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如何補強人腦
記得大學時候(大概2012~2013年)參加過一個暑期實踐活動,它大概的流程就是通過問卷調查和網上搜索獲得北京市交通擁堵方面的數據,在把這些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最終找到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其中有一個結論另我十分驚訝,我們一直覺得一個人財富的增長往往是和他們的年齡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年齡越大的人他們所積累的財富越多,而財富多了,也就有更大的可能擁有汽車,擁有車的人在路上開車的幾率也就越大。這個推理看上去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結果卻是路上跑的超過70%的司機其實年齡都在25到35歲之間,現實和我們想想的似乎相去甚遠。
後來當我讀了《大數據分析》這本書之後明白了,數據分析強調的往往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係。
雖然通過因果判斷也能得出相似的結論,比如上面的例子,私家車往往是家庭共有財產,而且有車的人也往往是社會中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這些都可以一定程度上使得上面的結論合理化。
但是現實生活中一件事的發生往往是多方面因素所引起的,你很難對一件事有一個全面透徹的分析,考慮到每個可能的原因和結果。也就是說我們其實在看待問題是都有局限於自身的片面性,一萬個人心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無道理。
而此時,跳出因果,基於相關性的數據分析在面對複雜問題時就體現出了它獨一無二的優點。也就是說只要數據真實,數據量足夠大,那麼分析的結果就往往是真實的、有意義的。
這就是所謂的大數據分析。
記得得到專欄作家吳伯凡老師在《冬·吳相對論》提到一個坐著打通任督二脈的說法,這雖然是節目的一個宣傳語,但是和他講到的大數據的特點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那就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們獲得真相的成本會越來越低、越來越簡單,坐著基本就可能完成了。
電影《The Big Shot》講的是美國次貸危機是發生在華爾街的故事,這個電影十分有意思,推薦大家觀看。我們可以看看鄰面那幾個獲得投行的人是怎麼獲得次貸危機消息的,他們問妓女、問租房者、問證券評級機構、去拉斯維加斯參加證券大會......
可是你知道雷伊·達里奧怎麼知道的么?他所創建的橋水公司所研製的數據分析系統早在危機發生前2個月就報告了這個危機。同樣是知道一個結果,通過大數據分析真的是只要坐著就好了,這比傳統的實地考察要方面可靠的多、而且也更加安全、也不用擔心樣本的片面性等問題。
我們甚至可以預測,隨著互聯網建設以及數據獲取途徑的多元化趨勢的形成,大數據分析將會顛覆傳統的實地考察模式。
並且大數據分析往往會對大的事件坐車提前預警,讓人們避過次貸危機、流行性疾病甚至地震海嘯等大規模災難性事件,對人類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意義。
今日得到:
1、大數據分析比人腦分析更全面、更準確;
2、大數據分析的特點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性;
3、大數據的獲取會隨著人們對移動設備的使用而變得越來越容易;
4、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會給生活帶來很多積極的意義。
推薦閱讀:
※一、大數據的誕生
※RDD論文翻譯:基於內存的集群計算容錯抽象
※大數據、沉浸式學習、物聯網……美國教育從業者眼中的2018年七大教育科技趨勢
※讀「切莫空談大數據,解讀需要走出物流大數據應用的誤區」有感
※巨變將至!未來人類不分階層,只分物種
TAG: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