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上映9天4億票房的營銷啟示!
在電影院里,如果你事先不了解《大魚海棠》這部電影,可能不會首選看它,因為實在沒有想好名字和海報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
我是被朋友圈的各種評論吸引,有人說它像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有人說它的動畫「美哭」,也有人吐槽故事簡單,畫風模仿等等,在之前也並未關注,也沒有參與他們的眾籌,直到在電影院看完電影后,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著名影評人張敞說「電影院是意志薄弱的人獨自飲泣的地方」,看來我是那個意志薄弱的人,面對一個動畫電影,卻被裡面的一些對白觸動,湫對椿的愛,最後他說會化成風雨陪伴她時,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可能,有太多的觀影者和我相似,因為那份純純的愛,都是埋藏心底,或者曾經擁有,但電影中的情節不斷推進後,我們也是慢慢被激活了內心的澎湃。
《大魚海棠》被詬病的是不斷跳票,還有故事單薄,以至於豆瓣6.6評分,顯然不是高分了。
我不評價電影的技術能力與藝術水平了,主要想和他們討論一下這部片子上映9天可以到4億票房,微博話題已達31億,可見它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電影之一。
有四點值得大家借鑒:
1、營銷故事化
我們常常思索用什麼樣的內容創意觸動用戶?
為什麼做這個產品,是什麼機緣創造了某個品牌,而期間又發生了什麼跌宕起伏的故事,甚至是破產等等,這些點可以串聯成一篇文章,成為一個故事化的內容,通過新媒體渠道,尤其在公眾號中傳播。
我是被一篇關於《大魚海棠》導演12年為了這部電影而不斷努力的故事打動,才開始關注,並去看了電影,又作為「自來水」寫了這篇文章的。
還有比如北京有一個肉夾饃品牌叫「西少爺」,在創始人創業時,他寫了篇文章,就是講他為什麼創業的故事,這樣一篇文章傳播了百萬以上,為此獲得很多採訪機會、投資機會等。
2、話題爭議性
有時我們在營銷時會「故意」創造很多爭議性的話題,如果對於一個事件都是千篇一律的說好,沒有「質疑」,反而不能引發更多人關注。
在有不同的觀點對這部電影評價下,網上看到很多導演的回應,以及各個自媒體曬出一些電影手稿等等。
如果你做話題營銷,那就要有能力掌控話題方向,對爭議質疑、回應等做好準備,正反觀點的碰撞下,聚焦了目標用戶,才會產生轉化。
3、產品熟悉感
熟悉感不等於不創新,熟悉感會讓用戶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同時會對產品有好感,比如《大魚海棠》的建築場景用了客家建築風格,裡面的畫風又有宮崎駿的影子,總之我們並不陌生,這些細節又做的很不錯,所以熟悉感的滲入是讓我們和產品離得更近。
4、傳播跨界化
營銷不單單是把產品發布時間、價格、功能告知,而是更多資源整合、創意輸出,所以在傳播的跨界上成為目前很重要的方式之一。
這部電影有哪些跨界方式呢?
合作活動:與女生們喜愛的美圖App合作推出了「大魚海棠專屬濾鏡」
衍生品電商:在光線旗艦店推齣電影衍生品。
明星參與:劉同、柳岩等明星參與傳播。
「營銷故事化、話題爭議性、產品熟悉感、傳播跨界化」這四點對於我們做產品營銷來講有借鑒作用。
當然,這並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也不是完美的營銷,如果你做一個產品的推廣,總是「跳票」,用戶會反感的,這一點也要規避,再好的情懷也敵不過用戶的高期待,如果你在前面預熱期不斷拉高預期,這樣的營銷是有風險的。
最後總結一下:
大魚水中游,
海棠椿與湫。
熟悉美動畫,
爆品營銷求。
(魏家東,品牌營銷專家,《數字營銷戰役》、《借勢》作者,WeMedia成員,2014年度最佳自媒體人,2015年度自媒體三劍客。轉載自:魏家東公眾號,ID:weijiadong2013或搜索「魏家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