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濟是否是道德的

先聲明一下,有寶寶覺得文章太長看起來費勁,我給大家錄好了視頻,可以去微博搜索:蕊蕊老師的小知識,即可看到視頻版本哦~

言歸正傳

前幾天上課時講到了一篇SAT文章,就是SAT OG第二套題的第二篇文章。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問題,經濟是否是道德的。就是這篇文章,當時的學生和我開展了大討論。一番討論後,覺得這個話題很有意思,於是決定拿出來探討探討。

先把文章附在下面供大家欣賞:

This passage is adapted from Iain King, 「Can Economics Be Ethical?」 ?2013 by Prospect Publishing.

Recent debates about the economy have rediscovered the question, 「is that right?」, where「right」 means more than just profits or efficiency.

Some argue that because the free markets allow for personal choice, they are already ethical. Others have accepted the ethical critique and embrac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before we can label any market outcome as 「immoral,」 or sneer at economists who try to put a price on being ethical, we need to be clear on 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where ethics should apply when someone makes an economic decision. Consider Adam Smith, widely regarded as the founder of modern economics. He was a moral philosopher who believed sympathy for others was the basis for ethics (we would call it empathy nowadays). But one of his key insights in The Wealth of Nations was that acting on this empathy could be counter-productive—he observed people becoming better off when they put their own empathy aside, and interacted in a self-interested way. Smith justifies selfish behavior by the outcome. Whenever planners use cost-benefit analysis to justify a new railway line, or someone retrains to boost his or her earning power, or a shopper buys one to get one free, they are using the same approach: empathizing with someone, and seeking an outcome that makes that person as well off as possible—although the person they are empathizing with may be themselves in the future.

Instead of judging consequences, Aristotle said ethics was about having the right character—displaying virtues like courage and honesty. It is a view put into practice whenever business leaders are chosen for their good character. But it is a hard philosophy to teach—just how much loyalty should you show to a manufacturer that keeps losing money? Show too little and you』re a 「greed is good」 corporate raider; too much and you』re wasting money on unproductive capital. Aristotle thought there was a golden mean between the two extremes, and finding it was a matter of fine judgment. But if ethics is about character, it』s not clear what tho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There is yet another approach: instead of rooting ethics in character or the consequences of actions, we can focus on our actions themselv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some things are right, some wrong—we should buy fair trade goods, we shouldn』t tell lies in advertisements. Ethics becomes a list of commandments, a catalog of 「dos」 and 「don』ts.」 When a finance official refuses to devalue a currency because they have promised not to, they are defining ethics this way. According to this approach devaluation can still be bad, even if it would make everybody better off.

Many moral dilemmas arise when these three versions pull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but clashes are not inevitable. Take fair trade coffee (coffee that is sold with a certification that indicates the farmers and workers who produced it were paid a fair wage), for example: buying it might have good consequences, be virtuous, and also be the right way to act in a flawed market. Common ground like this suggests that, even without agreement on where ethics applies, ethical economics is still possible.

Whenever we feel queasy about 「perfect」competitive markets, the problem is often rooted in a phony conception of people. The model of man on which classical economics is based—an entirely rational and selfish being—is a parody, as John Stuart Mill, the philosopher who pioneered the model, accepted. Most people—even economists—now accept that this 「economic man」 is a fiction. We behave like a herd; we fear losses more than we hope for gains; rarely can our brains process all the relevant facts.

These human quirks mean we can never make purely 「rational」 decisions. A new wave of behavioral economists, aided by neuroscientists, is trying to understand our psychology, both alone and in groups, so they can anticipate our decisions in the marketplace more accurately. But psychology can also help us understand why we react in disgust at economic injustice, or accept a moral law as universal. Which means that the relatively new science of human behavior might also define ethics for us. Ethical economics would then emerge from one of the least likely places: economists themselves.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道德是什麼,但是沒有過多展開經濟是什麼。所以我們就來主要探討一下經濟,然後從經濟的角度上,探討探討它的道德。

文章一上來問的問題是什麼是道德。但是我們首先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經濟(economy)?

economy這個詞最早來源於古希臘語,翻譯成英文最早的意思是:management of household。

啥玩意呀?其實說白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協作。

那麼這樣以協作為主的經濟從什麼時候產生呢?其實從遠古時代起其實就有了,並且我們人類還真的是靠著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存活下來並橫掃各大洲的。我們的人種叫什麼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Homo Sapiens這個詞,這是一個很常考的詞,叫做「智人」。在幾十萬年前,地球上除了Homo Sapiens以外,還存活著其他的人類物種,比如著名的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屬於人類,但是卻不屬於一個物種,啥意思呢?就是兩種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能通婚的,因為生殖隔離,不容易生出孩子來。

那麼尼安德特人啥樣呢?別看照片里一副外表無害的樣子,這種人可兇殘了,是一群打群架的好手,猛獸都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是這麼牛逼的一群人,還是被智人幹掉了,為什麼呢?

我常引用的尤瓦爾·赫拉利教授的《人類簡史》(Homo Sapiens)這本書中給出了答案:因為人類喜歡八卦(gossip)。因為喜歡八卦,所以智人間(包括陌生人)可以迅速來個自來熟,導致大規模的人群可以進行各方面的協作,這不僅讓智人因此越來越聰明,也讓智人在面對勁敵時更加團結。

那麼經濟協作大規模的開展是什麼時候呢?

答案是進入農耕文明後。為什麼一定要等到農耕文明後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原始人是很懶的。

農耕文明前的人類通常都是靠打獵(hunt)和採擷(forage)為生的。你想想吧,滿樹野果子,滿森林的小白兔(怎麼可以吃兔兔,兔兔這麼可愛!),想吃多少有多少,還沒冰箱,當然是吃多少取多少嘍。所以當時原始人的生活是相當悠閑的,並且還沒有危機意識,自然不會儲藏餘糧。

但是進入農耕文明後,一切都變得不那麼美好了。按照赫拉利的觀點,人類進入農耕文明就是《聖經》中所謂人類被逐出伊甸園的過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過去了,人們要守著一畝三分地,辛勤地勞作。更可怕的是,乾旱洪澇冰雹暴雪,都不是好惹的啊!動不動就顆粒無收舉家餓死。

那腫么辦呢?很簡單,吃一個玉米種十個唄,以防萬一。隨著農具和農業的發展,人們的餘糧越來越多了,那麼放著也會壞啊,咋辦啊?咦?老李家有黃瓜,我拿十個玉米換三根黃瓜唄!這一來二去的,人類社會就開始了皆大歡喜的物物交換的時代。

但是隨著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這餘糧可是越來越多啊。生活好了,人們的各方面需求也都有了,拿五十根老玉米換個銅像擺在家裡也是蠻開心的。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群專門倒賣各種東西的人,這種人叫什麼呢?商人(merchant)。那各種交易太分散了也不方便,於是就有了商人集中交易的場所,即集市。當集市的規模足夠大了以後,就有了我們熟悉的城市了。

但是商人在農耕社會裡的地位低啊。你想想,如果換做你是封建領主或者一國之君,你會不會待見商人。反正換做是我,我就不會。商人雖然很苦,經常長途跋涉妻離子散的,卻不能對生產和經濟總量的增長有任何的幫助,就是一群二道販子,從中謀點利益。比如無奸不商這樣的詞,我們看中國古代的大多成語里,一提到商人,都不是什麼好詞。像農民啊,匠人啊,都要比商人值得尊敬,因為這些人才是真正創造財富並且努力納稅的人啊。所以封建帝王,重農輕商(physiocracy)基本上已經成為共識了。

只有少數國家的部分時代,由於經濟非常繁榮,才鼓勵商業,讓這群二道販子的地位稍微高一點,比如唐朝的中國,騎著小毛驢的阿凡提時代的中東,以及十四,十五世紀的威尼斯。商人的生存需要極其自由和包容的社會氛圍,因而穆斯林發明了自由市場(free market)這個概念,雖然這個概念被歐美人天天喊作是自己發明的。

但是我們要申明的一點是,商業無論如何繁榮,在農耕文明下,商業永遠都是農業的附屬品。商業可以促進經濟交往,但是農耕文明下的世界還是靜態的,經濟增長在千年之內也是異常的緩慢,商業和戰爭無非是不同民族之間洗洗牌,牌卻很難多一張。

就彷彿赫拉利在他的書中所言,如果你穿越到11世紀的歐洲,再穿越到15世紀的歐洲,你不會感覺到兩者間有什麼大的變化,但如果再過400年,你來到19世紀?那整個世界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麼短短的幾百年,人類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讓經濟以指數級在增長,真是各種開掛攔不住了。

答案是,資本主義(capitalism)時代開始了。

但是現在我們現在又有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就是商人。那麼進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capitalisic market economy)後,為什麼這群不能創造任何財富的商人,竟然創造出人類經濟大規模增長的新紀元呢?二道販子是如何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的呢?

那麼我們就需要探討一下什麼是資本主義了。

說到資本主義,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就是這篇SAT閱讀中提到的,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亞當*斯密和大家一樣,也是個留學生。他留學的地方是一個在當時被認為最神奇的國度:英國。

我們上一講講過,英國人在17世紀末就弄出了個非常神奇的政體,叫做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讓整個圍觀的歐洲都覺得特別奇葩。國王沒有國王的樣子,人民對國王指指點點,簡直有傷大雅。

然而亞當*斯密到了英國以後,卻發現英國的政體太牛逼了,鼓勵小商小販,鼓勵海外殖民,奉行那種你只要有能力,無論你是什麼人,都可以混成上流社會,說白了就是一切朝「錢」看!

此情此景之下,亞當*斯密寫了一本書,叫做《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在這本書里他探討了資本主義,其實就是鼓勵自由經濟(free market),為什麼呢?因為自由的市場就是一隻無形的手(invisible hand),能夠把每個人的私利,變成整個社會的大同(general good/welfare)。市場還能讓人們跨域有限的同情(sympathy),讓更多陌生人進入理性的相互協作中。那麼這種協作方式是通過什麼完成的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信任的體現就是貨幣(currency)體系的產生。

資本主義在斯密的筆下,那真的是栩栩生輝,但是我昨天用一晚上的時間瘋狂又把《國富論》翻了一遍,我發現斯密有一個巨大的局限性,就是他沒有直接回答我想知道的問題,即經濟是怎麼就一不小心騰飛成今天這副樣子了。(也許斯密出生的年代太早,世界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他老人家也預測不了。)

在我看來,經濟再自由,科技再發展,工業再革命,政體再先進。這些其實只能作為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很難成為經濟開掛的主要原因。我翻了很多史料,想找到更多的數據,結果找到了如下好玩的現象:

當年最崇尚經濟自由的穆斯林和後面的威尼斯,現在都完蛋了。完蛋的原因是,傳統的自由市場發達,讓他們錯失了殖民世界的機會,直接從世界經濟一流國家出局。

法國拚命想把國家改變成更加先進政體,結果也並沒有讓經濟徹底好轉起來,直到加入大航海隊列,殖民了法國才能在經濟上與英國的國力稍微抗衡。

科技和工業發展最早最快的英國,只是靠強大軍工幹掉荷蘭,搶奪了大量殖民地才是其最終變成日不落的原因。

一言以蔽之,科技工業,先進政體,自由經濟,可以是經濟迅猛發展的催化劑,但是絕對不是主要原因。那麼讓經濟飛速開掛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兩個原因,並且這兩個原因都是和我們傳統思維里的道德完全相違背的,即:

1)殖民(colony)

2)資本金融

回到我們最初的道德問題,我們一個一個來解釋。殖民地道德嗎?

殺掉土著人,奴役當地人,最後發現人手不夠,又開始販賣黑奴!販賣黑奴這件事真沒有比現在販賣人口好多少好嘛!而且奴隸販賣到了什麼程度,奴隸都已經在當時不存在國際貨幣的情況下,充當了國際貿易的一般等價物了好嘛!那你想想這頻率吧,導致多少黑哥的家庭徹底崩塌,當時所謂的先進的人權理論在黑哥面前蕩然無存。怪不得美國總統亞當斯的老婆Abigail會大聲疾呼:「我們在爭取自己自由的同時,也在剝奪別人的自由」(這句話GRE考過)。

都別說殖民本身了,殖民的前奏大航海(The Great Exploration)也是赤裸裸的罪惡。葡萄牙人達*伽馬在大海上截獲摩爾人的商船,搶劫一空後,不顧對方船長的哀求,一把火燒死所有人。他則一人在對面船山欣賞婦女兒童的哀嚎。

皮薩羅來到印加,利用國王對他的熱情而囚禁國王。交換條件是要金子,裝滿囚禁國王的屋子就可以放了國王,結果拿到金子後還是把人殺了。

你就說說吧,這麼一群玩意,成天在海上漂著,沒吃沒喝沒有性生活,心裡不變態才怪呢!而就是這些不道德的變態,讓整個世界的經濟以指數級增長了。因為你通過殖民一下子多了好多好多地方啊,好多好多地方就代表好多好多財富啊,再加上工業革命,先進政體和自由市場作為催化,這種財富積累要比單單的工業革命和自由市場不知道快多少倍!

而敢於去做這些事情的,第一波人是專業航海家,第二波人自然是適應長途跋涉妻離子散這種生活的二道販子啊。

然後再說說資本金融道德不道德。說到資本金融,那麼我們在這裡不得不提出另一個大神級的經濟學家,就是你們都再熟悉不過的卡爾*馬克思。為什麼要在這裡提他老人家呢?搞得人心裡一驚一驚的彷彿回到學生翹課時代。原因是我前幾個月讀了一本暢銷書《一夜讀罷頭飛雪,重讀馬克思》,讀完後我發現中學大學課本上教的馬老爺的觀點原來都是錯的,馬克思原來是這麼一針見血的人,怪不得當年那麼多革命家對他轉路粉呢。我覺得我現在都已經是他老人家的腦殘粉了。

言歸正傳,馬克思的理論把亞當*斯密沒說清楚的事都說清楚了。如果你真的想搞明白什麼是資本主義,不如看馬克思的作品更清晰。馬克思其實不像我們所想,研究什麼政治經濟學,馬克思研究的課時資本經濟啊,說白了,人家研究的是金融經濟學(finance)!

金融雖然不產生實際的財富,但是卻是殖民地開始的原始積累的良好伴侶。如果沒有金融家各種神奇的掐指一算,恐怕這麼多新進財富,也沒有辦法這麼高效地被管理起來,並且真正達到錢生錢的效果。沒有金融,就算累積再多的財富,也基本上就是人人都是座山雕,有錢不知道怎麼著,整個世界的財富也不會進入一個指數級增長的狀態。但是金融是有缺陷的,雖然金融在高效管理指數級增長的財富,但是當人掉進錢眼裡了以後,就總想著怎麼獲取更多的財富,怎麼變得更加有實力。人在這種狀態下,難免干起缺德事嘍。

怎麼幹缺德事呢?資本金融說白了就是錢生錢。錢生錢原始的方式就是成立銀行。但是在資本主義真正開始之前,銀行是很容易倒閉的。比如15世紀的美第奇家族,當時在佛羅倫薩也可謂富可敵國了。但是到最後不也一樣倒閉了嗎?倒閉的原因是當時的銀行家都是給國王房貸,供國王打仗或享樂。但是國王的信譽好低的,要麼早死,要麼賴皮,反正就是不還錢,導致這些銀行家只能以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十的高利來放貸才能維持,卻也最終逃不掉倒閉的結局。

那麼馬克思研究的並不是早期的銀行,而是現代的銀行。現代銀行卻很難倒閉,為什麼呢?那就讓我們來看看第一個現代銀行吧,英格蘭銀行。這個銀行當時是怎麼成立的呢?由銀行家William Paterson借給國王一大筆永遠都不用還的錢,但是國王必須要授權這個銀行以自己的名義發行銀行券。Paterson召集民眾以國王的名義購買銀行券,比如以後交稅必須得用銀行券了,那麼民眾肯定要屯一些銀行券在家裡。那麼拿什麼兌換呢?自然是真金白銀。因而Paterson用少量的錢,套到了國王的信譽,用國王的信譽,套出了老百姓的金銀。除此,銀行家可以印更多的銀行券放貸。放多了還會引起通貨膨脹,老百姓的銀行券縮水了就得花更多的金銀來兌換。這一來二去的,錢都跑到銀行家手裡了。國王和銀行家,一起找到了一個空手套白狼的好機會,卻把苦難轉嫁在了老百姓手中。而這些銀行券,最終就稱為我們手上花的貨幣。

所以你有沒有感覺,金融從一開始就和我們傳統的道德是相違背的。那其後的發展呢?有沒有讓金融變得稍微好一點?那《貨幣戰爭》這本書裡面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歐洲最大的金融家家族,為了賺錢來製造戰爭,製造金融危機,製造各種人類災難,好像隨隨便便打個響指就可以做到了。雖然寫得有點誇張,有點陰謀論的意味,但肯定有屬實的部分,因而說到這裡,資本金融道德嗎?從一開始彷彿就和道德木有關係。

自此,這個世界落入了二道販子手中,雖然經濟在迅猛發展,但是道德嗎?答案可能真的和我們理想中的道德大相徑庭。經濟的本質,特別是資本主義下的經濟體制,是很難用傳統的道德定義的。那麼為什麼明知其不可能產生我們理想中的道德,我們看到不道德的經濟行為時還生氣呢?很多學者到現在都在研究,卻很難得出定論。至少本篇SAT文章沒有給出答案,本篇SAT文章的最後一段中,作者建議讓心理學家和神經學家介入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解釋下市場本身不需要道德,人卻又需要道德這對矛盾。

那麼希望有那麼一天,他們能研究明白點什麼吧。

推薦閱讀:

一個P2P平台的進化史
突破金融業從業瓶頸可以選擇什麼證書?
雜談(無關金融)
trump為什麼要選總統?
『多因子』行為金融-籌碼分布中的Alpha

TAG:金融 | 歷史 | S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