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密」不同振動頻率帶給人們的……刺激
今天,我們要聊一聊人類對震動頻率感知的問題。
為什麼不同的振動頻率可以帶給人們不同感覺的刺激……咳咳……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之所以能對振動頻率有感知,都要多虧了它
「機械感受器」
所以什麼是「機械感受器」呢?
如果把手機調成震動模式,手機收到信息後就會震動。
如果你此時正拿著手機,那麼震動就會激活手上的機械感受器;如果手機放在旁邊,你聽到了手機的震動,那麼這個震動就激活了耳朵里的機械感受器(因為聲音是以機械波的方式傳遞到你耳朵中的)。
機械感受器的激活是告訴你:「嘿,哥們,你受到震動刺激了!」
那你又是如何區分不同的震動頻率呢?(畢竟……不同頻率的振動給人的刺激就是不一樣的嘛)
這就要說到大腦對於信息的感知方式「信息編碼」了。
每天,我們都從外界接收大量的信息輸入,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等。
我們之所以可以感知到這些不同的信息,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通過一種方式來編碼不同的信息。
人類的大腦中有約 1000 億個神經元,大部分神經元在受到刺激後都會產生電活動。這些電活動可不是普通的放電,而是一系列尖峰電位(spike),spike 的時間、頻率等決定了這個神經元接收到的信息能否傳遞給下一個神經元,這些 spike 就是大腦對信息的編碼了。
這樣一個像針尖的就是一個spike
那麼同樣的,人們可以區分不同的振動頻率,也是依靠 spike 對不同的頻率信息進行編碼。
於是,有兩位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者—— Birznieks 和 Vickery,對 spike 到底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編碼頻率信息進行了研究,而且,他們還真發現了一些新奇的編碼方式。
研究結果於 5 月 4 日在線發表在 Current Biology 上,文章題目是 Spike Timing Matters in Novel Neuronal Code Involved in Vibrotactile Frequency Perception。
▼
傳統的觀點認為,spike 的比率和幅度會編碼刺激強度。而 Birznieks 和 Vickery 是不信邪的兩個人,他們給被試不同頻率的震動刺激,震動頻率由低到高,並測量被試手腕正中神經的電活動。
有意思的是,震動頻率和 spike 的比率及 burst(所謂 burst,就是神經元在短時間內多次放電,然後進入靜止期)比率都沒有關係。也就是說,spike 的比率和幅度都沒有編碼震動頻率。那什麼編碼了震動頻率呢?
兩個人找呀找,發現 burst 間隙與震動頻率呈正相關,也就是震動頻率越高,burst 間隙越小。
那麼,spike 之間的間隔多少能被成為 burst 呢?畢竟,如果兩個 spike 隔得太遠,就不能稱之為 burst 了。
兩位研究者由做了一組實驗,這次他們固定了震動刺激頻率,同時固定了 burst 間隙,看看 spike 間隔在什麼範圍以內可以編碼震動頻率。
研究結果表明,只有在 spike 間隔小於 15ms 的 burst 間隙才可以編碼震動頻率。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大腦中神經元的放電對信息的編碼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放電頻率、放電幅度雖然是比較常見的編碼方式,但這種編碼方式並不總是奏效,在進化的漫漫長河中,總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編碼,比如:burst間隙!
本文為原創編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公眾號:腦與智能
推薦閱讀:
※雙K黨報告
※「認真臉」長胖怎麼會是你的錯呢!
※如何科學的養倉鼠--倉鼠跑輪數據分析
※【原著解讀】丹尼特的《心靈的演化》:由腦組成的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