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差問題多轉型難,為什麼校園貸還能融資備戰IPO?

近日,有媒體報道,分期樂計劃在美國上市,瞄準募集約6億美元資金。在去年7月份,趣分期也啟動了PRE-IPO輪融資,最終融得30億元人民幣。很有意思,那邊人們還在談論2016年校園貸重災區,還在為那些深受其害的學生及家庭奔走相告,人大代表們還在討論如何監管治理校園貸,這邊的校園貸們卻在準備上市了,難道是因為在美國上市不用顧忌其市場表現以及造成的社會危害?

整個2016年,因為校園貸的存在,造成了很多社會性問題。因為缺乏有效監管, 「裸條」、「暴力催收」、「超高滯納金」、「超額授信額度」、「超高手續費」等亂象爆發,嚴重擾亂行業以及社會秩序。當然,引發這些亂象的,更多的是違法校園貸企業,但是作為校園貸行業的頭羊,分期樂與趣分期同樣被用戶頻頻起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6十大熱點被投訴互聯網金融平台排行榜》,分期樂以39.65%的投訴量佔比高居排行榜榜首,趣分期的投訴量佔比為12.5%。

目前,這兩家校園貸正在轉型,包括優分期、名校貸也在轉型。但是剛剛轉型的校園貸,校園之外的業務能佔多大比例?而轉型進入新的消費金融領域,競爭或更為激烈。這種情況下,校園貸還能繼續融資並積極準備上市,這是為什麼呢?

校園貸頻頻發生問題,在於商業模式的缺陷

為什麼校園貸會發展成現在的態勢,造成了那麼多的悲劇事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商業模式。與社會上的商業貸款相比,社會貸款只帶給那些有能力還債的人,且還有相應的抵押。但是大學生貸款,第一是沒有什麼可以抵押,第二是沒有經濟收入使其還款能力太差。這兩點,必然會造成壞賬問題。

這種商業模式的主要問題在於無法實現閉環,只解決了資金流出的問題,但不能保證資金的回收。很多互聯網屬性的校園貸平台,只有放貸的能力,沒有催收的能力,對於貸款之後的管理能力太差,以至於無法保證借貸人定期還款。如果遇上不具還款能力的借貸者,只能通過催收公司來催款。借收分離,是這個行業的特性。過度依靠催收公司來實現收款,勢必會使成本的上升。據我所知,催收公司這樣的組織一般都是頗具社會性質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只有壞賬才會交給他們去收,分成比例可以高到五五開。催收公司不管借貸者是什麼情況,以收回欠款的結果為導向,所以暴力催收是很常見的,他們往往會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以讓借貸大學生心理難以承受,以致發生家破人亡的悲劇。

因為存在很高的壞賬率以及不小的運營成本,大部分校園貸平台也將房貸利息提高了很多。很多平台其實在做的都是高利貸,有的年利息甚至高達30%以上。「分期樂」曾在2016年被中國電子商務中心指放高利貸,其銷售的iPhone 6s,對大學生的分期利率高達20%。在很多裸條事件中,其周利息就能達到30%。

還有一點,校園貸平台為了搶奪市場,為了好看的數據以達到迅速融資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學生貸款准入門檻。很多人只要搞到學生信息就可以貸款,由此滋生了很多冒充以及詐騙事件,很多受害者接到催收電話時,都不明所以。

從商業模式上來看,裸持借貸算是讓借貸人具備還款能力的方法。但在本質上,這種方式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用戶與更大的市場份額。裸條倒是能保證借貸人還款,但是違法的,也是社會所不能容忍的。

為什麼學生群體壞賬率高,校園貸還要進入這個市場?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校園貸瞄準的不是學生本人的償還能力,而是學生家長的償還能力。有追債人曾透露,在他承接的100個單裡面,有85單是學生還不上貸款,要父母買單的情況。這意味著,如果不算父母還款,壞賬率竟然超過了80%。

其二,某些校園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還不上,然後產生大量的利息,利滾利最後實現更大利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很多學生「拆東牆補西牆」最後負債纍纍,就是一些中介慫恿的。

其三,校園貸是最大化利用了人類的本性,準確擊中了學生群體難以控制的貪婪等慾望,以各種誘惑誘導學生上套。試問,如果沒有分期樂、趣分期這類平台誘導通過貸款購買各種消費品奢侈品的途徑,學生們會走上休學停課賣房還債的不歸路嗎?

其四,黃與賭,已經發展成為校園貸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誘導學生借貸和還貸的重要手段。但凡是有色情與賭博存在的地方,就會有數不盡的財源。他們能創新裸條的方式,也就能創造更多花樣翻新的還債方式。

其五,有催賬公司在,即使有壞賬,總有一部分能收回。拖欠時日越久,利息也就越多,不會賠本。有的非法平台,甚至會認為拖延還債時間,就為更多利息。對於催賬公司的屬性,很多人都說有很社會的性質,若真是如此,說某些高校烏煙瘴氣,似乎並不為過。一本財經的採訪撰文有個案例,某知名小額貸款平台,壞賬率接近50%仍舊還可以月掙3000萬。這個規律在校園貸同樣適用,因為每個學生都關聯著一個家庭,父母要為學生欠款買單。

發展困難重重,為何還能多次拿到融資?

分期樂成立於2016年6月,分期樂先後完成了5輪融資,其中包括天使輪未知規模、A輪數千萬美元、B輪1億美元、C輪未知規模、D輪2.35億美元的融資。D輪融資以後,分期樂估值超200億元。近幾天消息盛傳,分期樂分期樂計劃在美國上市,融資約6億美元。趣分期自2014年上線,目前已經融資7輪,最大的一筆是2016年7月的PRE-IPO融資30億元,為其上市做準備。去年4月份,其估值也已達到150億元。

校園貸,自去年被曝光了「裸條」、「暴力催收」、「超高滯納金」、「超額授信額度」、「超高手續費」等多種亂象,今年必將迎來嚴厲的監管及政策。估值縮水,惡性事件頻發,嚴厲監管將來,校園貸實則正在遭遇極重的發展困境,卻仍能順利融資,難道投資機構都是只求奉獻不圖回報的傻子嗎?定然不是,投資機構看行業比誰都准。

事實上,校園貸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作為消費金融的垂直領域,是為了滿足大學生消費需求而誕生的。若能良性發展並與完善的商業模式,未來的市場空間還是足夠大的。另外,投資機構已經持續跟投了它們,自然是想其能夠在短時間內上市,以儘快套現退出。而從當前校園貸的發展亂象來看,以後的嚴厲監管是必不可少的,還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政策。所以,在政策出台之前完成上市,是校園貸以及背後投資機構最好的選擇。

目前為止,還在堅持運營的校園貸都在轉型。現在來看,對於大部分校園貸而言,轉型更多的是說法罷了。校園貸本就是一個互聯網金融的細分領域,經營校園貸的企業因為在普惠金融等領域有一定的發展瓶頸,才會到細分領域創業。那些宣布轉型的校園貸企業,無論進入那個互聯網金融領域,都要面對與行業頭羊的競爭。從行業規模以及商業模式來看,校園貸平台已落後於很多消費金融平台,如何與阿里、京東等巨頭抗衡,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仍是問題。校園貸們能在這種情況下快速轉型成功嗎?顯然可能性是很小的。

即便是在轉型,業務剛剛開始,它們也不可能放棄原有的校園貸業務,畢竟拋棄原有的業務模式、風控模型、用戶資源,無疑是相當於從零開始。同時,之前面向學生群體的房貸還沒有收回,不可能立即放棄這部分業務。還有,不要忘了校園貸們目前所有的融資與估值都來自校園業務,放棄這塊兒業務就等於沒有了估值,又何談上市?

去年9月轉型後的趣分期(趣店),新定位是覆蓋大學生、藍領、白領的年輕人群。無獨有偶,轉型後的分期樂(樂信集團),未來發展目標也是實現對校園、白領、藍領等主流移動互聯網消費人群的覆蓋。短時間內,它們仍然無法去掉大學生群體。

【王吉偉,商業模式評論人,專欄作者,關注TMT與IOT,專註互聯網+及企業轉型研究。微信公號:王吉偉(jiwei1122)】


推薦閱讀:

P2P平台壞賬「壓身」 外包處置有望成主渠道
P2P洗牌不斷,卻也錯殺冤殺?
P2P理財收益範圍多少才算穩健安全?
三年用戶破千萬,網貸黑馬愛錢進魅力何在?
玖富超能分期被騙,該怎麼辦?

TAG:互聯網金融 | P2P | 校園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