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系青年「後評

秉承「退潮後再作評論」的態度,我打算就近期的「佛系青年」談談自己的看法。

「佛系青年」的概念自日本跨海而來,一夜間就在大陸青年中引發起強烈而廣泛的心理共鳴。我身邊自然也有不少朋友以「佛系青年」自詡,言談間依稀可以看出某種優越感。

「佛系青年」的本質,在社交網路上被歸結為「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我對此總體上是認可的,但這還不夠全面。「佛系青年」在青年群體中「忽如一夜春風來」的瘋狂流行,我個人傾向於是近年來青年對於社會主流輿論的憤怒沉默和傳統社會結構的自我疏離。

社會主流輿論猛回頭,日復一日而又自說自話的呆板宣教核心價值觀和正能量事例,掩耳盜鈴而又理所當然地忘卻了自己大力塑造的光輝偶像先後崩塌黑化的可恥歷史。自私不可怕,可怕的命名自私還非要打扮成聖潔模樣,被人識破後死不認賬又惱羞成怒地自稱「代表月亮消滅你」。這一代青年人總體上智商合格,情商優秀,對於此種近乎宗教審判的道德宣教自然是從內心是憤怒抵制的,但是出於合法反抗的現實計算卻別出心裁的選擇了「不理睬、不說話、不往來」的非暴力不合作姿態。

傳統社會結構功能蛻化嚴重,個體對於社會的依賴度同樣越來越弱。在網聯網商業大行其道的大陸,足不出戶也保障正常的生活收入並能維持較高的生活質量。青年人作為互聯網的同年人,對於傳統社會結構的自我疏離也是較之過去更為深刻。此前社會結構中被認為與生俱來並不可或缺的宗族、身份、組織,當下既沒有情感維繫更沒有安全保障,個體藉助互聯網直接聆聽整個世界的聲音,國家設置的各種限制性邊界越來越只剩下象徵意義。以前流行「存在既是合理」,如今反過來說「合理才能存在」可能更加接近青年一代的心理價值體系構架。基於「社會結構必須被感知,否則就喪失意義並無法維繫」的代際心理認同,青年日益自願且自覺地疏離傳統社會結構。

「佛系青年"大行其道背後的深刻意義還沒有被主流精英所正確認識,認為不過是青年人一時好奇,一味獵奇的幼稚表現。我對此深感憂慮,」佛系青年「所蘊含的社會心理學意義決不能小覷和放任自流,否則在不遠的將來很可能消解社會存在的心理共識,動搖統治體制的合法性根基。

推薦閱讀:

古希臘人牛在哪裡?
放榜前的零食失眠日
我有罪

TAG: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