。張曼菱編撰的《照片里講述的西南聯大故事》記載,步行團常借宿農家茅舍,時常與豬、牛同屋,也曾宿營荒村野店和破廟。一路西行至當年四月末,200多名師生抵達昆明。

即便條件如此艱苦,不少遷滇的師生仍將這裡看做「故京」。

和聞一多類似,當時任教於聯大的陳寅恪有詩云,「景物居然似故京,荷花海子憶昇平……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

南渡」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寓意。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中即有此句:「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於中原、偏安江表,稱曰南渡。」與其說是「景物」「似故京」,倒不如說是寓居此地師生的心境的一種反映。

誕生於山河破碎的危難時局,行進在硝煙瀰漫的神州大地,西南聯大最終落腳在西南邊陲用泥土板築成的圍牆裡。就是在夏天漏雨、冬天灌風的條件下,這所集三校之力、於非常之時組建的「臨時大學」,卻發展成彼時教書育人的理想場所、救亡圖存的精神高地,書寫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不朽傳奇。

部分素材來自快資訊

微信搜索「一本書房」

關注一本書房

一同分享好物


推薦閱讀:

第八本書:川瑞康成《雪國》
《斷頭女王》瑪利亞·斯圖亞特的傳奇一生
拆書|《華彬講透孫子兵法》第四章 軍行第四
拆解《3G資本帝國》第十五章

TAG: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