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產車的質量

說起國產車,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性價比,10萬以下的取件基本是國產車的天下,所以現在買車真不難,多低的預算都能有,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質量,即使近年推出了不少高質量的國貨,這些車型無論性能還是質量其實都已經去到合資車的水平了,但事實上國產車的整體水平還是偏低的,那些精品也是鳳毛麟角,而且都不見得銷量有突破,為什麼呢?

國產車產品力本身的問題

國貨如果真的達到高水平我們當然是喜聞樂見,但事實上自主車型的整體水平還是偏低的,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是因為國產車型的可靠性而放棄,的確有不少車主會抱怨車輛過早出現毛病。事實上現在的自主車型大多都會採購國外的部件,標準甚至跟同樣在國內生產的合資車型一樣,但為何在質量上就有差別呢?

很多人並不了解,汽車生產不僅是零部件、研發等成本,還有一系列組裝工藝和質量監控等生產過程的成本。比如說質量監控,這個部分其實也是汽車生產成本之一,例如零部件加工的誤差值,國內廠商往往沒有國外的嚴格,國外的容錯可能不超百分之一(超過則整批返工),但在國內則可能會到百分子五才需要打回來,質量監控標準低自然會節省成本,但質量水平卻低了一個層次,影響可靠性。而很多國產廠商往往在細節做工方面粗枝大葉,特別是車廂內飾,毛刺、皮革等部分處理得較為粗糙。特別是新車氣味特別大,這是很多消費者都反映的問題。

但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的自主品牌車型相比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做工的精緻度、機械的可靠性已經拜託了以前「湊合著用」的層次,這一點我們從現時自主產品主要消費群所集中的價格區間可以看出來,8-10萬元甚至接近15萬元的價格區間都已經有龐大的消費群體,這可是比以前高出一個價格等級的。

國產車還未改變低端的印象

中國汽車品牌發展沒多少年,當年從低端市場入手是正確的,通過廉價、低端的產品搶佔市場金字塔底端。但國產車在這個區域盤踞太久了,讓消費者有了一種慣性思維,潛意識總會把自主品牌與廉價等同。所以,對於國產車來說,總有難以逾越的「禁區」,比如說中級轎車、15-20萬價格區間......賣得最好的國產轎車都不會在這些領域中。雖說這兩年不斷有品牌在衝擊這些「禁區」,而且從產品力來看也真的不錯,但讓普羅大眾完全接受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畢竟同樣同樣20萬,選擇一款大家都懂、大家都買的車型還是佔大部分的。

所以,自主車型能否與合資車PK,其實我們消費者自身也是有影響的,大家經常把「好產品自然受待見」這句話掛在嘴邊,但也得真正去接受去理解,而不是因為某個方面的瑕疵而否定所有,這部分人只是嘴上說支持國貨而已。

國產精品是有,但成本降不下來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確實有不少精品國貨誕生,質量、性能、設計也得到很多讚賞,但相對偏高的售價讓這些精品很難走量。任何一個成功的產品,都要建立在「普及」的基礎上,中國汽車業其實真的不缺技術,我絕對相信中國是有能力製造出先進產品的,但要做到「普及」,路還很長。能造好車,但生產成本降不下來,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別指望完全靠情懷消費。自主品牌不是做出好產品就足夠了,做個綜合表現逆天的產品容易,成本控制是最難的,外國品牌有更成熟、領先的生產管理、質量把控,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如果不考慮品牌溢價,同樣的部件外國品牌造出的車子肯定比自主品牌成本要低,這就是為什麼外國廠商每年都投資成百上千億的成本來實現平台化、模塊化,就是為了降低成本。

其實自主品牌這幾年一直都在技術研發、設計、生產等各個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說正向研發,吉利、奇瑞、觀致等不少廠商都作出了很多嘗試,就連外形設計都已經擺脫了「山寨」的形象,而且並不比外資品牌要差。但我們也要理解的是,研發的初期肯定會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這些最終還是會體現在車價上的,所以這些精品車型在市場的推行也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畢竟市場是客觀的。但中國消費者也應該以包容、鼓勵的心態去看待,因為人是主觀的,而且我們是中國人不是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大春?
什麼時候才能實現中日友好?
這個問題還是終結吧?
喝反覆燒開的水有什麼危害?

TAG:汽車 | 生活 | 汽車行業 | 汽車選購 | 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