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能時代》——人類未來的工作在哪裡?

吳軍博士的這本書很好的描述了大數據時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現在和未來的大數據處理讓一切更智能,所以它被稱為智能時代。在這個時代下,人類和機器智能之間可以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也可能有霍金那些大佬們所說的危機,但最終結局是何種走向,沒有人能說的清楚。

這本書描述的還主要是如何利用大數據,以及當下大數據為各種行業帶來的變化,本書的前半段描述了歷史以來數據帶來的變化,在某個時代,一直變化不大,因為數據獲取沒有那麼容易,但到了一個拐點後,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企業獲取數據變得成本很低,獲取的渠道也變得多樣化,而且快速及時。

本書讓我們認識到大數據要想被充分利用有3個條件:數量大、相關性、完備性。本書沒有涉及很多的技術,對於大數據的每步處理,如獲取、挖掘、存儲等,都只對關鍵技術進行了簡化描述,因為不是技術書,所以從商業和應用角度進行的了概述,但也對我們熟悉數據處理的過程提供了很大幫助,是一本了解智能時代商業發展的好書。

全書的重點是:現有產業+新技術=新產業。這也是國家提出的互聯網+的精髓,也是德國提除的工業4.0的精髓。在智能時代,現有產業+新技術將重新改革產業或者說產品。要跟上時代,就要改變思維,正如吳軍老師所說,機械思維已經不適合當下產業,要有數據思維,或者說互聯網思維(前年特別火),但思維的轉換不是一蹴而就的,產業轉型也有個過程,但已經有一些(比如基因)引領了很多行業的變化,新的數據思維在體育、農業、醫療都有大的發展,從這些角度來看,本書的視野很寬,能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

看完這本書我一直想,當時很多人罵馬雲,說電子商務讓很多實體產業倒閉,一大堆工人失業,但我們現在看,物流快遞送餐、電子商務客服等也接收了一批沒有經驗、沒有技術的低成本勞力,新的產業也造就了新的崗位,但未來智能時代,這些低成本勞力是否還有用武之地,將來無人機送貨是否又有大批人下崗?現在國家催生,養老金不足等等,未來是否還催生,人力是否過剩?有很多問題,可能在轉型過程中我們不會想到,這本書帶給我們很多思考,不確定性不光是量子世界的理論,現實世界也是如此。

這本書很值得推薦,推薦指數*****

還是摘抄幾句:

1.用不確定的眼光來看待世界,再用信息來消除這種不確定性

2.機器獲得智能的方式和人類不同,不是靠邏輯推理,而是靠大數據和智能演算法

3.人類的進步是使用知識不斷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周圍的世界,而數據是知識的基礎

4.各種數學模型的基礎都離不開概率論和統計學。統計學是收集、處理和分析數據,並找到數據的關聯性和規律性。

5.獲取和利用數據的水平反映出文明的水平——這個感覺說得有點大

6.笛卡爾的貢獻在於提出了科學的方法論,即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7.牛頓:世界萬物是運動的,而且這些運動遵循著確定性的規律,這些規律又是可以被認識的——科學時代的到來

8.機械思維的重要特徵——所有問題都有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法——作者認為這個思維已經不管用了,將來是個性化社會、精細化社會,比如治療癌症

9.隱私就像自由,當人們失去它時,才知道它的可貴——大數據時代,我們幾無隱私可言

推薦閱讀:

金融數量分析(二)
聖女的救濟
《大思想》(公方彬)
《當下的力量2》思維導圖
自控力讀書筆記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