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莊園》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先拋磚引玉:喬治?奧威爾(bo1geOrwell), 1933年生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聞目睹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尖銳的衝突。與絕大多數英國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傾向悲慘的印度人民一邊。少年時代,奧威爾受教育於著名的伊頓中學。後來被派到緬甸任警察,他卻站在了苦役犯的一邊。30年代,他參加西班牙內戰,因屬託派而遭排擠,回國後卻又被劃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國。二戰中,他在英國廣播公司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1950車,死於纏綿數年的肺病,年僅47歲。

    奧威爾短暫的一生,顛沛流離,疾病纏身,鬱郁不得志,一直被視為危險的異端。在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動物莊園》與《一九八四》影響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筆調勾畫出入類陰暗的未來,令讀者心驚肉跳。他將悲喜劇融為一體,使作品具有極大的張力。英國人生性拘謹,但英國的諷刺文學卻一枝獨秀,自喬叟以下,斯威夫特、狄更斯、查米亞丁,代有才人,各領風騷。奧威爾的卓異之處就在於,並非僅僅用小說來影射個別的人與事,而是直接揭露語言的墮落。在奧威爾眼裡,語言是掩蓋真實的幕布,粉飾現實的工具,蠱惑民心的藝術。他堅信在一個語言墮落的時代,作家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擔苦難的意義上做一個永遠的抗議者。

  

    夏志清教授認為:「西方文學自伊索寓言以來,歷代都有以動物為主的童話和寓言,但對20世紀後期的讀者來說,此類作品中沒有一種比《動物莊園》更中肯地道出當今人類的處境了。」《動物莊園)的故事發生在曼納莊園。從前,被人豢養的禽畜行屍走肉地生活著。一天夜裡,動物們在穀倉中聽了雄豬老麥哲所講的夢,彷彿聽了一堂福音傳道成啟蒙教育課,任人宰割的動物從此認清了受人剝削、被人奴役的處境。不久他們群起暴動,趕走主人瓊斯,自己當家作主,推行「動物主義」。動物莊園建立伊始,全體動物享有平等權利,開始嶄新的生活。然而,正當莊園籠罩在大家庭式的溫暖之中的時候,正當動物們任勞任怨,忍受委屈,遷就現實的時候,當權者卻開始用新制度為自己撈取特權。豬群佔據了領導地位,他們的兩大領袖拿破崙與斯諾鮑展開殊死搏鬥。多次較量後,前者終於獲勝。

  

    「革命」何以墮落?動物莊園里,連幾個字母也學不會的雞鴨牛羊根本不知道如何爭取管理莊園的權力,把一切拱手讓給「有非凡學識」的拿破崙。正如黑格爾所說:「麻木和冷漠的民眾是專制政體最穩定的群眾基礎」。奧威爾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匹叫鮑克瑟的老馬,他忠心耿耿地為拿破崙工作,一生中有兩句名言:「我要更努力地工作」、「拿破崙同志永遠正確」。他從不思考,沒有疑惑,活得充實,活得愉快。他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只相信被告知的結論。鮑克瑟年邁力竭而亡,死後卻被主人賣給屠夫,以一張皮,一副骨頭換取威士忌喝。拿破崙在鮑克瑟隆重的追悼會上,一邊喝著威士忌,一邊鼓勵家畜家禽都向死者看齊,做動物莊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模範成員。

  

     斯奎拉是群豬中指鹿為馬的宣傳家。他的拿手好戲就是把莊園的今昔作對比,他常說的「你們沒有誰希望看到瓊斯捲土重來吧」這句話,成為一切異議和不滿的成員頭上的緊箍咒。愈是把過去的處境描述得可怕可怖,很成問題的現狀逾是顯得美不勝收。於是,缺乏理解能力的動物們欣然接受了實際上更加殘暴的奴役。作為領導階級的豬群把牛奶和蘋果留給自己享用、而其他動物卻忍受飢餓,斯奎技的解釋是振振有詞、理直氣壯的:「你們不會把我們豬這樣做看成是出自自私和特權吧?實際上我們豬根本不喜歡牛奶和蘋果,我自己就厭惡它們。我們食用這些東西的唯一目的是保護我們的健康。我們是腦力勞動者,莊園的全部管理工作稱組織工作都要依靠我們。我們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為大家的幸福費盡心機。因此,正是為了你們,我們才喝牛奶吃蘋果。」動物們獃頭獃腦地認可了斯奎技的合理化解釋,反而對豬群感激涕零。斯奎拉玩弄語如同玩弄魔方與七巧板,用語言篡改過去,粉飾現在,許諾未來,把殘暴和無恥置換為崇高和無私。

  

    一個新建的強權社會,必然需要一個「公共污水溝」,即傾瀉仇恨與怨毒的場所。在權力鬥爭中失敗。逃之夭夭的斯諾鮑恰恰充當了一個虛擬的靶子。拿破崙將斯諾鮑作為「革命最危險的敵人」,讓所有成員都時刻警惕斯諾鮑的復辟。這樣,動物們的視線就被轉移了,革命的質變也就得以悄悄完成。凡是與斯諾鮑相關的跡象在某處出現,施暴者便抓住借口,從蛛絲馬跡中順藤摸瓜,搞出驚世駭俗的大案要案來。凡是自己的統治露出破綻時,便把斯諾鮑作為替罪羊,所有的過錯一主腦地推到他的身上,這個假設的敵人永遠也無法反駁。黑白對照.黑者愈黑、白者愈白,合理永遠合理,不合理永遠不合理。

  

    當語言的作用運用到極限時,猙獰的面目便暴露出來。九條惡犬為拿破崙開道,順者昌逆者亡,當年制定的七戒被刷掉。

  

    「四條腿好,兩條腿壞」變成「四條腿好,兩條腿更好。」最終把「動物莊園」又改為「曼納莊園」。不存在真話,也不允許講一句真話。一切都在不斷被修改,目的就是為了磨滅動物們的記憶,讓倖存者不再對暴政、非正義和公開的醜劇產生絲毫的驚奇。群豬豎起兩條腿走路,在大廳里與其他莊園主舉杯聯歡。此時此刻,其他動物默默待在窗外,「從豬看到人,又從人看到豬,再從豬看到人;但他們已經分不出誰是豬誰是人了。」這個結尾是意味深長的。莊園建立之初的教條「全體獸類生而平等」下面增添了一行「但某些獸類比其他獸類更加平等」。這一行修正輕易地取締了平等的實質,使主義的秘密昭然若揭。康正果先生的書評譯摘了奧威爾《文學的受阻》中的一段話:「主義認為,歷史是被創造出來的,而非有待認識的東西。一個主義的政府實際上就是一種理論專政,為了鞏固這個專政,其統治階級必須被說成是絕對正確的。但事實上世間並無不犯錯誤的人,所以,為了讓人們看到這個或那個錯誤似乎並不存在,或者這個或那個勝利確已取得,重新編造過去的事件就在所難免了,這樣一來,每一次在政策上發生重大變化,就得相應地改變理論教條,乃至重新評價主要的歷史人物。這類事情當然隨處可見,但在那些任何時候都只允許有一種觀點的社會中,它顯然容易導致公開的弄虛作假。主義其實就是要求不斷更改過去。既然不可能達到絕對的真實,彌天大謊與撒點小謊同樣都無關痛癢。在主義看來,整個歷史記載都是偏頗不確切的,或者從另一個方面說,現代物理學已證實我們視為真實的世界乃是世界的虛象,因而相信感覺便是低下庸俗。一個固步自封的主義社會往往要建立一種早發性痴呆症的思想體系,很多常規雖在日常生活和某些特定的科學中行之有效,但政治家。歷史家卻可以對其漠然視之廣《動物莊園》的寓意正在於此。這部作品是在奧威爾供職於BBC時利用4個月的業餘時間創作的。剛開始,由於小說題材敏感、主題尖銳,竟有12家英美出版社櫃印。而一旦出版,立即引起巨大的轟動,在英美讀書界獲得經久不衰的好評。英國書商協會列出的二戰以來最佳英文小說的名單上,《動物莊園)與《麥田的守望者》、《蠅王》等巨著並列而毫不遜色。而在另一部作品《一九八四》中,奧威爾更深刻地探究了當代社會中的權力問題。

  



最近在嘗試用@惡魔的奶爸提出的透析法來學習英語(具體方法參見《把你的英語用起來》一書),繼看完了Pinocchio The Tale of a Puppet(木偶奇遇記)後,又挑了本Animal Farm(動物莊園),我是純粹因為書名而看的,潛意識裡認為這也是一本童話故事書,但是看著看著就感覺哪裡不對了。

本書一開始講的是動物莊園的動物們在一隻老豬的夢的啟發下,後在兩隻年輕的豬的領導下聯合起來反抗莊園主人,並將他趕出了莊園,如果故事只到這裡就結束了,那我會覺得這是個挺有創意的通話故事,但是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之後的日子裡,動物們在兩隻豬的領導下開始建設莊園,制定莊園的憲法——七誡。動物們都努力工作,因為他們是在為自己工作,所以即使辛苦卻依然快樂,莊園也因此更加繁榮,但是很快領導革命的兩隻豬發生了分歧,其中一頭叫雪球的豬被宣布為革命的敵人,而另一頭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拿破崙從此獨掌大權,並逐漸深居簡出,他培養了自己的親信及暴力機關,有了自己的後宮,看到這裡我就覺得這本小說暗藏玄機,那隻叫拿破崙的豬最後還學會了像人一樣用兩隻腳站立走路,最終蛻變成和人類完全一樣的剝削者,動物莊園的名字也被拋棄。

小說的結尾原文是這樣的「The creatures outside looked from pig toman,and from man to pig,and from pig to man again,but already it was impossibleto say which was which.」譯文是「外面的眾動物從豬看到人,又從人看到豬,再從豬看到人;但他們已分不出誰是豬,誰是人了。」

這個結尾我覺得很妙,點到為止,另外還有電影版的的結尾是窗外的動物們聯合起來推翻了豬的暴政,但是和小說的結尾比起來思想境界就相差甚遠了。

看完這部小說,我就查閱了相關資料,才知道這是一部政治寓言體小說,於1945年首次岀版,這個年份很特殊,二戰剛剛結束,這是理解這部小說的重要線索。由於我對二戰歷史不熟悉,以下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小說的情節看上去像童書一樣簡單,但卻包孕著「一部壓縮版的『聯共布黨史』,老少校的夢是動物造反的起因。造反之夢即共產主義之夢,《英格蘭生靈》即《國際歌》,動物造反是指1917的十月革命。牛棚戰役是講動物農場打敗人類的武裝干涉,大致相當於蘇聯的內戰時期。農場中的兩支力量一一雪球和拿破崙間的鬥爭暗諷蘇共黨內的激烈爭論。列寧去世後,斯大林掀起反托派的運動,開始迫害、驅逐托洛茨基及托派分子。雪球被逐之後,拿破崙繼續造風車,尖嗓篡改「七戒」,即蘇聯推行國家工業化和集體化的時期。第七章講動物農場的刑訊逼供、血腥屠殺暗指蘇聯的大清洗時期。小說中的「風車之役」喻指蘇聯衛國戰爭,雖然最終戰勝德國,但象徵著工業化的宏偉「風車」卻轟然倒塌。在此期間,動物農場的主人們和人類農場主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勾心鬥角,這一段故事大致影射了二戰期間,英法、德國、蘇聯之間相互傾軋,都想靠移禍他國保全自己的政治現實。小說的最後一章寫的是拿破崙與皮爾京頓的和解。全書的最後一幕:豬穿著人的衣服,像人一樣站立起來。拿破崙為首的「豬」與皮爾京頓為首的「人」歡聚在一處,他們舉起酒杯,觥籌交錯間達成全面和解。皮爾京頓和拿破崙的影子重合在一起,原來豬和人從來就沒有什麼不同,他們的目標完全一致,都是為了對付下等動物。窗外的其他動物目瞪口呆再也分不清誰是動物誰是人。這裡豬「異化」為人,暗諷二戰之後蘇聯走上極權之躍與英、美一同瓜分世界。」

除了這本書所影射的以上這些內容以外,還有更值得思考的就是那隻叫拿破崙的豬是如何一步步鞏固自己的政權的。

首先,培養親信以及暴力機關,即其他的豬和幾條狗。

樹立共同的敵人,即另一隻作為政敵的豬,把莊園內所有的壞事都推到他頭上,轉移民眾注意力。

控制話語權,即控制媒體,給其他動物洗腦,給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希望。

有限的物質分配,使其他動物無力造反。

將領袖打造成救世主,只要是領袖說的話就是正確的。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合法化,偷偷派人在晚上修改牆上的七誡。

暴力鎮壓有異見的動物。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莊園里的其他動物基本上都不識字,所以無論拿破崙說什麼,其他動物也只能懵懵懂懂,擁護拿破崙。

從普通大眾到政敵,拿破崙維護統治的手段面面俱到,相當聰明。

此外,本書也揭示了一個事實:由於掌握分配權的集團的根本利益在於維繫自身的統治地位,無論形式上有著什麼樣的訴求,其最終結果都會與其維護社會公平的基本訴求背道而馳。這本書中反映的很多東西放到現在的社會同樣具有現實意義,當然,可意會不可言傳。

總之,原本是抱著看小說學英語的心態,卻不曾想有了意外的收穫。



推薦閱讀:

天朝小黃(霧)文爆紅海外:75刀看一章,治好了老外的毒癮……
約翰·伯格這個人,和他的一本不那麼常見的小書
627.讀書40~《靜觀日本》
新手書店
515.讀書25~《未來簡史》

TAG:動漫 | 文學 | 電影 | 小說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