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類改造計劃?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每周五晚,定時更新哦~

前幾天一個GRE學生在精讀打卡的時候,說自己有一篇文章里的題全錯了。我帶著同情且邪惡的好奇心,看了一下是哪篇文章。結果看到後,我徹底明白了,這種難度的文章,如果腦子裡沒有任何相關的背景知識,只能是一臉懵逼地站在那裡,輕撫著全錯的題目而黯然神傷了。

這篇文章的原文如下:

Some modern anthropologists hold that biological evolution has shaped not only human morphology but also human behavior. The role those anthropologists ascribe to evolution is not of dictating the details of human behavior but one of imposing constraints— ways of feeling, thinking, and acting that 「come naturally」in archetypal situations in any culture. Our 「frailties」—emotions and motives such as rage, fear, greed, gluttony, joy lust, love—may be a very mixed assortment, but they share at least one immediate quality: we are, as we say, 「in the grip」 of them. And thus they give us our sense of constraints.

Unhappily, some of those frailties—our need for ever-increasing security among them—are presently maladaptive. Yet beneath the overlay of cultural detail, they, too, are said to be biological in direction, and therefore as natural to us as are our appendixes. We would need to comprehend thoroughly their adaptive origi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badly they guide us now. And we might then begin to resist their pressure.

譯文如下:

現代有些人類學家認為生物進化不僅塑造了人類的形態,而且也促成了人類的行為方式。他們認為那些歸因於進化的作用,並不是決定人類行為的細節,而是把一些約束強加於人類——即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會「自然流露」的感覺、思想和行為。我們的「弱點」— —諸如憤怒、恐懼、貪婪、暴食、色慾、愛戀等等情感和動機——或許是一個十分含糊的概 念,但它們至少都存有一個直接屬性:正如我們所說,我們受它們「控制」,如此它們就讓 我們產生壓抑的感覺。

不幸的是,這裡的其中一些弱點——我們對其安全保障不斷增長的需求——目前難以適 應。但在一些文化細節的覆蓋下,它們卻被說成是生物學的趨勢,因而它們就如我們的闌尾 一樣自然存在。我們需要徹底理解「弱點」適應的起源,才能夠明了目前它們是多麼不利地在引導人類,這樣以後我們也許能夠抗拒它們的束縛。

確實是一篇看完後讓人無比惱怒的文章。說的啥呀?完全搞不明白。於是為了幫你們搞明白這篇文章,我想在這裡先講一件很奇怪的事:

人到底是怎麼思考的?

你當然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人思考當然是因為有大腦啊!那麼好呀,我來繼續問你:

大腦是怎麼思考的呢?

好了,我知道你現在在動用所有你高中時期學到的生物學知識在回答這個問題。你可能想到了人類思考是因為大腦里有神經系統吧。神經系統裡面充滿了各種神經元,神經元里的化學反應產生生生物電,成千山萬波生物電作為人類主觀意識的信號在大腦中四處奔騰,然後,Bingo!人就可以思考啦!

你說的倒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是尤瓦爾*赫利拉在他最近很火的那本《未來簡史》中提到了反對意見。他反駁的方式很有趣,他寫道:倫敦每天都成千上萬量汽車在奔騰,為什麼倫敦不會思考?當無數持股人奔騰地競相賣掉他們的股票,為什麼華爾街不會感覺自己很危機?當無數水分子集中在雲層中,為什麼雲不覺得自己要下雨了?

因而我們又如何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因為我們大腦中有無數生物電信號,我們就可以思考了?

因而我們回到我最開始的問題,人到底是怎麼思考的?這個問題,很抱歉,至今科學界沒有得出結論。人類的思考,其實通常就是指人產生主觀意識的過程。原因很簡單,我們似乎通過核磁共振等科技手段掃描了人的大腦(人思考的生物基礎),貌似發現了人在出現不同情感和思維的主觀意識時,大腦的某一個地方會亮。但是這都無法解釋,為什麼大腦發亮了,人就有主觀意識了。北京每天晚上燈火通明,每個樓都在發亮,但是你敢說北京就一定有主觀意識嗎?

因而你不覺得背後一陣涼嗎?你每天的開心,難過;你想你晚飯該吃什麼,周末要不要約男神女神出來划船;你覺得那個男生是個標準的媽寶男,那個女生是個標準的綠茶婊。這一切一切的主觀意識,竟然沒有一個科學家能證明出來,它是怎麼來的。

這不得不讓我想到一部腦洞超級大的電影《超能查派》。講了一個叫查派的機器人自己產生了主觀意識。相信這個導演的靈感來源就源自於,如果人的主觀意識都不一定有生物基礎的話,那麼機器人也可以產生主觀意識啊!並且到了電影的結局,那個聰明的機器人竟然學會了把意識和意識載體(人或機器人)分離的技術,於是人死掉,或者機器人報廢掉,他們都可以把自己自由地轉換到其他載體上。在這個意義上,人類就可以永生了,真是老牛逼了。

那麼這篇GRE文章,你發現它其實在第一段就探討了人類的主觀意識,比如人的思維,情感還有行為方式,特別是一些人性的弱點,很多人都覺得和生物進化有關,也就是說,這些主觀意識至少要有生物基礎,比如人腦。但是到了第二段,你卻發現,作者雖然沒有否定這些主觀意識有生物基礎,但是他依然在結尾提出一個建議,我們應該去了解更多再下結論。所以講到這裡,希望這篇文章你可以至少理解一半了。

那麼另一半呢?另一半我們要從一個詞的解釋開始。這個詞是archetypal。啥意思呢?詞典里給出的中文解釋是:原型的。這個時候我相信你肯定還是一臉茫然,媽蛋什麼叫做「原型」啊?

看到了嗎?在我們很多英文閱讀考試中,你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你好不容易照著辭彙書背下來的生詞,真正放在文章中了,你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無法理解呢?因為你連這個詞的中文意思都沒鬧懂。

那我們回到「原型」這個詞上。那麼想要解釋明白「原型」這個概念,不得不提一人,這個人叫做榮格。相信如果你是一個特別鑽研星座的人,你應該對這個人的名字不陌生。榮格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師承佛洛依德。貼吧有專門的「榮格吧」,專門探討榮格發明出來的星盤,一號人格二號人格等,感興趣的寶寶們可以自行去研究一番。

但是我們今天主要要講的是榮格對於「原型」這個詞的發明。話說榮格有一天很無聊,拍腦門一想,老子也算是個博覽群書,裝B文藝的人,那麼如果我能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分析這些藝術文學的創作者,比如歌德,席勒啥的,豈不是很好玩呢。

說時遲那時快,通過榮格神奇的邏輯,他發現了大多文藝創作者與精神病患者有一個共同點,即:自主情節。

啥是自主情節呢?說白了就是,如果你有過和精神病患者相處的機會,你就會發現他們總是會臆想出來很多有的沒的,什麼被害妄想啊,突然想死啊等等。我在這裡對精神病患者沒有任何歧視,比如我上高中的時候就得過輕度抑鬱症,我總能感覺到我心中有一個小魔鬼,在自行其是。比如說小魔鬼有一天對我的身體說,考試多特么無聊啊,你就應該在考試的時候鬧肚子。結果我的肚子在考試的時候就真的疼了。

因而,我作為一個有主觀意識的人,在我的意識下面,竟然又一個不知道什麼玩意的東西(暫且稱為小魔鬼),在我的身體里橫衝直闖,發號施令,使我無法再次控制住我自己,這樣的小魔鬼就是自主情結。

那麼文藝創作者們,在他們的創作過程中,也都會有這麼一個自主情結小魔鬼先形成,然後作者突然有了創作衝動,他才能再次靜下心來把之前的衝動變成一種真正的藝術構思。這種感覺蠻像突然被繆斯眷顧了一下。

那麼無論是精神病患者,還是文藝作家,都要知道這種自主情結都是病理性的,即一種無意識的退化行為。最簡單的表現就是成年人退化成了小孩。所以神經病患者很多時候的行為會像小孩子,同時很多文藝大師都很返璞歸真。

但是還有一種退行,是退回到整個人類的童年,即人類最原始的狀態。所以重度精神病患者看上去和猴子也沒什麼差別;而很多文藝創作者,倒不能說他們直接就是說猴語了,而是他們會在自己的作品中,不自覺地帶出很多人類社會的原始意象。

原始意象大多數都和神話有關,比如說我們都很喜歡看電影追劇。男生追的劇一般都是《蝙蝠俠》《鋼鐵俠》一類,女生追的劇一般都是一個流落街頭的孤女被霸道總裁愛上的故事。但是你不造的是啊,這些影視劇中,都有著深深神話原始意象的烙印,即英雄和孤兒。還真別說,這兩類人很容易打動我們。

那麼在榮格眼中,你們之所以都會被打動,是因為在你的無意識深處,有這麼一種東西叫做「集體無意識」,即所有人類心中都會呈現一種共有的無意識,這種無意識在漫長的歷史中,沒有被壓抑,也沒有真正形成真正的意識,但是它卻一直附著在我們的基因中,讓我們整個人類都彷彿有一段共同的童年。

那麼上面提到的這些原始意象就被稱為原型。

原型就彷彿是人類共有的一種精神疾病,一個控制我們思想的小魔鬼。它一方面為我們的幻想與創作提供了靈感,卻也為人類帶來了很多人性上的弱點,控制著我們的行為,限制著我們的想像,讓我們有了太多慣性思維和人性的弱點。因而,這也正是這篇文章在第一段所提到的,正因為這些人類的情感和行為「in the grip of」我們之中,我們也就被其限制了自由,帶錯了方向。

說到這裡也許這篇文章就可以理解了。人類在遠古時代會有很多的constraint。比如看到閃電和打雷會恐懼,看到高卡路里的東西會狂吃,這也就慢慢發展成了人類的frailty。然而現代的人類按理說已經不需要這些constraint了。你躲在有避雷針的屋子裡完全沒必要害怕打雷;天天減肥,或者三項指標都高的你,最好能和高卡路里的東西離得遠一些。但是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打雷時還是怕到不行,想吃時還是饞得不行。因而人類就是這麼個東西,雖然人類的環境已經完全發生了根深蒂固的變化,然而人類的基因確還停留在原始時期,整個人類還是擁有集體無意識,這應該就是這篇文章最終想說明的。

但是與榮格思想不同的是,這篇GRE文章在第二段致力於擺脫這種「原型」帶來的限制,認為這些限制是人類本身的弱點。作者希望通過進一步了解人類進化與適應的過程,進一步了解這些限制,從而徹底擺脫他們。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呢?

我又想到了《未來簡史》這本書。此書的作者一直強調,現在的人類好自信啊。都在不停做實驗準備讓自己永生了,文章中這一個小小的基因缺陷,難到還改不過來嗎?完美人類大改造簡直是迫在眉睫好不好。

但是我總在想,把人類的一切弱點都糾正過來,難到真的是件好事嗎?我能想到的第一點是,按照榮格的理論,沒有弱點的人類,恐怕就再也沒有文學和藝術了。

比這個還慘的是,我們將活在一個再也沒有電影和電視劇以及綜藝節目的世界。

沒有甄嬛娘娘和夜華君等,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啊!

所以,完美人類大改造?good luck with that!


推薦閱讀:

TAG:榮格 | GRE | 潛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