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式創新(三.二)
專利的產生、改進,以及專利權利的轉移交易
中國的原始創新不能發展得很好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大家容易忽略掉:西方几百年來形成的科研體系和管理模式不完全適合中國,其中舉一個例子:專利保護制度!
對,沒錯,是專利保護制度。
「專利制度的建立,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
專利制度的雛形萌芽於中世紀的歐洲。15世紀中期,在商品經濟關係初步發展的英國和義大利,最早產生了專利制度的雛形。這就是由封建君主政府以特許的方式,授予一些商人或工匠的某項技術以獨家經營的壟斷權。例如,1421年,義大利佛羅倫薩共和國授予著名科學伽利略發明的「揚水灌溉機」20年的專利權。《威尼斯專利法》為現代專利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礎,是現代專利法的雛型。如果以《威尼斯專利法》為專利制度的起源,則迄今已有500年的歷史。」
以上摘自
專利制度的起源_瞧這網但是,專利的思想和中國的文化有很大的衝突,如下:
1:在古代文明中國人就講究「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一個人有了思想,有了思維,你可以作為一字之師了,但是你必須普惠大眾。在現代社會裡,如果在一個設備出現問題,你有一個創意,你有方法,你不貢獻出來,那麼你就是一個不地道的人;你貢獻出來,你也不能要求很多的回報,這樣也是不地道的;最好是不要申請專利,你申請了專利,我採用了你的思想,對不起「讀書人竊書不為偷」,所以在內心裏面,大家對維權也不太認可,加上中國的專利訴訟、保護、賠償有更多難處,大家就不願意維權,進而不願意做真正的專利。
2:一個真正的專利,來源於創新。創新是一種人類高級思維活動,需要火花的碰撞,需要激烈的溝通,而這對含蓄的中國人都是不太認可的。
3:目前的專利(創新), 需要的知識更加廣泛,涉及的專業更多, 需要更多的人參與,才能出來較大程度的創新,目前的體制和工作模式受限制,不能做到。
4:其實,專利是保護髮明權,這在科學領域是合適的,因為科學需要大量的原始創新,誰先提出的概念,模式,推理出來,那基本上就奠定了一個領域的基礎(如微積分),剩下的基本上就是相對來說就是修補的程度了。而在技術領域,特別是現代社會,一個技術的真正的應用,需要不斷的改進,調試,這些後續工作對這個專利的能夠投入使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按照目前的專利模式,原始的專利的獲益很大,大家要應用這些成果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影響(不如先用舊技術。)
以上是自己的考慮,專業的可以看:
淺議專利制度之弊端專利權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創新?以上的觀點也許過於激進,因為不可能找到一種絕對公平的模式,來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確實存在這些問題,有沒有必要解決?如何解決?
基本思路這樣,專利制度基本是完善的,也是社會的創新的基礎,也是世界上各個國家能夠交流的語言,我們必須堅持專利的系統。但可以修補部分缺陷。目前一個大的缺陷就是部分專利本身不完善,但別人要繞過它,成本很高,形成了繼續創新的障礙,這就和市政建設的釘子戶一樣。
同樣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考慮採用互聯網模式來形成新時代的專利管理模式。基本步驟如下:
1):和上篇的關於期刊論文的方法一樣,建立一個區塊鏈的網站,但是專利管理單位必須能夠進行適當的監控(非干涉)。
2):共同挑選一些有合理成分殭屍專利,各方確認後:
- 各方確認可以改進,並基本商定以後的權益分配比例,達成協議;
3):通過互聯網模式進行研發,並形成新的專利;
4):通過互聯網模式進行成果轉化;
這裡面涉及很複雜的權益分配,但是可以設計,並且在部分專利上得到回應。
( 吳啟明 2769387122 @qq.com )
推薦閱讀:
※07思維模型:設計思維—斯坦福的創新課
※創新的三種基本方法,創新思維為市場創造獨特的價值
※共享式創新(二)
※中國科研再也不能重複鋼鐵大躍進的老路子了!
TAG:創新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