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室 → 學習工作室 → 學習群落:教學模式驅動下的教室重構
隨著「基礎教育理念的巨大變化,教學模式也在不斷改變」。若要使校園建築的空間適應這樣的變化,需要我們尋找「更有前瞻性的思路」:校園需要在更長的時間裡具備一定的彈性來容納今後可能發生的變化,而非只有針對某一種教學模式的定製空間。
因此,面對未來不確定的變化,我們需要回到校園建築的空間原型上尋找啟發。因為有些根本的關係是始終存在的,例如對校園建築空間公共性的探討也許就是一個切入點。
教學模式驅動學習空間轉型
首先我們要了解「教學模式的變化趨勢」,它也許一直在變化,但應該有一個大致的方向,這是保持「校園建築空間彈性」的基本條件,也是空間進化的動力。
1.課程內容的轉型
基礎教育課程內容的「邊界和內涵」一直在延展,這和學校的培養目標有關,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有關。
從原先的基本課程到多元化的語言、知識、能力和態度,課程內容的轉型目標是使「學習無處不在」,甚至交往本身也成為學習的內容。
事實上,這也「模糊了教學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的邊界」。
2.時間安排的轉型
從固定的時間段做固定的事到固定的時間段做不固定的事,再到不固定的時間段做不固定的事,「教學時間」的安排也在轉型。
這樣的轉變一方面是為了配合多元化的課程設置,另一方面也使原先峰谷鮮明的校園活動狀態變得分散,使整體的校園活力能持續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3.授課方式的轉型
在這樣的背景下,「授課方式」必然會做出相應轉變:從傳統教室到學習工作室到學習群落到學習俱樂部;從固定教室到走班教學;從基本課堂到第二課堂到隱性課堂。
授課方式的轉型最終模糊了課堂的邊界,同時對教學空間進行了新的定義。雖然在形式上越來越複雜,但卻似乎逐漸向「一棵樹下即成校園」的本質回歸。
何為校園公共空間?
校園空間的公共性是指其他空間與公共空間接觸界面的廣度以及其他空間進入公共空間的便捷度的集合,而不僅僅指公共空間本身。
在這個基礎上,「公共空間不是越大越好,維度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與其他空間的聯繫界面越廣越好,兩者的切換越便捷越好。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教學模式的變化實際上與校園建築空間中公共性的滲透和彌散過程同步」。這並非巧合,而是這種變化對公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如果對校園建築空間公共性做以簡單描述的話,它指的是校園建築核心公共空間與基本的教學生活空間之間的組合關係,尤其關注公共活動及交往空間的構成方式。
1.空間邊界
既然是空間,自然會有邊界,而且就校園建築公共空間來說,邊界應該是最活躍的部分。
在校園各組成功能水平布局的情況下,公共空間的邊界是垂直的,在垂直布局的情況下則是水平的。
但在新的教學模式之下,校園公共空間必然不會再拘泥於水平邊界與垂直邊界,而是向多義邊界轉化,最終公共空間與其他空間的邊界的接觸面積比例會成為衡量公共性的重要指標。
2.參與路徑
從基本教學生活空間進入校園核心公共空間的距離和所經過的不同性質空間的數量,實際上反映了校園整體的公共性表現。
當然,從公共性最大化的角度來說都是越少越好,那麼何種空間模式能夠反映這樣的路徑需求就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3.組織模式
組織模式指的是校園建築公共空間與非公共空間的關係,即通過參與路徑連接不同空間界面的方式。
與空間邊界對應,它也會有水平向、垂直向和多維度等各種模式,能夠相對綜合地反映校園公共性的強弱。因為其只保留了界面和路徑的關係,給空間的發展和使用的改變預留了巨大的彈性,是應對教學模式變化最有效的手段。
如何構建公共空間,實現分散式學習?
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實踐案例,通過界面接觸的強弱、進入路徑的便捷度和組織模式的維度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探討強化校園建築空間公共性的途徑。
1.基本模式
「寧波慈城中學」是一個基本模式的載體,一方面是因為其需要呼應業主提出的傳統院落空間的意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要求。
整個校園功能在水平向分區,公共空間集中設置,接觸界面垂直、單一,從其他空間到達需要經過較長路徑並穿越其他功能區,就校園建築核心公共空間而言,只是達到了局部公共性。
| 寧波慈城中學
2.水平向演變模式
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在一些項目里探討了水平向演變的不同可能,以「增強公共性」。
「寧波江北濱江實驗學校」採用的是一種將公共空間打散、植入的形式,勻質分散的公共空間使進入變得簡單便捷,接觸界面仍然是垂直的,但分布較為均勻,互相能夠貫通,實現了一種相互聯繫的點狀組織模式
| 寧波江北濱江實驗學校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則是採用一種線狀組織模式,儘可能地拉長公共空間的線性長度,以營造更多的垂直邊界,並且使邊界之間的距離最短,同樣實現了進入公共空間的便捷性。
|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
「寧波新凱河幼兒園」創造了一種中心領域的方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放射狀的組織模式,所有非公共空間圍繞公共空間設置,公共空間界面滲透入各個空間,人們能夠以最直接的方式感知和進入其中。
| 寧波新凱河幼兒園
在這三個案例里,最直觀的轉變就是從「基本教學空間到核心公共空間」的水平距離被壓縮,進入方式也更加直接,因此在使用上有可能模糊其邊界的屬性,從而使不同性質的授課方式的切換更為順暢。
3.垂直向演變模式
水平向模式總體來說還是傳統模式的改良,但如果將常見的水平展開的校園功能在垂直方向上布局,那麼「需要重組基本教學生活區和公共空間的關係」,空間組織在豎向上展開,點到點的單線交通模式轉化為貼合的面與面之間的多重動線,強調了不同層之間「被感知」的可能。
「寧波江北城庄學校」所採用的「三明治」策略就是一種很典型的模式,公共空間被基本教學空間夾在中間樓層,接觸面由垂直變為水平,進入路徑成為從上、下向中心進入,但設計不滿足於僅僅建立所謂的交通核心來提升可達性,而是希望擴展其功能和空間的外延,於是豎向的交通核心變成了真正的公共參與場所。
| 寧波江北城庄學校
「長沙長塘里幼兒園」基於城市設計的大板策略,採用了一種生長的模式,公共空間位於下部,基本單元在上部自由生長,二者之間成為接觸界面,進入方式由上而下,類似於根系傳輸養分,其活力也從匍匐在地的公共空間滲透上來
| 長沙長塘里幼兒園
與之相反,「寧波肯特學校」採用向天空要空間的方式,校園的核心公共空間位於層層退台體系的上部,下部是基本教學單元,進入方式由下而上,多個豎向交通不僅將公共空間滲透至整個校園,同時也將不同層面的公共空間連為一體。整個公共空間與其他空間的接觸達到最大,也獲得了最好的光照和視野。
| 寧波肯特學校在這三個案例中,豎向交通成為最核心的要素,豎向空間的元素不再僅僅局限於樓梯與台階,還包括大量不同方向和尺寸的坡道與台地,設計有意識地設置各種豎向通高空間和退台加強不同層面之間的交流,使豎向交通的過程變成了發生公共活動的過程。
同時,相對於水平向交通組織而言,豎向交通移動的距離更短,層與層之間的空間接觸面更大,從而在概念上創造了基本教學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的「零距離」組織模式,也為新的教學模式探索了一個新的空間載體。
4.多維度演變模式(寧波甬江新學校)
結合水平和垂直兩個維度的模式勢必會創造更為豐富的空間可能,使公共空間的參與路徑變得更加立體。在「寧波甬江新學校」的設計中設計師做了一定的嘗試。
從平面模式來說,其採用的大院模式是中心領域最大化的一種,同時又在豎向上將底層擴展為公共空間,接觸面在垂直和水平兩個維度上展開,無論是空間邊界、視覺邊界還是心理邊界,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最大化的可能,進入路徑最為多樣,而其中發生的教學活動的多義性和彈性也值得期待。
| 寧波甬江新學校
公共空間的關鍵在於其可達性。
卡莫納(Matthew Carmona)在《公共空間與城市空間——城市設計維度》一書中將公共空間定義為「開放的、公共的,可以進入的個人或群體活動的空間」。
他認為,公共空間能被人使用首先在於它允許人進入的特徵。
正式學習空間與公共(非正式)學習空間的差別會越來越模糊。隨著混合或複合式課程的發展,加之能力本位教育的革新,「坐」在教室里學習這一概念會顯得沒什麼意義。
「當教學法以「少說教,多探索」為本,小組學習和合作課題就會增多,更多的學習活動就會轉移到傳統教室以外的地方」。
我們「今後的挑戰」是要理解,這些分散式學習模式對於21世紀的學校規劃究竟意味著什麼,以及非正式學習空間在強化學習中能起到何種作用。
那麼我們怎樣實現這一目標呢?下面是一些「建議」:
「為你的校園制定出一個學習空間策略性規劃」。為了回應這些複雜的趨勢,學校需要以學習空間策略規劃為校園總體規劃提供指導性框架,從而建立起教學空間與非正式學習空間之間的連貫性,以及發展出與之相關的學習支持服務的策略。
「通過用戶參與來發展新的見解」。在如此快速變化的時期,讓用戶參與空間設計的所有階段非常重要一一從展望遠景到規划過程、再到使用後的研究來評估空間的有效性。
「發展評估非正式學習空間的研究方法和基礎構架」。需要更嚴謹的研究來評估非正式學習空間是否充分達到了他們有利於校園裡學習者體驗的潛力。
「重新思考空間分類」。我們需要開發出更為簡單的設施清單分類法,認識並考慮混合型的、不斷變化的空間功用。
「與專業的學習空間設計師合作」。學校空間設計過程中,尋求在教育領域持續探索的國際性事務所或參與多個學校設計的設計專家的幫助,具備寬泛的全球視野,讓今天的學校設計,可以充分滿足未來的使用需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