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爺的「清真」瓷器(上)
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院藏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
時間:2017年9月29日——2018年2月28日(周一閉館)
地址:故宮齋宮
費用:故宮門票40元(淡季門票)
上二期我們講了大明·弘治皇帝朱祐樘,這一期來說說他這位特別有個性的兒子正德爺!
1505年9月19日,在弘治皇帝朱祐樘死後11天,他和皇后張氏的兒子——太子朱厚照登上皇位,就是明代的第十位皇帝。要知道這可是在明代三代中,在位皇后嫡出的兒子第一次繼承了皇位,貨真價實的皇三代!
史書記載朱厚照在當太子時十分優秀,專心、勤奮、對他的老師們彬彬有禮,並且小心謹慎的履行他的職責。
不過他最喜歡的娛樂活動是騎馬和射箭,同時還特別偏袒身邊的大、小太監。而這些都為他繼位後的行為埋下了伏筆。。。
相比我們熟悉的大清 康熙爺、雍正爺、乾隆爺!這位 大明 · 正德皇帝 朱厚照 更可稱的上是一位爺!他玩Cosplay的癖好比起上面那三位可是大巫見小巫了!
這好好的皇帝寶座不愛,印璽和尊號不用,非要自封為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並自加太師,下詔褒賜 「鎮國公」 ,每年俸祿5000石米,並蔭一子世襲錦衣千戶。這都不算,居然在紫禁城外面修建一座私邸居住(又稱「豹房」),還改名朱壽,意思就一個活得長的姓朱的人。真叫人汗顏,這皇帝當的夠任性!
正德十三年正月(1518年),朱厚照著戎裝,佩利劍,用將軍印章,承紅色大馬,帶著一隊騎兵護衛,自宣府軍事指揮部(今宣化,東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回京師,讓太監傳令文武官員於德勝門迎聖駕,「惟稱威武大將軍」 而「不敢及尊號」,「眾官列名其下,亦不敢稱臣。」
這位正德爺常常愛把自己想像成和大明王朝第二位永樂皇帝(1403——1424年在位)一樣的偉大的將軍皇帝,並且挖空心思的想當好這個角色。居然在和蒙古人的一次戰鬥中(儘管他幾乎被俘)還贏得了勝利。但實際上這是16世紀明軍唯一一次趕走蒙古一支大突擊部隊,很明顯和正德皇帝親臨戰場有很大的關係。
大明·正德皇帝還一反宮廷戒律,轉而尊崇「清真」習俗,使伊斯蘭教在正德時期盛行一時,在他周圍有許多心腹太監為回人。在紫禁城外私邸的官軍中,就有不少是蒙古人及西域人的後裔。王世貞在《正德宮詞》中稱他們為「回鶻隊」。而正德皇帝寵幸的後宮女子中,也有不少是回人。他召都督呂佑宗將善於西域舞蹈的回人女子進獻京師,觀其舞蹈歡歌,通宵達旦。
伊斯蘭教禁食豬肉,所以正德皇帝竟以「威武大將軍太師鎮國公朱壽」之稱發布禁止飼養和屠宰豬的禁令:「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將豕牲,不許餵養,及易賣宰殺。如若故違,本犯併當房家小,發極邊永遠充軍。」 他這樣做,表面上稱豬不潔凈,是疾病的一個來源。
可這是一道非常不受歡迎的詔令。不準養豬的命令不但難住了朝廷負責祀典的官員,因為朝廷祭祀已有定製,必須要用豬羊等物,所以太常寺只得題奏說:「。。。仍令廣求,無拘大小(豬)以供急用。。。,惟聖駕所述,稍為迴避。。。」
特別在長江三角洲,當時家家戶戶都養豬,同時也是大多數葷菜的主要原料(從七千年前就開始了,一直到現在也是)。然而面臨被永遠放逐到國家最遙遠的邊疆充軍,許多人還是服從了命令。
既然這裡說到正德皇帝使伊斯蘭教在明代盛行一時,那就先來簡單說一下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在阿拉伯半島。我們打開地圖,先找到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位於亞洲西南,北連敘利亞沙漠,東接波斯灣,南臨印度洋,西瀕紅海。西北沿紅海海岸的希賈茲地區,自古以來為東西方貿易的交通要道,著名的聖城麥加就在這條商道上。
公元610年,阿拉伯半島上的一位管理麥加天房的古萊什族的後裔穆罕默德(570年)在麥加城宣布自己得到天啟,自稱「先知」,被真主安拉選為使者,受命傳播一種新的宗教——伊斯蘭教,信仰這一宗教的人為「穆斯林」。到8世紀發展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並且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世界萬物均為神所創造,因而萬物皆虛幻,但造物主卻是永恆長存,真主是無形象的,是不能以任何形式來比喻和象徵的,所以規定在藝術作品中不準製作和繪製人和動物形象。
而在瓷器上以阿拉伯文或波斯文作裝飾,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揚州曾出土一件唐代長沙窯青釉綠彩背壺,其壺的腹部即寫有「大哉真主」的阿拉伯文字。
明代青花瓷器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為裝飾始見於明初永宣時期,但那個時期器物上的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只是作為一種紋飾點綴其上。而到了正德時期以大段《古蘭經》、聖訓格言,以及讚頌真主安拉和貴聖穆罕默德的字句題寫在器物上。並且有些銘文已經形成一種固定格式,它的實際功能已不僅僅是作為裝飾,而是作為一種訓戒,使人隨時隨地都要用伊斯蘭教義約束自己。
正德初年擴大了景德鎮御器廠,大量派燒。逐漸改變了成化、弘治時期盛行小件器皿的風氣,大件器物開始增多並且趨向於厚重。在目前存世的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為裝飾的正德青花瓷器中,器物的類型比以前更多樣,主要以碗、盤、罐、瓶為主,另有香爐、插屏、燭台、筆山、蓋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功能上多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而且從故宮博物院傳世品的情況看,這樣的器物應該不屬於外銷瓷範圍。
果然一踏入正德皇帝的瓷器世界,迎面而來濃濃的異域風情。
從這個出戟瓶上可以看到大明·正德瓷器上的阿拉伯文被書寫在圓形開光體構圖內部,所書寫的伊斯蘭教教義顯得醒目突出。
燭台分上下兩層,上層托盤小而淺,下承以細長的支柱,下層托盤為撇口,折底,盤下承以喇叭形外撇高足。
此燭台精美之處在於紋飾裝飾上。小托盤外壁繪如意雲頭紋,大托盤外壁繪勾蓮花枝紋,間以菱形開光。支柱及高足外壁的中部各有四個較小的圓形開光體,這樣在構圖上不顯得呆板,既突出了主體裝飾,在變化上又構成一種和諧之美。內書阿拉伯文,開光上下繪勾蓮花枝紋及菱形紋。
底圈足內書「大明正德年制」青花款。
此筆架採用雕塑技巧成型,工藝相當精湛。造型為一座五峰山,山巒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通體滿飾纏枝靈芝花紋,中峰正背面有一個菱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大明·正德時期官窯上的阿拉伯文內容都有標明器物的用途,如這件青花筆山上的阿拉伯文,意為「筆架」。
這樣的筆架專門為國內穆斯林生產的日用瓷,因為對於並非以毛筆作為主要書寫工具的伊斯蘭地區人來說,是毫無用處之物。
底部書「大明正德年制」青花款。
盒蓋為子母口,器身以三角紋及如意雲紋間隔圓形開光體,內書阿拉伯文字,器底青花書「大明正德年制」款。
這件青花纏枝蓮托阿拉伯文碗,釉色肥亮,白中偏灰青。造型如一個倒翻過來的鐘,線條流暢自然。外壁以纏枝蓮花托阿拉伯文,大意為「爭取安逸,丟掉煩惱」,內心書阿拉伯文,大意為「善的報酬能不是善嗎?」
這種碗又被稱作「官碗」,其形制自宣德時期開始出現,此後歷代相傳,至正德時期發展得更加普遍,有「正德宮碗」之稱。
底圈足內書青花「大明正德年制」楷書款。
大明 · 正德官窯款以「大明正德年制」兩行六字,及「正德年制」兩行四字青花楷書外加雙圈款為最多見。四字款雖並非始於正德,但以正德為多。
你發現了嗎?官款正德的「德」字,缺少中間一畫。
雖然這是一件御窯遺址出土的殘器,但還是能看出來盒面圓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盒外壁變形花卉間隔圓形開光內,也書寫了阿拉伯文。
現在只知道與此器大體相同的整器在瑞典遠東古博物館收藏一件,不知道有沒有見過的朋友可提供照片喔!
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時期由 「國師」 八思巴創製的蒙古文字,世稱「八思巴蒙古新字」。
。。。還有更多更多內容關注 微信公眾號:老物件兒
從上面這一些正德時期瓷器上的伊斯蘭紋飾來看:
一類由阿拉伯文字或波斯文字與纏枝花紋共同裝飾,使單調的紋飾變得賞心悅目,又使文字鮮明突出。
另一類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圓形開光體內書寫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字,並且以帶狀花紋間隔為飾。
其實這些帶有阿拉伯文字裝飾的器物,不僅是研究大明 · 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史料,更是研究明代中期伊斯蘭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的重要文物資料。
看完了瓷器,接著再來說說這位正德爺!老百姓家都講 「不肖有三,無後為大」 可這位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一直到29歲也愣是沒有折騰個子嗣出來,所以呢。。。
下一期我們繼續!
更多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老物件兒
推薦閱讀:
※明朝正德皇帝為何會養成如此自由不羈的處事風格?
※大禮議中為什麼楊廷和一定要讓嘉靖認孝宗為父?究竟爭的是什麼?
※朱厚照是怎麼死的,真的是掉進河裡受驚嗎?
※明孝宗與明武宗父子倆如何作評?
※有一首特別牛的曲子,正德作曲,嘉靖填詞,求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