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肩上扛了那麼多所謂的責任,不累嗎?

1。

不管你曾經有多執拗著長大這件事,你還是會猛地發現自己在不經意間已經改變了。

而這個改變,有多少是主動多少被動...或許你並不那麼清楚。長大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重要的是你以什麼樣的心態看待,你又將在這過程中把自己活成了什麼樣的人。

也許以前少不更事的你,會在某個時候突然覺得自己該承擔些什麼了。然後你慢慢的被所謂的責任改變,時間久了,你又發現自己因為背負著太多責任,而讓生活變得格外沉重。

大學畢業後,你知道自己以後自己該承擔起責任了。即使工作中很辛苦,委屈不斷,你只能告訴自己要堅強。

你總希望自己的工資逐年遞增,甚至害怕工資不高、地位不夠、或者辭職無工作在家,這樣的情況被那些關心自己的人知道後失望。你害怕自己被那些失望感所吞噬,這,讓你惶恐不安。看吧,我們漸漸變得如此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忘了問問自己未來的路想怎麼走。

當我們覺得我們的決定,與別人的期待有所差別的時候。我們心中的那份「負罪感」有時候反而比現實的壓力更讓人難以承受。

2。

也許我們就該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樣,在該結婚的年紀結婚,既不為每天的吃喝拉撒基本的生活所累,也能夠有愛人、孩子、家庭的溫存與陪伴,這樣的人生才算是功德圓滿,讓人羨慕。

這樣的想法自然有其道理,比如:倘若你沒有那麼拚命,就不會那麼早的看到社會的殘酷與黑暗,你也不用那麼辛苦的練就一身本領來應對這現實社會的壓榨。也許你在那種溫順的環境下,真的可以堅持孩童時的篤定——這個世界處處是善意。

但是,當你知道了這個世界的爾虞我詐之後,你更希望自己在領略所謂的世態炎涼之後,依然按照自己的心愿過好這一生。

你因為害怕別人的不理解,而傷了那些給你出謀劃策的人的心,於是就違心聽從了。你有一天想改變,而又害怕結果不盡如人意,畢竟從改變的一開始就不是容易的事。當你一直都在因為這些所謂的責任所捆綁,那麼其實你很難真正的過好自己的人生的。

3。

你說你要孝順長輩。

你說他們想讓你工作離家近一點,

於是你就不能去遠的地方。

他們對你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結婚對象,什麼時候結婚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

於是你就不能不合他們的心意。

他們期盼著你的工作越來越好,

於是你就不能讓他們因為你工作中的問題所擔心。

......

你把別人的開心與否看的太「重要」了,你認為這就是你所謂的責任,其實你真正應該承擔的是自己為自己的整個人生負責。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樂於做這種所謂的為你好的叮囑,他們甚至並不會認為這樣會給你帶來什麼苦惱。

然而你,一邊安撫自己不甘的心,勸誡自己父母家人的話都是為自己好,一邊又對詩與遠方念念不忘。

這樣的你,不累嗎。

你痛恨自己「遭遇」的困境,你更討厭那個優柔寡斷的自己。

你希望自己能夠不為很多所謂的責任所累,

你希望自己一直相信,自己足夠有能力和毅力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

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會用實際證明,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

並且那樣的方式,才是他們最想看到的模樣。

4。

如果曾經你在父母眼中是個乖乖女,你就覺得自己有責任一直保持這種懂事的樣子。你希望自己哪怕一點點的妥協,能夠讓對方的心裡感到欣慰。

其實,有時候誰也沒有要求你按照他人的標準去做人,只是你強加給自己的枷鎖罷了。

喜歡多慮的你,很容易一件小事就成為其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那些為你出主意的人,這個時候也會驚訝,他們說出的建議或者埋怨,竟然有那麼重的份量。說到底,你應該首先想到你自己開心不開心才對啊。呵,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矛盾。

其實,凡事希望每個人都滿意的你,該改改自己「過於極端」的性子了,很多事情本就不可能完美。而有些東西,你越想要反而得不到。

凡事錙銖必較,就很難看到本身生活的美好。

也不是心平氣和的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就一定是向萬難的社會生活低頭。不是太想要得到所謂成功的喜悅,是為了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而是你能追逐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的快樂。

推薦閱讀:

第一次穿婚紗是什麼感覺?
踽踽獨行
自己不想負責任出於什麼心態,總是感覺周圍很多事情很煩惱,總想讓自己輕鬆點,什麼事情都不去想,想不負責任的拋下所有事,這是一種什麼心態?我應該怎麼做?
怎麼樣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接受不想擔任的職位或者不想做的事情。?

TAG:心情 | 個人成長 | 家庭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