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放棄用五年從unpaid intern奮鬥到的Amazon營銷經理職位
2017年是我來美國的10年, 也是自己自我沉澱和轉型的一年。
2012-2017年,我用了5年,建築轉專業到互聯網營銷,從廣告公司Unpaid intern(無薪水實習生)奮鬥到亞馬遜產品營銷經理,演繹了一個學渣逆襲的故事。
2017年,用了5天決定從亞馬遜辭職,一切歸零的去做我熱血了5年的創業事業。
剛出來的那周就有不少小夥伴們,私信說很期待我的「辭職文」,那幾周心裡和腦子都很亂。特別清楚的記得辭職後最後幾天,開始輪流和公司的同事大佬喝咖啡,還有人替我可惜,說我是「leave money on the table」。這句英文說的太形象,把錢留在桌子上。確實也是,我加入亞馬遜的時候股票$200, 辭職的時候股票$1000,走的時候還有不少沒拿的股票,但是這兩年半在一個市值翻5倍的公司,自己做的項目給公司帶來了增長,是一輩子難得的經歷, 讓我更清楚了我要的是什麼。
辭職這100天來,我干過讓自己最爽的一件事就是,去了一個創業酒會,有個年少氣盛的風投項目經理,也沒太問清楚情況就開始挑戰說,我們做的事兒不是很有想像力空間。實在聽不下去了,我終於跟他說「小夥伴,我也沒說我要找你融資呀。想像力空間這事本身就是一個潘多拉盒子,互聯網這個行業發展飛速,產生了很多就業機會,我們先專註這一塊。再說要不是相信這個項目,我也不會一做就是5年,現在也不會放棄十幾萬美金年薪,還有翻了5倍的亞馬遜股票以及正在辦的綠卡, 坐在這兒聽你BB。」 說的他一臉懵逼。
創業其實挺難的,尤其是還有一些願意打擊你的風投和天天問你什麼時候上市的親戚朋友。不過我已經不是當年的「小菜鳥」, 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我得Stay focus(保持專註)。
這100天,職圖學員也增長了4倍。亞馬遜的核心精神教會我的是customer obsession(用戶至上), 我們的學員有去了Google, Uber, Oracle, Amazon,京東,阿里,歐萊雅等,有的工作了兩年還回來當導師,看到這些,我比拿到風投還開心!產品為王,我們自己要先提高核心教育產品的教學質量,職圖這個項目才能做下去。沒有好的產品和穩定的盈利模式,拿到了風投也只是多了些錢燒,錢花完了就沒了。
職場選擇跟著自己的興趣和強項走,Stay focus(保持專註)
現在的選擇,5年前早已埋下伏筆。
2012年初,我去了波士頓的一個job fair(招聘會), 意外拿到了A&F亞太培訓經理的職位,當年的A&F的肌肉顏值男真是風靡一時,那個職位是Ohio總部培訓一年後,派回中國幫助他們拓展亞太市場。我當時年輕氣盛,總覺得之後能找到更好的offer,這才是第一個,就放棄了,可能也是潛在心理覺得美國還沒呆夠吧。後來又順利通過校友介紹,拿到了NPD Group的offer不過卻因為OPT開始時間寫的太晚,不能開始工作,offer被活生生收回。後來就處處求職碰壁,最終加入英國的一家廣告公司TLC Marketing, 從unpaid intern開始, 具體可以看我的《marketing小菜鳥紐約求職記》。在實習期間,跟CEO創造機會的一次電梯偶遇,我抓住機會跟他提出了消費者行為對於創意廣告的重要性,拿到一個去聯合利華一起pitch的機會,最後通過一系列坎坷終於成功轉正,加薪,還說服公司給我辦了公司歷史上第一個H1b, 聽著有點籠統,《小菜鳥升職記》有詳細的述說。
2014,我去了徑點科技,Jersey city一家B2B科技公司, 那時候公司剛在高盛拿到90 million的風投,正是要大力發展growth marketing(黑客營銷增長)的時候。其實這次跳槽是最難的一次,也是我進入科技行業最好的過渡。2013點底,我感覺到廣告行業有些變化,不再是「廣告狂人」時代的純靠創意吃飯。數字營銷在崛起,甲方都更加希望可以精準投放線上廣告。所以我想跳出這個行業,開始積極的修改LinkedIn,可能因為跨行業求職,我還想升一級,所以跨度較大,電話面試了很多,都沒了下文,只有最後兩家讓我去onsite面試,一家是奧美的sr. analyst(高級分析師)有升一級, 一家是徑點科技的analyst(分析師)平級跳槽,還好都順利拿到offer。當時我非常想去奧美,因為名氣大又升職。後來跟一些業界大佬取經後,覺得去奧美並沒有跳出agency, 覺得去甲方空間更大,於是有了這個我職場歷史性的跳槽,跨入了科技界。雖然平級跳槽了,好在去了6個月做出了一些成績,就破格升職成了marketing analytics manager(營銷分析經理)。
2015年,亞馬遜recruiter在LinkedIn找到我,讓我去面試一個用戶增長經理的職位。這個機會真是來之不易,當時我在徑點期間開始接手公司的search marketing(搜索營銷)和paid media(付費媒體投放), 了解到關鍵字的重要,所以就把簡歷都精修了加入了自己想跳槽行業和職位的關鍵字,這個recruiter才能搜到我。這是最心力交瘁的一次面試,因為又是一次轉型,從市場分析轉到產品營銷。我還熬夜做了考題,後來進去了發現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套路和考察點,好在我當時找了個已經在亞馬遜的朋友取經,總算過關。詳細我在《三年薪水翻三倍》里分享一些思路。於是,我加入了亞馬遜有聲書,負責手機端和桌面端的網站產品營銷,成為團隊年齡最小的營銷經理,剛去的時候還被以為是同事的summer intern(夏季實習生), 尷尬的我回家趕緊買一些正式點的衣服裝一下。
對自己清晰的定位,不斷了解自己和學習鑽研
在亞馬遜這兩年半真的是「every day is hustling」。
剛進亞馬遜的時候自己是一個小屁孩,感覺同事們都很厲害,尤其是同組另一個中國同事,整個有聲書幾百人的business side就我們兩個中國人,所以我自己很自然的就想跟他學習,看他的為人處事。他很會跟大家聊天,去搜集信息,然後整合這些信息,總是能跟大佬們提出合適的建議。作為新人,自己很費勁跟同事聊小孩聊奶瓶品種,也是尬聊。
直到跟找我進來的VP喝咖啡, 他是我面試進入亞馬遜的bar raiser(亞馬遜的招聘模式一個職能),他和我說,我們招你進來是看中了你的data driven的思維和分析能力,希望你在這方面給我們團隊帶來進步,你如果一味的學習他人,只是成為了同事第二呀。你在自己的領域成為專家,同事們需要你,自然會跟你關係越來越好。真的是醍醐灌頂,也覺得鬆了一個口氣沒那麼累。
我開始做自己擅長的事兒,把自己的分析能力運用到各種增長項目里,作為「改邪歸正」的學渣的我還潛心研究亞馬遜的各種營銷工具,這樣很多同事有這方面問題都來問我,就不再尬聊啦。一技之長和明確的自我認知,我也在亞馬遜找到了自己的路,不再是同事第二。另外我還利用業餘時間去幫助其他國家大佬,培訓他們的新人,建立了好的關係,雖然比較累,但是也帶來了不少機會。
2017年4月,剛去倫敦辦公室出差回來的我,拿到了去澳大利亞外派的機會,代表有聲書去參與亞馬遜2018年在澳大利亞的大動作,那晚上我都沒睡好覺,很想去,但是又很擔心要是去了,我業餘做的職圖還有Teel Yes這些創業項目就都得放棄了,和紐約晝夜顛倒的時差不是鬧著玩兒的。跟幾個業界大佬mentor(導師)諮詢了下,發現其實大家看到的職場格局都差不多,去亞馬遜澳大利亞其實算是公司內部的「創業」,會比較辛苦,職場發展就可以往international expansion(海外擴張)發展,也是我擅長的。
其中一個mentor說的特別有道理,他說「每件事都有trade off(不能同時兼顧),你在職場起步期可能還在探索,所以你可以工作業餘做很多不同的項目,找尋自己的興趣點和優勢。現在面臨這些選擇,恭喜你,你進入了職場上升期,但是你要去突破了,在亞馬遜也不是你朝九晚五就可以應付了你要帶新人責任也更多了,你的業餘項目也已經過發展到光是業餘時間不夠了。這個時候你是時候去選擇「all in」(全力以赴)一件事了,如果是繼續混職場,你就去澳大利亞,全身心的干一番。如果是創業,那你就趁早決定,去了澳大利亞可能還耽誤事兒了。」 我覺得說的很犀利,糾結了一天,就忍痛拒絕了澳大利亞的外派,但是當時我還沒決定是不是要辭職「all in」創業這件事,想說既然不去澳大利亞,留在美國,我還可以努力一把,爭取年底升高級經理,老闆說希望也很大,創業項目的話我也繼續努力干,保持專註,事情會明朗起來。
為什麼現在離開亞馬遜 -因為一次登山?!
職場跟登山一樣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只有不斷的精簡,你就能找到初心了。
澳大利亞的那件事之後,其實我是有點焦慮的,買包買衣服都開心不起來。當時怕自己選錯了,後來想想職場選擇本來就沒有對錯,兩條路好好乾走到底,都是一番事業。
2017年7月決定出去散散心,去挪威的「惡魔之舌」登山,22公里,我體力不算好,總共花了快11個小時。
作為吃貨,我爬山剛開始包里放了很多零食,水果,還有午餐肉,魚片,雞翅,還有拍照用的各種東西,特別重,但是覺得去一次「惡魔之舌」不容易,得準備齊全。但是幾個公里走下來,發現如果要登頂,帶著這麼重的東西東西是不可能的,只能一一捨棄,到最後包里什麼都沒有了,渴了就接山裡的泉水喝,算是真正身體力行了極簡生活和做「減法」。中間有好幾次都覺得走在懸崖邊上,過去了就能看到和後面的風景。感覺這個體驗很像職場工作,就是每一步都離登頂近了一些,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終點;欣賞沿途的風景也是在路上中不可缺少的樂趣。
登頂的時候吹著山風,坐在懸崖邊上看著深不見底的峽谷想了很多。那時候我就做了決定,其實職場也是做「減法」。從2013年起,我就知道總有一天我會辭職,但總是想著自己準備好了再辭職,要不等到綠卡140拿到吧,要不等到風投差不多談好吧, 要不等到把股票拿完吧,因為我想要的太多,我想要綠卡,想要高薪和股票,想要亞馬遜,還想要自己做創業,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有道理的,我必須做「減法」。那減掉哪一個呢?如果我現在留在公司,未來可以看得到,努力升級,到高級經理,總監,VP(副總), (SVP高級副總)。但是自己出來做了,可能每一天都是未知的,都是挑戰,應該覺得很有意思。如果我現在都沒法」減掉「亞馬遜,那以後級別越高,工資越高,就更難了。所以27歲這一年,我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去闖一闖。
創業沒有絕對的」天時地利人和「
只要是自己心裡覺得準備好了,就已經是最完美的時候。
心裡決定好了,登山回來之後就是做一些準備工作,等待合適的契機辭職可以leave on good terms(最好的離開)。回顧在亞馬遜的最後一周,跟同事一一告別,真的很捨不得,SVP和CMO都鼓勵我說去闖一闖,最差失敗了還可以回來,Amazon jobs will be here.(亞馬遜工作還會在的)。 走之前還意外拿到了公司一個獎項, 工作過的三家公司都拿過獎了,為上班生涯畫上圓滿句號。
迎接2018,一起歸零,開始做一個踏實的創業者,未來的路我其實也不知道,項目能否成功我也不確定,但是我知道,只要保持專註,先過好今年!非常感謝辭職這100天來幫助我們的人,很多人想著我,給我們對接資源,可能也正是他們看到來我們的決心和努力。
2017年相信你也有不少感觸和改變,2018年你也有目標和期許,期待你在評論里和我分享!
瑞瑞 - 2018年紐約
作者簡介
Ruiwan Xu(瑞瑞), 互聯網教育平台職圖CareerTu和自媒體「美國實習快報」的創始人, 時尚電商Teelyes.com的聯合創始人。在紐約工作5年多,曾任亞馬遜紐約的產品營銷經理。 筆名「紐約小菜鳥」,《玩轉美國職場》一書主要作者,精力充沛的雞血90後。
推薦閱讀:
※想在年後的求職中更有競爭力,這個寒假應該該準備些什麼?
※麥肯錫那些大牛都是如何畫PPT的?
※年終獎拿到了,是不是該跳槽了?
※面試時如何自我推銷才不面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