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槍炮、病菌與鋼鐵》

人類社會的命運

經典,很明顯的理科文風,樸實無華但是邏輯極為清晰、嚴謹。讀的時候很容易聯想到《人類簡史》中的一些相似觀點,互相完善了彼此的證據鏈。這才叫科普。

本想著畫一幅思維導圖,但字數太多了,一張紙裝不下。

起源的路線:如何從非洲遍布全世界

不同的地理環境造成了社會發展的快慢(我在上一本《孫子兵法》中也感慨了地理知識在書中的超高佔比)。農民取代了狩獵採集者。

馬和冶煉技術造成了戰鬥力指數級別的上升,西班牙對印加文明單方面的屠殺(八國聯軍對清軍)。

有無大型牲畜造成了抗體的差別,病毒殺死的人,比鋼鐵和槍炮加起來高十倍。

食用作物是在全球分別被獨立馴化的。但歐亞大陸的長跨度橫軸幫助了作物的傳播。糧食的儲備造就了不事生產的階級

馴服和馴化是不一樣的。

其實,相對農民,狩獵採集者智力上好像更聰明。就好像尼安德特人的大腦比智人腦容量還大一點。(說明了進化路上的劣幣驅逐良幣?)

安娜卡列尼娜原則:可以被馴化的動物都是相似的,不能被馴化的動物各有各自不能的原因。

(可以套用許多領域)

書的大量敘述比較枯燥。摘兩章比較感興趣的說一下。

《中國是怎樣成為中國人的中國的》

這裡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刻板印象,作為中國人,我十分了解自己國家文化和民族的複雜性,但是在看待外國時,卻下意識的把其他一個國家看成了單一或很少的幾個民族。而在這位生物地理學家眼裡,中國的大一統十分值得驚嘆,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除了中國,其餘的都是民族大熔爐,數百種語言的發源地,而中國只有一套書寫系統,8億人說同一種語言。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一百多種語言使用人數只有幾千人。而且使用人數最多的幾種語言也沒有其他國家的語種差異性那麼大。

書中認為,中國在以前也曾經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注意的是,書中的時間跨度很大,這個「以前」可不是區區兩三千年),但是中國完成統一的時間遠遠早於其他國家,民族大融合早就已經完成了,漢字書寫系統也得以迅速傳播,讓其他民族沒有了發明文字的需要,或者發明了卻被取代了。書的觀點是,除了文化發源地的華北,其他大片地區的原生居民很可能沒有留下任何痕迹。這一過程,可能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早。

《日本人乃何許人也》

作為東亞天然的巨人,我們很少去思考周圍其他的文化發源時間或途徑,任何試圖在這一點上挑戰中國的舉動都顯得可笑。但如果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或許就很容易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在乎,日本人從哪裡來?如果不在中國旁邊,日本都算是個大國,近代率先現代化讓日本在東亞成功領先,並且戰敗後又迅速成為經濟大國,民族自尊心極大滿足,可是如果說日本人不光是從中國過去的,甚至只是朝鮮過去的,這讓他們感性上不願意接受。日本全國各地的人幾乎沒有差別,這表明他們到達日本並遍布全國的時間可能並不長(相對人類史),還來不及產生差異。而他們與韓國人的極高相似也顯示出他們分隔不久。日本歷史裡半真半神話的情況也延續到了相當近的時候,比如,二戰結束前裕仁天皇才坦誠告訴百姓他不是天神後代。這給考古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由於日本本身是有狩獵採集者阿伊努人存在的,從客觀規律來看,朝鮮的農民一定與本地土著是有融合的,以哪個種族為主很有爭議,但冷眼看去,答案不言自明(阿伊努人形態上與所有東亞黃種人都有明顯差異,更接近白人)。但日本人不願意接受,這其中還有很多有趣的論證,就不展開說了。


推薦閱讀:

讓人生停止灰暗
那些讓我震撼的書們……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關於離別的詩句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