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錯誤的認知,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1)

大家應該都有玩過一個遊戲,一個人根據提示詞用動作演繹出來,接下來每個人根據前一個人的演繹,模仿演繹給後一個人看,最終讓最後一個人猜最初的那個提示詞。

而在最後往往不用猜測,當第一個人看到最後的演繹,都會覺得完全不是自己所表現的。

可見一個信息經過幾個人的傳遞,最終就完全變了樣。

而在中學物理里,我們都知道眼睛原本是看不見東西的,因為光的反射,方才讓我們看見這個世界,而關於世界的各種顏色,更是我們額外給予的定義。

可見我們看到的事物,已經經過了反射,並且只是光段的一部分,還被他人所定義過。

眼見如此,那麼耳聽就更為虛了。

(2)

本周我看到一篇文章,方才發現清朝末期有段時間,軍事實力強的超乎想像,軍隊配備著全球最頂級的裝備。

這也解決了我一個大的疑惑,那就是曾國藩作戰為何一直深挖壕,結硬寨,因為面對冷兵器的太平軍,擁有當時最精良裝備的湘軍在戰壕里幾輪射擊,就足以挫敗敵人,還無傷亡。

而那段時間的清朝先後擊敗太平軍、捻軍的起義,並且又平叛新疆,維護了祖國的統一,一度呈現出中興之兆。不僅陸軍如此,當時有名的北洋水師,7500噸的載重,直到百年之後,方才被新中國所超越。

可是在我們的記憶里,清朝軍隊總是如此的落後,拿著大刀長矛對抗西方的洋槍洋炮。

其實這個現象只存在於鴉片戰爭之前,而後來官方奏摺里一直說敵強己弱,不過是外出的大將想要邀功而已,失敗了就怪兵器不行、過於落後;勝利了則是指揮有方,戰士勇猛。

這個現象,如今在企業里又何嘗不是比比皆是呢,HR會抱怨競爭對手給的薪資更高,導致招聘的KPI沒有完成;運營人員抱怨競爭對手投入的費用更多,導致用戶被吸走;研發團隊抱怨競爭對手的人手更足、設備更好,導致開發進度落後。

於是,本是足夠厲害的一隻軍隊,最終被當代大多數人誤認為成極其的落後。

(3)

於是很多人就問了,為何最終清朝的軍隊還是在戰爭中,節節失敗。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下,當時的新軍主要在洋務派手中,開始是曾國藩、左宗棠,後來都在李鴻章一人之手。而這些漢人官員,深知軍隊是自己的立朝之本。

於是在國內戰爭中,憑藉武器的優勢,可以在較小的傷亡之下,獲得戰爭的勝利;而在甲午戰爭之後,面對日本及西方帝國的軍隊,武器雖然較為領先,但已不具備優勢,於是大多時候,為了保全隊伍,在戰爭中往往是不戰而退。

最終退無可退,導致慘敗。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覆滅就是如此,害怕死拼帶來較大的損失,最終在朝堂上失勢,最終一點一點被敵人所蠶食。

從另一個緯度去看待這段歷史後,帶給我完全不同的反思,原來事件的另一面是這樣的。

而我以上提的,僅僅是一個小的案例,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我們常常困於一個錯誤的認知里,而並不自知。

因此,我一直逼迫自己做三件事:多看書、多旅行、多跟牛人交流,如此方能更加認清這個世界的原貌。

-作者-

孫凌,知名公司校園&海外事業部執行總監,終身學習者,曾連續創業獲得多輪融資,以創業心態去生活,我的第680篇文章。


推薦閱讀:

曾國藩如果顛覆了滿清,結果會如何?
曾國藩: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折騰
曾國藩家書第七卷03-30
曾國藩: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做對這四件事
曾國藩從屌絲到聖賢(四):十年七遷的修身之法

TAG:認知 | 洋務運動 | 曾國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