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十二弦》楔子(試讀章)
此卷乃開卷首章,作者自云:本乃孤魂野鬼,不過借無上法眼望盡上下四方、古往今來,但只見那與正史相行之處,介有平行之世、亂時之空矣。吾本怪哉,故托世或為人、或為妖、或為靈,歷經紈絝、驗會潦倒,食晨雨風餐、游江河湖海,無不所在矣。只覺當日所見所聞,皆為謬矣,實乃二十世之怪哉。但深思熟慮,又得此乃時之所趨、勢之所向,非神佛而無所動搖矣,故下筆成文,又仿曹雪芹《紅樓夢》之開頭所謬言,演出一段驚天動地之故事來,題曰《大時勢》。
列位讀者,爾等可知此段經歷從何而來,說來甚是荒誕怪異,雖子不語神鬼怪力,然吾親身所歷,其眼見、其耳聞、其鼻嗅、其舌償、其身觸,無所不及矣。故在下將書註明,方使列為讀者讀之不惑。
原來鴻蒙乾坤、太虛天地之間,有那三隻靈獸,一曰鳳凰、一曰蛟龍、一曰麒麟,那鳳凰赤玄相交、烈焰焚身,其鳴悲、其聲哀,卻屢屢不絕、剛強不屈,食練竹、棲梧桐、飲澧泉,遺世獨立而翩翩起舞、逍遙自在,如千古聖人立於天地之間,出淤不染、濯漣不妖;那蛟龍身長不知其幾千里也,眼噴火、口吐水、鼻哼煙,飛沙走石、騰雲化霧,呼嘯間怒吼九天、地崩山摧,飄渺間潛江入海、乘風蹈浪,如一代帝王君臨天下,文可治國、武可安邦;那麒麟高約數丈,腳踏青雲、口吐氤氳,吼聲如虎嘯山林、氣勢更一馬當先,怒時天雷霹靂、靜時細雨朦朧,主陰陽、縱七情、導八荒,如不世之雄創立千秋基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然則那三獸對彼此卻是格格不入,終日相爭相鬥,其天也崩、其地也裂、其山也毀、其海也枯,蒼茫之間竟如荒蕪一片!
一日,正當龍爭虎鬥之時、勾心鬥角之際,忽有一物遠遠而來,只見此物人首蛇身、全身赤裸,上身竟是個美貌女子,又見她坐於天穹山峰之巔、六虛靈石之上,生出十二隻手來、每手之上各有一件樂器,或箏琴、或箜篌、或琵琶、或洞簫……總此十二件樂器,那物口中念念有詞,只聞那十二樂器各放出一聲來,正是十二律呂!那箏琴為黃鐘、箜篌為大呂、琵琶為太簇、洞簫為姑洗……凡此十二樂器一器為一律、其聲而來、其音而去,不知所奏為何物,反似流水潺潺、天雷錚錚、疾風颯颯,一陣渾然天成,故曰「天籟」也。
那三獸聽了,頓覺心中一片空靜靈明、渾身戾氣不知所蹤,定睛一看,原來來者竟是粘土造人、鍊石補天的媧皇氏,便齊聲道:「女媧娘娘在上,弟子見禮了。弟子雖為畜物,性卻通明,然則我等三獸非爭一上下、奪一高低不可,故大打出手、驚動娘娘。願娘娘大發慈悲,判一高下,我等便可止干戈、停紛爭、化玉帛了。」
媧皇氏聽畢,怒笑道:「真是孽畜!爾等本為人間瑞獸,受凡人供奉,又食日月之精、吸天地之氣也,卻為那高低上下之名、強弱大小之位而大打出手,那不顛山萬丈之高、竟與爾等之爭而崩裂,那滄海萬里之深、也同爾等之爭而枯竭。萬民疾威,吾身為萬民之母,如何不怒?爾等還不速速住手,休叫吾這『十二弦』取了爾等性命、滅了魂魄!」
那三獸雖然敬畏,卻一味執著高下,媧皇氏知不可強求,嘆道:「也罷,如今吾施展天地之法,將爾等帶往蒼茫大地之間比試比試、無論勝負,爾等皆不可再起風浪!」三獸道:「自然自然,爾等謹遵娘娘法旨。」於是那媧皇氏口念神咒,十二隻手上十二件樂器再起聲響,正是那十二律呂之音,頓時那三獸化為三顆流星,遁向那凡人俗世之間,竟不知所蹤。
又不知過了其幾世幾劫,因白虎從西方歸來,路經不周之山,見三獸化為石像,卻遺靈氣,不禁異道:「三位如此,不知為何?」三獸本已沉睡,聞有虎嘯,神識便醒,見是白虎,皆嘆曰:「我等本是天上靈物、人間瑞獸,因各不相服、爭執己見,以至於互爭互斗,驚動女媧娘娘。娘娘施展大法力,化我等墜落人間,親身經歷一段舊事陳跡。」
白虎聽畢,頓覺有趣,忽發現一旁有書一本,名曰《大時勢》,遂將此書從頭至尾翻閱一遍,道:「書中雖也有趣,但其一、所載朝代胡編亂造、子虛烏有,終不過稗官野史、難成正統;其二、所述人物不過一己任性,既非『俠之大者』、亦非『白髮魔女』,反倒如市井之人斤斤計較。外人如何喜愛?」
三獸回道:「此言差矣,凡正統、凡野史,終不過小大之辯矣。雖此書朝代無中生有,但歷來或正統、或野史,終不過按圖索驥、如出一轍罷了。而我等承正統、繼野史、取事體、套情節,何必拘於淸朝之後非中華民國不可?再者,歷來不是頌人君臣、彰人貞節、顯人俠義,就是誹人盜娼、敗人妻女、壞人子弟,凡此種種,以致滿紙『大俠』、『魔頭』,反倒落了俗套。我等擬三人之行,非神、非聖、非魔、非邪,不過是人間之蒼茫、奏樂之律呂、紅塵之真人罷了——孔丘曾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便是如此。」白虎聽畢,又翻閱一遍,因見上頭雖是人間俗物百態,不乏姦邪妄吝、黨爭弄權之事,但凡所關鍵之處,終不失「赤子」二字,於是嘆曰:「或可擬『風塵骯髒』一語。」故後世所傳,改題名曰《風塵骯髒》。
後至今世,經浙江平湖費一帆於谷玄閣批閱增減,分出卷章,終成套書,因媧皇氏所奏天籟,故題名曰《蒼茫十二弦》,有道是「弦弦演繹聲聲括,話盡人間幾婆娑!」後簡而化之,又曰《蒼茫錄》,並仿詩仙太白之《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題一詩曰:
我本檻外人,微言笑莫言。 手執三寸筆,揮灑白素箋。 游舟五湖孤帆唱,飄零四海未覺閑。 洞庭但駐弱水旁,滔蹈浪翻覆下天。 音徹五嶽奏商羽,希夷掃蕩山石澗。 流水自在為喉舌,引吭雲霄淩九野。 忽作凝霞成絕響,一曲悠悠天地憐。 但願乘風乾坤翱,飛雕不渡崑崙顛。 蒼穹萬里無形狀,當空皓月照流年。 上窮碧落樂,下逢黃泉眠。 筆鋒將轉回山巒,金庸行處俠封劍。 鳳歌孫曉大江去,過隙之駒不流連。 但剩一人覓凄凄,手把惆悵舞翩翩。 斗轉參橫夜將旦,無雙《蒼茫十二弦》。
當日命沖太歲,星落北方,這華北之處有城名曰北平,乃中原龍氣聚首之地,而在這帝王之都、紫禁深宮,埋藏著多少鮮人可知之血淚辛酸,王子王孫、日歌夜舞、食腥啖檀,多少骨肉又付諸東流?乃至今日,彷彿有什麼重大之事,那小太監、小宮女各個忙不可歇,眾位可知是什麼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突然一陣巨響,原來是朝堂之上、正值文武百官上朝之際。
朝下文武百官俱都跪下,無人敢抬頭仰視。
大潤王朝如意神龍十年,如意神龍帝繆敏駕崩,遂追廟號為高宗,謚號神武孝文皇帝。
奉天承運,太子繆濡隆登帝位,改年號為天授永昌,取國家承天而授、永世昌盛之意,自次年元月始,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下再次響起了一陣巨響,仿如流星霹靂、地裂天崩。
座上男子約莫五十年紀,國字臉型,神采奕奕,沉默中透露出一股不可直視之威嚴。 那寂靜當中,此人突然一聲令下:「眾愛卿,平身!」
「謝主隆恩!」眾臣於是紛紛起身,但俱都低著頭,不敢直視那人。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潤王朝新一任皇帝:天授永昌帝!
天授永昌帝環視大臣,突然說道,「眾愛卿,爾等可知朕即位後第一件事是什麼?」
眾臣聽罷此言,俱都露出恐懼之色,凡大抵一代新皇換舊皇,其可憐之人無不是先皇舊臣,於是乎各箇舊臣面面相覷,人人膽顫心驚卻無人回答。
「朕知道你們心裡在想什麼。」皇帝閉上了眼睛,彷彿千里之外都在他算計之內,「眾愛卿,朕再問你們,爾等可知,本朝第一大患是什麼!」
所有大臣聽畢此言,俱像被焦雷劈了一下,諾諾不敢回答。
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原大地第一個王朝便是夏,然後經商、西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元、明、淸,最後至大潤王朝。
大潤王朝之前,便是滿族朝廷,清朝。
清朝末年,正值幼帝即位、朝政腐敗,民間頓時爆發了起義——當時江南俠士有姓孫名傳文字雲瑞號得一者,江蘇蘇州人士,起兵造反,建立介朝,定都江寧,自稱「介骨王」,而後討伐清軍途中,孫雲瑞不慎身亡,於是其義弟姜凜接替職務,姜凜字耀羽號玄黃,江湖人稱「龍戰於野,其血玄黃」,武功卓強,不在其義兄之下。
可在清朝未滅之際,中原各地便爆發多支起義軍,除卻姜耀羽的江南軍最強之外,當屬本朝太祖所創立的湖廣起義軍。
一山難容二虎,太祖姓繆名軍字輝邦號帝載,自稱大潤王,湖南長沙人士,能文善武,手下更有一批謀臣勇將,但姜耀羽亦不是善茬。覆滅清廷之後,雙方勢均力敵、又互相爭戰七年,最終太祖南渡長江、直搗江寧、大敗姜耀羽,一統中原,定都北平,建立大潤王朝!
可那姜耀羽並不如西楚霸王項籍般烏江自刎,反而渡船逃到夷洲之島,繼續與大潤王朝抗爭。
那介朝也有不少能人異士,加之夷洲乃一海島,易守難攻,大潤王朝故一直未能清除餘孽、統一天下。
時光荏苒,自大潤太祖之後,那天授永昌帝已經是潤朝第四任皇帝,而介朝也已歷經三代,期間,時而打、時而和、時而招降、時而對罵,不可開交。
「啟稟陛下。」一武將出列,天授永昌帝認得此人,此人便是世襲鎮國公爵位的朱斌,這鎮國公乃是開國武將第一功臣、號稱本朝四大開國元帥之首之朱陽將軍之封號,朱斌便是他子嗣,只見朱斌豹頭環眼模樣,走出臣列,單膝下跪,雙手拱禮,緩緩答道:「本朝第一大患,莫過於盤踞在夷洲島上的介黨餘孽了。」
「朱愛卿言之不錯,本朝第一大患,便是那介黨餘孽。」皇帝慢慢地說道,頓時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
太祖一統天下後,年號大哉乾元,取萬物伊始、大哉乾元之意,既然是萬物伊始,自然休養生息,而在大哉乾元元年,中原因連年征戰,元氣大傷,又如何去管那介黨餘孽呢?
經太祖、太宗兩世經營,國力漸漸恢復,對內百姓安居樂業,對外武功昌盛,外族莫不敬畏,甚至可以說超越漢唐,算是一個盛世,於是便有了清除介黨餘孽的想法。昔時漢朝文景之後、武帝便北驅匈奴,大明建國多年,不忘天子守國。可潤朝雖休養生息了兩世,介朝亦是如此,承景順天(太宗年號)十六年,中原派水軍四十萬進攻夷洲島,結果卻落得大敗而歸。
至先皇如意神龍帝、亦就是高宗帝時期,採用招安方法,許以重利,意圖可以招降,未想那介黨餘孽在孤島上待了幾十年,依然不減當年淩雲之志,竟還想捲土重來一統中原,自然對所謂招安全然不屑一顧,於是乎,這種僵持的局面一直延續到了今日。
「朕即位第一件事,便是要清除介黨餘孽!」本來沉穩的國字臉突然一聲怒吼,大臣們聽到龍嘯九天後迅速全體跪下,口中還不忘喊著,「陛下胸懷大志、心懷天下,盼望中原早日統一、以解夷州百姓水深火熱之苦,微臣敬佩之至、敬佩至極!」
「立原太子妃劉氏為皇后,立嫡長子繆玥為皇太子,欽此!」
天授永昌帝交待完了一切,他的眼睛又緩緩的閉上,國字臉上再次露出了一絲難以琢磨的笑容。
玉嶺蒼峰望玉霄,蓑笠蓬篙,怯步仙瑤。不知天帝欲將謫,北雁回歸,北海滔滔。
柔語依依秋雨憔,眾志夭夭,獨自天驕。多情亦是寡情時,千種風騷,一處飄搖。
此首《一剪梅》乃是「龍戰於野」姜耀羽臨終前所寫,第一句寫他無法一統中原,只能怯步仙瑤,第二句寫他不能再登中原、再返故土,而當介朝民眾北雁北歸之際,便是那北海滔滔之時,第三句寫他髮妻瓊氏因病而終,據記載,那日他仿仿老了十歲,第四句寫他一生遭遇,寫盡那人世炎涼,縱是曾經千般風騷,最終不過淪落飄搖。
飄搖到這夷洲島上。
寫完這首詞,姜耀羽便也駕崩西去,廟號介世祖,謚號啟天肇紀睿文英武至神極聖俊德光明大皇帝。
大潤如意神龍二十九年六月,如意神龍帝駕崩之時,那夷洲島上、北海岸邊佇立著兩個人,一老一少,望著西北方向。
老者雖然老態龍鍾,但是神色甚是威武,少年不過弱冠年紀,但一張臉上卻不乏堅毅之情。
那老者望著前方,道:「躍兒,你可知我為什麼要帶你來這嗎?」被喚作「躍兒」的青年回道:「回老祖宗的話,老祖宗是要我們記得,彼岸對面就是我們大介朝需要奪回的地方。」老者微一點頭,說道:「那麼躍兒,你可知彼岸之地,是這夷州島的多少倍嗎?」
那少年回道:「約莫兩三百個夷洲島,才可比得上中原。」老者聽畢,嘆了一口氣道:「是啊,要兩三百個夷洲島,才能比得上那中原遼闊的疆土!」遂又說道:「躍兒,我們祖籍何處?」那少年回道:「我們祖籍浙江海寧。」「是啊!對岸的潤朝更替帝王,該是我們作為的時候了!」老者突然大聲道,「躍兒,看著吧,將來那有兩三百個夷洲島的土地,註定會踩在我們腳下!」
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大介王朝第三代統治者,姜煒,亦是夷洲島上最高統治者。
介朝自有自己年號相稱,姜煒是第三代帝王,年號天賜,幾十年來無為而治、韜光養晦、休養生息,卻在這當口欲與潤朝一爭天下,只因藏器於身、為的便是待時而動。
中原山河,風雨欲來!
附:
繆軍,字輝邦,號帝載,西元1887年生,在位(1919·1-1949·10)三十年,年號大哉乾元,廟號潤太祖,謚號開天肇始皇帝。
繆灺,西元1927年生,繆軍之孫,在位(1949·10-1978·9)二十九年,年號承景順天,廟號潤太宗,謚號極功緻德皇帝。
繆敏,西元1948年生,在位(1978·9-2007·6)二十九年,年號如意神龍,廟號潤高宗,謚號神武孝文皇帝。
繆濡,西元1968年生,在位(2007·6-2018)十一年,年號天授永昌,廟號潤世宗,謚號啟道弘德皇帝。
繆瑞,如意神龍十四年十月初九(西元1992年)生,在位(2018-?),年號開皇盛慶。
介
孫傳文(追封),字雲瑞,號得一,稱「介骨王」,西元1879年生,在位(1910·3-1911·12)二年,廟號介高祖,謚號開天闢地神文聖武極道致德天降啟運聖皇帝。
姜凜,字耀羽,號玄黃,江湖人稱「龍戰於野,其血玄黃」,西元1883年生,在位(1911·12-1949·10)三十六年,年號聖臨,廟號介世祖,謚號啟天肇紀睿文英武至神極聖俊德光明大皇帝。
姜儒,西元1902年生,在位(1949·10-1961·7)十二年,年號崇仁,廟號介高宗,謚號敬天應道仁文俊武恭儉寬裕功德誠信憲皇帝。
姜煒,西元1927年生,在位(1961·7-2008·10)四十八年,年號天賜,廟號介仁宗,謚號弘天昌運正文威武信毅睿智孝慈神聖仁皇帝。
姜淦,西元1968年生,在位(2008·10-2016)八年,年號鴻德,廟號介宣宗,謚號法天隆盛勤文奮武立極肇運仁孝恭德純皇帝。
姜躍,如意神龍十年十月十二(西元1988年)生,在位(2016-?),年號嘉康。
主角:
姬洑:字伯淵,號泰一,如意神龍十二年正月初一子時二刻(西元1990年)生。
姜蹈:字仲遠,號孤鴻,乳名潮生,如意神龍十三年八月十八辰時三刻(西元1991年)生。
姚月:字子月,號晦朔,如意神龍十四年冬月初六丑時一刻(西元1992年)生。
推薦閱讀:
※從前有一個人,愛了你很久
※如何進行武俠小說的創新
※武俠雜談之「舍其形、取其神」
※這都不懂,你配當金庸迷嗎?
TAG:武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