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關,大價值
做公關要花錢,那麼花錢的公關,到底給公司帶來了神馬?
我們先看兩個公司,一個是星巴克。星巴克是從來不投硬廣的廠商,他的成功在於他利用公關,營造了其獨特的星巴克文化。我們去星巴克喝其實不是喝咖啡,而是去裝逼。星巴克利用潤物細無聲的公關塑造了獨特的咖啡體驗和品牌形象。
第二個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公關委員會主席叫王帥,也是媒體出身,最近他和騰訊撕逼,也引起了很多的爭論。但是這並不能影響阿里巴巴在公關界的口碑。這得益於馬雲本身就是一個天才的公關型CEO,當然鎚子手機羅永浩也是,雷軍其實也是。同樣的,喬布斯、馬雲甚至是美國總統川普,就是深得公關之道的領導人。所以我們必須讓公司明白:公關其實是「一把手工程」,CEO在公關上做的好,勝過每年花幾千萬公關費。(如果一把手在公關方面實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找個「代言人」,或者公關自己帶鹽,如果都不行,請果斷換家公司!)
公關給企業帶來6大價值:首先,PR增加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促進銷售。我們的祖師爺大衛奧格威說,「We Sale,Or Nothing」,公關顯然必須促進銷售,至少要間接體現價值。
其次是吸引人才。為什麼有些PR後來變成了HRD或者HRVP,就是因為招人、留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人才的公關。比如說我最近換工作,之前有去BAT的計劃,但最後去了一家地產公司。如果對地產行業不熟悉的同學可能只知道萬科、碧桂園或者是萬達。那其實這家公司的排名在全國也是排名前十的,那我如何了解這家公司,我是讀到《財經》雜誌的一篇封面文章,標題叫《另類地產公司》,對這家公司有一個非常深度的解析,包括公司的創始人的個人魅力故事,這些內容切身打動了我,或者說「洗腦」了我,於是我就加入了這家公司。其實各位在加入一家公司之前,即使是業界知名大大公司,你們肯定也會去搜一搜這家公司的新聞報導,或者說對公司創始人或者CEO的訪談做一個調研,這樣你能了解到這家公司的文化,大概判斷是不是適合你。
其實對於創業公司而言,公關的作用更大。創業公司最缺的就是知名度,沒有知名度就無法吸引人才,而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從世界五百強公司去了一家創業公司,就是因為她網上充分了解了這家公司的背景,判斷是一家獨角獸公司,於是就果斷加入了。
公關的第三個價值是提升士氣,這個是對內而言,也和HR相關,好的公關文章,會讓員工覺得特別給自己面子,自己都會去轉。當然很遺憾,大多數公司的公關文章寫的都像新聞聯播,除非強制,否則沒人願意去轉。
正如振奮士氣的文章提升內部員工對公司的感情,有用有趣的文章,對商務拓展也很有幫助,這點在B2B業務更為明顯:銷售要去跟客戶去打單,如何縮短前面破冰或者是介紹環節呢,答案是有公關在前面做很好的鋪墊。我印象很深,有一個做B2B的銷售,他是賣軟體的,上來對方老總就說,你不用介紹你們公司了,我經常看到朋友圈別人轉發的你們公司的微信,我對你們公司和產品已經很熟悉了。
第五個價值是籌集資金,這個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尤其重要,同時很多上市公司公關也專門負責投資者關係。無論是投資人也好,或者是機構者,或者潛在的投資者,他們都會非常關注輿論對公司評價。比如小米公司,在北京海淀區就是一家明星企業,當地政府為了留住小米,千方百計給出優惠政策,比如22 萬平米土地的支持等等。
最後因為口碑的提升、品牌美譽度的增加,公司可以提高產品品牌溢價,公司品牌資產也得到提高。
總之,公關就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持續提供溫暖。在營銷體系,傳統廣告往往喜歡秀肌肉,催促你去去買買買,像颳風一樣。這樣的話,消費者可能會把衣服捂的更緊一些。於是我們都用上有很多廣告屏蔽軟體,或者媒體自己都需要告訴消費者跳過廣告的動作,包括電視台播放廣告的時候都說還有30秒之類的,請你先去上個廁所。廣告本質是一種強勢的營銷手段,而公關是潤物細無聲的,它就像太陽或者像流水一樣,跟你講故事,跟你交朋友,潛移默化影響你。
http://weixin.qq.com/r/bUwIEJPEmM7nrddz9x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對公關是怎麼理解的?
※公關思維就是講故事,講邏輯,講逼格
※航班延誤不如解詞:關於貴人、困難、社交、能力、勇敢、合作、勢能(筆記380)
※對於華為手機,我最討厭的是——
※CMO們,調整2018年品牌策略前,先看完這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