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看膩的互聯網合併戲碼,可能會在滴滴Uber間上演了

  魏家東/文 《數字營銷戰役》、《借勢》作者

  滴滴最新融資73億美元,優步也在持續融資,其中中國市場是一個投資最為嚴重的市場。滴滴優步殘酷的搏殺,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結果呢?  

  Uber來到中國,可真算是遇到對手了,說真的,Uber在滴滴的主場中國戰勝滴滴可能性很小。滴滴坐擁100億美元現金和一半市場份額,背後更有阿里和騰訊。而放眼全球,Uber除了中國市場還有很多可以投資的地方,那裡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強大的對手。可能,Uber從中國抽身未必是一件壞事。

  從滴滴的角度來看,雖然國內實力強大,但畢竟完全依靠融資,滴滴雖然號稱要出海,歷史上從沒有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境外成功過。而且,美國、歐洲基本是優步的天下,滴滴如果想殺出去也只能依靠巨額的補貼,其資金恐怕很難支持。所以,滴滴目前通過投點小錢給優步的境外對手比如Lyft,僅僅能噁心一下Uber,實際效果可能極為有限。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十分微妙境遇,Uber不讓滴滴輕易出去,滴滴也不讓Uber隨意進來。既如此,我們是否可以做出一個大膽假設,滴滴Uber在中國,會不會從某種角度上在一起呢?  

  合併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滴滴和Uber都是開曼結構,都未上市。合併難度很低,而且很多股東重疊,合併後產生的成本節約是巨大的。據估計每年能產生超過20億美元的節約。除了節省資本之外,通過合併,Uber可以通過協議將滴滴按死在中國市場,杜絕滴滴出海的可能。

但必須需要說明,我們這裡說的「合併」,與一年前滴滴快的合併是有本質區別,所謂的合併等於說是劃分勢力範圍。畢竟在各自地盤上還有對手來勢洶洶,不好對付。

  而筆者認為促使二者在中國市場「合併」的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迫在眉睫的政策壓力。

【千呼萬喚的「專車新政」可能真的要出來了】

  哄哄嚷嚷了一年多,自打專車出現那一天起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專車新政,也許真的要出來了。網路上關於專車新政的版本有很多,我在此列出幾個關鍵指標供大家端詳:

1,車輛必須統一監管,掛在專車公司,一輛車只能掛靠一家平台

2,私家車需要改變為「營運資質」,報廢年限更改為最多12年

3,司機要重新取得」營運人員資格證「,並且交納更多的「營運稅」

  仔細觀察上面三條,發現其實這也是政府監管的常見方式,先松後緊、放開口子,行業先搞大,再出政策干預監管。車輛統一監管確實解決了今天營運人員素質的問題,出了問題,政府除了追責於個人,更加追責於網約車平台,也迫使各大平台加強人員資質管理,如滴滴般龐大的駕管結構,其監管成本會空前增加。  

  專車司機只能接入一個平台,這對於多平台作戰的私家車主且收入過萬隻能是夢想了。同時車輛掛靠專車公司變成營運車輛,報廢年限將縮短至12年,這一硬性規定可能將直接把兼職賺油錢的私家車車主擋在專車這個行當「門外」。 「專車新政」針對車輛和司機提出的嚴苛要求,足以令絕大多數私家車主望而卻步。

【新政來了,抱團取暖還是自力更生】

  現在主流的出行平台,除了滴滴與Uber,還有主打高端品質服務的神州專車,以及被樂視控股的易到用車。專車新政的出現無疑對這四家公司的打擊是巨大的。

  政策的下行,導致滴滴與Uber——這兩個在中國盤踞的出行巨頭如芒在背,「新政」針對私家車和司機提出的嚴苛要求,足以令絕大多數私家車主望而卻步。」新政「一旦實行,保守估計,滴滴、Uber等倚靠私家車的C2C專車平台的車輛數量會銳減40%,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必然會導致客單價上升,接單速度和叫車成功率也大大下降,導致客戶流失,同時還會衝擊順風車等衍生業務,陷入惡性循環。  

  各大平台在補貼方面驚人的相似,似乎都在期待市場回歸理性。滴滴和Uber,在四個月的時間裡面,將司機端的補貼砍掉了一半多。最近滴滴也發布聲明,全國各地專車價格普遍上調1/3。易到7月搞了次血淋淋的營銷,結束了充百返百活動,停止了現金補貼。神州方面,從充百返百到現在充100返20,補貼額度一直在降低。

  一系列動作都說明各大專車公司在積極應對這次危機,可以看到的是,滴滴融資在增加,補貼卻在減少,資本的唯一去向只能是購置大量的自有車輛,布局B2C重模式。並且以融資租賃的方式鼓勵司機買車接單,力求在短時間內組建一支規模較大的車隊。最近號稱充值60億人民幣的易到,相信也會拿出大量資本購置車輛,藉此來面對可能到來的專車新政。

  神州專車依靠神州租車的大量自有車輛,走B2C的重模式,專註於高端市場,滴滴Uber的搏殺對神州的影響相對較小。自有車輛,專業司機,舒適安全專業化,在模式上更加符合新政,儘管提高運營車輛報廢年限會增加車輛運營成本,即便如此,神州專車也是專車新政下損失最小的出行平台。

  2015年2月14日情人節那天,滴滴與快的合併引起軒然大波,互聯網從業者紛紛認為出行市場大局已定,可是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戰場沒有變,變的只是對戰的雙方。而伴隨著政府部門對專車市場幾年的觀察,自然會以高壓之勢介入進來重新劃分利益結構,顯而易見,政府的考慮範疇不僅僅是互聯網行業,而是包括傳統計程車行業的整個社會架構,自然會有另一番考慮。

  (以上僅為行業觀察,歡迎探討交流)

  (魏家東,品牌營銷專家,《數字營銷戰役》、《借勢》作者,WeMedia成員,2014年度最佳自媒體人,2015年度自媒體三劍客。轉載自:魏家東公眾號,ID:weijiadong2013或搜索「魏家東」)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衛計委的2020年家庭醫生簽約擴大到全人群?
怎麼評價國家鼓勵國企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
如何評價新政取消農業戶口?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有關動漫、遊戲的相關條目摘抄
如何看待當今日韓流行文化只剩下韓文化?

TAG:專車 | 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