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華人家庭花了1千萬用5年跟美國政府對抗,就是唐人街的縮影

這個華人家庭花了1千萬用5年跟美國政府對抗,就是唐人街的縮影

紐約的很多華人活得並不體面

賣菜、補鞋,甚至沒法貸款

34年前,有家小銀行專門為華人創辦

徹底顛覆了美國以為華人好欺負的印象

這個故事被拍成紀錄片,豆瓣8.4,入圍了今年奧斯卡大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很慘。

17個月,美國人就失去了超過四分之一的資產凈值,其中有一家華人小銀行卻成了「背鍋俠」。

然而,這家倒霉的銀行並不服軟,全家人自掏1000萬美金律師費,用5年時間和美國政府對抗。

該故事還被拍成了紀錄片《國寶銀行:小到足以進監獄》,最近還入選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提名。

很多華人在紐約電影節中看哭了,表示在創始人孫啟誠身上,看到了自己奮鬥的影子。

最近也出了很多關於這部紀錄片的推文,大多被包裝成是一部美國華裔家庭對抗美國司法不公的燃片。

然而,看了片後,我才發現背後要複雜很多。

美國金融危機怪華人?

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寶銀行是唯一被指控貸款欺詐的美國銀行,面對著182條指控,240條罰狀。

其實跟大環境對比一下,就知道是違法還是委屈。

當時不僅沒有一家大銀行因此被起訴,美國政府還用了8000億美金納稅人的錢,來助華爾街渡過難關。

因為這些大銀行出問題,將對美國的金融業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所謂的大不能倒。

而國寶銀行只是唐人街上的家族小銀行,也正好跟房貸有關,適合當替罪羊。

美國政府更是將其16個銀行職員連鎖在一起,孫啟誠一家成了此次金融危機的罪人。

視頻里的律師對此表示,「像是趕牛一樣被趕下長廊,我在這一行幹了25年,從來沒看過這種事情發生。」

從數據上看,國寶銀行極少壞賬。在全美房貸壞賬率高達5%的情況下,國寶銀行3000個貸款中,違約數只有9個,違約率0.5%。

這場官司還是持續了5五年。

直到2015年,美國檢方收了近60萬份文件,也形成不了一條完整的證據。最後拿不出任何確鑿的證據,國寶銀行才被判無罪。

而這場關於正義的官司不是誰都打得起的。

在此期間,檢方說,只要支付600萬美元罰金就可以。

孫啟誠嚴辭拒絕,「我們華人做事乾乾淨淨,憑什麼要受這不白的冤屈?」

美國的律師費高達7000美金一小時,最後80歲的孫啟誠自掏近1000萬美金才為自己洗刷了冤屈。

華人只能存款不能貸款,讓他決定開銀行

1935年,16歲的孫啟誠從上海移民美國,在唐人街紮根。

隨後他拿到了法律博士學位,做了很多法律移民的案子,收入頗高。

但孫啟誠發現,很多在唐人街干體力活的華人,幾乎很難有出頭天。

他們可以去銀行存款,卻沒法貸款,因為根本拿不出有說服力的收入來源,銀行堅決不放貸。這就使得,他們很難在美國買房做生意。

談到開銀行的初衷,孫啟誠說道,一方面是「這邊沒有人開銀行,也沒有銀行專門服務中國人。」另一方面,「我對自己說,是時候了,要回饋社會。」

女兒們說起爸爸時提到,「你們那一代的中國人,都覺得可以被相信是很光榮的。」

國寶銀行服務華人的目的很明晰,從名字到本質到很中式—— 起名算盤,客戶也幾乎都是華人。

30年來,國寶銀行從一家T-mobile商店發展成為擁有6家分行,上百名員工,批准過總值約十億美元的貸款的大公司。

30年了,因為國寶銀行,很多華人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和生意。

不管是賣花的阿姨,還是賣菜的老伯,就連帝國大廈的所有者皮特·馬爾金,也是國寶銀行的客戶。

唐人街上的人是不是騙子呢?

為什麼官司要堅持打下去?

「我怕,陪審團會有這種印象,中國人都是騙子,」孫啟誠在片中說了這句話,全家人都沉默。

《紐約客》當時為這件案子採訪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社會學、美國亞洲研究學教授周民,他說道,

由於這些人的收入往往以大筆現金結算,很難證明收入來源。「他們有司機、女裁縫、美甲店的員工,工資很多是日結或周結,平時也沒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只有在申請抵押貸款時,他們才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在唐人街做生意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個是喜歡用現金,一個是偷稅漏稅的潛規則。

按照他們報上去的收入,大多數美國銀行是不批貸款的。

而金融危機的發生,是因為美國銀行貸款給那些他們明知無法償還債務的人。從賬面上看,國寶銀行的客戶似乎也是這樣。

但結果卻相反,他們有著很低的違約率,表明國寶銀行在評估借款人的金融能力時異常精準。

事實上,國寶銀行的客戶們有這個償還能力,是因為華人生活勤儉節約,過著舊時美國小鎮的農民般拮据的生活。

正如唐人街的一份華文報紙上寫到的,「如果每家銀行都像國寶銀行一樣,金融危機就不會發生。」

但在操作上,確實不是合乎規定的。

片中提到有對夫妻年收入只有20多萬美元,但國寶銀行給他們貸了80萬美元房貸,這並不合理。

但當時所有銀行幾乎都有這個問題,為何選的是華人就不言而喻了。

在片中,前美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貸款欺詐部門主任Neil Barofsky對此表示:

「世界上有兩種貸款作假,一種叫為了房子作假,一個叫為了利益作假。有一些人,為了住進自己想要的房子里,作假了,技術上是不是犯罪?當然是的。但這值得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動用所有的資源么?當然不是。」

「另一種貸款欺詐,根本從來沒有人有意願要支付房貸。有些貸款,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有可能會有人償還,這才是值得花費精力的欺詐。」

國寶銀行多少確實存在問題,但擴大到140多項重罪,甚至讓其為次貸危機背鍋,顯然是太過了。

唐人街在紐約是一座孤島

國寶銀行興起和被指控的命運,更是華人奮鬥的縮影。

紐約唐人街,位於曼哈頓南端。在這片面積超過4平方公里,居住著80多萬華人的社區。

「你可以在一天之內,體驗富人區的繁華和紐約的髒亂差,也就是黑人亞洲人聚集區。」在紐約讀書的朋友告訴我。

而這個案件之所以讓很多華人感觸落淚,因為它跟每個美國華人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可以說,接受審判的不只是一家銀行,而是整座唐人街。

在接管銀行之前,孫啟誠的四個女兒都已經融入當地的精英階層了。一個醫生,三個律師。

他們家住在離唐人街開車1個半小時的富庶白人社區里,孫氏姐妹在基督教青年會上游泳課,在當地的體育俱樂部里打網球。

小女兒戲稱這些都是「有錢白人」的運動。

孫氏姐妹四人里,沒人會寫自己的中文名字。

大女兒說,「我覺得我永遠無法融入唐人街,因為我的父母只讓我們學英語。」

二女兒說,」我們是迷惘的一代,因為身為移民的父母,如此迫切地想讓我們融入主流社會。」

她們也許都覺得,自己和唐人街上的那些人,同是黃皮膚、黑頭髮,但是完全沒有關係。

然而,現實還是刺痛了她們。

小女兒孫儀林,曾經在紐約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工作過7年。她工作的部門,正是對國寶銀行提起訴訟的部門。

在採訪中,孫儀林哭了,「他們知道那是我的家人,也都知道我是地檢署最正直的人之一。」

她連中文都不會說,卻從這個案子里,從她同事的態度上,發現:原來在他們眼裡,她也是唐人街的一份子。

這個時候,她辭掉了工作,選擇跟唐人街的人站在了在一起。

在海外的華人,無論離開唐人街多遠,似乎還是會在無形中掉進來。

正如孫啟誠所說的,「當事情危及到社區民眾的利益,我們必須讓當權者知道,這永遠都不能再發生。」


推薦閱讀:

《共產黨宣言》170歲了,今天的資本主義出現了哪些新問題?

TAG:金融 | 經濟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