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喜劇總動員》?

我曾預言,跨界和喜劇總動員同檔期打擂,跨界喜劇王有可能更靠主題,而喜劇總動員很可能變成另一個歡樂喜劇人,後來確實印證了我的說法,喜劇總動員都是一線明星,他們更願意主導自己的作品,所以我們看的就是開心麻花對決德雲社和嘉賈玲的大碗公司,明星跨界節目評價標準比較複雜,有的時候就變成了投劇本,投明星,演技,搞笑能力,名氣在評價體系可能會相互抵觸,到底是投演技,還是投搞笑能力,到底投人還是投劇本,我想將來會有大辯論,不多說下面具體說說作品。

毫無疑問岳雲鵬的作品確實應該第一個上場,因為越靠後越容易對比出問題,倒不如第一個當墊場,作為老笑話大集合,本來就不出彩,再帶上個跨界明星,那基本沒法談看,相聲的捧哏很重要,節奏也很重要,但是我們跨界明星李晨明顯擔不起重任,他颱風太老實,夠不成強烈的互動,在節奏上又搶話,正如有人說的對岳捧哏應該是了可以鞭打他的捧哏,太正是不行的,總體來說李晨選了個炮灰行當,選了這個就意味著和出彩告別,和淘汰很近,相聲在和喜劇pk實在吃虧太明顯,喜劇小品之間對決才更能看出水平和風格,就像第二季歡樂喜劇人一樣,相聲出現把整個評價體系擾亂了,評演技不行,評劇作完整也沒用,那最後變成了看名氣,看人緣,當然相聲是有他的評價體系的,只是這個體系似乎不太適合評價一些新秀,因為很多新秀從沒達到這個標準,所以我說相聲在這個舞台很怪,沒法評價,只能說硬說搞笑,問題是搞笑又是很主觀的東西,你說搞笑,他認為不好笑,沒法統一,所以沒法評價。相聲和喜劇小品沒法比就在於人家有故事有情節,有舞美,有演技,相聲都沒有假設水平再差一點,倒數第一一點都不冤枉,對於岳來說為今之計只能創作新段子,以故事取勝,創作出個像梁左那樣故事相聲,這似乎對整個相聲界來說都要求過高,所以為今之計,他還是多以柳活,文哏為好,至少讓觀眾有個有文化的印象,或者去嘗試小品,話說德雲社也該學學喜劇小品了,藝多不壓身,而且對以後再排練相聲劇也有好處。

喜劇總動員由於是一線明星,質量水平很高,往後三個小品都不錯,常遠的作品是傳統麻花解構經典模式,整個作品故事結構完整,流暢,有起伏,一眾出彩的配角,還有精緻舞美,蔣欣作為跨界嘉賓更是極為出彩,呈現多面風格,蔣欣在這期喜劇總動員里嘉賓里算得上演技最好,最能凸現魅力,如果和開心麻花一塊演話劇也不會有違和感,相比之下歡樂喜劇人第二季柳岩的客串就感覺和麻花自己女演員差的很遠,順便說一句麻花女演員很漂亮,又有演技,就是不火也沒機會很可惜,整個作品即惡搞,又不脫離原著精神,郭黃愛情,武術境界,正邪較量都被做了應有表達,麻花也是很愛從生活里取材的,比如洪七公的出場那個乞討神曲,絕對是生活取材,麻花的厲害之處就在這,總能給一些別的地方見不到的段子,當然這個作品問題就在於比較板正,和後面兩個情感濃郁的作品比過於中規中矩,所以很多觀眾印象不深,不過劇作結構可算是最完整的。

本期冠軍賈玲的作品算得上是當之無愧,賈玲其實創作中很有想法,特喜歡在創作中加入自己際遇,自己的感受,在歡樂喜劇人第一季里,她的作品多次展示胖女孩的不易,事業上難成就,愛情上被人嫌棄,雖然她的作品原創性值得打問號,但是她的作品感情則是非常真摯而強烈的,本期作品也是勝在情感濃烈,戲劇化結構設計出彩,其實煽情和煽情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煽情真的是強行煽情,而嘉玲作品記得悲傷情緒每次都有來由,絕不是故作姿態,這樣的話整體檔次就會提升一籌,加上穿越後那一段也算笑點十足,既有陳赫的經典演繹方法,又有豆腐小哥的穿插,整個作品結構設計比較出彩,穿越那一段也營造了很高的溫馨氣氛,嘉玲團隊一直在鑽研韓式小品,韓式小品注重戲劇化,喜歡解構,有舞台劇的風範,所以嘉玲團隊一直可以緊追麻花,有的時候出來的作品可以和麻花學院派向媲美,當然這個作品也有缺點,缺點就是作品的割裂感,穿越見歐陽柱這段和之前鋪墊,和之後煽情沒啥太大關係,唯一有關係的是這段為了搞笑,這是一個可以做長篇話劇的東西,短的小品有時候承載不了這種線索,其次,回憶親情,但是場景失真,穿越後這一段高富帥失真,而且有種父母愛情是湊合的感覺,因為怕講父母平淡愛情比較俗套,所以添加三角戀,其實回憶母親,應該在兩個人的關係上,而不是父母的愛情上,有的時候和父母不僅有溫馨也應該衝突,抓生活細節,這個作品感情夠,但是細節不夠,我想起有一部漫畫,有妖氣的拜見女皇陛下,那個作品支線里就有和父母的關係,但是卻非常抓人,有兩段很出彩,一次見到社會殘酷缺感到家庭溫馨,一次因為父母催豬腳跑步而發生的衝突,都是細節強,感人又心痛,對於眾多表現親情的小品來說,細節,生活做好了不但不會俗套,還蘊含豐富的張力,所以我們喜劇創作人要努力,一個小眾漫畫都能如此精準的摸到現實,喜劇創作人更應該發揮觀察生活的特質。

最後說說沈騰的作品,沈騰舞台劇出身,搞得東西也是脫胎於舞台劇,整部作品極像小劇場的話劇,主題也像話劇的題材,而不是喜劇的題材,邏輯也像話劇的邏輯,比如不能說話其實可以寫字嘛,不過不得不說,沈騰又一次給觀眾震撼,雖然創意脫胎於一部電影,但是能在限時創作中給出如此又創意的東西不得不佩服沈騰的才華,這部作品總體有點深奧,就像一出話劇目標就是探討哲學問題,而整部作品從舞美,到劇情也透著這麼個味道,作品其實有點割裂,整個作品笑點都在沈騰問診那段,後半段很陰鬱,即使把台詞都給了劉濤,但是也不能幫助劉濤出彩,其實這裡劉濤和陳赫,李晨一樣也成了助演位置,只能在一個圈裡打轉,和賈玲那個類似,這個作品也可以做長篇話劇,所以故事有種意猶未盡之感,總感覺可以有更好的包袱放到這個創意里,如果可以值得做第二部,不過這部作品由於主題形而上,風格陰鬱,笑點少,作品倉促,稱不上最佳,甚至有些觀眾認為這個跑題了,所以沈騰雖然鬼才,但是太超脫也是不行的,另外我想這個作品未嘗不是沈騰對妻子說的話,一個孤傲的人,有時候對同事,生人,粉絲熱情似火,對最熟悉的人反而懶的說話,懶得照顧對方情緒,這個作品同樣也是對妻子解釋和愛意。

喜劇總動員整體水平自然很強,和二線演員集中的跨界喜劇王比,創作力自然沒得說,但是和小品黃金時代比,還是有點過於直白和煽情,黃金時代的梁左相聲如今自然達不到,即使黃金時代的小品也很難企及,如果陳佩斯警察與小偷放到今天創作,絕對不會有留白,所有感情必須一場抱頭痛哭里升華,趙麗蓉的英雄母親的一天,追星族,也絕不是這樣當時那樣演法,一定要讓當事人悔過才行,黃金時代小品結局都是留白,找個包袱做結尾,很少有強行煽情,直白抒發,如今似乎創作觀念就是一定要表達濃烈的情緒,黃金時代里抓生活抓的特別准,比如趙麗蓉的追星族,粉絲心態,老中青三代的心態把握特別好,趙本山的演員的煩惱里,把一個生活現象用很幽默的方式傳達,生活細節總是特別好,黃金時代也有煽情,比如蔡明有個小品後來唱我的父老鄉親,講的是蔡明演的明星,他的鄉下父親來找他,同樣是親情,這個作品格局可大多了也深多,相比之下網路時代大家喜歡用架空來吸引觀眾,而觀眾也反感生活瑣事,畢竟很多人可能除了電腦也沒在生活里經歷什麼。當然用黃金時代和現在創作比是不公平的,那時候更多是幾個天才作家撐得,並不能達到批量生產,而且他們也不可能一星期創作一個模式,但是我覺得黃金時代優點值得繼承,像留白就值得學習,對煽情克制,加強包袱做結尾,對生活的把握,能不能截取生活場景,你比如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如何準確表達這個場景,都是值得創作者好好琢磨的,致敬經典也要思考他們作品的結構,節奏,包袱的構成,如果單單拿著經典作品蹭熱度可不好,我覺得如果喜劇總動員有人創作遇到瓶頸,回顧經典絕對是個好方式



推薦閱讀:

598.讀歷史25~童貫
《鮮卑人天授大漢帝國:漢末農民起義(二)》
那個虐死西楚霸王項羽的少年(一)胯下之辱
舊影瑣憶·眾目睽睽下的刺殺
帝國春夢

TAG:生活 | 電影 | 如何評價X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