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的第一次集結中,富樓那尊者對於集結有異議,請問其他沒有參與集結的尊者有沒有異議呢?

南傳律藏《犍度·小品·第11五百集結犍度》中如是記載:

「爾時,具壽富蘭那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遊行於南山。時,具壽富蘭那於諸長老比丘結集法與律時,隨意間住南山後,至王舍城竹林迦蘭陀迦園諸長老比丘處。至已,與諸長老比丘相俱問訊而坐於一面。於一面坐時,諸長老比丘言具壽富蘭那:「友!富蘭那!諸長老結集法與律,受此結集!」「諸友!結集法與律雖善,然而,我如世尊現前時所聞、所受而受持。」

這段話的重點是「諸友!結集法與律雖善,然而,我如世尊現前時所聞、所受而受持。」富樓那尊者說你們集結的經典和律典雖然很好,但是我親自在世尊那裡聽到這樣和那樣的開示,我如我所聽到的那樣去受持。至於你們集結的,我呵呵。

南傳的這部分記載其實還不太明朗。同為上座部的律藏——《四分律》中對此事的記載就稍微詳細一點

《四分律》卷54:

「時長老富羅那,聞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即與五百比丘俱,往王舍城,至大迦葉所,語如是言:「我聞大德與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我亦欲豫在其次聞法。」

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為此比丘更問優波離,乃至集為三藏,如上所說。彼言:「大德迦葉!我盡忍可此事,唯除八事。大德!我親從佛聞,憶持不忘。佛聽內宿、內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從彼持食來,若雜菓、若池水所出可食者,如是皆聽不作餘食法得食。」

大迦葉答言:「實如汝所說,世尊以穀貴時世人民相食乞求難得,慈愍比丘故,聽此八事。時世還豐熟飲食多饒,佛還制不聽。」

彼復作是言:「大德迦葉!世尊是一切知見,不應制已還開、開已復制。」

迦葉答言:「以世尊是一切知見故,宜制已還開、開已復制。富羅那!我等作如是制:是佛所不制不應制,是佛所制則不應卻。如佛所制戒,應隨順而學。」

在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是故言集法毘尼有五百人。」

《四分律》記載的是大迦葉召集了五百阿羅漢集結經典。富樓那尊者帶領著喜好議論的一群人在外地教化,聽說世尊涅槃後趕緊趕回來,結果經典集結完畢了。富樓那尊者說你們都集結完了啊?那我也要參與才行啊。於是大迦葉尊者重新把人喊過來,重新集結了一次。完事後富樓那尊者說:我有異議啊!有八事世尊這樣說這樣說的。大迦葉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當時在的時候世尊是那樣說的,但是後來情況有變,世尊又重新因新的因緣又有所開遮。富樓那說,那我不認,反正我當時是這樣聽到世尊親口說的,我就要這樣執行。

對於富樓那尊者的情況,引發了我的思考:

大迦葉尊者集結的時候,只是召集了五百阿羅漢,議論第一的富樓那尊者回來與會的時候,開始產生了矛盾:有些法,富樓那尊者沒有聽到,他不承認!

與此類似的還有一些記載,如《三論玄義》卷1中說:「至二百年中,從大眾部內又出一部,名『多聞部』。大眾部唯弘淺義,棄於深義。佛在世時有仙人,值佛得羅漢,恆隨佛往他方及天上聽法。佛涅槃時,其人不見。在雪山坐禪至佛滅度後二百年中,從雪山出,覓諸同行。見大眾部唯弘淺義不知深法,其人具足誦淺深義,深義中有大乘義,《成實論》即從此部出。時人有信其所說者,故別成一部,名『多聞部』。」這裡是說部派分裂的原因是因為有阿羅漢出來說自己聽到的但是沒有集結的法,別成一部。關於這部分的內容,更多的就是大乘主張的「窟外集結」。

所以問題是第一次集結,並非沒有異議。從如上的記載來看,是有不同的聲音的。關於第一次集結和窟外集結,諸位還有沒有更多的看法呢?

請教。


關於第一次結集,有異議,可以,但不能否定其根本性、正確性、真實性和權威性,否則佛陀和諸大阿羅漢的法與律就會因此逐漸綳裂出縫隙,最後導致全面崩潰……當然,後來就是這樣發展了的。


這位尊者不是那位說法第一的富樓那,他不接受僧團如法的結集,說明他不具四不壞凈,還是凡夫。

這也顯示了未來的僧團分裂是有因有緣的。律藏記載不和諧的事,說明了律藏的紀實風格。


我同意回答中那位認為這位『具壽富蘭那』不是初果聖者的結論;


阿含翻譯過來就是法歸的意思。

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總結完善歸納佛陀所說。

當時是分為窟外集結和窟內集結,阿含包括南傳現在流傳的都屬於窟內集結。

七葉窟內集結的人員包括了幾十位阿羅漢還有一些三果,初果,更有一些解脫道聖果並沒有證到的,總計大概有五六百人的樣子。

因為此,所以最先集結的是雜阿含,畢竟是憑藉記憶來複述一遍,所以都比較短小,集結好了之後在大眾前唱誦一遍,有些人就說當時不止是這樣的,太短小了,於是大眾再次複述,就成為了中阿含和長阿含,等到這三部集結完畢,再次唱誦,有些人又站出來說並沒有完整的表述佛陀所說,於是在雜阿含和中長阿含的基礎上再次增加,就叫做增一阿含。

如果區別,那麼就是篇幅上,但是實質上都沒有區別,因為是學解脫道,學小乘的集結的所以四部阿含重點都是講解脫道的,講蘊處界,講無常,苦,空,無我,如何斷我見,斷我執的。

然從多種資料的審查,王舍城七葉窟內結集僅是迦葉一派的人,是少數人的結集,是代表上座比丘之中苦行派的一個大會。唯因此一大會的成果很大(但是經典中說十大弟子等各有弟子數百人,乃至還有迦葉童女菩薩亦有菩薩眾數百人)

後來他們集結好了,學大乘的菩薩們看到了,甚為不滿!於是說「吾等亦欲集結」(增一阿含序品原文,據南傳《律小品五百犍度第十一》(《南傳大藏經》第四卷,四三三頁)說出了富蘭那的異議:「君等結集法律,甚善,然我親從佛聞,亦應受持。」)菩薩們覺得,他們沒有完整的闡述佛陀的三乘菩提。

於是有了七葉窟外的萬人大集結,其中包括彌勒,文殊,富樓那,善生等諸人。

同時佛世也有可誦的經典,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四(《大正藏》二三·八七一頁中),有長者要求國王准許於夜間點燈讀佛經的記載;又於同書卷四八(《大正藏》二三·八九二頁上),有「紺容夫人,夜讀佛經」,並說:「復須抄寫,告大臣曰:樺皮貝葉,筆墨燈明,此要所須便,宜多進入。」考察有部律的成立,是在部派佛教時代,此等記載,當系傳說,但於佛世即已有了可誦的經律,則不必置疑。故有謂:「釋尊在世時,聖典的集成部類,至少有法句、義品、波羅延、鄔陀南、波羅提木叉--五種。」(參閱《海潮音》卷四六第四期第四頁下欄)

大迦葉發起在千葉窟內結集三藏,為恐新學違異,乃會諸聖證同,勒成定本,期永依遵,非於此外別無傳誦之籍。

何況西域記云:『諸學無學數百千人,不預大迦葉之結集,更相謂曰:「如來在世,同一師學,法王寂滅,簡異我曹,欲報佛恩,當集法藏」。於是凡聖咸會,賢智畢萃,復集素呾纜藏、毗捺耶藏,阿毗達磨藏、雜集藏、及禁咒藏』。

又智度論說:彌勒、文殊將阿難於鐵圍山間,集大乘三藏為菩薩藏。

皆可證明佛世時代已有文字,方能讀誦。

故佛經有因佛世記錄而流傳,有於佛後結集而流傳,有始終未經會誦而由私家流傳於世者。

窟外這是集結的大乘經典,並不是如呂澄邪魔,印順邪魔說的什麼大乘是抄寫的小乘,實際上是佛以一音演佛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學小乘的,他能夠理解的就是解脫道的部分,他能夠記得住的也是這部分,不理解,談什麼記憶呢?而學大乘不同,他不但理解小乘,還理解大乘,就都記得住了。並不是什麼大乘經典抄的小乘某部經,實際上是根性不同,所以在阿含經多見大乘名詞,卻無解釋!

實際情況就是這樣,只不過初五百年小顯大隱而已。

還有那個智敏也是個外道,他講俱舍論純粹胡侃!藏密外道那些東西,那些密續,密部才跟集結沒有任何關係,不論是大小乘都是矛盾的。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已蒙世尊略說教誡。我欲於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尊者富樓那夜過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出。付囑卧具。持衣缽去。至西方輸盧那人間遊行。到已。夏安居。為五百優婆塞說法。建立五百僧伽藍。繩床.卧褥.供養眾具悉皆備足。三月過已。具足三明。即於彼處入無餘涅槃。」(《雜阿含經》)

「其時,尊者富樓那歡受、隨喜於世尊之語,從座而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收座卧具攜衣,向須那巴蘭陀地方遊方而去。次第遊方,到達須那巴蘭陀地方,尊者富樓那於須那巴蘭陀地方住下。時,尊者富樓那遂於次期之雨季令五百信士歸佛,於同雨季證得三明。於其同雨季入涅槃。」(《相應部》)

富樓那尊者在佛陀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證阿羅漢果併入無餘涅槃,所以這個佛陀涅磐後又冒出來的富蘭那比丘又是怎麼一回事?

請神通廣大的知乎佛學愛好者告訴我,我吃的是康師傅,而不是唐帥博。


《阿含經》中處處明說大乘法是佛陀所說,大乘經典早就集結(轉貼)

一)、阿含經中說阿難尊者集結經典時,另有集結過大乘佛典,以下摘經為證:

《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

「於大眾中集此法,實時阿難升乎座,彌勒稱善快哉說,諸法義合宜配之,更有諸法宜分部,世尊所說各各異,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

....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無差別,佛經微妙極甚深,能除結使如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凈三眼除三垢,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正使今身不盡結,後生便得高才智,若有書寫經卷者,繒彩花蓋持供養,此福無量不可計,以此法寶難遇故。說此語時地大動,雨天華香至於膝,諸天在空嘆善哉,上尊所說盡順宜,契經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安處佛語終不異,因緣本末皆隨順,彌勒諸天皆稱善,釋迦文經得久存,彌勒尋起手執華,歡喜持用散阿難,此經真實如來說,使阿難尋道果成。

是時,尊者阿難及梵天將諸梵迦夷天,皆來會集;化自在天將諸營從,皆來會聚;他化自在天將諸營從,皆悉來會;兜術天王將諸天之眾,皆來會聚;艷天將諸營從,悉來會聚;釋提桓因將諸三十三天眾,悉來集會;提頭賴吒天王將干沓和等,悉來會聚;毘留勒叉天王將諸厭鬼,悉來會聚;毘留跛叉天王將諸龍眾,悉來會聚;毘沙門天王將閱叉,羅剎眾,悉來會聚。

是時,彌勒大士告賢劫中諸菩薩等:『卿等勸勵諸族姓子、族姓女,諷誦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使天.人奉行。』」(CBETA, T02, no. 125, p. 550, c2-26)

(註:從上經文可知,佛示現滅度後除由大迦葉即選眾中四十應真,從阿難受得四阿含外;彌勒菩薩亦聚集菩薩、天、人等,由阿難諷誦方廣等大乘諸經而集結,並勸勉諸菩薩廣演流布,使天.人奉行。)

《長阿含經單本般泥洹經》卷2:

「復有四,佛所說十二部經,賢者阿難,皆諷誦念識,傳為四輩弟子說,如所聞無所增減,亦未曾倦,是為阿難第四四德。」(CBETA, T01, no. 6, p. 185, a29-b3)(註:十二部經包含大乘方廣諸經等)

《長阿含經單本般泥洹經》卷2:

「大迦葉即選眾中四十應真,從阿難受得四阿含:一中阿含、二長阿含、三增一阿含、四雜阿含。此四文者,一為貪淫作;二為喜怒作;三為愚痴作;四為不孝不師作。四阿含文,各六十疋素。眾比丘言:『 用寫四文,當興行於天下。』故佛

闍維處,自生四樹,遂相撿斂,分別書佛十二部經,戒律法具,其在千歲中,持佛經戒者,後皆會生彌勒佛所,當從彼解度生死履。」(CBETA, T01, no. 6, p. 191, a19-27)(註:此經中亦說佛示現涅盤後,除集結四阿含外,亦將十二部經書寫廣為流傳,十二部經包含大乘方廣諸經等)

二).阿含中亦說有如來藏,以下摘經為證:

《雜阿含經單本:央掘魔羅經》卷4:

「我說道者說何等道?道有二種,謂聲聞道及菩薩道。彼聲聞道者,謂八聖道;菩薩道者,謂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CBETA, T02, no. 120, p. 539, c5-7)(註:此經中講到大乘經中才有的如來藏及菩薩道。)

《雜阿含經單本:央掘魔羅經》卷4:

「爾時央掘魔羅白佛言:『世尊!奇哉如來,哀愍一切眾生,為第一難事。』

佛告央掘魔羅:『非是如來為第一難事,更有第一難事,謂於未來正法住世餘八十年,安慰說此摩訶衍經常恆不變如來之藏,是為甚難!若有眾生持諸同類是亦甚難!若有眾生聞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隨順如實是亦甚難。』

央掘魔羅白佛言:『世尊!何如為難?』

佛告央掘魔羅:『譬如大地荷四重擔,何等為四?一者大水、二者大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大地荷此四擔。」

央掘魔羅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央掘魔羅:『非是大地荷四重擔,所以者何?余復更有荷重擔者。』

央掘魔羅白佛言:『誰耶世尊?』

佛告央掘魔羅:『正法住世餘八十年,菩薩摩訶薩為一切眾生,演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當荷四擔,何等為四?謂兇惡像類常欲加害,而不顧存亡棄捨身命,要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是名初擔。重於一切眾山積聚,兇惡像類非優婆塞,以一闡提而毀罵之,聞悉能忍,是第二擔。重於一切大水積聚,無緣得為國王大臣大力勇將及其眷屬說如來藏,唯為下劣形殘貧乞堪忍演說,是第三擔。重於一切眾生大聚,窮守邊地多惱之處,衣食湯藥眾具麁弊,一切苦觸無一可樂,男悉邪謗女人少信,域郭丘聚豐樂之處不得止住,是第四擔。重於一切草木積聚,若能荷此四重擔者,是名能荷大擔菩薩摩訶薩。若菩薩摩訶薩,於正法欲滅餘八十年,棄捨身命,演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是為甚難!若能維持彼諸眾生,是亦甚難,彼諸眾生聞說如來常恆不變如來之藏,能起信樂是亦甚難。』」(CBETA, T02, no. 120, p. 537, c19-p. 538, a21)(註:此經中講到如來藏經宣講流傳有些困難,許多人不信。)

《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無差別,佛經微妙極甚深,能除結使如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凈三眼除三垢,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正使今身不盡結,後生便得高才智,若有書寫經卷者,繒彩花蓋持供養,此福無量不可計,以此法寶難遇故。」(CBETA, T02, no. 125, p. 550, b29-c6)(此經講到有三乘教化,又提到只有大乘經中才講到的「如來藏」)

三)、阿含中說有十二部經,以下摘經為證:(註:十二部經包含大乘經,如方廣諸經等)

《長阿含經》卷3:「比丘當知我於此法自身作證,布現於彼,謂:貫經.祇夜(應頌 )經.受記經.偈經.法句經.相應經.本緣經.天本經.廣經.未曾有經.證喻經.大教經。汝等當善受持,稱量分別,隨事修行,所以者何?如來不久,是後三月當般泥洹。」(CBETA, T01, no. 1, p. 16, c14-19)

《長阿含經》卷12:

「是故,比丘,於十二部經自身作證,當廣流布:一曰貫經、二曰祇夜經、三曰受記經、四曰偈經、五曰法句經、六曰相應經、七曰本緣經、八曰天本經、九曰廣經、十曰未曾有經、十一曰譬喻經、十二曰大教經。當善受持,稱量觀察,廣演分布。」(CBETA,T01, no. 1, p. 74, b16-24)(註:此經佛教比丘要廣流布受持十二部經,十二部經即包含大乘經,如方廣諸經等)

《長阿含經單本大集法門經》卷1:「當知佛所宣說,謂:契經、祇夜、記別、伽陀、本事、本生、緣起、方廣、希法,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CBETA, T01, no. 12, p. 227, b25-29)(註:此經中提到大乘法中的方廣經。)

《增壹阿含經》卷17〈25 四諦品〉:「彼云何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高聲誦習。所謂契經.祇夜.受決.偈.本末.因緣.已說.生經.頌.方等.未曾有法.譬喻。如是諸法,善諷誦讀,不失其義,不廣與人說法,是謂此人雷而不雨。」(CBETA, T02, no. 125, p. 635, a10-14)

(註:此處講到大乘法中的方等經)

《增壹阿含經》卷21〈29 苦樂品〉:「彼云何名為法辯?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應頌).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實不可沮壞。所可總持者。是謂名為法辯。」(CBETA, T02, no. 125, p. 657, a1-6)(註:此經講到佛說十二部經,且明說包括大乘中的方等經等。)

《增壹阿含經》卷33〈39 等法品〉:「云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謂契經.祇夜.偈.因緣.譬喻.本末.廣演.方等.未曾有.廣普.授決.生經。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為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CBETA, T02, no. 125, p. 728, c2-7)(註:此經講到了佛法有十二部經明言包括大乘方等經等)

《增壹阿含經》卷46〈49 放牛品〉:「云何比丘擇道行?於是,比丘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所謂契經.祇夜.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擇道行。」(CBETA, T02, no. 125, p. 794, c27-p. 795, a2)(註:十二部經包含大乘經,如方廣諸經等)

《增壹阿含經》卷48〈50 禮三寶品〉:「爾時,世尊重告諸比丘曰:『汝等當知,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4-19)

(此處提到大乘法中方等經等。)

《雜阿含經》卷41:「佛告二比丘:『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等法,而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二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不以我所說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而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盤耶?』

二比丘白佛:『如是,世尊!』.....」(CBETA, T02, no. 99, p. 300, c5-12)

四)、其他《阿含經》中亦說有大乘法,以下摘經為證:

《增壹阿含經》卷19〈27 等趣四諦品〉:

「爾時,彌勒菩薩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彌勒菩薩白世尊言:『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而行檀波羅蜜,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之道?』

佛告彌勒:『若菩薩摩訶薩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云何為四?於是,菩薩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選擇人,恆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是謂菩薩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CBETA, T02, no. 125, p. 645, a29-b8)

(註:此經中說有大乘法中之菩薩摩訶薩六波羅蜜能成無上正等正覺等,證明佛有說過大乘法,六波羅密法是大乘法中的道次第,在大乘經中常見。)

《增壹阿含經》卷27〈35 邪聚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五者當授將來佛決。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是故,諸比丘,當起慈心向於如來。如是,比丘,當作是學。』」(CBETA, T02, no. 125, p. 699, a4-10)

(註:此經中說佛當使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當授記弟子何時當成佛等,此證佛陀必有宣說大乘法)

《中阿含經單本法海經》卷1:

「吾法如是,禪定之味,志求寂定,致神通故;四諦之味,志求四道,解結縛故;大乘之味,志求大願,度人民故。此第三之德。」(CBETA, T01, no. 34, p. 818, b28-c2)

(註:此經中明說:「四諦之味,志求四道,解結縛故;大乘之味,志求大願,度人民故。」此證明佛陀有宣說過大乘成佛之法。)

大乘經典中 常有佛的弟子,如阿難、舍利弗等等,因此大乘經典應該也是在前面幾次集結的時候,就集結了, 不能因為只看到阿含經 就不信大乘早就集結了,這樣不妥,佛說法49年,應該是三乘全說了,三時教。且 阿含經 中 也包含有大乘思想的經文。。如《央撅魔羅。。。經》

應該說:小乘是大乘的基礎,由於 佛開始傳法的時候,多是以聲聞弟子多,因此集結的時候,也是聲聞弟子集結,因此,由於其不能理解大乘,而不信之(比如佛說法華經時,五千比丘退席。),因此有不集結的可能,所以才有以後 大乘菩薩為主的集結。。。。而當時即使集結了大乘,也由於以聲聞佛法為主,大乘基本上很難流傳開來,因此流傳的大乘佛經不多,只有等大乘漸漸成氣候了,大乘佛經才漸漸被重新用起來而廣為流傳。

上述如此多阿含中之經典皆證明大乘法為佛陀所說,倡言「大乘非佛說」的諸佛學研究者可以止矣!不要得少為足,看了某一小部分佛經和後人學者寫的歷史書,就妄下結論,以成謗法之罪。


其它問題我不討論,就第一點關於南傳上座部律藏的記載發表下看法。

我不同意題主的翻譯,我認為富樓那者的意思是這樣:我今後仍將像世尊在世時那樣受持法,律,結集雖然是件很好的事,但結集與不結集於我沒有影響


四分律記載的詳細一些,南傳律記載的簡略,而且把一些爭議的情形略去了。

我認為南傳的一些記錄(包括經律論)也是經過裁剪編輯了的。


先別說南傳,我們佛教徒現在主要是看大正藏經的。


推薦閱讀:

雜阿含46經 相應部22相應79經
佛經段落?
小乘佛教批判大乘非佛說,此批判是否能立得住?
迴向給自己、他人、逝去的親人,有意義嗎?
轉載:精神食糧-德加尼亞尊者的一些反思、思想和建議的混合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漢傳佛教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