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92.讀書36~《知味》

2017.09.21

來自亞馬遜

一篇篇和美食有一絲絲關係的故事,比較乾澀。

晚上孩子們一塊玩,舒濟、舒乙講他爸爸的笑話:一天,老舍要留客人在家吃飯,悄悄拿了一套舊西服去當鋪,當了錢到菜市場買肉,趕巧碰上賣貓頭鷹的,就用買肉的錢把它買回來了。舒家大人孩子都愛貓,而這貓頭鷹又長得很漂亮,孩子們爭著餵食,米飯、紅薯都不吃,原來這傢伙只吃肉。老舍綳著臉對它說,「連我都沒肉吃,您請便吧!」就放生了。

買肉的錢買了貓頭鷹,可是貓頭鷹要吃肉

2005年6月30日,當代著名書畫家啟功先生逝世後,他的朋友、著名歷史學家何茲全在輓聯中寫道:「外幽默,內寂寞。」

啟功先生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比如,有人問他近來身體如何,他回答道:「我鳥乎了。」旁人不解何意,他進一步解釋道:「差一點就『烏』乎了。」這一類趣話不勝枚舉,流傳甚廣,令人捧腹。他的脾氣又好,所以小小的堅凈居,成天賓客盈門,笑語不斷。他常說:「我是『手心手背,沒心沒肺』。」這樣的人怎麼會寂寞?何茲全說他「內寂寞」,豈非不通?

差一點嗚呼

「醍醐」一詞,原為「佛教五味」之最的世間至美,卻成為一座古老廟宇的名諱。醍醐寺作為日本真言宗醍醐派的總院,自公元874年由理源大師聖寶建於笠取山,之後便綿延不絕,得到日本醍醐、朱雀、村上三代天皇的庇護與豐臣秀吉等名宿的推崇,不斷擴建增加,形成了現在上醍醐寺與下醍醐寺的巨大規模。上醍醐是醍醐寺的開創地,入口的清瀧宮拜殿所湧出的醍醐水是關乎醍醐寺院創建的靈泉。據《醍醐寺緣起》的記載,當時來自奈良的空海流弟子聖寶,見五色祥雲繚繞在京都東南郊的笠取山頂,心想此處正是建立三密瑜伽法城的凈域。當他抵達山頂一處平地時,眼前忽然出現一位皓首老翁。老翁捧起地下湧出的泉水,邊飲邊嘆:「嗚呼,醍醐味!」這水便是上醍醐中所湧出的醍醐水。當時理源大師便向這位器宇不凡的老人請教選址建寺一事。老人答道:「此山乃是古來佛祖傳法的聖地,諸天擁護的靈峰。我乃本山地主橫尾明神,願將此山獻予法師,願法師弘傳密法利樂眾生。我將永遠守護此寺。」這其中幻化為老人的,便是據傳上醍醐內供奉的准提觀音。

醍醐的意思

我的小孩現在上小學一年級,我最近在輔導孩子語文。她的課本里有一首教小孩識數的古詩,叫《山村詠懷》,我們小時候都學過:「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首出現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宋詩,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但我讀起來的感覺就是一幅美得不能再美的畫。有多美?我想它多美,它就可以有多美。因為它太簡單了,詩中雖然只有煙村、亭台、野花,但留下了太多的想像空間。

英文中其實也有類似教小孩識數的童謠,比如《十個小印第安人》:Onelittle,twolittle,threelittleIndians.

Fourlittle,fivelittle,sixlittleIndians.Sevenlittle,eightlittle,ninelittleIndians,TenlittleIndianboys.

現在中國小孩也都會唱了。我教小孩唱的時候,頭腦中除了陸續蹦出十個頭上插雞毛、手裡拿弓箭的小紅孩兒,就什麼都想不出來了。

同樣是數數,差距真大啊

老者的一番話,讓我想起一則絕處逢生的故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每當旱季河流乾涸時,杜茲肺魚就鑽進泥里將自己包裹起來,在缺水、缺食的情況下,通過漫長的休眠,等待雨季獲取新生。一條名叫黑瑪的肺魚,休眠所在的泥堆,被農民選中建房,不幸被砌入泥牆中,它依靠滲入的雨水積聚能量。就這樣缺水休眠,遇水蘇醒,歷經數年,黑瑪日漸強大,泥坯越發脆弱。新的雨季到來,狂風驟雨侵襲大地,土牆最終崩潰,破土而出的黑瑪重新回歸河流,堅持與忍耐使它重獲新生。

蟄伏在泥牆中,等待機會

包湯圓也是個技術活兒。在圓球上用食指輕壓一個小坑,食指與大拇指里外配合順著坑邊輕輕捏,另一隻手慢慢轉動,小坑漸漸變成小洞。洞越大,裝得餡料就越多。填入餡兒後把口封好,在手心裡小心揉兩下,讓表面無縫,湯圓就做成了。

如何包湯圓

打麥是個團圓節。此時拿起鐮刀,是最深最親的表現。見到親人,會被問道:「回來『受』來了?」受苦、受難、受煎熬,麥收之苦盡在「受」中。也只有吃下這份苦,才知白面香。涼風徐來,借著豐盛的晚餐,親人們話話家常,得知你我都也安好,這一夜睡得特別安心。也許莊子所說「相忘於江湖」就是這樣的,是豐收了卻牽掛,因為彼此相信:你過得比我好。

打麥是受苦


個人微信公眾號,請搜索:摹喵居士(momiaojushi)


推薦閱讀:

馬斯克:閱讀自學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想跑贏90%的人,請停止買書
新手書店
讀書有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
480.讀書20~《傅雷家書》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