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天打坐練太極的博士,每年只工作三個月的修行者

這是《尋禪》欄目的第六期,採訪並記錄那些在都市中認真生活、勤勉修行的人。希望同樣在尋找精神之路的朋友,通過這些真實的故事得到靈感和啟發,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之路。

一位北大師兄跟我說,給你介紹個北大校友可以採訪,他是個在讀的「老博士」,接觸多種信仰,有點「神」。於是我壞笑,「好啊,看看有多神?」

70%的「命」由天定,30%的「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我們在北大食堂和李博士吃飯時,他聊到最近自學了命理學和《周易》,還說可以看看我的八字。我們到了茶館,他從書包里掏出一本筆記,要了我生辰八字,仔細在紙上畫了起來。我翻看這個小本子,裡面除了各種密密麻麻「金木水火土XXX」的文字筆記,還有我之前也在《易經》里看到過卻看不懂的各種圈圈符號,八卦圖和卦象。

我問他:「這個准嗎?有科學性嗎?是不是封建迷信?你說,我們的命運能改變嗎?那為什麼雙胞胎會有不同的命運?」

李博士說:「在自學八字以前曾經諮詢過一位朋友,他是中醫,北大中醫學社的創始人,他看過大約3900個病人,記錄了每個人的八字。他發現八字和病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和性格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假設人是有先天體質和先天性格的,而八字很大程度上能夠測出先天的體質和性格。大部分人在後天成長的過程中很少突破這種先天的性格,所以八字很大程度上可以測出後天的運勢。如果一個人突破了先天的性格,那八字很可能就不準了。人生有多樣性,有豐富性,但依然有確定性,而這個確定性的規律可以總結。台灣的命理學大師梁潤湘說八字有70%的準確性。個人認為這恰好說明八字是比較客觀的反映了人生。而剩下30%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雖然只有30%,但卻至關重要。這也可以解釋雙胞胎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命運。學習八字不是為了宣揚宿命論,而是要在知『命』的基礎上,對人生的起伏有一個準備。要努力,把那可以改變的30%用好。「

我們的生命軌跡,雖然受大環境的影響很大,但最終還是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生命狀態,因為每個人都有內在和外在的精神挑戰。其實,每一個小孩出生的時候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人身體當中都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我們不斷地往前走。理解這種力量對於把握自己的人生是很重要的,也算是儒家所說的」知命」的一部分吧。

至於說有人認為八字是封建迷信,個人認為,在我們不懂的時候,不要輕易評判。批判的前提是了解,不了解就去批判,那不也是盲從嗎?不是另外一種迷信嗎?了解了之後,才知道哪部分是可以解釋的,

哪部分是有神秘性的,才有了批判的基礎,這才是科學態度吧?

他對我八字的分析,確實與我的經歷多有吻合之處,我確定這個人「夠神「。

一切善法不相違,信仰就是改變心的力量

李博士說,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入門,是把握了方法。就是在實踐中學習,而且好像是「開竅」了,一看一些具體的案例,很快就可以想到背後的理論。

我問他是什麼讓自己開竅的。

他說是因為接觸不同的精神傳統。最開始是儒家,然是基督教,再然後是佛教,最後是《易經》。也從太極拳中體會了許多道家的道理,甚至還跑去清真寺里參加了蘇菲派一個月的靈修。這得益於北大多元的環境,什麼樣的人和信仰都可以接觸得到。而最初的突破是從接觸基督教開始的。

「你為啥會去信仰基督教?」

「因為我痛苦啊,那時候剛結束了一段感情。。。」

2009年的時候,李博士開始去教會和教堂。常常被教友們的故事感動,看到了信仰的光芒,看到了超越性的臨在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慢慢的地自己就擺脫了過去負面的情緒。雖然還是虔誠的基督徒,但他清晰地記得自己做了這樣一個夢。。。夢裡有光,一位和尚出現了,帶他去看美麗的天堂、也去看可怕的地獄,最後回到了人間,為他講經說法。他猛然醒來,感到這個夢特別真實。

後來沒過多久,在書架上偶然翻看《金剛經》,在此前也讀過,但是看不懂的,這次卻看進去了,而且覺得文字特別優美,有種身心清涼之感,從此又開始研習佛經。

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

「李博士哪來那麼多時間研究這麼多東西?「

「在全職讀博之前,過去八年的樣子,每年只工作大概三個月。」

「納尼,新東方不是掙錢挺多的嗎,為啥不抓緊多賺點兒?」

「是啊,英語學好了不愁沒飯吃,有飯吃就夠了。「

「那你北大文憑不是浪費了?而且應該讀個經濟學博士啊!」

「就是覺得人生可以有另外一種活法,沒必要大家都一樣啊。以前每天游泳,最近幾年忙著練太極,師從武氏第五代傳人鍾振山老師,已經打了八年的太極拳。現在覺得太極拳比游泳更靈活,更深邃,可由藝而入道。」

我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庸庸之輩,身處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等級制度分明的社會中,如何活成一個大寫的人?

他覺得並不是讀博士或拚命工作賺錢,而是真正有意識地去修行,用內在的修養,去建築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只要有這樣的世界在,我們就不會被擊垮,我們對世界的真誠美好的信仰就一直會在。只要有這種真誠美好的信仰,我們的生命就會有感應。

李博士每天練太極拳一小時,晚上會誦經、打坐,也讀《聖經》並去教堂祈禱,他特別喜歡默頓、盧雲和古倫的靈修的著作。不管是基督教的,《聖經》還是佛教的經典,他每次讀時,都能有一種神聖感。一代一代偉大的心靈,都為人生指出方向,身體力行,至死不渝……

無論是何種信仰和教派,李博士始終帶著敬畏心去學習,並保持著不評判的態度,「好「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精進的修行讓他的心始終能夠保持安靜,直覺變得敏銳,對事情看得透徹了,反應更快了。心慢慢變得更加有力量。

紛雜的世界中,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保護傘

李博士曾經在新東方工作,講起話來有新東方老師那種神采飛揚的氣勢和侃侃而談的從容,但又特別簡單直接不裝。我感覺他的活法太「奢侈」了,把大量時間「浪費「在琢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他讓我感到自己是無知又無趣的。

這樣一個以「精神生活」為追求的人,會不會過於「唯心主義」,甚至活在自己的世界而脫離社會呢?

他認為,一個人感覺幸福是因為人生意義是完整的。現實和精神追求都要有。

《呂氏春秋》把「人如何被慾望控制的」討論得很清楚,現實的生活讓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慾望,讓我們在無形之中被那些掌握這些資源的人給控制了,並逐漸喪失了自我。

人無論在哪裡都是一樣的,總想在名利場中往上走,但是這樣的人生就一眼望到頭了,因為他被一個邏輯死死地限制住了,在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時候,如同喝鹽水解渴的人,越喝越渴,越來越遠離真實的自己。

修行有很多方法,一切善法不相違。

我在他之前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以下這些句子,內心非常觸動。

真實的生活有些是有「毒」的,生活中接觸的人與事常常給我們帶來傷害,修行的意義就在於當我們被傷害之後,我們能夠很快地自我修復。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保護自己。

修行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精神世界,讓它不斷地變強大,去灌注到我們的整個的生命當中去,從而讓我們的生命有光彩,再進一步影響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父母、朋友、情侶,包括以後的孩子。

是不同的信念導致了不同的境遇,而非境遇塑造了我們的信念。當我們的心發生變化時,我們的世界就發生了變化。

李博士的微信簽名是:有孩子般的單純,才可能有洞穿世界的力量。

這句話觸動了我的內心,從簡單的言語中就能夠看出他是個特別善良的人。他讓我想起了毛姆的小說《刀鋒》里的男主角Larry,感覺就是他的真實寫照啊,為了讀書和欣賞這個世界而放棄工作的純正的文藝男青年。種種頭銜就是社會標籤,擁有那種孩子般的單純,才是他的本質,願他終究會獲得可以洞穿一切的力量。

修行者:李明博

北大碩士、在讀博士

記錄者:咿喏

都市有禪創始人

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培訓講師、報紙專欄作家、旅遊達人、自媒體人


推薦閱讀:

釘銷經
公司是她的禪修場,女兒是她的禪友
周遊四方的女子,在禪游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2015年2月1日宗薩欽哲仁波切香港《心經》開示與禪修(第二講)

TAG:禪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