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佛系,道系,法系,儒系這幾個名詞?


佛系:都行,可以,沒關係

儒系:稍等,抱歉,對不起

法系:免談,不見,按規矩

道系:閉嘴,滾蛋,你麻痹

轉載自空間。。。


今天看到的一個評論,外表佛儒雙修,內心道法自然


我認為"佛系"的產生是因為現在社會青年對生活的隨意態度所造成的。現在的很多朋友,對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生活都不清晰,所以便隨意的接受一切,對所遇,所知都持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就引發了"佛系"青年(少女)一說。

這其實和喪文化一樣,都是社會逐漸演變而產生的。前段時間的"葛優癱",就是對社會整體生活態度的一個映射。其實怎麼說,這一系列新文化的衍生,我們無法去客觀評論,現象的產生必有其原因。社會壓力對不同年代的人的作用是不同的,我們老一輩生活的時代,雖然生活質量不如現在,但是他們對於生活質量的態度卻是十分值得學習的,長輩們不提倡鋪張浪費,是因為不想將資源無謂浪費,想要好好利用每一點資源,從而提高自己生活的持續性。

扯了這麼多,只是個人看法,如果有什麼不對,歡迎各位評論,第一次回答…


人們向來喜歡給自己貼標籤,這種行為可以展示自己的不同,也可以招來與自己相同的人,互為聊慰。而佛系、道系、儒系聽起來如此高大上,自然會有人拿來貼在自己身上了。

對於網上這三個系總結的東西,是很片面的,無論何系,可能對於自己的境遇是安之的,但對於人生價值的追求是無有止境的,統一起來,便都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因此偶爾拿一張標籤貼在自己身上沒什麼,但我希望人們在看自己身上的標籤的時候,能夠將此看做一種激勵,道系者能安命樂道,佛系者能慈悲精進,儒系者能修己以厚天下,那便足矣了。


個人感覺是新媒體炒熱點抓流量造的詞,通過現在年輕人可能會認同的價值觀進行歸納總結,分成幾類,本質上和十二星座區別不大,是迎合了年輕人的站隊心理,用新興詞讓自己有一種區別於他人的、相對優越的心情,締造一種特立獨行的流行文化,近期類似的還有「中年少女」的文章。同時也火了一些以這類名詞為主的雞湯文,表情包,心理測試等。也許之後還會有相關的衍生商品,總之一切都是從商業角度和宣傳角度出發而做的。


拙見,是因為都沒有自信到能有自己體系認可自己的思想體系,所以藉助外在可能相似的標籤


套個名字而已。

不知這些xx繫念了幾本佛經?道經?四書五經?

就問牛肉味辣條是不是牛肉?


人民日報刊文談佛系:不必太當真 也不能不當真

2017-12-12

人民日報評「佛系青年」:事事隨大流只能迷失自我

2017年12月13日

百度百科也才是2017年12月15日才被創建。

2017年12月,因網路傳播,「佛系」在又刷屏了。引申出來的詞語有「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生活」、「佛系追星」,也有人反對佛系,而提出「道系」、「儒系」等詞。

人民日報輿論只有一個佛系

道系,好像是網路道教明星 @梁興揚 引申出來的。


目前還做不到佛系,取這個昵稱算是對美好生活的期許。一直喜歡一句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際個人情緒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工作中同一個單開三次,採購還是買錯。心裡是有些不解與憤懣,意識到自己這種負面情緒究其根源,便很快釋然。

負面情緒其實源於自己的慣性思維,從對方身上找問題,忽略了做事才是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與採購溝通順利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思維方式轉變後,看天更藍,吹風更冷?_?主要氣溫降了。

工作就是修行。真正做到六根清凈,以做事為本還需繼續修鍊。

以下是知乎真佛系 東圍居士 對佛系的看法,與我之悟性相較 高下立判。初聞 醍醐灌頂,今亦如是


在下理解的道為 萬物存在既有道理 道理既為規律 優勝劣汰為天道 天道不可違逆 但違逆存在即為天道 所以道不用拘泥在某個方面角落.

所以看的慣就看 看不慣就懟.不想找事就冷靜閉嘴管好自己 不想碌碌無為就燥起來大幹一場.借勢自然為最基礎的~ 要能翻天也是本事~


中國人的特徵,必須從多面性的傳統思想找線索,政治上的「外儒內法」,生活上的「早儒晚道」,曾經的崇佛毀佛,舉儒棄儒,信道斥道,都融入了中國人的文化骨血...——轉自雁默

這還是佛系沒有火起來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中國人的特徵,我覺得總結得很好。

傳送門:雁默:有沒有人在中國衰弱時仍給我們點贊?有!


就是人為了顯自己與眾不同給自己貼的標籤


推薦閱讀:

[流行語辭典-001]氪金

TAG:流行語 | | 佛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