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日本為什麼同意接納清國留學生?


不是接受不接受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要拒絕?清朝支持,日本人有錢賺,開招待所的辦速成班的都能靠留學生賺錢,那個時候日本最需要啥——外匯,跟中國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是一樣的。那個時候日本女人還下南洋賣淫賺外匯呢。


然後,到了清朝完蛋前夕革命黨猖獗的時候,日本人實際上是應清朝的要求,開始取締清朝私費留學生的,以致留學生集會抗議,陳天華跳海自殺以抗議——史稱那個啥清國留學生取締事件。


這個事件之後,清國人就不愛去日本留學。那些老的小的留學生開始回國自己辦大學,比如中國公學,培養出了胡適,然後胡適去美國留學,沒兩年,清朝完蛋了。

——主要是這本書看來的 中國人留學日本史 (豆瓣)


這個是個好問題。

首先從時間背景上看,日本大量接收清朝留學生的時期,是在1900年前後,正是中國和日本交戰的1895年甲午戰爭的5年之後。甲午戰爭的結果是中國慘敗,北洋水師全滅,下關條約割地賠款。也就是中日關係正式進入緊張時期的開始。而1898年變法派的失敗,使得當時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開始與清朝中央政府產生隔閡,一部分西學派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甚至流亡日本。日本在1900年前後成為了中國反清派和變法派的避難所。

從日本的角度來說,自然希望清朝政府迅速倒台。而接納大量的公費和自費留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日本與中國反政府力量的接觸。孫文在流亡期間多次得到了日本右翼團體的資金支持,並且多次在日本傳播推翻清政府的思想。孫文的追隨者之一汪精衛,也是在那一時期接觸到了革命思想。以顛覆清政府為目的,而接納有反政府思想的留學生,這點從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反過來,清政府出資來支持國費留學生留學日本,這點也很奇怪。清政府在甲午戰爭時便吃了大虧,反過來還支持去敵國留學,似乎是拿財力來培養對手。但如果站在清政府的角度上來看:當時在華力量最為強大的幾國:德、法、美、俄、日,除了日本和俄國其他幾國均無帝制,而俄國又是與清朝有幾百年的衝突,所以選擇君主立憲而且還成功轉型現代社會的日本,自然成了清政府學習的第一目標。

而早期的國費留學生赴日,自然帶動了大部分自費留學生的留日熱情,這股熱情一直維持到30年代初,日本開始在東北武力擴張勢力,扶植滿洲國為止。

至於帶動消費發展經濟,我覺得不能排除這方面原因,但並不是主要目的。在20世紀早期,日本尚處於第二產業代替第一產業的過渡期,而依靠消費拉動的第三產業,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萌芽狀態。日本在當時最需要的是產業工人和工業原料,而不是旅行團和留學生。奪取台灣、琉球、朝鮮、東三省,直到建設東北工業基地,每一步都是以獲取資源和勞動力為目標的擴張。


總是以現在的眼光回顧過去,是無法理解當時的狀況的。

很簡單,

甲午戰爭之後直到國民黨北伐前那二三十年,中國和日本關係是非常好的,

堪比上世紀80年代咱們和日本的蜜月期,

原因就是甲午一戰,中國徹底被打服了,

服了,這個關係就穩定了,大家的思路就一致了,

直到日本05年打敗俄國,國內相當主流的意見認為也是亞洲黃色人種的勝利,

中國就開始專註地學習日本,

日本也開始專註的帶中國這個小弟,

和二戰後的美日關係類似,

那幫二戰時的軍部腦殘還沒長大,日本的主流思想還是做好東亞領袖,抗衡歐美勢力,

並沒有準備一口把中國吃掉,

明治時代的那幫人還是有一點點戰略眼光的,

知道必須打敗中國才能從東亞崛起,但是吞併中國對日本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

多虧了那幫陸軍馬鹿


主要原因大約是因為兩個。

第一、培養親日力量啊。

最簡單而言,這些人到日本留學,肯定得先學習日本語言、文字吧;在留學過程中,肯定會有意無意的接受日本的思想文化、生活習慣吧。

如果日本拒絕清國的留學生,清國留學生自然就會轉向歐美學習,到時他們就會學習歐美的語言、文字,並且接受歐美的思想文化、生活習慣。

大清帝國的留學生,通常都是大清帝國的精英,以後註定會在大清帝國各個領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如果這些留學生,都是由日本培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清帝國各個領域的精英,無論從語言、文字、思想文化、人脈關係,都會和日本有非常親近的關係。

如果日本拒絕清國的留學生,清國留學生自然就會轉向歐美學習,隨著時間的失衡,大清帝國各個領域的精英,恐怕就大多是親美的力量。

從這層意義上,日本培養的大清帝國留學生越多,以後日本對大清帝國進行經濟、政治、軍事滲透時,就會變得越容易。

第二、可以在此過程中,培養、擴大各種顛覆大清帝國的反政府組織。

最經典的就是,當時的日本,幾乎就是革命黨的第二故鄉。所有的革命黨成員,只要有事了,就往日本跑,日本也會給他提供各幫助。

所以,在日本的留學生,幾乎都會接受各種反政府的宣傳。因為在那種地方,革命黨幾乎是半公開的活動著。而且主要的策反對象,就是清國留學生;所以日本國的清國留生,在接受正規教育的同時,都會同時接受革命黨給他們上的各種政治課。

因為類似的原因,只要是留日本的學生,大多會加入革命黨,即使沒有加入革命黨,也會和革命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這層意義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日本方不遺餘力的幫助,就沒有後來的辛亥革命的勝利。

這種力量,最後都可以成為日本與大清帝國博弈的籌碼,後來也會成為日本影響中國的重要籌碼。

當然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會讓大清帝國越來越容易與世界接軌,從而成為日本更危險的敵人。但是日本不願意這樣做,對他實沒有什麼好處,有的只是顯而易見的壞處。

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任何殖民的戰爭,通常都可以美化成親善友好的歷史。換而言之,用一種美化的視角看,處於強勢地位的國家,都會對落後地區進行過各種幫助,而且簡單的看,這種援助都是實打實的,一切就看我們需要怎樣記述了。

一個國家想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必須得讓自己的語言、文字、文化在越來越廣的範圍內得到認同。如果你的語言、文字、文化只在你自己國家通用,出了國幾乎沒有人認同,你再自稱大國,估計影響力也是有限的。

從這層意義上,哪個國家也歡迎外國留學生的。因為這是證明本國強大、而且會讓本國更強大的基本事實。為此哪怕適當破費點,許多國家也是不會拒絕的。

當然了,一個國家不管作什麼,只有那些與經濟利益密切掛鉤的事,才會長久的存在,並且越來越繁榮。說得具體點,當時的日本絕不是活雷鋒,就算日本高層有長遠的規劃,並且願意為此做出大量的投資,政府和國民也不會接受的。

所以日本願意接受大批清國留學生,最直接的推動自然是因為教育、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大清政府或大清臣民願意為此付一定的學費,日本自然沒有理由拒絕。


跟美國接受留學生一樣,為在中國做戰略經濟發展做鋪路。


接納清國的留學生,主要的動機可以從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來解釋。

首先從經濟上來說。

晚清處於「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從最初的一個自給自足,閉關鎖國,目空一切的天朝上國,到在與外國的衝突中節節敗退,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殘酷的現實在朝野上下形成了巨大的震動。腐朽的清王朝終於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睜開雙眼,積極的向世界學習。當時學習的內容,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習西方的教育方式(也就是開西學),另一個就是仿照西方的軍事制度,發展自己的近代化武裝。而後者是重中之重,也是開展「洋務運動」的終極目標。軍事的近代化,不僅要解決堅船利炮等裝備問題,更關鍵的是需要一批素質紮實過硬的軍事人才。為了在短時期內迅速培養出合格的軍事人才,清政府從政治上和軍事上都給予了留學生莫大的支持。首先,每年從捉襟見肘的財政里撥出一大筆資金公派留學生出國,其次,貼有海歸標籤的留學生,在政治上能夠擁有更快速的升遷渠道。換句話說,一向熱衷於做官的中國人,突然發現他們處於一個官場上升渠道最清晰的時期——只要是海歸,幾乎就註定了在以後的日子裡能夠在中國的官場擁有一席之地。於是一股出國熱立即在全國掀起了。有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名額,然後以公費生的身份出國留學。也有為了今後的個人發展,借錢換取海歸名頭的。當時海歸遊學的目的地是歐美和日本。歐美實行十分嚴格的考核制度,對學分、學時要求十分苛刻,對於考核不達標的學生,堅決不予畢業。在歐美遊學的海歸,經常有五六年還無法畢業回國的。日本距離中國較近,又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因此實際上成為了海歸遊學的首選目的地(尤其對於自費生來說)。後期,隨著清朝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到日本,精明的日本人發現了其中的商機,於是在正統的大學外,以各種名目開設了各種各樣的學堂。這種學堂對學生的資質要求不高,只要交學費,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入學,並且對授課學時、學分等等考核十分寬鬆。剛開始時,學堂還大致遵守教學規定,而到了後期,甚至有不到一年就畢業的情況出現。這種學堂畢業生往往對自己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有些甚至連日語都沒有掌握,卻拿著頒發的畢業證書搖身一遍成為最吃香的海歸,成為官場上的香饃饃。與歐美的嚴苛相比,日本的學堂教育具有「快、准、狠」的優點。於是對於只是想鍍個金的學生來說,日本無疑成為了留學的天堂。這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模式,瞬間紅遍大江南北。

另一方面,日本在維新時期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資金維持自己的建設經費。賣文憑這種不吭不騙穩掙不賠的勾當,日本政府必然是樂意做的了。雖然這些學費對於一個國家的財政來說可謂杯水車薪,但卻也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接著從政治上說。

日本早有吞併中國的野心,無論換了幾屆內閣,「大陸政策」在日本國策中的定位卻始終沒變。由於西方列強的干預,國力孱弱的日本無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中國取得利益。於是日本退而求其次,利用清國選派留學生的機會,對中國留日學生進行思想改造。從日後的結果來看,日本的這項政策無疑是很成功的。留歐美學生,大多成了文豪、科學家,而留日學生,幾乎都鬧起了革命。在這場以留日學生為主體的革命運動背後一次又一次的看到了日本財團和政府的身影。有傳說孫中山和日本人關係甚深,為了獲得日本財團和日本政府的支持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秘密合約,有沒有這回事我不敢亂說,但是孫身邊有很多日本人,甚至是日本的情報工作人員,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日本的如意算盤最後因為袁世凱的上位而瓦解,但是實際的影響卻要持續到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時期作為國軍主力的黃埔軍校學員,接受的是日式的軍事培訓(因為他們的老師很大一部分是留日學生)。日本人對這一套打法可謂瞭然於胸。於是抗日戰爭實際上成為了一場學生與老師間的戰爭,這讓國軍吃了大虧。

PS:個人覺得接納清國留學生是當時日本政府一個非常有遠見的舉措。日本向來是一個重視精神力量大於物質力量的國家,在日本人眼中,只要精神上夠強大,就可以克服很多客觀上無法克服的困難。我們看日本動漫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一幕:主角面對比自己強大一百倍,而且全身buff的boss時,往往是被狂毆半小時,然後花10分鐘進行思想動員,在思想動員結束後,小宇宙爆發,花30秒把boss瞬殺了。這種唯心的傾向直接影響到日本對外的政策——比起在肉體上消滅敵人,日本人更傾向於在精神上瓦解對手。於是我們看到二戰時期日本的神風突擊隊,這種自殺式的肉彈攻擊比起消滅敵方,更主要的目的是給對手造成精神上的恐懼。也可以看到日本在偽滿洲國進行的消滅漢字的奴化教育。歷史上西班牙和英國都曾經是殖民大國,曾經被西班牙殖民的國家,現在對西班牙還懷有深深的敵意,而被英國殖民的國家,卻舉辦起了英聯邦國家運動會。這就是單純粗暴的統治和融合了文化滲透統治的差別。結合當今日本文化在中國的盛行以及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一系列衝突,真心覺得我們應該重視精神文化的作用,如果能夠形成先進強勢的文化,並讓周圍的國家潛移默化的接受,也許很多問題就不會顯得那麼棘手了。


輸出革命.


大家默認忽略了一個事實,日本是當時排除殖民地外,亞洲「歐美化」的重要中介。現在一樣是。包括但不限於後來的香港、台灣、新家坡、南韓。


幾個時間點交代一下:

  • 鴉片戰爭1839年
  • 日清戦爭1894年
  • 日露戦爭1904年

清政府的催化

題主想問的應該事20世紀初的這個時間點。20世紀初中國有過一段非常狂熱的日本留學熱。原因是明治政府和清政府雙方的大力扶持。說真的現代人連清朝人的覺悟都不如,八國聯軍入侵,戊戌百日變法等等動蕩的清朝末期,政府都知道要向日本學習,留學救國。

包括1905年廢科舉,很多學士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日清戰爭中日本展示出了超過大清的能力,所以很多人把日本作為首選目標,同時日本也是留學最容易的國家,更客觀的一個原因是這個時候日本吸收了歐洲工業革命的知識去日本也可以學到歐洲的先進知識。

當時清政府的留學政策是,上完中學回去算舉人,上完大學回去算翰林,放今天就等於是去日本讀個大學回來就給個中科院院士頭銜。

可以說如果清末沒有這麼一批留學熱潮,中國還要再落後個十幾年。

明治政府的催化

而日本方面就沒把中國當威脅。日清戰爭之前,甚至還處於江戶幕府末期發生的鴉片戰爭,日本就已經知道大清在西方列強眼裡就是個提款機。所以日本當時的心思都放在了西方國家上(之後的日露戰爭),同時和清朝搞好關係,當然附帶增加一下收入等等但這都是其次的。

其中最早也是最積極接受中國留學生的就是早稻田大學。所以老一輩旅人大咖裡面很多是早稻田大學出身的。

早稻田大學畢業的李大釗


學校覺得,你學習好,我就要你。以後你回國建設,我們關係可以更好,說不定你成名還能成為我們的知名校友,何樂而不為

國家覺得,學校要你,我就讓你過來。以後你學成回國,我們關係也可以更好,何樂而不為

從古至今,收留學生就是這樣啊?

更何況當時的日本覺得中國也是東亞的,東亞的都是一家,況且中國當年被歐美打殘了的時候日本也不是沒看著。現在先幫一把把中國帶起來,我們東亞一起爭口氣,我們不輸給歐美。他們對中國也沒有二戰時候程度的敵意,對外的競爭心理也按照地理位置方式劃分的很簡單暴力。當時的日本又的確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想在周圍鄰國里刷一點好感度是天經地義

其實就連二戰時候,大東亞這個概念也可以理解成『東亞一起爭口氣,我們不輸給歐美』加上一點軍國產生化學變化後的產物而已。這種思想從很早就開始,一直持續到戰後才死掉


接受留學生基本都是為了經濟利益,從而帶動消費。過去和現在沒什麼區別。


對日本需要賺留學生的錢,對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是大富,去日本便宜。第三就是培養日本的革命同志。日本是深受中國文化圈的影響,深知文化輸出和同化的作用,大部分時期日本的政客都不是以佔領中國為目標,他們也沒那個目標,二二六後的軍國主義其實不代表日本傳統和主流對中思想,只是年輕人的情緒往往很難控制。

另外清末日本留學生的圈子並不好,個別出色給我們一種整體優秀的感覺,當年的平江不肖生寫過《留東外史》對大部分清末日本留學生滿滿的辛辣諷刺!在平江不肖生那個年代留學日本的就一萬多了,真正出色的能有幾個?大部分國內騙經費,國外吃喝玩樂,道德淪喪,和我們今天看很多留學歐美野雞大學去吃喝的差不多。

具體內容不說了,就看看這本書的章節目錄自己感受一下吧。


答主們都從日方考慮,完全沒從留學生角度想,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歐美留學太貴了,而且花的時間太長

魯迅先生家境不壞,但也是去的日本,記得在某篇回憶錄里也說了是因為日本便宜些…當時稍微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誰不願意把孩子供到歐美?但是除了像徐志摩林徽因這種家庭極其優越的或者家裡在政府的,有幾個人負擔得起,相比而言日本就便宜太多了

再有一點,1900年代雖說是近現代,但人們的交通方式並沒有劇烈的變革,蒸汽輪船從上海到歐洲,少則三五月多則大半年(哪怕今天這種科技水平繞道馬六甲的貨船到法國也要三個月),日本跨過海峽就到了…


忘記在哪看到的,好像跟當時清政府給日本的賠款退回有關。


乃覺得為啥美帝接受晚晴留學生呢,為啥接受大陸的留學生呢——接受了美帝思想回國的青年,都幹了啥呢——


個人看法: 1.培養未來的親日派, 2.當時滿清如果發生變革, 則時局必定動蕩, 越動蕩則對日本越為有利


推薦閱讀:

聊聊乾隆這個人—這是一篇自帶彈幕的文章
清軍入關後,北京100萬人口失蹤,至今找不到答案
清朝,皇帝怎麼稱呼先皇的繼皇后?
清末的村長械鬥——死亡百萬縱橫七省,定中國命運!

TAG:日本 | 留學 | 清朝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