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漫談物流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互聯網和互聯網+物流

昨天,是想談談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平台之間的異同,今天早上在刷牙時,突然想到,其實物流信息平台背後就是互聯網,現在從國家到行業都在談互聯網+物流或物流+互聯網,所以,就把後兩個也加進來聊聊。

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平台的分支,正如電商平台是商業流通平台的一種模式;物流信息平台偏重在「信息」兩字,主要實現物流行業信息的展示、匹配、撮合和後信息服務等。

談物流信息平台就必要談到其背後的互聯網,無互聯網不成物流信息平台。

某種程度上,物流SAAS軟體、車貨匹配平台、城配平台、專線平台都是物流信息平台的模式,物流信息平台側重點在線上的能力,利用互聯網和技術力量實現物流某一環節或多個環節信息的透明化和交易的便利化。

物流平台是物流信息平台的高級形式和終極模式,表現在線上、線下能力的綜合性和平衡性,物流平台的線下、線上力量起碼是一半一半的比例,甚至從實業角度來講,線下的實力還要略大於線上也即物流信息平台的力量;至於線上的能力,倒不一定全部自營或為自己所有,可以是整合或租賃的形式;比如京東物流之租用普洛斯倉庫。

所以,目前來看,菜鳥平台、京東物流體系、蘇寧物流體系、傳化物流體系、林安物流體系,我認為他們物流平台的屬性相較於物流信息平台更重一些。

物流+互聯網,是將互聯網作為工具和手段應用於物流行業,物流的業務邏輯、商業邏輯還是重點和核心;象物流SAAS、物流TMS、WMS、SCM軟體、基於智能手機的物流APP、微信服務號、基於互聯網的IM、物流的大數據分析及工具、郵件系統、物流OA系統,都是物流+互聯網的模式;物流+互聯網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增強透明度。

互聯網+物流,個人認為其區別於物流+互聯網的地方在於,前者是將互聯網作為方法論和思維模式,這種模式會「爆發」或衍生出物流生意,但又是區別於傳統物流或物流+互聯網的模式,甚至是對傳統物流模式(基於第三方的,或者運輸、倉儲、裝卸、包裝、信息系統等的方式)的顛覆,是「在枯樹上開的新枝」,比如從同城服務平台轉化來的58到家配送,從外賣送餐演化出的同城配送,眾包產生的人人快遞,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分化出的物流配送,基於互聯網的雲倉模式;甚至象當下的菜鳥物流、京東物流這樣從電商中演化出的物流模式都可稱為一種互聯網+物流模式。

小結

分析上面四種模式的目的,一是梳理一下它們概念的不同點,二來是通過分析,來找找概念背後的商業邏輯和規律,可以發現:

1. 無論哪種模式,其實都離不開信息化,離不開互聯網工具甚至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成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平台、互聯網+物流和物流+互聯網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必備工具;

2. 物流信息平台建設相對容易,是物流平台的初級和淺層應用;單純的物流信息平台是個垂直領域;只專註於交易撮合或單一功能的物流信息平台競爭力弱;

3. 物流信息平台應根據自身的要素稟賦,抓住窗口時機,努力向物流平台發展和進化;要努力增加自身的價值,增強綜合能力、線下能力、服務能力;

4. 物流+互聯網是物流行業和互聯網融合的早期和初級階段,也是必經階段;互聯網+物流是物流行業的戰略思維和戰略布局,屬於R&D;是否能孵化出互聯網+物流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取決於超前思維和提前布局。

推薦閱讀:

物流平台建設模式之一:互為平台模式
找鋼網模式對我國物流信息平台建設的一些借鑒

TAG:物流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