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想法」

知乎又迎來的一個大更新——「知乎想法」。

知乎對此的介紹:這是一個新的創作工具。在「想法」里,你可以更方便的捕捉一瞬間的靈感,記錄某一刻的觀點,或是分享最當下的思考。

早期的知乎純粹是一個類似 Quora 的問答社區,內容的呈現形式只是通過一個問題和一連串的答案,後來有了知乎專欄,知乎書店,知乎 live 等等。

知乎專欄本身也是分享思考記錄觀點的工具,只是知乎專欄這種形式不夠碎片化。但對於知識而言,碎片化真的好嗎?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答:如何預測 Pinterest 和 Instagram 的未來發展潛力?

底下的最高票回答者蘑菇街 CEO 給出了一個模型——「FOR」。他給出的觀點就是滿足 FOR 模型的產品在未來可以獲得更高的價值。

FOR 模型代表了三點:

碎片(fragment):新浪微博把「一切事物」碎片為140個字+一張圖;

組織(organize):新浪微博按時間線組織;

再組織(re-organize):新浪微博的「轉發」功能。

根據這個模型,知乎想法是滿足的,因為它的形態跟微博高度相似,主要功能完全一致,例如可以針對別人的想法進行轉發、評論、鼓掌(點贊)、收藏。

我現在作為內測用戶,「想法」的 Timeline 上基本都是知乎的大 V 們的動態,從Ta 們動態的內容來看,確實跟微博的內容也很像。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在微博上發呢?對於知乎大 V 們還好理解,因為 Ta 們已經通過自己優質的內容輸出在知乎上積累了足夠多的粉絲,而在微博上卻不是如此,微博不會是他們的主舞台。知乎想法的推出,讓知乎大 V 們終於可以直接通過知乎完成碎片化信息的傳播。(媽的,寫到這裡,怎麼感覺自己有點酸)

但是對於眾多的普通用戶,我發了一條知乎想法,能引起多少互動呢?我為什麼不發在朋友圈呢?

這裡知乎想法也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通過「推薦頻道」,把內容類似的想法聚合到一起,這點跟貼吧又有點像。

不過作為一個普通用戶,我越來越迷惑了,以後有了想法,到底應該發到哪裡去呢?微信群、QQ 群、貼吧、朋友圈、微博、Twitter、Instagram,還是知乎想法?

剛剛去翻看知乎對自己的介紹,發現現在已經變成了——知乎,中文互聯網最大的知識社交平台。看來,社交才是提示產品活躍度的利器。

原來,知乎的核心就是 Timeline 上關注的人的動態,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多到不知道看哪個好了,現在 Timeline 只是在「首頁」Tap 下面佔據三分之一的位置,還有熱門和發現。還有種類繁多的「市場」(又加入了一個每日新知),類似於微博的「想法」,內容的呈現變得異常豐富。

我記得當初是通過李開復老師在新浪微博上的一個知乎回答的鏈接知道知乎的。回想起自己剛剛上知乎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是邀請制,沒人邀請我,於是我寫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文章,通過了審核進入了知乎。

進入知乎後,發現有各種各樣(其實當時主要圍繞科技互聯網)有意思的話題,內容都非常深度有趣,和外面那些碎片化的淺薄的妖艷賤貨完全不一樣。然後深陷其中,養成了凡事知乎搜索的習慣。

後來,也就是前段時間,我突然驚醒,其實上知乎獲取知識並不是最快最靠譜的方法,看書才是。我發現,當你想了解一個領域的知識時,你去知乎上看該領域話題底下的精華問答、去看有沒有類似主題的知乎圓桌、知乎電子書、知乎 live 等,你看過了一篇篇自認為收穫滿滿的答案,認真總結汲取,到頭來,你會發現對於這個領域的知識,還是一頭霧水,沒形成系統。

但是,無論如何,用知乎搜索不同領域的知識,總是要好過用百度搜索。未來,知乎我肯定還是會經常用,只是,不會像以前那樣,指望通過它來獲取一個領域的大部分知識。

推薦閱讀:

關於大V扒皮
下一個也許是我
太高?把腿砍一段

TAG:知乎 | 知乎用戶 | 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