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如果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在描述她母親時,用的詞語是,吸毒,酒鬼,瞎子,精神分裂症。。。。那麼這個孩子的內心會是怎樣,她沒有抱怨,也沒有難過,因為她愛她的媽媽並依然相信她的媽媽是愛她的。這部電影拍的很理智,也很沉重。女主liz的父母吸毒,爺爺亂倫。她逃課照顧媽媽,因為逃課過多被送到收容所。她渴望親情,媽媽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對她很好,但最終,她的小小心愿隨著艾絲病的母親的離世而破滅。然後她開始努力,她開始把別人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甚至是在餐廳洗盤子的時候。隨著她的不斷努力,最終她用2年時間完成4年課程,進入哈佛,她開掛的人生開始一步步開啟。


影片有幾點讓我觸動很深,第一是,同樣的生存成長環境 liz的姐姐卻沒有太大的改變,有種認命的無奈,而liz 的好朋友,一個同樣不好家境出來的姑娘,一直都極度自卑,並認為好的學府怎麼可能要她們這種人。最後只能是找個工作養活自己而言。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是在一個電影群里,大家聊起了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嘲笑這些個未斷奶的成年人,動不動就把原生家庭掛在嘴邊,覺得自己的不好都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最終,群里有人推薦了這個電影,想說明的是,即使是同樣的家境,也會培養出不同的孩子,人與人之間,甚至是親兄弟姐妹之間也是有差距的,這樣的差距不是在於智商,也不在於情商,而在於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以及是否要解決問題的心態。因為抱怨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每個人的現狀分為三個區域,核心部分是舒適區,這是大多數喜歡安於現狀的人最喜歡呆的地方,往外一層則是學習區,在這個區域,你是在認真接納知識,完成自我提升的一個過程,有挑戰但不至於讓你不舒服。慢慢的,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和你能力的提升,一部分學習區也會變為舒適區,而一部分恐慌區也會變成學習區,最後,也是最外圈則是恐慌區。Liz 的成功除了她不懈的努力,也有她直面恐慌區的勇氣。在我看來,恐慌區其實不一定是一些具體的內容,可能只是一個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標,為了接近這個目標,而把自己一步步從舒適區過渡到學習區,最終實現目標。但現在很多人,可以說很多現代人,舒適區待久了,感覺就像柏拉圖洞喻中的人們,即使不再被繩索綁住,也不願意回頭,去面對那個真實的世界,因為眼睛也許會痛,思維方式也許會被顛覆,世界可能不是自己心中的樣子。甚至會責備那個要帶他們出去的人,嘲笑他的無知。

第二點是關於學校社會對於liz 的影響,缺課多就會被送到收容所。學校老師對於孩子真摯的關愛,以及告訴她一定要來上學,下次再不來我就報警,這不是威脅,是關心。再到liz 的高中老師對她的鼓勵,甚至是鄰居阿姨對她說的話,一定要上學。她雖然缺少了來自家庭的關愛,但是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告訴她學習的重要性,督促她去努力。這對於一個處於家庭破裂,父親也進了收容所的未成年狀態的孩子來說,應該算是一種難得的鼓勵和慰藉了。即使父母沒有給她應該有的正常家庭該有的一切,但她依然愛她的父母,這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接納,理智,不抱怨,當她對他父親說我愛你的時候,她父親反而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失職。其實一個人真正成長,不是對於痛苦的淡忘,也不是對於目標的追求,而是從開始塑造一顆堅韌強大的內心開始的。

第三點是關於人生選擇。有句話說,沒有腳的鳥才能拚命飛翔。當被記者問到你是怎麼做到的,她的回答是,我怎麼能做不到呢?的確,她根本沒有選擇,如果有,也只是選擇不被困難打到並拼勁全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當被問到曾經的生活,指的是那些睡不醒吃不飽撿垃圾的日子,會不會覺得對不起自己,她的回答對我的觸動很大,「我覺得我很幸運,因為任何敏感的安全感,都被我從身體中拋出,我必須,沒有後退的路,只能盡自己所能去工作,並且看看會發生什麼」這是一種向死而生的精神境界,這一切都從liz堅毅的眼神中可以體會到她內心的強大和對美好未來的渴望。因為沒有退路,不願隨波逐流,更不願意複製父母的人生。當一個人真正在人生低谷的時候,任何的掙扎都會是向上的,那些個活在內心深處的信念,足以支撐每個人走過生命中暗淡的歲月,洗盡鉛華,才能把日子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向死而生不是宿命,而是使命。此在,即永恆! 最後,這個影片滿滿的勵志,催人振奮,中文名字,風雨哈佛路,英文名字是 homeless to Harvard,字面翻譯為從無家可歸到進入哈佛大學,英文的翻譯有三個要求 信 達 雅。這看似達到了最高要求的翻譯我卻覺得有點意思,看來我們國人眼中的無家可歸等同於接受風雨的洗禮!so。。。如果下次我告訴你,我無家可歸了,記得給我送把傘~ ~


摘自百度百科:洞喻:這是柏拉圖在《國家篇》514-521中描述的對人類知識的基本想像。設想在一個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們自小呆在那裡,被鎖鏈束縛,不能轉頭,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們後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條橫貫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築有一堵矮牆,如同木偶戲的屏風。人們扛著各種器具走過牆後的小道,而火光則把透出牆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認為影子是惟一真實的事物。如果他們中的一個碰巧獲釋,轉過頭來看到了火光與物體,他最初會感到困惑;他的眼睛會感到痛苦;他甚至會認為影子比它們的原物更真實。如果有人進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陽光下的世界,他會更加眩目,甚至會發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後才能看陽光中的事物,最後甚至能看太陽自身。到那時他才處於真正的解放狀態,會開始憐憫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來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時間去適應洞中的黑暗,並且會發現很難說服他們跟他走出洞穴。柏拉圖明確聲稱囚徒與我們相像,即是說他們代表人類的狀態;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過程則類似於通過教育而獲得啟蒙的過程。我們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對上面事物的觀照解釋成是靈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過程。洞穴之喻對於後來的政治和教育理論影響很大。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是指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存在論名著《存在與時間》裡面用理性的推理詳細的討論了死的概念,並最終對人如何面對無法避免的死。在書中海德格爾對「向死而生」的解釋是:死和亡是兩種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個過程,就好比人從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邊緣,我們過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鐘,都是走向死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過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個人生理意義上真正的消亡,是一個人走向死的過程的結束。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海德格爾死亡本體論的關鍵點。亡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用重「死」的概念來激發我們內在「生」的慾望,以此激發人們內在的生命活力。這就像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因為海德格爾很清楚地知道,以人貪戀慾望滿足的本能力量相比,不在思想上把人逼進絕路,人在精神上是無法覺醒的。一個在精神上無法覺醒的人,他的存在對於這個世界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的,最多也就是體現了存在者自身在世界這個「大存在」中的「小存在」。

海德格爾正是用這種「倒計時」法的死亡哲學概念,來讓人們明白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長的,這種延長是「內涵性」,就是通過內在精神成長的方法,看淡各種功名利祿對我們精神上的誘惑。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煥發出生命的積極進取意識和內在活力。通過提高生命中每分每秒的質量和長度,來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標的密度,只有這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現出無限的可能性。



此在: 海德格爾不願意用人這個概念,他要尋找一個專門的概念即「此在」(dasein)來表示他的哲學觀點。在外延上,此在就是人,但在內涵上沒有任何規定。此在有兩個特徵:一是此在總是我的存在沒有一般的存在,此在是單一性的,不可替代不可重複的。二是,此在的本質在於他的存在,他不是事先規定好的,而是在起來從存在中去獲得本質。

此在是個正在生成的但目前仍然是個尚不是的東西,指的是人的生成過程,換句話說,就是指正在生成、每時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但他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的人,而是生命活動的動態的人。「此在是在世中展開其生存的」,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呈現其生命價值。


《風雨哈佛路》是最經典的勵志電影之一,根據麗絲·默里真實事件改編。

講述了麗絲本人在極端糟糕的環境下,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學業,以全優的成績考入哈佛,並獲得《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的故事。

風雨哈佛路書籍

麗絲憑藉自己的親身經歷獲得了「白宮計劃榜樣獎」,以及美國脫口秀女王頒發的「無所畏懼獎」,而且還受到了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的接見。

2003年,麗絲的故事被搬上熒幕,得到了第55屆艾美獎三項提名。

十五歲的小女孩麗絲成長在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她很小的時候父母開始酗酒,此後在父母的爭吵和大罵聲中長大。

由於對生活的失意,她的母親開始吸毒,在毒癮發作的時候,會為了搶奪家中僅有的一百塊和兩個親生女兒撕扯(為了買毒品)。

麗絲的父親是個天才,他能輕鬆的回答幾乎所有問題。

看著電視猜主持人下面要說的話百發百中從不失誤。

但是他性格懶惰又自私,不工作也不操心家事,家裡的女眷們忙著爭搶就「救命錢」,他連看都不看。

在一次次注射毒品的過程中,麗絲的母親感染了艾滋病,精神幾近崩潰。

為了不被送進收容所,麗絲的母親住到了外公家。

麗絲的外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變態,在麗絲母親很小的時候,麗絲外公就侵犯了自己兩個親生女兒。

因為性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配合),麗絲並不受外公的待見,所以她只能和有同樣遭遇的克里斯在社會流浪。

話說麗絲和克里斯的相識也是蠻奇葩的,因為她們的友誼是從玩泥巴開始的···

不久後,麗絲母親不治身亡。

無處所依的麗絲躺在母親棺材上

面對母親的離世,麗絲的心中無數情感交織在一起,既有傷心難過,又有失望無奈悲憤:

「有時候我覺得世界外有一層外殼,我們所有人都生在這層殼之裡面,你能從外殼看到外面,但是你卻出不去」

「這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我們都活在彼此心中」

參加完母親的「葬禮」麗絲開始重新思考人生,她真切的感到在這樣沉淪下去,自己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慘。

她決心告別過去,用真情打動了校方,兩年讀完了四年的課程,考上了頂級學府哈佛大學,並獲得了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

一、基因非常重要。

麗絲如果沒有父親聰明的基因,她再努力,也無法進入哈佛的,在沒有良好的教育資源的情況,想都不要想。

而她母親,精神正常時,也是非常勤勉,做事井井有條,而且非常向進的。這樣的基因,也注入到了麗絲的基因中。

麗絲

二、環境非常重要。

麗絲環境非常糟糕,糟得不能再糟。

但是,正是因為觸底了,她任何一點進步,都是向上。

糟糕的環境和父母親人,反而促使了麗絲的逆反心理。

三、同情麗絲的父母,甚於麗絲的努力

母親篇

母親的無奈

這是個勵志片,整部電影都在圍繞這個主題。

但是,更讓我入心的,是麗絲的父母。

是的,她母親吸毒,她為了毒品,從兩個女兒手中搶走了最後100美元的生活費。她沒有盡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

然而,正如麗絲所說,不是她不愛女兒,而是她已經無力無力給予了。

我們能看到兩個片段,從戒毒所回來,母親把家裡打理的整整有條,還報考了法院的數據員。包括麗絲去外公家找到母親的那段時間,母親都是一個非常明睿的女人。

但是,麗絲母親出身,卻比麗絲更悲慘,和妹妹一樣,小時候被父親強暴,導致妹妹瘋了,母親瘋了,自己也有了精神分裂症,後面又染上了毒品,嫁給了一個沒有任何家庭責任,創造財富的丈夫,生活越發的沉重和不堪。

她選擇了沉淪,雖然她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她也曾不止一次嘗試,要重新生活,從戒毒所回來,她打掃房間衛生,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把女兒照顧得無微不至。她甚至報了法院的數據員考試。然而,她沒有麗絲的幸運,不堪的童年,糟糕的生活狀況,以及一個你努力改變生活,但是他卻一無是處,一絲手也不動的丈夫,她看過去,只有絕望和不堪,她最終被沉重再次壓垮,選擇了復吸毒品。

是的,我不覺得麗絲比母親厲害,她的成功,只是比母親少了沉重的過去和負擔,以及,母親沒有的,麗絲來自父親的智商遺傳。

父親篇

父親對麗絲的教誨

麗絲父親是一個糟糕到極點的父親,他吸毒,而且從不工作,從不知丈夫的責任,父親的責任。

當妻子和兩個女兒,為了毒品在家裡為了最後一點錢而爭奪,他能優哉游哉的看電視。

當女兒要被收容所強制帶走時,他沒有任何挽留,積極的收拾女兒的箱子,彷彿儘快拋掉一個負擔。

然而,我們能通過電視問題競賽,看出他有超高的智商。

但是,為什麼他自己不去參加電視知識問答節目?他為什麼不利用自己知識去謀取一個輕鬆的工作?他的懶散,不負責,後面,應該有一個和麗絲母親一樣的悲慘經驗吧。

麗絲與父親之間的交流

 相對於個人是選擇努力還是不努力,奮鬥還是墮落,我更震撼於人身上,無法抗拒的悲劇以及影響一生的陰影和很難解脫的環境。



很多年前,我們英語老師推薦我們看《風雨哈佛路》,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出生在美國貧民窟小女孩擁有驚人毅力和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被哈佛大學錄取、去紐約時報工作的故事。

Liz的父母不給力,母親又是酗酒又是吸毒又精神分裂還基本失眠,她沒有教Liz怎麼打掃房間,也沒告訴Liz要洗澡要勤換內褲,但Liz仍然非常愛自己的母親,小小年紀就照顧自己的母親。有一段時間,Liz也被送去收容所,裡面也有不少女孩欺負她。後來父親也進收容所,Liz輾轉被送去外公家一陣子。

15歲那年母親去世,Liz也開始無家可歸,她無法拼爹拼媽,也是在這時候她意識到要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她抓住機會設法去了好學校,邊打工邊學習還跳級了,她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爬出自己生長的那個「垃圾環境」。和國內很多寒門子弟一樣,Liz也是想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所幸的是,Liz的樓上鄰居伊瓦老太太和給她A-的老師伸出救援之手,幫了她很多。

當老師帶他們去哈佛參觀時,Liz就給自己定了哈佛的目標。一方面她不斷提高自己成績,另一方面她尋找獎學金的機會並鎖定紐約時報。在面試前,她跑去找姐姐借件風衣,小姑涼早已經不再是那個不懂得洗澡勤換衣服的「臭孩子」,她知道面試要著裝正式得體。在面試時,她發現面試官們已經對她前面所講的興趣不大,沒怎麼打動他們。於是,善於抓住機會的她,就開始打同情牌,搬出她的母親,馬上不少面試官為之動容,最終,她拿到這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畢業後進入紐約時報工作,還給自己買了套公寓。

Liz是一個樂觀的姑娘,她生長在很差的環境中,甚至曾經撿垃圾吃,她也曾掙扎迷茫,但最終她沒有放棄自己,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更加努力地走出那種環境,走向更好的世界。

很多人可能會納悶Lis為什麼自己那麼小,還要照顧母親,甚至母女關係顛倒。母親給予Lis生命,曾經給她帶來幸福和快樂的回憶,Lis知道母親是可憐之人,她比較孝順,靠著這些曾經的歡樂撐著過日子。

國內的應試教育被批判很多年,Lis也像應試教育的產物,在影片中沒看到她參加什麼課外活動,課餘時間一般看書打工。當然她也不是學習機器,Lis挺聰明,也會察言觀色,而且情商不低,她和A-老師的助理打成一片。而且影片中,她在等A-老師時就寫完作文,A-老師看了也滿意並迅速要錄取她。還有她拿100分那次,可以看出Lis擅長文字,而且寫作水平也高,這也為她日後拿獎學金和進入紐約時報做鋪墊。文筆不錯,情商也不錯,因此哈佛畢業去紐約時報也混得不差,很快自己買了公寓。如果她沒這個特長,可能還是泯然於眾,進不了哈佛,或者拿不到獎學金沒錢讀哈佛,或者哈佛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等等。所以,她的成功不僅僅是努力的結果,還有天分,還有他人的幫助。



《風雨哈佛路》是美國一部勵志類型的電影。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哈佛大學的經歷。

這部電影,第一次看是在大學裡的語音課上,語音老師推薦的。當時看完覺得女主莉斯充滿了正能量。莉斯的內心也是一個很強大的女孩,當然有一點就是她在由於家庭的不幸中,看到的不只是絕望,而是一種強烈的生存慾望。影片中,有介紹到,她曾經與一群流浪的小孩在一起生活過,但是她並沒有完全融入到他們之中,而是想辦法讓自己變強。因此,後面她選擇在一家機構進行學習,她憑藉著她的聰明與堅持的毅力,最終擺脫了陷於囹圄的人生。

也許,是因為莉斯從小就明白一種危機感,每次母親一發作,她就更能體會,自己需要照顧母親,而不是母親照顧她,這樣的一種比其他人更早的成熟,讓她明白一切不會更糟了,所以她在沒有其他任何讓她覺得有所顧慮的情況下,她拼盡了全力的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有能力。

想想這部影片講述的故事,其實並不特殊,它很簡單,也很像我們的生活。我們同樣在經歷著世間各種不幸與遭遇,大大小小的風雨,所以,每次看到不管是莉斯的不幸還是她勇往直前的情節,我們都能引起共鳴。在經歷風雨的同時,我們需要打拚,需要明白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站在高處。

總之,這樣的影片感覺就像是很多人的影子,只不過有些人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而它告訴你,一切都會是光明的。



《風雨哈佛路》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邁克·里雷等主演。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哈佛大學的經歷。

影片中莉斯小的時候家庭環境很差,母親酗酒吸毒,並且患有了精神分裂症。父親也吸毒,但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莉斯卻依然心地善良。在15歲時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莉斯以乞討為生,在這過程中,她明白了讀書的重要,通過努力打動了校長,獲得了高中的入學機會,一邊打工一邊學習,不斷的努力成功進入了哈佛大學讀書。

這是一部簡單的電影,敘述的是一個真實、努力女孩的人生經歷,通過莉斯日常的生活引起了我們的共鳴,帶給我們深深的感動。

不過這部電影在莉斯日常生活的艱辛方面時間過長,在對莉斯幼時和青少年時的困苦描寫有些拖沓,對於莉斯認真學習的方面描寫過少,給人的感覺並沒有多努力的學習,比較輕鬆的就上了哈佛大學。

總體來說這還是一部不錯的影片,一部經典的勵志電影,值得觀看。



推薦閱讀:

傑作(影評,Phantom Thread)
聽說一夜約兩次,就能遇到真愛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
la la land

TAG:影視 | 電影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美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