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力短租、無車承運及物流「傳統」心咒破解
前幾天,在濟南中物聯2016年全國貨運行業年會上,上海申絲物流熊總發言,談了傳統物流企業互聯網化轉型,介紹了他們的運力短租模式;今天,同事小李將物流沙龍上熊總的PPT轉給我,我和小李就這個PPT展開了一些討論。
小李
如何看待申絲的這個運力短租模式?
我
PPT看不太清楚,我大概看了一下,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供參考
1、申絲本來是3PL,現在想擁抱互聯網;
2、所以想搞一個申絲貨運網(類似寶供物流的一站網)(但我百度了一下,找不到這個網站),自己做貨和車的匹配,同時提供司機後汽車服務:ETC,輪胎等
3、出發點和目標是:減少傳統企業原來的中間層,通過3PL-平台-車主直接運力短租(也就是運力直采),發展無車承運人
給我們的啟發是:傳統3PL也在積極思變,怎樣利用互聯網工具來改變自己產業鏈條,減少環節,降低鏈條上關係方成本,達到共贏。
但,正如寶供一站網,運動員同時想做教練,成功難度大;最後只能將教練員身份剝離開來,單獨運營才可。
小李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傳統3PL企業做成無車承運人對他有什麼實際的好處,還是說藉助這把東風,為自身發展轉型提供契機?
我
傳統3PL發展成無車承運人,我們參照美國羅賓遜,它最直接好處,降成本,增利潤;無車承運,只是一種業務運作模式。
小李
PPT中有一句話寫:定位為交易平台,而非撮合平台,怎麼理解?交易是不是會產生資金流向以及對應的稅負票據?
我
交易平台意思是參與其中,申絲會帶去自己貨源,利用規模優勢給上、下游帶來成本降低和增值服務(ETC,輪胎,修理等);同時,我判斷,他們還想將自己產業鏈上的貨主和實際承運人甚至社會上的貨主和承運人都加入進來。
撮合平台,就是貨代中介模式,如淘寶,只搭平台,不參與交易。
如果交易平台,可能會有資金、稅票之類的服務,另外,利用交易平台沉澱的大數據,還可以讓服務更有針對性,並且衍生更多的增值服務項目。
小李
無車承運人,可以有效的去除中間分包層嗎?如果不行的話,成本從哪裡降?
我
無車承運人,我理解,會減少中間分包層,但結合國情、行業情況,不會消滅有價值的中間層,比如羅賓遜的實際承運人也有小車隊。
減少部分中間層,當然會降低一些成本。
通過無車化,把核心能力放到自身服務能力以及其它增值服務上,創造顧客好評和回頭率,同時也增加了其它贏利項目;現在一些泛物流項目:物流大數據,物流金融等,就是這樣思路。
傳統與互聯網
從關於這個PPT的討論,讓我意識到(其實無論我是否意識,它始終存在),「傳統」的3PL公司也在積極地求變,我在傳統兩字上打上引號,是想扣問:3PL真的「傳統」嗎?誰認為3PL傳統?是當下的互聯網公司、互聯網+物流公司?還是我們3PL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經濟下自認為「傳統」?抑或是貨主企業或社會大眾?如何破解物流人「傳統」魔咒?
我百度一下傳統的定義:傳統,世代相傳、從歷史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對人們的社會行為有無形的影響和控制作用。
我想,現代物流在才只有短短數十年歷史,何來傳統?
前幾年,投資人紛紛看好用互聯網改造物流,投資了數百個互聯網APP和平台,一時物流行業互聯網+物流揚眉吐氣,紛紛要改造物流行業、革傳統物流的命;幾年時間過去了,雖然艱難,但傳統的物流還存在;但「革命者」卻很多都風清雲淡了,成為「傳統」;處於「被改造」的物流人,發現大風過後,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只不過,多了一些業務選擇模式和運力尋源渠道;被互聯網「改造」一遭,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還是不能帶來「江湖地位」的提升......
「傳統」物流人,忙於生存,整天為找貨、找車在一線奔波,灰頭土臉、披星戴月,何曾見過,新銳互聯網+物流公司動輒幾千萬甚至幾億的被人投資,來錢如此之快,花錢如此之大氣,對比自己,發一車貨才掙個三兩百塊錢,如何不心生敬畏?從而想到自己太「傳統」?
社會大眾,看到的一邊是互聯網模式媒體宣傳的鋪天蓋地、紅紅火火,一邊是土裡土氣的物流人,「傳統」想法油然而生。
如何破解「傳統」物流人互聯網魔咒?
或許從我國發展最好的兩家企業,我們可以對「傳統」和互聯網的關係有所啟發。
早期,馬雲說: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馬雲還和王健林打賭,賭到2020年電商和線下零售誰將佔比高,但現在當事雙方都分別向線上和線下延伸,看來,最後兩家都會是線上線下相結合、全渠道的商業模式;從一定意義上說,兩人不分輸贏。最近,馬雲說,我們不是電子商務公司,我們要發展新零售......
所以,互聯網發展的趨勢,不是如前幾年那樣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它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效率提升的工具;無論哪種類型企業,最新的互聯網企業也罷,傳統企業也罷,最後都要回歸商業本質:實打實的經營,服務,贏利。
物流人不要妄自菲薄,打鐵還要自身硬,做好自己、提升自己;互聯網不是救世主,互聯網只是改良和提升自己的工具;概念不重要,叫運力短租、運力直采、無車承運都沒有影響,關鍵是業務模式的背後我們的服務能力和質量水平。
祝物流同仁都能在這概念多多的滾滾紅塵中抑制「跟風」誘惑,堅守經營本質,利用好包括互聯網在內的工具,穩打穩紮、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推薦閱讀:
※對初入物流行業的新人有什麼建議?
※汽車運輸要有哪些交接手續
※求分析目前國內的國際貨運代理(貨代)這個行業的發展情況?
※如果 3D 列印被大範圍採用,對汽車行業的製造和物流有哪些影響?
TAG: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