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武器?1000公里高度準確攻擊,讓美衛星如芒在背!
11月1日上午7點到8點,新疆庫爾勒地區上空出現了奇異的光圈,網友們大飽眼福,之餘,也紛紛猜測發生了什麼。有消息稱很可能是一次反導試驗,而9天過後美國《自由燈塔》網站發表文章,稱這是中國動能三號(DN-3)反衛星導彈的首次試驗。
UFO與導彈試驗
UFO是不明飛行物的英文縮寫,早期保密得導彈試射和航天發射很多,也留下了無數UFO的傳說和美麗猜測。隨著航天和軍事活動的公開化,現在遇到異常的天象,人們反而首先猜測是不是有導彈或航天發射了。
庫爾勒天空的神秘光圈,是最近一次反導試驗的結果
按照國外軍事專家的統計,2015年11月1日的反導反衛試驗是我國的第八次試驗。庫爾勒地區是我國的導彈靶場之一,最近幾年的反導反衛試驗中,我國多次從庫爾勒地區發射攔截彈,外國通常將發射的導彈稱之為SC-19,而國內的猜測從DN-1反衛星導彈到HQ-19反導攔截彈都有。網友們發現幾乎每次導彈試驗都會出現UFO,這通常是導彈固體或液體發動機的產物,固體火箭尾煙或是液體發動機的尾焰和排放的推進劑,在高空大氣中膨脹再被陽光照射,反光就形成了這樣神奇而壯觀的景象,尤其是液體發動機形成的藍色光帶/光圈更是極為美麗。
藍綠色的光帶可能是液體燃料的產物,美麗而危險
反導還是反衛
美國以防禦為名發展導彈防禦能力,比發展反衛星能力輿論上更為主動
美國的報道又一次將我國進行的試驗歸類為反衛星試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聰明的宣傳技巧。雖然反彈道導彈和反衛星都會影響戰略平衡,而且從能力上說就是一回事,但在輿論上說,反彈道導彈試驗追求的是防禦性的能力,而反衛星行動是進攻性的舉動。美國人不厭其煩的反覆宣傳我國進行的是反衛星試驗,目的就是潛移默化的灌輸中國是麻煩製造者和秩序破壞者的負面形象。
多數衛星位於1000公里以下的軌道,研製全新的DN-3導彈必要性不大
事實到底如何呢?為了保障飛行安全,這類導彈試驗前都會發布航行通告(NOTAM),今年11月1日的試驗中也有疑似的航行通告。從航行通告的禁航區域看,這次試驗的彈道和去年的反導試驗相當相似,更可能是一次反導試驗而不是反衛星試驗。我國官方並未宣布進行反導試驗的消息,我們也無法明確的反駁美方的指控,但美國一貫有顛倒黑白的歷史,他們甚至不惜玩弄文字遊戲將以前無可辯駁的反導試驗歸類為摧毀「亞軌道目標」,動能三號導彈進行反衛星導彈的報道,恐怕並不可信。
性能猜測
美國的新聞報道唯一有價值就是提到兩名國防官員在情報評估認為DN-3導彈具有一定的反導能力的同時,仍然認為DN-3是一種直接上升式的反衛星導彈。由此分析,美方情報機關認為存在一種名為DN-3的新型導彈,它具備反導能力。
美方已經提到過SC-19和DN-2導彈,從他們的猜測看,SC-19一般公認是基於DF-21導彈或KT-1火箭的反衛星導彈,而DN-2導彈則基於更強大的DF-31導彈技術。既然美方情報機關特意賦予了DN-3導彈這個新編號,毫無疑問它肯定使用了不同的推進系統,綜合國內外信息判斷,DN-3導彈很可能基於更先進的DF-26中程導彈。
DN-3基於更先進的DF-26導彈,技術上趕上了GBI使用的固體火箭
9月3日的閱兵式上已經展出了DF-26中遠程彈道導彈,從發射車和導彈的對比看,它的長度甚至達到和超過了DF-31A洲際導彈,導彈直徑仍為1.4米左右,這讓人不由得想起2010年9月25日的新型導彈試驗。中國航天報報道稱這次試驗是是我國碳纖維殼體首次用于飛行發動機,研製部門使用高能推進劑,突破了大型大長徑比碳纖維殼體成型技術,創造了質量比最高、大型發動機燃燒室工作壓強最高、燃燒室長度最長和長徑比最大的記錄,很顯然新一代中程導彈的的發動機要比基於上世紀70年代技術的DF-21和80年代技術的DF-31有了巨大的提高,其綜合水平達到或超過了美國陸基攔截彈(GBI)使用的Orion 50 SXLG發動機。
SM-3導彈已經具有很強的直接上升式反衛星能力,GBI性能更強
根據美國報道提到DN-3導彈的信息,我們可以大膽推測,我國在DF-26中遠程彈道導彈基礎上,正在研製和試驗與美國GBI導彈類似的大型反導攔截彈,這將是我國導彈防禦規模擴大和技術水平提升的一個里程碑。
中國反衛星能力對美國太空資產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
至於反衛星能力,連SM-3 Block IA導彈都具備直接上升式反衛星能力,GBI級別的更不在話下,我們不可能說DN-3導彈只用於反導而不具備反衛星能力,類比GBI的話,它可以直接上升式攻擊2000公里到10000公里高度的衛星,的確讓美國的衛星如芒在背。
推薦閱讀:
TAG:軍事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