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者的撲克牌》

這本書是邁克爾·劉易斯的著作之一,讀起來還挺有意思,書中包含了很多層面的內容,投機活動、歷史背景(70、80年代的美國金融業)、公司管理、實習心得、投資銀行ABC以及職業意義的追求,著實很豐富。作為一級狗,我對二級和trading的工作沒有什麼很多了解,共鳴也相對少,但書中所描述的7080的淘金年代華爾街的金融大狂熱,讀起來總有一種激動人心的感覺。

我對二級市場和美國的金融歷史了解太少,無法做出評論。而投行基本操作還沒練熟的我不能不知廉恥的在大家面前班門弄斧,只能就與自己有關的經歷簡單記錄看法,聊以自勉。

急功近利的金融業,急功近利的我們,焦慮感無時不在

從15年大學畢業進入金融碩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浮躁,沉不下心學習而單憑一副無知的頭腦想滿足社會設定的標準,美其名曰「勤勉」,結果好壞不言自明,現在想想實感羞愧。然而我猜測此種情況實屬常見,讀到書中對金融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求職生態的描述,也更加印證了我的猜測。

離錢太近,容易忘記事情的本質。「急功近利」和「勤勉勤奮」之間只有一線之隔,而界限就是「本心」,說白了,就是是否真心喜歡、熱愛自己做的事情,還是僅僅為了滿足社會標準,而表現於是否能夠沉得下心,去學習、去反思、去總結並付諸實踐。我發現了一個比較好的驗證方法,如果我在做一件事情時發現自己並不反感,那就說明我自己有潛力把這件事情做好,而無論它是否在我的舒適圈之內。儘管做這件事情也許需要逼迫自己邁出舒適圈,感覺到了痛苦、尷尬甚至恥辱,那隻不過是挑戰自己的必經之路。

另外一個需要避免犯的錯誤是「即時滿足」。也許由於過於強調結果或者過多的焦慮感,做一件事情總是希望能儘快看到結果,且是好的結果。這個問題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跳出來打擾人,分散注意力且擾人心神不寧。浮躁也表現於此,總是希望自己做過一次研究就能了解全部,自己掌握了一點知識就能俯瞰眾生,自己做的產品能「火」,自己投的是明星項目,deal能以最快的速度close。我一直都有這個毛病,現在也有,然而我逐漸體會到越有這樣的心態,就越幹不成事;同時我也逐漸感覺到,有些事情必須經過時間的醞釀,一次次打磨修改、一步步逐漸加深,一層層撥開表面見本質,必不可少。而在此過程中秉著探索本質的初心穩紮穩打才能成事。

好運還是價值?你有沒有變得更快樂

深知自己一直做下去會步步晉陞,作者依舊最終選擇從所羅門公司辭職。他說的一段話我覺得非常有趣 - 「對某些人說,好運僅僅強化了信仰。他們把這些歷來可笑的錢看的很認真,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合眾國有價值的公民。這漸漸形成了他們的信條假設 - 只能是假設,要想澄清恐怕沒什麼希望」。

說的真好,好運也許是更大的陷阱,更值得警惕。我覺得這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自己的所得/現狀是不是憑真本領得到的;第二層:自己的所得與所創造的社會價值是否成正比。我是沒有經歷過所得全憑運氣的好事,但反過來想想,這也是件幸事。它告訴我運氣和努力永遠成正比,自己沒有好運氣自然意味著功夫沒有下到位。而投行到底能不能創造社會價值,同時我自己能不能體會到這一價值,我想未來我應該能聽到自我的反饋。

作者選擇辭職,他說「在他的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決定全部都是出乎意料的,全都是那些斬斷傳統的決定,接下去他走的更遠。他強調說,凡是因為出乎意料而強迫自己所做的決定都是最明智的決定」。我仔細反思了一下自己過去關鍵的人生節點以及自己做出的還算明智的決定,確是印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我仔細想了想,所謂「出乎意料」,其實是在一段已經形成慣性的人生軌跡上的急剎車和轉彎,而這個決定其實早已在內心醞釀很久,或許表現為內心的隱隱不安,或許是不快樂,或許是質疑反思,然而在生活的慣性面前,這些「小心思」的聲音變得更為弱小,有時你聽不見,有時聽見了也會質疑這個想法的嚴肅性,一笑了之。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自己是否能夠意識到,並且對這些「小心思」給予足夠的重視

僅以以上兩點,聊以自勉,共勉同路人。


推薦閱讀:

一個投行老兵的財務建模心得與乾貨圖解

TAG:《說謊者的撲克牌》 | 投行業務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