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妖貓傳的導演如何?

擁有一個需要表達的核心,是所有藝術作品最重要的基礎,一副畫作會有它的核心,一首歌曲有它的核心,一部電影自然也不例外。

一部電影的核心,可能是去講述一個故事,一個人物或者表達一種精神。個人的拙見,一部電影想要達到水準線上,至少要有一個條理通順的故事,再高一些的能塑造出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而更高一些的電影,則是通過影片本身來傳達思想。

而這三者之間又互相影響著,精彩的故事可以讓人物顯得豐滿,豐滿的人物讓影片感情風味真摯,而真摯的感情又讓故事變得更加深刻。

不同的導演,在拍攝自己的作品時,總會抓住一些點,並以此為中心進行創作。而如何將三者之間的關係安排的更為和諧自然,也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名導演的功底,不過這方面,陳凱歌似乎並不在意,至少在《妖貓傳》中,他並不在意。

如題所講,要將《妖貓傳》,我滿腦子裡其實想著的都是陳凱歌這個人,但是真要我來說陳導是個什麼樣的導演,只怕我所知也許還沒有各位看官豐富,只不過如果帶入這部電影的話,我覺得自己似乎有點懂得陳凱歌到底想要說些什麼。

看片之前,有個朋友問我不懂得為什麼空海和尚一直在笑,我心想著,笑得多可能是一種表演風格吧,也許沒什麼特別的,可隨著電影中兩個角色一路追尋線索解開謎團的過程,我發現空海和尚這一角色不正是陳凱歌自己。

而在拋出這一觀點的同時,我其實還想說,白居易這一角色,也是陳凱歌他自己。

白居易和空海這一對組合一路上的對話,看似一問一答,實際上又彷彿自問自答一般,看似與角色頗有關聯,實則卻遊離於劇情之外。兩榜進士出身的白居易就彷彿陳凱歌本人,從影十年就憑藉《霸王別姬》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長片,陳凱歌的起點之高,幾乎在自己的電影事業剛剛起步的年歲就達成了大部分畢生的成就。

可是,一曲《長恨歌》卻成了樂天居士的一塊心病,當現實與自己的理想相斥,白居易失去了自信,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堅持。

正如經歷了巨大的成功之後,《荊軻刺秦王》票房上的失敗,以及《無極》被冠上史詩爛片的糟糕口碑,十年前的陳凱歌,在五十歲的年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白居易極大程度的代表了陳凱歌的前半生,他自信到幾乎自傲,即便長安城裡遍地詩人,他也知道自己是不一樣的一個,所以他敢自稱無情無義無法無天。

而空海這個角色,則是另外一部分的陳凱歌。《無極》之後的十二年,陳凱歌帶著《妖貓傳》捲土重來,巧合的是十二年於我國來說正是一個輪迴之數,而這一部電影,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陳凱歌在他們心中的一次重生。

影片中非常清晰的交代,空海前來大唐的使命,以及他在海上遇到的那場風暴,以及那句改變空海信仰的說話。

也許是為了找尋自己心中的大道,陳凱歌如同空海一般再次起航。而也許是年齡到了,本該在十年之前就知了天命的陳凱歌這一次看開了許多,也許他也經歷了與空海的相似的遭遇,也許近幾年來輿論的旋渦就如同將空海吞噬汪洋一般,險些無情地奪去他的生命,不過陳凱歌最終挺了過來。

而經歷了這些種種事故,陳凱歌才摒棄了諸多雜念,重新走上了前進的道路。

所以,我在觀影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認為白居易和空海的對話,就彷彿兩個不同年齡的陳凱歌在對話一般,年輕的那個張揚的夸夸其談,而更成熟的那個則顯得更加幽默睿智,而那些似乎帶有一些嘲諷意味的笑容,則更像是陳凱歌回看年少時自己的一種態度。

可陳凱歌到底是陳凱歌啊,雖然在迷茫的日子他也曾經妥協,但只怕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都不會放棄自己的那份傲骨。

正如白居易面對空海最後的問題是時說的,一字不改;情是真的,白龍已經證明了。

陳凱歌也許成就害怕過自己的《長恨歌》是假的,可如今的他相信總有辦法證明自己的能力是真的。

於是,我們看到了他重現的大唐盛世,看到了白龍對楊玉環的痴迷眷戀,可是身為觀眾的各位又可曾留意,《妖貓傳》中的李白譜下的清平調並不是寫給楊貴妃的,而丹龍的表演也是獻給滿街的吃瓜群眾。

也許在白居易迷茫之時,他會哀怨道:「我知道我寫不出『雲想衣裳花想容』但你不能說我的《長恨歌》是假的。」

但白居易到底是白居易啊,所以他的《長恨歌》終究是「一字未改」。

於是,縱觀全片會發現,空海與白居易的對話,也設計的十分有趣。

空海問了白居易的出身,問了白居易的行事為人,不過他卻始終都對著白居易揣著明白裝糊塗,尤其在二人見到春琴時,拆穿白居易身份時那種優越感,彷彿白居易在自己面前就是一個笨拙的孩子。

可隨著事件的發展,執著的白居易反問空海為什麼來到唐朝,拉著空海一起追尋楊玉環的生死之謎,甚至為了自己的堅持質疑空海對於幻術的說話。

這也正像是兩個陳凱歌理念上的交鋒,年長的那個他,即便擁有更多的見識和閱歷,還是依舊選擇了自己最初的堅持,貫徹著自己想要的電影風格,於是最終,還是那個年輕的自己改變了當下的自己。

再多一句嘴,如果陳凱歌真的將白居易看做自己,那麼李白在他眼中就是那個只想拍自己想拍的電影的人,而他則是拍著自己認為自己對的東西的電影。

兩者之間其實只存在細微差別,高力士讓李白寫詩,李白說除非是自己想寫的,不然寫不出來,可他終究還是得寫,即便他寫詩時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而白居易則不同,白居易更加自由自在,他有自己想寫的東西,而且他也可以保證自己寫的是自己想寫的東西,做個簡單的比較的話,可能就是馮小剛和陳凱歌的區別吧!

PS:當然我沒有說馮小剛有李白的高度的意思……

至於電影本身,《妖貓傳》的燈光使我震撼,拍攝時色彩的選擇也是絕對的大師手筆,最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陳凱歌的作品無論好壞,至少絕對可以被稱之為電影。即便是早幾年,陳凱歌最低谷的幾年,他也和如今大部分扛起攝像機就敢拍電影的混珠之徒不同,那些大屏幕上如同廉價電視劇一般的劣質作品,真的令人覺得噁心。

而本片的特效和舞美方面,固然精美可實則並沒有展現出什麼巨大的飛躍,這差不多就是陳凱歌應有的功力。

最後提兩點個人覺得有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妖貓傳》的節奏有些單調,層次感明細不足,鋪墊劇情時瘋狂加快節奏來強行營造緊張氣氛,到了劇情匯總的部分,節奏卻突然慢了下來,有種後繼無力的感覺,也難以讓觀眾產生觀影快感。

這方面,對比溫子仁《電鋸驚魂》那種前松後緊的爆髮式快感,或者諾蘭的那種千變萬化無從捉摸的自如,陳導明顯還是有些受到了自己學習的電影知識的禁錮。

最後《妖貓傳》中,陳凱歌在選角方面的問題也繼續展露,《道士下山》中王寶強和郭富城的選擇已經不甚成功,《妖貓傳》中負責推動劇情的黃軒和染谷將太算得上演技出色,但是卻幾乎沒有發揮的空間;玄宗、阿部仲麻呂和楊貴妃這三位角色,楊貴妃總覺得選的不好,而阿部寬和張魯一我又覺得有些撞臉;李白和高力士算是演技好的,只可惜顏值抱歉,使得這兩個角色註定不能在青年觀眾群體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至於感情戲份最多的白鶴兄弟,青年演員真的很難駕馭這兩個角色,所以陳導有沒有準備個「百合」兄弟來作為備選啊……

角色沒有燈光美……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生於北京,祖籍福建省長樂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導演。

1984年執導影片《黃土地》,影片榮獲第38屆羅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1993年憑藉《霸王別姬》斬獲華語影壇第一座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相繼獲得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等一系列國際大獎。1999年,執導世紀之交的歷史片《荊軻刺秦王》。2002年執導古裝戲《蝶舞天涯》。

2005年,陳凱歌集結了中日韓三國明星打造的古裝電影《無極》。2008年,導演了反應京劇大師的傳記影片《梅蘭芳》。2010年, 陳凱歌執導的《趙氏孤兒》。2012年,執導的電影《搜索》,代表中國內地角逐201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13年,陳凱歌獲邀並作為評審團主席參加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2015年,擔任第六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表彰大會終評委主席。2015年執導劇情片《道士下山》。2016年8月執導劇情片《妖貓傳》。



推薦閱讀:

《月光男孩》是基情故事嗎?

TAG:電影 | 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