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夜與夢》

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藝術歌曲大師——舒伯特絕不止這一首經典的作品,在他39年的生命當中創作了幾百首藝術歌曲,貧困潦倒,不向財富低頭,現實總是不如意,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創作,沒有頹廢生活,堅持到生命最後一刻仍在創作。

我自己彈過他的《即興曲》的第一樂章,這是我學音樂彈奏的第一首浪漫主義音樂作品

弗朗茲-舒伯特於1828年11月19日躺在離音樂大師貝多芬墓穴只有幾英尺的地方長眠了,這位度過了31個春秋的年輕音樂家與世長辭,留下的是無數偉大作品,是德國整個藝術歌曲發展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人物。

他開創了獨特的藝術歌曲題材:

多節式:不同的詞用同一個旋律。《野玫瑰》、《流浪》等,

發展多節式:遵循多節式的的規則,唯有中間或幾段稍有變化,或結尾刪減,採用調性變化手法。如《你是我的安寧》、《鱒魚》等

三段體式:樂曲開始與曲終幾乎相同,中間富有變化,演唱需要有層次上的細微變化。

連貫創作式:與以上三段完全不同,是根據歌詞內容不拘於形式而自由發展,演唱靈活多變,因曲、因人、音詞而異,看似無章法可言,實則緊扣曲意全局性演繹。

《夜與夢》

抒情藝術歌曲,情感細膩,結構精緻、織體變化、單二部曲式

主調為 B大調。

前奏(1-4 小節)為 B大調

A 部分(5-16 小節)為 B 大調;

B 段時轉入 G 大調,

然後又回歸B大調

直到尾聲。

歌詞為德國詩人,馬太 馮 科林所做,原詩分兩節,每節四行

神聖的夜馬上要消逝,

溫馨的夢也將要沉淪,

皎潔的月光照進房裡,

照亮人們靜悄悄的

心,回來吧,

神聖的夜!把溫馨的夢找回來!」

在這美妙的夜晚,安靜的聆聽,旋律開始的下行,猶如一聲長長的嘆息,帶入幽靜寧謐的夜晚,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經受了文學的洗禮,更加註重了自身情感的表達,題材也多為世俗的愛情,音樂表達隨性化,統一 的鋼琴伴奏型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可以聽的出來作者內心情感的波動,如訴心聲。

曲終的時候,漸弱,回歸B大調,依然帶動人心,豐富了詩詞意境,塑造完美音樂形象

伊恩·波斯特里齊演唱舒伯特《夜與夢》聽了大概有三四歌版本,這個是我最喜歡的版本

輕柔、連貫、強弱有度,控制力極強,似溫柔的手輕觸光滑的綢緞,柔美令人遐想,而且波斯特里的音色很純凈,毫不費力,氣息平穩,運用輕聲、半聲、和高音區漸弱的表現手法來演繹,很容易被帶入其中,就像我現在邊敲字變聽,已經忘乎了時間,忘乎空間。

藝術歌曲作為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音樂性題材,自西方音樂產生以來,它就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於各個時期,經過不斷的發展,創作,而到了舒伯特這裡則把詩詞、歌曲、鋼琴伴奏融為一體,密不可分,他運用鋼琴伴奏的表現力極大提高了藝術歌曲的表現作用和地位。

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上網去聽我上面提到的幾首作品,多聽幾個版本,會讓你有所收穫的,音樂不一定非要懂,用心去聽就好,說不準哪一個就被你愛上了。

想寫點關於音樂的東西,想幫你發掘音樂的秘密——歡迎關注「音樂你生活」專欄,

不定時,不定期我們一起閑談音樂


推薦閱讀:

當音樂家遇見軍事家,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上)
2月4日|音樂歷史上的今天
天國禮讚——「榮耀上帝」的彌賽亞
互聯網+音樂,是不是要叩開古典音樂的小眾之門?
Day 1 – 一首帶我入坑的作品 Chopin – Etude Op. 10 No. 4

TAG:古典音樂 | 音樂推薦 | 情感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