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說「佛家否定人生,儒家正視人生,道家簡化人生。」,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人生不過如此》- 林語堂
看看他寫的書 就知道了 他推崇道家。斑馬身上有黑毛;熊貓有白毛;雞腳上有鱗。「斑馬黑,熊貓白,雞生鱗」。
這不是盲人摸象嗎……
脫離語境談意義,本身就沒意義。要談語境,至少佛、儒、道三家都得吃通吃透,著書立說,成名大家,三五十年地位無可撼動,就更沒法三言兩語講明白講透徹了。從絕對對錯角度來看,我其實是同意老謝的回答——確實可以說這句話是過於簡化,不夠全面的。畢竟任何一個體系化的宗教與哲學,都不是4個字的容量能概括的,尤其是東方的宗教或哲學。
但如果說這等同於「斑馬黑毛,熊貓白毛」,也實在太過了。非想這麼類比,我覺得林語可能類似是」馬愛跑,狗愛叫「這樣?病在過於省簡,而非根本錯誤。
換言之,如果非要用4個字的篇幅,把三大教的核心精神、主流思想,來進行一種「雖然肯定有錯,但不希望太離譜」的總結,那麼林語堂的話,並不能說是很差。或者用佛教語言來表述,是「本質不可說,但方便說法可以這樣講」的。
佛教的確有金剛怒目的譬喻,有勇猛精進的教法,有入世篤行,甚至有很多帝王入道。但這些都是基於一定時空條件的方便善巧。究其核心精神,沒有任何人能否定的是:判斷一種思想是佛教思想,還是非佛教思想,其根本條件是三法印或四法印——即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或再加上涅槃寂靜。
此三者或四者,無疑是對(世俗意義上)人生現實的否定。無論說」這是揭示了人生更本質的真相」也好,或是「證悟後發現其實也根本沒有可以被否定的人生」也好,都不能改變在世俗意義上,佛教哲學的「否定」本質。
儒教與世間多數宗教相反,避而不談(類似鬼神天道之類)人生以外的東西。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怪力亂神子不語,是的的確確無可爭辯地把全部力量用在教人「正視」眼前的人生上。要安身立命,要慎終追遠,要推己及人,這些都是對大多數人理解中正視人生的價值。
道家思想方面則更為直接,去奢抱朴,和光同塵,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尤其是對生死的參悟,是「適來時也,適去順也」,認為生死是自然的過程,而既非輪迴的大苦,亦非禮教的大存。是最接近「不思考」的原始態度的。是為簡化。
儒是規則,佛是合理超脫規則,道是我就是規則。不真的實修過儒釋道也敢來概括佛道
佛家:這輩子乾的啥事兒都沒啥鳥用,跳不出輪迴的,還不趕緊去念佛?
否定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步走一般人五六十年忙活不完,別想那沒用的了趕緊忙活去吧,能把這些弄明白已經夠牛逼了。
正視道家:吃飯?為啥要吃飯?吃飯能幫助修仙嗎?不能啊,那不吃啦!
簡化要說把前世今生看的是一個個遊戲關卡,佛家:沖分無所謂,這關多救幾個npc,下一關就能解鎖簡單模式,總分還是很高。
儒家:我不管我不管,這一關里的分不能不拿不能不拿!一分也不放過!道家:你們等著,等我寫出作弊器的哈,長生不死一命通關掛,「我到天宮當大官」刷分掛。。。我的理解呢,
佛教漠視自然而自臆儒家格其自然而達乎教
道家順應自然而達乎道知識分子自作聰明
這有些過於絕對單獨,因為道儒佛流派都很多,多數人沒能通讀以全部掌握,所以因所了解不同看法亦不同,我只能說一下自己的個人看法。從個人的人生髮展上應該說道講究避世隱藏低調,儒則積極入世,佛兩者都有。在教化傳承這上面,道佛更講究緣分,其中佛很雜亂,與道相互勾連。儒則講究結果導向,不求諸人甚解。再通俗點說就是道是精英教育,儒是九年義務普及教育,往上當前也有高中大學,但名師不多。佛家有點宗教神棍氛圍。另外說一下,其實佛教在其原產地印度混的很差,到了中國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論由下至上的迎合了中國封建社會百姓和皇帝為代表統治階級的需要才發揚光大,這其中受到了到道儒兩家很大影響。另外儒家從其來源上來講其實也屬於道家,只是後來成了顯學,特化出來了。
我個人同樣最喜歡道家,但是道家在春秋戰國先秦時期似乎已經到了巔峰,後續只能縫縫補補,崖岸自高,常人難以靠近。佛家的中化思想有一些也不錯,比如六根不凈,身是菩提樹等等,本來無一物就很扯淡了。佛家源自印度的一些想法也很好,諸法皆空這樣的,就是有點太喪了。。。至於儒家,好比黨綱,知易行難。這三者里道儒兩家最是耗費培養時間,即便是表面功夫都需要很久,對閱歷要求極高,道家更是同時要求高悟性。佛家比較快,因為教條多,照著來很快就能像回事,不過要達到高深同樣需要很長時間。
其實道家的思想極為樸素深刻,廣博細膩。如果把中國文化比喻為一棵樹,這個樹的根就在道家。明白這個意思吧
林先生用一句話概括三種體系,雖然有點簡單化,但也點中了要害。佛家覺得人生苦,苦的根源是有執念,所以要去執念,而紅塵中的芸芸眾生皆有執念,所以去執念也就否定了凡夫俗子的人生實踐。(林先生說的人生當指人生實踐)儒家覺得人生要有作為,馬克思有雲「哲學家解釋了世界,而關鍵是改變(改造)世界」,要改變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就要提升自己的實力和修養,所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提升的關鍵是要和這世界保持適當的距離,邦有道則仕,無道則隱。之所以要有適當距離是因為人不可為了改變世界而放棄自身的心性(紅塵是個大染缸)。林先生說的「正視人生」,即是儒家不像佛道那樣厭棄人生實踐,而是在肯定人生實踐的基礎上保持適當的距離。道家覺得人生累,活著有太多的約束條件,所以道家想要去掉約束,簡化人生方程式,現在流行的「斷舍離」背後即是道家思想的支撐。
沒人可以直言真理或者說,真相。但可以表達自己認識到的真相。
即,林先生這句話是對是錯都是不可證的。他說的是自己的感悟,提問者也是在問該如何理解而不是對錯。
嗯,私以為,不審題就直言對錯的大師們可以繼續歸隱了。
說到自己的觀點,可能更偏向於三家對修行的切入點。不是信教者的修行,而是我們過活這一生可以選擇的修己身。是對執念的剋制或者說,釋懷
佛家主張寂滅,無眼耳鼻舌身意的那種。因為佛家似乎認為之所以有生皆苦,都由此而生。由人的這些本能而生。否定了生而為人,我們這些最基本的能力之後,超脫之路就在眼前。做佛,不再做人。
儒家主張的,更多是如何正確地去做一件事。孔夫子知道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小想法,或合理,或逾矩。因為他自己也是這樣。但他並不care各位如何想,他care當大家把想法或說或做地表現出來的時候,是不是足夠合理。當我們可以正視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和實現方式是否合理之後,即達到了儒家之中庸。
Emmm…至於道家,似乎是傾向於,所謂真實或者真理,是被一個又一個疊加的概念所掩埋起來的。這個概念叫做名。在老子眼裡,人的執念在於沉迷於名的表象,以至於看不到事物的本質。當簡化這些表層概念以後,人就可以看到世界的真實,也就是認識天地,認識自然。認識這個世界運行的規則。
所以林語堂此言,我覺得並不是真實,但至少接近我認識的真實。
如果鄙人的認識比較接近真實
那就接近吧23333佛,儒,道。他們各別代表著自己的世界觀。
探究萬物之奧妙,認定自我之所在。是它們共同的夙願。佛,儒,道。按其千百年來各自所堅信的道去行當世之風。思想也許是人類唯一可與永恆共存的形態。追根溯源的各自組成本源我就不談了。就稍微解析這三種思想對當世之決斷,定義與思索。其實區別也不過是通過你們自己的方式去一個同一個的地方。有些人開車,有些人乘船,有些人行走。
起初我以自身的是非善惡去思考此幾種學說衍變的當世形態風格。後越發的感觸,所謂的不同,其實也只是因為各自自身沒有走出過自我的方寸而已。純粹徹底的真正意義。就是大象無形的本來。不可語,不可隨人心判定。佛渡人,儒家渡己,道家隨性
林語堂的這句話,是要加上許多修辭才能成立的。
1、佛家否定人生。我想林說的是佛家對「今生」有否定的傾向存在,但是佛家是重視「來世」的。如單說「佛家否定人生」,怕是未全。
2、儒家正視人生,大概是從孔子「未知生,焉知死」這句話中有感而發。一般認為儒家是比較入世的,但這是大話並不精細。
3、道家簡化人生。我想林說的是道家對生死不著意。這句話怕是要引起很多人反對的。
不懂儒家,淺談佛道吧。
個人認為佛道思想根源都是為了擺脫人生苦短世事無常,都認為人的私心和妄心阻礙了人得到最終的解脫,故而都發展了一套相應的戒律和法門來幫人去除執著心,分別心和妄心。 道家不否認客觀世界,不提倡過分追求物質利益是樸素唯物主義的。 佛家是唯心的,認為一切有為法皆是夢幻泡影,簡單點說萬物皆虛幻只有思想是真的。人生應作世俗人生之解吧,佛家是否定了世俗生活,有自己的宗教修行方式,而儒家是重視世俗生活,教誡生活之道,道家求逍遙,是為簡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