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之 · 柱礎
柱礎,是中國建築構件一種,俗稱磉盤,或柱礎石,它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凡是木架結構的房屋,可謂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 柱礎是中國建築構件一種,俗稱磉盤,或柱礎石,它是承受屋柱壓力的墊基石,凡是木架結構的房屋,可謂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中國人民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濕腐爛,在柱腳上添上一塊石墩,就使柱腳與地坪隔離,起到絕對的防潮作用;同時,又加強柱基的承壓力。因此,對礎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視。
承柱的礎石;柱下的基礎。墨子書中記載:「山雲蒸,柱礎潤」。據宋營造法式第三卷所載:「柱礎,其名有六,一曰礎,二曰礩,三曰舄,四曰躓,五曰磩,六曰磉,今謂之石碇」。而在本省則稱之為「柱仔珠」、「石珠」、「柱珠」等。最早的柱子應是直接「種」於地下,但為了防止柱子的移動下沉,便在柱腳的部位置一塊大石頭,使柱身的承載重量能均勻分布於較大面積上。後來發現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溼腐爛,因此便把石塊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礎的腐蝕或碰損。在柱子底下承受壓力的部分叫「礎」,而在礎與柱子之間常有「躓」的放置,以隔斷毛細現象向柱子滲入的溼氣,並且能於損壞時隨時抽換。但我們一般所通稱的「柱礎」即包括以上兩者。
發展階段
柱礎大致經歷三個發展階段:一、在柱下鋪墊卵石,不露明;二、讓礎石上升到地面來,成為整個立柱的外觀形象部分,但沒有裝飾;三、在礎石上再安裝柱座,礎石周圍加以精雕細刻進行裝飾。
歷朝造型
先秦時期大多用卵石做柱礎。秦代已有方達1.4米整石巨柱礎。到了漢代柱礎有類似覆盆式,也有反斗式,但樣式極為簡樸。至六朝佛教大昌藝術上增加了新動力,覆盆式已普遍,又有了人物、獅獸、蓮瓣樣式的柱礎。從大同出土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馬金龍墓中的柱礎看,當時石雕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其雕刻手法一改秦漢粗獷的風格,顯現的是精美細緻、玲瓏清新。唐代雕有蓮瓣的覆盆式柱礎最為流行。宋代對柱礎形制已有具體規定,《營造法式》中這樣寫道:「造柱礎之制,其方倍柱之徑,謂柱徑二尺即礎方四尺之類。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減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為率。」關於柱礎的雕飾,宋《營造法式》也有說明:「其所造花紋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寶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寶山;八曰寶階;九曰鋪地蓮花;十曰仰覆蓮花;十一曰寶裝蓮花。或於花紋之間,間以龍、鳳、獅獸以及化生之類者,隨其所宜分布用之」。 到了明清,柱礎的形制和雕飾更加豐富,製作工藝已達到極高水平。卻多了些繁縟及程式化,少了些氣勢和精神。形制除上述外還有鼓形、瓶形、獸形、六面錘形等多種。雕飾圖案以龍鳳雲水為母題,或以百獅飛鶴為主體,結合宗教裝飾圖案的佛家八寶(法輪、法螺、白蓋、蓮花、盤長、寶瓶、寶傘、金魚);民間八寶(寶珠、古錢、玉磬、犀角、珊瑚、靈芝、銀錠、方勝);道家八寶(魚鼓、玉笛、寶劍、葫蘆、葯籃、紫板、芭蕉、荷花)以及花鳥蟲等。另外還有琴棋書畫,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數百種之多。雕刻手法上善於把高浮雕、淺浮雕、透雕與圓雕相結合,裝飾性與寫實性相比襯,使裝飾作用與獨立欣賞價值相統一,充分體現了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同時也展現出了屋主人的情操和願望。
六朝之後,受佛教藝術的影響,中國建築與佛教藝術開始融合。例如在山西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柱礎上,已凋有覆盆蓮花及盤龍、人等複雜之紋飾。因此,自東漢佛教東傳之後,佛教的裝飾藝術對往後柱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蓮瓣的裝飾,被廣泛地運用於柱礎。古代的蓮瓣柱礎多作覆盆式的鋪地蓮花,其蓮瓣較為寫實且富變化。這種類似佛教「蓮花座」的古式覆盆蓮花造形,即是宋代所謂的「寶裝蓮華」在鹿港龍山寺山門的柱礎,尚可見到。台灣廟宇中常見的蓮瓣形柱礎,其造形已不同古制,並有束腰及底座的產生,在上端凸出的肚部作蓮瓣凋飾,其蓮瓣以圓弧收齊上下唇緣,而呈現上下對稱的長橢圓形。整體造形類似南瓜,所以又稱為「南瓜形柱礎」或「瓜瓣形柱礎」。唐代的柱礎依壁畫及石刻上所見,仍以覆盆蓮花式的為主,但蓮瓣較六朝初期的略為肥短。宋代,柱與柱礎的裝飾益形細緻,佛教裝飾除與本土建築融合外,並開創出成熟的風格。在宋營造法式中,對柱礎的紋飾,即載有:海石榴花、牡丹花、寶相花、鋪地蓮花、仰覆蓮花、蕙草、龍風紋、獅獸及化生之類等,這些紋飾即是大多受了佛教藝術之影響。此外,營造法式第三卷中,對柱礎的形式、比例及裝飾手法更有詳細的說明:造柱礎之制,其方倍柱之徑,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減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為率。若造覆盆,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如仰覆蓮花,其高加覆盆一倍,如素平及覆盆,用減地平鈒,壓地隱起華,剔地起突,亦有施減地平鈒及壓地隱起蓮瓣上者,謂之寶裝蓮華。
推薦閱讀:
TAG:中國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