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會與熟人社會 | 個人經驗和淺思
本文內容我沒有檢查,可能包含大量錯別字或語句不順,若發現請54
「我在這裡居住了20年,我根本不知道樓道對面生活那家人的情況,我不知道他們姓名,也不知道他們有幾口人。」老爸的弟弟和老爸談到他們小區的情況時,講到了這一點。在一些由熟人組成的商品樓房社區中,這種情況會有好轉,但是在全世界,大部分新型社區都是陌生人組成的,他們之間在此前並不認識。
舉一個栗子
前2周,我到房東家裡,詳細說明我的來意後(他很高興應允了),我便把這手畫圖紙,貼在了我們樓下進樓大門上。當天晚上,我們三樓的一戶人家,就加了我的微信,說自家電腦壞了,希望我過去一下。我晚上過去檢查他們家裡的電腦,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總是給我一些水果,並且我們一邊聊天,一邊進行電腦檢測。
我檢測發現USB介面和系統都出現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我們一直在聊天,當我出他們家門時,我們已經是朋友了,當然電腦問題也解決了,為此,我的房東和新鄰居都成為朋友,現在出門上下樓遇到都會打招呼。
在大城市中,人與人的關係疏離情況最重,有其中幾個原因:
1、來自各地的人員多,流動性較強,人與人素養不同,加之媒體對犯罪事件的報道,人與人的安全感也在降低;
2、狹小封閉的居住環境,意味著一開門即能知道室內概況,通常人們不希望影響別人,也不希望他人影響自己,並且我看一些報道據稱:狹小的居住環境有可能影響人的社交心態;
3、人們愛好、工作方式的不同(這段可以展開敘述,但本文因為文體關係而不詳敘),並且人們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媒體影響,獨立思維的份量相對以前更重。人與人的交流少了,再次重建這種交流將會花費更多的精力;
4、結合以上幾個條件,大人的這種觀念會有意無意向孩子輸出,也就是說,從小我們就所處在這種環境中,人與人的疏離情況便像一個圓圈在循環。
人是社群物種
我們都知道人是社群物種,在疏離的社會關係中,導致或參與了這種疏離關係的本人自己,也會承受某些因為人際疏離而產生壓力,關係疏離的程度增加,產生的疏離壓力也隨之增大。 一方面人們希望更多的享有個人或小群居的團體生活,而另一方面,人們又渴望與小群體外人的交流,但以上分析的其中一些因素卻在阻礙人與人的接觸和溝通。人是社會性的群居動物。大部分人希望生活在自己熟知的社區圈子中(即使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的人,也希望有自己新的交際圈)。
然而,就鄉村來說,因為定居的時間、居住環境、親屬關聯等因素,我們誕生之時已經不需要去主動建立與社區或周圍人的聯繫,我們的祖父輩在多年前就已經為我們建立了基礎,我們只需要就是「繼承」這種關聯即可。
"乒乓外交"
以1971年的著名的「乒乓外交」來說,在上世紀的60年代,美國經過十多年的冷戰,物資消耗巨大,國際影響力也空前降低;當時的中國建國不久,國際影響力也不大,而「兩彈一星」的成功,讓中國獲得不少國際影響力加分。美國也因此希望與中國恢復外交,但長期的政治意識形態隔膜,難以找到一個合理的契機。
而在1971年的3-4月份,第31屆世錦賽成為一個契機,經過運動員們互動之下,找到了互訪契機,後面又經過一系列的相互協調與賽事合作,美國乒乓球隊和中國的乒乓球隊之間,相互邀請拜訪對方國家,後來,成為國際轟動一時的「乒乓外交」。
圖片為2014年4月 作者在桂林與生態產業農戶溝通 媒介即聯絡點
溝通需要媒介
而對於城市來說,沒有前人際維繫的社交關係鋪墊,如果想嘗試改變「相鄰二十載,不知彼是誰」的情況,這可能需要我們去「主動出擊」才能建立初步的聯繫,初期的社交可能比較難開展,一開始相互的不了解,已經在人際交往中形成了鴻溝,但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和互動的增多,社區中人們相互的交際關係也會延伸。這種人際維繫的加深這需要一個基質:相互之間的更多了解,了解的前提是互動的增加。
從「乒乓外交」來看,在合適契機之下,兩個大國成功以此展開陌生的溝通,最初的溝通前期,也產生一些並不順利的過程。我們知道,人與人的社交需要媒介,虛擬互聯網中的社交可能來自興趣愛好的相似、同事之間的社交媒介在於企業和身份、同學之間的社交在於學校和身份……那陌生社區之間人們的社交媒介在哪裡呢?
這應該也出自社區和居民身份,當你企圖與同社區的陌生居民接觸時,對方可能因為了解你是這裡的居民,在這裡擁有一個固定居所,而不是一個經常性流動的人,而初步與你建立關係。這就像很少人會喜歡與一個經常性跳槽的人建立太深關係一樣,人們不希望自己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去建立並維繫的關係,因為經常性的變動消失掉。因此一個固定居所和居民身份,是一個不錯的陌生人社區的社交媒介。
而在與街坊鄰居接觸方面,我可以再分享一個例子:
在2015年,我在企業工作,居住的地方則是在一個陌生社區內,我居住的樓下街道有很多外地人開設的各種店鋪,我經常在下班之後會利用自己購買物品或吃飯的原因(注意媒介),和這些店鋪的老闆進行溝通,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我會向他們介紹到我自己,他們也會在談話中談到他們的家庭。在半年之後,我和樓下一條街的大部分人都有了認識,並且在上下班過程中遇到都會打招呼。
在2015年下半年,一個朋友到我公寓,我帶他到樓下的街道參觀,在過程中我不斷和店鋪的人相互打招呼,朋友很驚訝問我原因,如何認識一條街道上的人?我與他分享我這半年多來的一些與他們互動的情況,朋友聽完之後感覺不可思議,他認為:一方面自己想類似這樣與居民有良好的互動,但另一方面他覺得初步溝通的過程太難了,他對陌生社交的初始階段存在恐懼。
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陌生人的社交之初,的確是一個較為艱難的過程中,這與同事、同學等存在很大的不同一點在於,陌生社區的人們或家庭之間非常個體化,缺少共同目標或任務,比如一起工作或學習。通常住在社區的人,基本存在一個家庭,這意味著他有更多時間需要陪伴家人,種種原因都在削弱人們進行互動的動機。
網路上預先溝通
而有一個不錯的辦法是,人們或許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預先」溝通,很多社區都會有「XX聊天群」,人們或許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加入這些由陌生人註冊的聊天群里,進行預先的溝通,而減少初步面對面溝通時的尷尬,人們在虛擬網路上更能放開心態去討論,比如可以組織一起運動,由虛擬媒介轉為現實媒介,通過運動來進行線下的進一步互動。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點,或許人們還有其他方式進行互動的。
親子、情侶、朋友、同學……類似這些已經有了深入互動關係的人群,在長時間接觸下,很多話題或經歷已經發生過了,增加進一步持續互動的方式,仍然是媒介,因為「熟而不談」的現象越來越多增加,尤其出現在情侶和家庭方面,這可能會引發某些溝通無法持續進行的障礙。
從「無話可談」的陌生人關係
到「無話不談」的熟人關係
再到「無話可談」深度熟人關係,這將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推薦閱讀:
※小智雜談:即將離開的陌生城市
※看到的那些字(三)
※呵呵,人命還不如直播…
※西工意記(十)
※【Elsagate跟進】優酷、愛奇藝等為兒童「邪典」視頻提供傳播平台被查處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