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滅亡的時候成周東八師幹嘛去了?

西周時候周王室的軍隊有鎬京的西六師和成周的東八師,尤其是東八師在軍事上對東部諸侯和夷狄有著絕對優勢。西周被犬戎所滅,駐守宗周的西六師隨之消失,但東八師還在啊,怎麼東周一開始周就淪落到被諸侯欺負的地步了呢?


謝 @寒鯤 邀。要明白一個前提,三代並沒有典型的常備軍,軍隊主力是族兵,也即是國中各族的族人。而常備軍是在戰國才普遍化的。

之前的回答中多次強調,三代國家都是由若干個氏族組成的。國家政權中也存在濃重的血緣因素,氏族以族為單位為王族承擔不同的義務,表現在制度上就是不同的服制。舉個例子,周代的史官並不由某個人擔任,而是由某些氏族整體承擔,周朝的辛氏就歷任史官這一職務,西周初年的太史就是辛甲,而辛氏到晉國的分支董氏也任史官,如董狐。同樣,齊國的太史氏也都擔任史官,所以兄長被殺弟弟接替。但崔杼不可能殺光太史氏和南史氏,因為這項工作其他人做不了。

回到軍事制度,其實也一樣,國家在當時沒有常備軍。為天子承擔軍事職能的部族很多,外服的侯本職就是軍事長官。而內服也有若干個「師氏」,最高級的叫「太師」。這些師氏一方面是西周的軍事長官,另一方面自己也是某族族長,身兼國家官員和氏族首領雙重身份。他們統領的軍隊組成,一方面包括自己的族人力量,另一方面不排除按照國家軍事編製編入的其他族人。但是這裡不管是本族還是外族人,並不是國家常備軍隊。他們是平時務農、戰時作戰的國人。

雖然西六師、東八師資料相對較少,但我們大致可以描繪出輪廓。這兩支部隊實際上是以王族為主體,其他族人為配合,按照國家軍事制度編製到一起的軍隊。它們有三個顯著特徵:第一是血緣性,往往是整個族的成年男子一起被編入軍隊;第二是臨時性,往往是平時務農的國人,臨時被徵召作戰,也可以說兵民合一;第三是間接性,天子對於軍隊沒有完全的掌控性,一方面通過軍事長官直接掌控,另一方面通過各族族長間接掌控,其中間接性還要多於直接性。

所以東八師去哪裡我們也好理解了,其實東八師既不是天子的常備軍、也不完全是天子的族眾。不過是成周各族臨時編製的鬆散軍事組織。宗周覆亡後又經歷過二王並立時期,東方一部分氏族應該被消滅。以後的周平王更難對成周各族形成一股合力。所以周桓王時期敗於鄭國、周莊王時期就出現了周公黑肩之亂、周惠王時期又出現五大夫之亂,等等。故隨著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東八師這個臨時組織也土崩瓦解了。

相關閱讀:林屋公子:商朝時軍隊的主要成員是平民還是貴族?


成周八師各有駐地,雖然為了方便將都叫成周八師,但實際上是周朝對華東華南地區管轄的一系列防線駐軍的總稱,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整體」。

下面是根據《中國軍事史》中對成周八師的考證結果,我用熊掌胡亂塗鴉的分布圖:

可以看出來,成師、牧師、柯師、相師的職責是鎮壓中原,最初是為了毆打商朝復國勢力的,西周中後期可能就變成了周朝的機動兵力。

而鄂師、堂師、古師、炎師的職責是鎮壓東南,主要是防禦南方苗蠻楚國、江淮東夷諸國。

有的朋友可能覺得成周八師在傳世史料中沒有記載,但周朝銘文有很多記載。

比如競卣銘文就記載:「唯伯屖父以成師及東命,伐南夷。」就是西周中期,周朝調動駐防成皋一帶的成周八師之首的成師南征江淮間的東夷各國。

比如

至於說西周滅亡時,成周八師都干毛去了。

反正能確定的是,成周八師的南方各師,即「南國之師」,在周宣王時期全軍覆沒了。當然南國之師到底是那些,已經無從考證了。但不一定就是鄂、堂、古、炎四師。因為西周歷史數百年,師的建制和駐地也是在變化的,上面我標註的地圖,是銘文解讀後的一個和稀泥結果,實際上是並不準確的,準確的周朝成周八師的建置、駐地以及建置、駐地的變化,已經無從得知了。

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宣王既亡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

太原(一說為山西太原周圍,一說是陝西西北和甘肅東部地區)在周穆王時期,被周穆王用來安置歸附周朝的戎人,周宣王時期曾經擊敗太原的獫狁戎人,所以在周宣王把南國之師全軍覆沒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太原之地招募戎人,大臣仲山甫勸周宣王不要去在戎人聚居地胡亂料民招兵,周宣王不聽,結果能招來些啥,自然也就是戎人了……這些戎人是否在周幽王時期調回「南國之師」的駐防地呢?如果還沒有調回駐防地,這支戎人軍隊能在犬戎和戎人諸侯國申國一起毆打周幽王時幹什麼事呢?鬼知道。

大抵是當帶路黨的概率更高。

當然說全軍覆沒是誇張了,肯定是有殘餘兵力駐守駐地的,但明顯武裝力量已經不足了。

而除了「南國之師」之外,成周八師的其餘部分,都在周宣王時期,與宗周六師整合在一起作戰。周宣王時期,周朝用兵頻繁,曾經東征江淮之地的東夷諸國;曾經擊破楚國,恢復江漢防線;曾經給秦國借兵七千擊破西戎;曾經征服太原之地的獫狁……這些用兵都是宗周六師和成周八師整合力量進行的,新收復區域需要駐軍,但這個駐軍的責任肯定不需要拱衛關中的宗周六師承擔,無疑於要分化成周八師的力量。

而我們知道,還有這麼幾個諸侯國,疑似就是西周滅亡後,從師氏駐軍搖身一變,變成諸侯國的(這些諸侯國有的存在西周的諸侯世系表,但很可能西周之前這些「諸侯」都只是世襲的師氏指揮官而已,並非諸侯,西周滅亡後他們才真正成了諸侯):

山東的郯國,即成周八師中的炎師搖身一變出現的。(周朝銘文上,周公、周昭王、衛康叔這些能代表西周中央的人,都有從郯出師的記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郯國一個外姓小國怎麼會得到如此待遇?其實就是混淆了炎師和疑似炎師殘餘兵馬獨立後的郯國所致)

比如阜陽的胡國,就是古師的殘餘勢力形成的。

比如鄂師的殘餘,就是鄂國。

所以我懷疑,周宣王時期的「南國之師」,恐怕主要是中原地區的成、相、柯、牧四師的兵力,在漫長的南征楚國、南征懷夷的過程中,因為長期在南方作戰,所以被稱為「南國之師」。其實「南國之師」是個臨時性的稱謂,就是「長期在南國打仗的部隊」,其實他們的傳統防區反倒是在中原。這一支部隊被拉去攻打姜氏之戎,結果全軍覆沒了。

然後周宣王又招了一些戎人戰俘,填補了上面全軍覆沒的四師,而這四師因為傳統駐防區在目前還比較太平的中原,並不需要刻意駐防,所以是被周王當做機動兵力使用的。這支新補充的機動兵力補充成員是戎人戰俘,所以在周幽王亡國時,可能不是逃亡了就是倒戈了。

而真正駐防南方的鄂、堂、古、炎則一直需要駐防南方楚國、淮夷的反叛,在西周中央能隨時派來援軍的前提下,他們能起到防禦楚國和淮夷的作用。一旦西周中央完蛋了,他們就成了亞細亞的孤兒了,趕緊自己形成一個諸侯國,跪舔周圍的強國生存吧……

就醬。


首先,簡要說明一下所謂「六師」、「八師」的性質。西周的六師或八師,常常駐紮於某地,稱作「X師」,譬如:

汝其以成周師氏戍於古師。

——《錄錢尊》

王親令克遹涇,東至於京師。

——《克鍾》

這裡的「古師」和「京師」,就是駐紮在該地並冠以為名的周師部隊,於省吾先生在《略論西周金文中六師和八師及其屯田制》一文中即有論斷:「凡金文中地名之稱『某師』者,『師』的上一字為原有地名,『師』字則由於時常為師旅駐紮而得名。」可見,六師、八師的戍守地並不固定,常隨周王需求而換防,甚至遠逾千里,作大範圍的戰略、戰術機動,同時,六師和八師也絕非純粹的軍事編製。

「師」的軍官稱作「師氏」,亦作「師某」,其職務除率軍出征或戍守外,還擔任貴族子弟的軍事教練,參加「射禮」。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能直接掌管鄉邑,譬如詢簋銘文所載,師氏掌有「邑人」、「虎臣」兩類職位,前者為鄉邑長官名,後者為武官名。另外,師氏下屬的職官還可以有所謂「奠人」或作「甸人」,也就是《周禮》所言的「遂人」,為治田務農的職官,這說明西周的軍制與《周禮》所稱的西周「鄉遂制度」深刻關聯,「邑人」可從鄉邑民眾里徵兵,「奠人」負責保障軍隊所需的力役和物資。同時,金文中還透露西周「師」系統及各地駐軍系統中有著司土、司空、司馬所謂「三有司」,為西周政務管理系統的三個最主要的部門,司土管理居民事務,司空管理土地事務、司馬管理軍隊事務,似乎周王的權利脈絡可直達六師、八師;南宮柳鼎銘文中還透露西周「師」系統中存在所謂「牧」、「場」甚至「虞」、「林」等內容,這說明其可以掌管牧場、場地、山林藪澤等多種生產性土地資源。

綜上,西周時駐紮於某地的六師、八師,絕不是純粹的戰鬥單位,也不是簡單的「軍事屯田」或「近郊國人」組織,而是可能為周王直屬的具有軍事組織和一般鄉邑組織雙重特徵的「軍事功能區」,可謂耕戰結合、兵農合一,粗略類比的話,可能同今天新疆的生產建設兵團相似。

然後,大概說明一下六師和八師的不同。傳世文獻中只有關於「六師」的記載,而無「八師」,以至於後世傳統學者一般只知道周代周天子掌有六師,並和春秋始有的「六軍」說法混同。例子很多:

周王於邁,六師及之。

——《詩-棫樸》

大師皇父,整我六師。

——《詩-大雅-常武》

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周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

——《左傳》

古者天子六師,諸侯一軍。

——《穀梁傳》

大巡六師。

——《書-泰誓》

所以厲六師。

——《國語-周語》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一軍,王六軍。

——《周禮-夏官》

後人對於成周八師的遺忘,一方面是因為西周末年厲宣之際,其編製已經消亡;另一方面當是由於在整個西周時期,由西土周人宗族、盟邦子弟占多數的宗周六師才是周室最倚重的軍事力量,相比之下,東八師無論是組成還是戍防地點都很複雜、散亂。

西土六師多駐紮在周人核心地區——關中及其西北外圍,譬如多友鼎、克鍾銘文提到的「京師」,唐蘭、李學勤即認為是《詩經-公劉》中所謂「京師之野」,在周人早期居住地豳;善鼎銘文中的「數師」,譚介甫先生即以為也在豳地;而免簋銘文中的「周師」,由於銘文提到周王在「周」對免賞賜,則可以斷定「周師」在周原或宗周附近。而且,西六師多為周王宗室親自統帥,除了著名的「昭王喪六師於漢」外,還有如肇貯簋銘文中提到「王令東宮追以六師之年」,則由周室太子率六師出征。東土周人「X師」的駐紮地就變得相對複雜,多集中在成周正東、南部兩個方向,分別針對舊殷商勢力和南方蠻夷勢力,譬如厲簋銘文中的「闌師」,於省吾《厲簋銘文考釋》文中認為在今鄭州管縣一帶,或認為在古商都朝歌附近;再譬如上文提到的「古師」,陳夢家以為在南國的申呂之地,李學勤以為在今安徽阜陽,無論如何,都在成周的東南遠方;而「朽師」,則為康侯所統,當在康國一帶舊殷人地區駐紮。與西六師不同,東八師的統帥多為各國諸侯,如小臣速簋銘文中提到八師的統帥為伯懋父,孫詒讓、郭沫若都以為其人即衛康叔之子王孫牟,可證此時八師由衛侯統領;再如錄冬戈尊銘文提到穆王令冬戈率成周師防禦淮夷,郭沫若以為「錄」即為「六」,在淮水流域,此時八師由六人冬戈率領;還有競尊中提到的白宰父率領成師征伐南淮夷,也是諸侯國君統領成周八師。故而,成周八師的成分較雜,主要以東土殷人遺民和諸侯國本國部隊構成,相比西土六師周人子弟佔比很低,且戍守地分散僻遠。

最後,推測八師消亡的原因。西周后期,由於畿內封君隱匿人口、幾外諸侯襄王乏力,加之經濟凋敝、逃役嚴重,六師與八師都有嚴重減員。所以周厲王從榮夷公謀,實行「革典」,希望通過改革賦制來重振軍事力量,而宣王時期的小克鼎銘文記載周王命膳夫克「捨命成周,遹正八師」,這裡的「正」如果作「征」解,則說明此時的八師規模已經極不樂觀而需要臨時徵召,或者說明所謂八師的主體本就是由東土各諸侯軍隊組成,平時戍扎各地,由周室臨戰徵集。

且西周末年周室面臨西北戎狄、東南蠻夷兩線的攻勢極劇烈。宣王時器敔簋銘文載南淮夷侵入王畿至於「陰陽洛」,而《今本紀年》也載厲王之時「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征之,不克」,宣王時期仍有「方叔率師伐荊蠻」、「召穆公率師伐淮夷」、「王率師伐徐戎」的記載,可見,西周末期淮夷甚至侵襲到了成周王畿,周王須親自率軍征討;宣王時期由於軍事防禦的需要,西周初年營建的瀍河兩岸的成周已然大為衰落,周人在其東面建立了今天所謂「韓旗周城」以應對越發吃緊的戰爭形勢,而這一新據點的行政管理功能則又極大的弱化。故而,由於成周八師相比宗周六師駐地分散、人員雜且很可能本就由各諸侯國軍隊組成之特點,其在西周末年周室東南線糟糕的軍事形勢下分崩離析也就不難理解了。

宣王時期成周八師(殷八師)編製潰散後,宣王可能在其基礎上重建了所謂「南國之師」,而「南國之師」後來也在戰爭中消亡,遂有宣王「料民太原」之重新徵兵。可見東八師建制的完整性在西周晚期存留的難度之大。而未直接消耗於戰鬥的戍守各地的八師部隊,在西周末期外敵進逼、周室內鬥的混亂局面下,由於其本身具備的「耕戰結合」、行政建制完備等特點,自可於駐地成立一獨立政體,從而消匿於周室編製,終融化於春秋亂世,或消亡,或為諸侯鯨吞,徹底淡出史籍記載。

PS:也可以參考我另一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304980/answer/255479569


首先我們看一下西周時期的兵制。

西周時期的兵源類似於後世的「兵役制」,基本做法就是從一定數量的人口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士兵,(戰時作為士兵,平時則為平民),但這種方法並不是穩定的,根據周禮的分封制,周王所屬部隊的統帥很多也是世襲的(這一點在出土金文中有所體現),所以西周的兵源也帶著「世襲」的成分,但隨著時間推移,兵源的保證也就不一定了!

然後,看看西周西六師和東八師的主要任務。(以西六師為例)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西六師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中兩師駐紮在西部作為防禦犬戎的部隊,然後南北各一師與成周軍隊共同防禦南北方面的敵人,然後西六師剩下的兩師作為機動巡查部隊(基本情況應該如此),同時我們也可以預測一下成周八師也應該是南北至少分別駐守一師,東南方向有東夷肯定也要有駐軍(目前明確的有葉師駐地),而同樣作為西周成康昭穆四王時的主要都城,成周附近肯定屯住大量駐軍,這個一方面有周王下令在成周整理軍隊的金文如:王命膳夫克舍令遹正成周八師之年。(小克鼎),又有調動成周八師的金文:王命或曰:「淮夷敢伐內國,汝其以成周師戍於葉師。」(錄卣)。同時考古發現在洛陽北窰發現600餘座西周高等級貴族墓,在發掘了其中300多座,獲得一萬多件文物,而這些文物以兵器為主,幾乎全部為男性用品,所以推斷為西周成周八師的墓葬,那麼也就是說這裡駐紮著大量西周軍隊!

那麼西周滅亡時,成周八師去哪了呢?

周朝從建國之初直到西周滅亡,都在不斷的進行戰爭。我們都知道,推翻商王朝的不是周朝一家,還有很多諸侯國一起,而周朝滅亡時,也只是把周朝首都攻滅,商的諸侯和軍隊並未受到損傷。所以周公東征之前的周王朝面臨著舊商勢力和異性諸侯的雙重威脅,直到周公東徵結束,周朝首都成周建成,成周八師和殷八師的建立,周才正式成為天下之主,也才有實力管理天下,所以周朝首都洛邑被命名為「成周」意思就是,「周朝現在才建成」,周公東征和建設成周成為周公一生的幾大功績!

此時的周王朝憑藉著成周八師和殷八師,以及宗周六師成為天下絕對的霸主,在這種強大的軍事力量保證之下,周成王和周康王在成周創造了「成康之治」,這也是周朝最輝煌的時期,然而隨即而來的就是周昭王南征「喪六師於漢」,其自身也死於歸途!這一事件說明,周公建立的強大軍事力量經過成康昭三代已經開始衰弱。周王朝對東夷國家的軍事壓制開始動搖。其後,周王朝與東夷的戰爭變得頻繁!軍隊的消耗開始加劇,其後又出現了「兄終弟繼」,國人暴動等一系列嚴重摧殘周王朝的根本「宗法制」,等到周宣王時。周宣王南征歸來,就不得不在「太原料民」,然而這種「迴光返照」式的中興,還是沒能阻擋犬戎攻破周宣,幽二王時的都城鎬京!(另外周穆王時開始建設新都南鄭,周懿王則遷居犬丘,周宣王居鎬京。幾乎每兩代都要遷次國都,這種行為從側面也反映了周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快速衰弱)

從目前的金文中可以看到例如「喪六師」,「喪南國之師」等事件,然而補充軍隊方面也只有周宣王料民於太原了。這也反應出西周時期軍隊的不斷衰減。特別是在西六師覆滅之後,也許成周八師就需要擔負其西部的防禦任務,在犬戎攻入鎬京時,成周八師一方面自身實力本就已經大大衰減,同時也存在大量部隊對南方各地的駐守,而當位於宗周地區的申國(國都在今陝西寶雞)聯合犬戎進攻鎬京(今西安)時(寶雞到西安直線距離165公里),成周(今洛陽,距離西安300多公里)軍隊是來不及去救鎬京,如果當時八師駐紮在南方(就像周攻商都時,商雖然有軍隊,但在外攻打東夷)就更無法回師救鎬京了。而周幽王死後,周幽王弟弟和周幽王廢了的長子同時自立為王,這個時候成周八師又該聽誰的?

以下為部分資料:

另外,前一段社科院根據目前研究推斷出周昭王南征楚國路線圖。

從這個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兩點:

1,所謂的宗周六師,成周八師不一定就是駐守在宗周和成周的常備軍。

2,昭王時已經把宗周六師消亡殆盡,周王朝可能從西周第4為國君時就僅剩成周八師了,而再經過後面8位君王時期,長期與淮夷等周邊敵人的戰爭可能早已消麽殆盡!

金文中部分稱周八師記載:

王命膳夫克舍令遹正成周八師之年。(小克鼎)

更乃祖考作冢司徒於成周八師。(曶鼎)

伯懋父(即康叔的兒子康伯懋)以殷八師伐東夷。(小臣速簋)

惟伯遲父以成師即東,命戍南夷。(兢卣)

王命或曰:「淮夷敢伐內國,汝其以成周師戍於葉師。」(錄卣)

王乃命西六師、殷八師曰:「撲伐噩侯御方,勿遺壽幼!」(禹鼎)


拜訪陳恩林教授,他很贊同我一個觀點:

周的軍制是傳承自晚商,晚商以3750兵為旅、7500兵為師、15000兵為自[官],所以使用同樣編製但還沒正式造反必然比紂王低一等的周文王《詩經文王之什》提到的六師其實是商朝晚期軍制45000兵分為六個全民皆兵7500兵的自[官],翻譯《詩經》時,把自翻譯成了師。

西周滅商後,延續商朝晚期的政策,開始推行一戶一奴隸的小奴隸制,推廣周的新度量衡需要一個過程,伴隨的這個新軍制的特點就是不再是全民皆兵,而是因為開始大規模殖民周族人數不足,所以只是一貴族戶一奴隸的小奴隸制

商朝中期的甲骨文里,武丁一輩子估計俘虜了上萬,但是根據甲骨文的統計,獻祭的就有萬餘,而商朝晚期,紂王父子三代人估計也俘虜了上萬甚至幾十萬,但是根據甲骨文的統計,獻祭的只有幾百,那麼剩下的自然是被作為奴隸了,根據我的度量衡計算和古書記載對比分析,很可能是推行一戶一奴隸的小奴隸制,周則延續這個政策

《司馬法》有虞氏戒於國中,欲民體其命也。夏後氏誓于軍中,欲民先成其慮也。殷誓于軍門之外,欲民先意以行事也。周將交刃而誓之,以致民志也。

有虞氏戒於國中,說明是城邦制全民皆兵,所以在城邦里進行鼓動演說。夏後氏誓于軍中,說明是城邦制全民皆兵之外還有盟軍加入,所以要在營寨里進行鼓動演說。殷誓于軍門之外、周將交刃而誓之,說明自己加盟友的軍隊數量非常多,達到上萬,軍營里都沒足夠地方站,所以要在營寨外面進行鼓動演說。周將交刃而誓之,或許是因為周的軍隊里,數量龐大的後勤人員是不上戰場的

晚商以3750兵為旅、7500兵為師、15000兵為自[官],五官75000兵,而周則以3750兵為自[官],西六自[官]18750兵、東八自[官]25000、共43750兵,很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人數45000兵減去戰損和各個殖民軍後接近這個數字,於是就吸納部分盟友和部分原紂王奴隸和部分親周的商族加入,推行了這個新的軍制。甲骨文里有旅字,卻沒有旂字,實際上旂和旅是一個字。旅音閭,是一個郊人戶籍單位500戶,每郊人100戶出20個伍長、4個兩司馬、1個卒長也就是25兵加5後勤,500戶,出125兵加25後勤共150人為5馬車、15後勤牛車。師也是一個郊人戶籍單位2500戶,出625兵加125後勤共750人為25馬車、75後勤牛車為一旂,旂則是軍事單位。軍音棍,也是一個郊人戶籍單位12500戶,出3125兵加625後勤共3750人為125馬車、375後勤牛車為一自[官],自[官]則是軍事單位。

根據我的度量衡計算和古書記載對比分析,鎬京的西六自[官]750馬車和成周的東八自[官]1000馬車,也被劃分成了西邊8個伯爵領、東邊10個伯爵領(南部甚至進一步拆分成子爵領、男爵領),只是西周初期西邊8個伯爵領和東邊洛陽平原2個伯爵領由常伯管理,不世襲,常伯是來自各個諸侯國的長子和次子作為人質在王都學習中的佼佼者,次一等者則擔任常任,管理四分之一個伯爵領也就是一個男爵領,因為他們父親死後就會歸國繼位或輔佐兄長,所以不世襲。而東邊另外8個伯爵領,則是南部分分給曼伯、北部分分給周公的幾個世襲伯爵兒子。所以西六自[官]750馬車、2250後勤牛車、一共3000車才是西周遠征的軍隊,成周的東八自[官]是一個純防禦性質的部隊,不具有快速支援能力,而且大多被分封出去(雖然西周末年西六自[官]8個伯爵領也大部分被分封出去成了鄭伯、杜伯、芮伯等),所以西周滅亡時,來不及支援幽王。成周的東八自[官]消失的原因,是周王在西周末年干涉魯國的繼位引發魯國內戰,引起了周公家族各個分支對王室的離心離德,比如日後的周公出賣桓王,再加上東周初年,很可能對與魯國聯盟的焦作一帶的周公兒子們發起了攻擊,衛國、鄭國各自分了這些北部地區,而南部伊川一帶的蠻族區,則被犬戎和鄭國各自分了。

關毛有一點說錯了,炎師也是在延津縣,那裡也有個郯城

按白衣、戰列、徐成這說法,羅馬被漢尼拔打的那麼慘,怎麼之後還那麼牛?林屋公子有一點說對了,西六自[官]是父死子繼的,所以「喪六自[官]於漢水」不過是短期影響周的戰鬥力,等職業軍人貴族的兒子們長大後,還是能恢復的,崤之戰也只不過讓秦國萎靡了幾年而已。但是「六師」8個據點,「六師」10個據點,至少,甚至可能更多,所以徵集時要用搜重新編組,《錄錢尊》汝其以成周師氏戍於古師,這個師氏是任命的不是分封的,類似晉國的六卿,分封的是更小的單位

貓眼和白衣楚客的戍守問題是,100戶只有30戶遠征戍守,70戶是留守看家的,所以齊桓公戍守衛國、邢國只有300馬車和3000甲士(原本屬於600馬車)的貴族職業軍人,300馬車和伍長都回家了

作者:懷劍聽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075921/answer/2668122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我是專門研究這個的,不過我研究的是春秋的鄭國

很多人犯了一個邏輯問題,就是古代小國是有可能開放國境的,比如鄢不一定就屬於鄭國,也可以是一個獨立小國,所以還是用軍力來分析領土會更合理。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鄭伯克段於鄢」中叔段的逃亡路線有何合理之處? 曾gm兄說的很好 鄢的所在地,約有三說: 1.鄢陵,過新鄭,可靠近宋、陳兩國,尋求庇護。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656500/answer/267942866

西周為了鉗制古國,不讓他們學自己滅商那樣,都是把古國飛地的一塌糊塗,天下太平時自然相安無事,到了春秋,那些基本沒有飛地的如齊鄭晉就崛起了

晉國六卿封地也是犬牙交錯,日本戰國末期豐臣秀吉統治下的封地也是犬牙交錯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春秋戰國里各諸侯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 不斷更新中。。。這個我最有資格回答了,看看我知乎文章和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夾,都是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993303/answer/253019084

這個我最有資格回答了,看看我知乎文章和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夾,都是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的

一句話,現代一個縣就是西周一個男爵國或伯爵國也就是一個都(男爵國是小都,伯爵國是大都)。一個私田份地是22000平米33市畝,一個村至少有600個這麼大的面積,25個村組成一個男爵國,也就是耕地50萬市畝330平方公里,衛輝市耕地面積大概就是這個數37600公頃376平方公里,超出來的耕地50平方公里屬於大貴族或王室享用的公田。男爵國的公田最多時能達到私田近一半也就是150平方公里,是為雅邑,最少的則幾乎沒有,是為尾邑。

而戰國策里的城,很多是鄙城,一個都,有四個鄙,所以一個男爵國就有五個城,男爵國有25馬車也就是一個偏的戰車單位

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縮水版修改)

考工記,破解夏尺為0.125米的唯一證據

甸,丘,乘

《周禮》的科學性

兩套理論,駁斥歷來形成的錯誤認識

齊國周制田和商制田

懷劍聽雨:秦國非周室宗親諸侯,卻何以直接承襲周部族的發祥之地?

侯甸男采衛,城市大小

田十萬(再次修改版)

所謂千乘,不過四分之一是馬車

舉個例子中山國最強盛時有九千乘,四分之一是馬車,就是2250馬車,125馬車為一軍,就是18個軍,也就是西周90個都,但是戰國開始國野不分,所以是45個都,但是考古發現中山國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萬克,而戰國普遍用大石3萬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實際上只有現代30個縣的面積,也與地圖相符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中山國為什麼沒有被視為戰國群雄之一? 因為有人回答里提到了中山國是千乘之國,而中山國又有九千乘之國的記錄其實這個千乘是指馬車。春秋時的鮮虞…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916942/answer/268152706

晉國的實際兵力變化

西周時代的怯薛

懷劍聽雨:如何評價商朝這個朝代?

懷劍聽雨:吳太伯讓賢只是因為當時的周人是幼子繼承製的緣故嗎?

僅僅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就至少有八種田制也就是度量衡制,分別是黃帝0.25米古黍尺10進位,夏朝0.125米黑黍尺64進位,早商0.168米黑黍尺72進位,晚商又分紅黍黑黍兩種尺72轉25進位,周秦漢都是紅黍0.231米黑黍0.248米25進位,再加上楚尺、吳尺、越尺。具體見我知乎文章《從度量衡研究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

夏朝1馬車600兵,商朝一馬車300兵,楚國一馬車150兵,周朝一馬車100兵

現代一個縣相當於西周一個男爵國,一子爵2男爵,1伯爵4男爵,1侯爵5男爵,1公爵10男爵,魯衛燕作為元侯15男爵

山區基本被蠻族佔據,當時的河流與海湖面積也與現代有差異

關毛評論區那個齊國人口計算有誤,鄙地是一家三口,份地面積也是一個半成人就可以耕種,國地是一家五口,份地面積是三個半成人耕種的35市畝,商業鄉人口其實很少是管仲預留的編製,所以管仲時期齊國只有150萬人口,戰國齊國有450萬人口,增加了三倍

《周禮大司徒》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參之一。一個百里是4個五十里,四個百里就是16個五十里,三分之一就是5個五十里,所以侯爵有5個男爵國。

(論文)《周禮·大司徒》一則鄭注質疑

論文《&<周禮·大司徒&>一則鄭注質疑》的理解是錯誤的,如圖一個男爵國的面積最小是330平方公里,這是從尺開始計算出的結果。

讓我們來數晉獻公的「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首先是晉侯國的五個城:曲沃伯的新絳縣、侯馬市、曲沃縣,冀侯的絳縣、翼城縣。其攻佔的城有蒲國、隰國、屈國(隰縣飴隰、蒲縣飴箕、永和縣樓、大寧縣樓、吉縣屈、鄉寧縣鄂)、瑕國呂國(靈石縣、汾西縣)、郤國(沁源、安澤)、霍國(汾西縣霍、霍州市彘陰)、楊國(洪洞縣、古縣)、狐國(臨汾市、浮山縣)、賈國(襄汾縣陶寺遺址)、郇國(稷山縣郇、萬榮縣稷)、耿國(河津市耿、臨晉縣董、臨猗縣智)、芮國(永濟市)、魏國(芮城縣)、虞國(運城市、聞喜縣、夏縣)、虢(郭)國(平陸縣、潼關縣、靈寶市、三門峽市、澠池縣、義馬市,除去平陸就是「河外列城五」)、垣曲縣兩個城。一共17個國,疆域是現代的38個縣。

晉獻公的二軍每個軍有左右兩行,每行有七個大夫,也就是有28個男爵國,38個縣的蒲國、隰國、屈國很多山區都是羈縻,瑕、飴、陰後期才正式併入晉,所以與上面的總和相符。

晉獻公死時晉國疆域,南到商洛、西到黃河、東到霍太岳、北到靈石

名義上是二軍,實際上有28大夫,再加上蠻族地,也就是六軍30大夫的軍力,所以晉文公作三軍卻有六個軍長卿。

再來研究春秋第一小霸鄭莊公最強盛時的面積

先要說清楚周的王畿,周的理論王畿方千里,也就是邊長500公里,理論上裡面有100個方百里的小國,實際上西周控制的只有關中八百里秦川地32個縣,供養西六軍750馬車,洛陽六百里24個縣(洛陽市 鞏義市 偃師市 孟津縣 新安縣 欒川縣 嵩縣 汝陽縣 宜陽縣 汝州市 盧氏縣 洛寧縣 伊川縣 濟源市 焦作市 沁陽市 孟州市 修武縣 博愛縣 武陟縣 溫縣 登封 新密市)以及鄔、弊、補、舟、依、&<黑柔&>、歷、華等的四百里16個縣(鄭州市 滎陽市 孟庄鎮 新鄭市 禹州市 長葛市 鄢陵縣 新鄉市 衛輝市 輝縣市 新鄉縣 獲嘉縣 原陽縣 延津縣 封丘縣 長垣縣),供養東八軍1000馬車,一共18個百里72個男爵國,也就是現在78個縣級,部分縣已經變成了市級的區,另有少部分則只是鎮級的。平頂山 寶豐縣 葉縣 魯山縣 郟縣 襄城縣 漯河市 郾城區 舞陽縣 許昌市 臨潁縣則屬於不羹國、許國、郾國等。

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

若克二邑,鄔、弊(偪)、補(偪)、舟(鄒或丹)、依(鄢或鄔)、&<黑柔&>(鄒)、歷、華(莘),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秦鄭是靠侵吞西周王畿而崛起的,但是秦是從蠻族手上,鄭主要是對東部背叛周平王的10個百里40個男爵國下手,同時王畿有部分被蠻族佔據,一些東方小國保持中立,到了周桓王與鄭莊公開戰時,鄭國大概有15個男爵國(鄭州市 滎陽市 孟庄鎮 新鄭市 禹州市 長葛市 鄢陵縣 原陽縣 延津縣 封丘縣 長垣縣 開封市 蘭考縣 中牟縣 扶溝縣,這裡面也有些是盟友性質),周桓王則只剩洛陽附近大概15個男爵國,洛陽依然是區域貿易中心,天子對諸侯還有一些諸如提級下葬和封爵的收稅,但是開支也很多,所以繻葛之戰天子拉攏虢、衛、蔡、陳加入聯軍,鄭莊公則重視步兵參戰。

《春秋大事表·春秋列國疆域卷4》:其地有開封府之祥符、蘭陽(蘭考)、中牟、陽武(原陽)、鄢陵、洧川(尉氏管)、尉氏、鄭州、河陰(孟津)、汜水、滎陽、滎澤,凡一州十一縣。亦兼涉杞縣,與楚接界。陳留與陳接界。封丘與衛接界。許州府為所奪許國之地。禹州為櫟都。汝州之魯山、郟縣本楚以餌鄭,旋復為楚奪。又闌入衛輝府之延津縣,河南府之登封縣、鞏縣、偃師縣,陳州府之扶溝縣。懷慶府之武陟,歸德府之睢州,其地俱在今河南一省。其闌入直隸大名府之長垣縣者,為祭仲邑。東明縣有武父地,僅彈丸黑子而已。

畢竟是清朝人的總結,也就當個參考。但是鄭國人敢和天子交戰,也可以看出東周有多衰落。

鄭國有375馬車的實力,要留一些防禦蠻族,鄭軍大概300馬車。王軍共有900馬車的實力,其中王有375馬車的實力,部分要分給周公,要留一些防禦蠻族,虢公只剩三門峽市6個縣150馬車,要留一些防禦蠻族,衛陳蔡都是125馬車,衛國與周邊鄰國關係都不好,蔡國要防禦剛崛起的楚國,王軍大概中軍200馬車、左軍周公100馬車、陳國100馬車、右軍虢公100馬車、衛國50馬車、蔡國50馬車。王軍戰車是鄭軍的兩倍,但是鄭軍違背遊戲規則讓步兵參戰設伏。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車兵最小單位是偏,步兵最小單位是伍,偏指代車兵,伍指代步兵。王軍中軍有很多有名的神射手貴族戰車兵,鄭軍就用違反遊戲規則的辦法用步兵跟在硝煙瀰漫的戰車後面,把戰車勾倒,幹掉這些戰車貴族,頗有點英法百年戰爭克雷西戰役的味道。

侯甸男采衛蠻夷鎮藩是王畿方千里外一圈的44個男爵國劃分為九個防區,而且說是圍繞方千里,實際上只是圍繞渭河盆地和洛陽盆地以及部分河北。晉國在侯防區五百里與甸防區五百里之間,曹國的伯爵領在男防區五百里,但是另一個男爵領在甸防區,也就是衛國後來的都城曹邑。衛國不在衛防區而是在甸防區。鄒(扶溝)、莒(通許)那些是鄒侯、莒侯的飛地,所以在采防區和衛防區。蠻子赤在蠻防區。寶雞在夷防區。慶陽在鎮防區。延安在藩防區。

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

下面這些與我王畿理論矛盾的反方史料證據,我也是有說法的,但是說起來太複雜,也沒太多證據,就先存而不論了。

左傳桓公二年 今晉,甸侯也,而建國。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這裡的甸是形容小。

左傳昭公十三年 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之制也。卑而貢重者,甸服也。鄭伯,男也,而使從公侯之貢,懼弗給也,敢以為請。

甸服,主要是長治和河北等商族區,所以貢重。衛國也在甸區。

左傳定公四年 曹為伯甸,非尚年也。

曹國作為文王的兒子,也是侯,但是男防區的曹只是伯爵,另一個男爵在衛國旁邊,也就是衛國後來的都城曹,曹城在甸區。

《國語鄭語》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雲姓鄔、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

這裡的鄔(鄢,陵)、鄶、路(潞,河)、偪陽、鄒(邾,扶)、莒(通)都是那些國家在河南的飛地,在王室的採區和衛區,而這些國家則在夷、狄。未有侯伯是指雖然給他們五個男爵國,但是拆散在各地,不設侯伯。弊(偪)、補(偪)應該就是偪陽的飛地。

懷劍聽雨:秦國非周室宗親諸侯,卻何以直接承襲周部族的發祥之地?

這個王畿就比較可靠了,東角是河南省突出到山東省的尖角處的范縣陽谷縣阿澤湖,也就是郕伯國(不是濟寧的郕侯國,符合在內為伯在外為侯,除了衛侯特例),過菏澤曹伯爵國,過許昌許男爵國,南角是南陽盆地最南端的襄陽,沿著山脈過十堰,過華山,西角是周王室發跡地岐山,包括西虢國在內的親族墓葬區的寶雞不在王畿里,義渠國也就是慶陽也剛好不在王畿里,過延安沿著長城,北角是岢嵐山,是周人祖先原本居住的地方,過太原、井陘關、邯鄲(在內為鄴伯在外為邢侯)到東角。

《左傳》魯襄公十一年前562年:

【春王正月,作三軍。】

春,季武子將作三軍,告叔孫穆子曰:「請為三軍,各征其軍。」穆子曰:「政將及子,子必不能。」武子固請之,穆子曰:「然則盟諸?」乃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

正月,作三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子各毀其乘。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無征;不入者,倍征。孟氏使半為臣,若子若弟。叔孫氏使盡為臣,不然,不舍

魯國原本有三軍375馬車,被齊國佔了汶陽之田後,已經只剩300馬車了,又被邾國擊敗佔了很多地盤,只剩225馬車。當時規定每一軍125馬車,當時齊國正如日中天,有滅亡魯國的想法,所以三桓厚著臉皮又搞了個三軍,此時已經是春秋中期了,三桓各毀其乘,打破了原有的國野界限和野人不當兵的規矩,還把公田分了,把225~300戶1馬車變300戶1~4馬車。季氏走精兵路線,每225~300戶只抽75兵、1馬車訓練,剩下的雙倍交稅,100馬車還是100馬車,因為稅比以前更多,所以叫盡征之。孟氏每225~300戶抽75~150兵、1~2馬車訓練,剩下的照常交稅,就是75馬車變125馬車。叔孫氏每225~300戶225~300兵、3~4馬車,又當兵訓練又交稅,雖然只有50馬車但是因為公田多所以能變150馬車,然後給季氏25馬車。這樣又有了375馬車的三軍,三桓各領一軍。

關於春秋魯三桓分公室的幾個問題_愛學術

魯昭公五年前537年:

【春王正月,舍中軍。】

春,王正月,舍中軍,卑公室也。毀中軍於施氏,成諸臧氏。初作中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征之,而貢於公。

但是這種面子工程很快就撐不住了,明明只剩225馬車的耕地,搞出375馬車,不是用於進攻而只是用於防禦,隨著最大威脅齊國的逐漸衰落,變得已經根本沒必要了,加上把公田分了變成25馬車的私田,於是老老實實改成二軍250馬車,然後季氏佔了叔孫的25馬車就不還了,就這樣他就有了四分之二的實力。

晉國女叔齊的評論:

公室四分,民食於他。思莫在公,不圖其終。

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的齊魯夾谷會盟,齊國在盟書上要求魯國出300馬車,孔子趕緊在盟書上要求齊國歸還佔領的那75馬車的地盤,因為盟書是給天神看的,寫了不能改,而因為齊國已經佔領了中間的郕、遂、宿等國,這三個男爵國75馬車的耕地對於魯國已經成了飛地(如圖),還給魯國也守不住,於是齊國真的就把地還了,但是之後與魯國開戰時又佔了回去。

之後齊國進攻魯國時,魯國二軍之一的季氏就是用100馬車7000兵與齊國對戰,畢竟還要留些人看住魯侯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749882/answer/260230465

《禮記王制》凡四海之內九州島,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晳,其餘以祿士,以為間田。凡九州島,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魯國、衛/燕國)。

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國,其餘,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餘,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為方百里者三十;其餘,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諸侯之有功者,取於間田以祿之;其有削地者,歸之間田。   

天子之縣內: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餘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餘,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餘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周禮職方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 三 百 里 則 十一 伯 .方 二 百 里 則 二 十 五 子 . 方 百 里 則 百 男 . 以 周 知 天 下。

商朝九州中的八州大概每州210國,每國600兵3000人,王畿所在州內除了商朝直屬地還有93國,一共1773國,大概控制600萬人。周朝在雍州的直屬地面積其實與商朝河北冀州直屬地其實差不多,所以沿用類似的套路,把商朝冀州直屬地分成很多小國,把周朝雍州的小國並成直屬地,同時因為周朝新的度量衡與黃帝度量衡一致,從而獲得了更多黃帝度量衡小部落的支持和歸附,根據西晉《帝王世紀》的記錄,商末到周,人口翻了三倍,是因為《呂覽·觀世》「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逸周書世俘》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99+400+800=1300,人口1371.4923萬,平均一國一萬,是三千的三倍,納入周制的有七千人,也就是國人三千、野人三千,而這一個國就是西周的一個鄙城五個甸每個甸兩三百戶,五個鄙組成一個都,五個都組成一個侯爵,所以周公封了71個公爵侯爵伯爵。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封建親戚以蕃屏周」。《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8州是1680國,71?25=1775,71?20=1420,1680剛好在中間,其中53個是姬姓侯爵伯爵。同時《周禮職方式》規定了每州(100)封4個公(25)或6個侯(16)或11個伯(9),全部按侯則8州有48個侯,全部按伯則8州有88個伯,71剛好在中間。如果1個州(100)封1個公(25)、3個侯(3?16=48)、3個伯(3?9=27),則剛剛好(25+48+27=100)。因為不清楚《禮記》的數據是商朝還是周朝,所以只能算個大概。1680+93=1773國。明細的話,西周分封了虢、虞、宋九個公爵以及魯、衛兩個元侯(2?55+9?50=560)和凡、蔣、邢、茅、胙、祭六個伯爵,如果剩下里27個是侯爵的話(27?25=675)、21個是伯爵的話(27?20=540),一共就是1775個城,按男爵國計算的話(2?11+9?10=112,27?5=135,27?4=108,再加上西六軍6?5=30、東八軍中洛陽盆地的24,一共409個男爵國)。《呂覽·觀世》「周之所封四百餘(國人),服國八百餘(野人、蠻夷)」。

「」代表姬姓。

1、元侯(2?55=110)「魯(11)」、「衛/燕(11)」

2、王者之後封公(9?50=450)公爵:

天皇太昊之後(風姓):任3+宿男+宿遷+須句2+顓臾3;

地皇神農之後:「虢」(焦6+東虢2+西虢2)

泰皇炎帝之後:郯tán2+3+輝縣郯城3+譚2

祝融黃帝之後(妘姓):鄔1+鄢1+祝鄶2+路1+潞1+偪陽子2+弊1+補1

帝堯之後:薊

虞舜之後:陳5+5

大禹之後(姒姓):杞(淮病晉城楚滅杞縣杞侯5+新泰杞伯3+昌樂杞子2)

商王之後(子姓):宋(10)

周王之後:「虞」(運城3+虞城3+姬姓鮮虞中山子2+吳子2)

其他王族姓氏但是不是上面這些名王直系繼承人的,只封普通侯伯而不是合併入公爵里,如鄫國。

3、侯爵

(27?25=675)侯爵:姜齊;(管)、「蔡(2+2+1)」、「郕(3+2)」、「霍」、「毛」、「聃」、「郜」、「雍」、「曹(4+1)」、「滕(3+2)」、「畢」、「原」、「鄷」、「郇」;「邗」、「晉」、「應(+楊+依+鄔+鄢)」、「韓」;姬「芮(2=2+1魏)」、「息」、「隨」、「賈(+古)」、「沈」、「密」、(鄭)、「滑」、「樊(+凡)」;姜厲(+歷)、呂、申、向、許(*5);媯陳(1+2頓+2項);曹邾(3+2鄒);曼姓的鄧(5);曼(3+2蠻);禿姓的舟(2+2州+1黑柔);巴(3+2);莒(3+2);牟(2+1+1+1);潞(+洛+路)、泉、徐(3+2)、蒲;鄣;巢;萊;越;荊;唐(3+2);狄;隗;鄶。無終,離,鍾離。

4、伯爵

(27?20=540)伯爵:凡、蔣、邢、茅、胙、祭;嬴江、黃、(秦、梁);偃軫;蓼(固始姒蓼1+絞1+唐河己蓼飉1+壽縣姬蓼1+舒城偃蓼1);羋楚(2+2);羅(+鄀+六);陽;弦;鄋;薛;鄖;姒姓鄫子2

這裡只有2+9+27+27=65個國家,但是因為公爵里很多都是拆開封的,比如太昊之後分為四(比如宿國就分宿男和宿遷兩個男爵國)、虞舜之後分為二、大禹之後分為二,等等,所以65個就變71個了

西漢末年有1370個縣,考慮到部分縣是作為男國整體保留下來,一個頂5個,大致就對應西周初年的1773個小城和八百里秦川、六百里洛陽。比如尹灣簡的東海郡在西周是十個男爵領,到了西漢末年是38個縣

《國語鄭語》雲姓鄔、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

我在 @知乎 回答了問題:「鄭伯克段於鄢」中叔段的逃亡路線有何合理之處? 曾gm兄說的很好 鄢的所在地,約有三說: 1.鄢陵,過新鄭,可靠近宋、陳兩國,尋求庇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656500/answer/267942866

許老師其實弄錯了,那些國家不是遷徙,而是有飛地。

許倬雲《西周史》選載(四)——第七章「封建制度」第1、2、3節 _2639

懷劍聽雨:如何評價商朝這個朝代?

牧野之戰商朝倉促集齊70萬大軍,那朝歌城有上百萬人口?可能嗎。?

下面這位的思路和我大體相同,但是具體有很多小錯誤,但是他說商朝400萬、西周800萬的結論是對的,商朝一國3千人,西周一國6千人,那些不鳥天朝改朝換代的邊遠國家,商朝不鳥到了西周也還是不鳥,因為他們鳥是為了沾祭天凈罪的福,當時又不收稅,所以會如實上報人口以便祭天凈罪,而自從黃帝時的萬國就有3千是自己祭天的,人口1371.4923萬,是加了羈縻國家的,九州面積基本和現在中國扣除新疆、西藏、青海、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黑龍江、吉林的核心18省版圖差不多,西周的實際控制區域當然沒有這麼多,這基本就是黃帝時代由共主祭天的7千國的所在,剩下那3千除了大禹治水時跑過來表示敬佩以外(甚至可能只是托別的部落帶小禮物來),就基本不鳥天朝跑去夜郎自大了。

西周人口、軍隊知多少?


幽王時期,鄭桓公已任司徒,把持朝政,經營東方。平王東遷後賴鄭之扶持方能立足。猜測:幽王之敗突然,成周八師不及遠征。二王並立時期,八師被多方勢力瓜分,待東遷之時,徒有空架子而已了。所以鄭莊公才敢與周王開戰,射王中肩。猜測而已,不曾考證。


昭王南征不復,幾近全軍覆沒,周穆王之後,周王朝與犬戎之間的戰爭加劇,東八師經常西調至宗周地區,與西六師一起集中使用。

周宣王晚年,連續用兵失利,先是敗於姜氏之戎(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後來,又在南征中損失了「南國之師」,不得不「料民於太原」。

由此可見西六、東八等部隊已經損失慘重。部隊解體或者有番號而無兵了。


先要搞清楚西周時期的軍隊是個什麼性質

西周的社會制度的「鄉遂制」,天子、諸侯居於都邑,親族居於都外的鄉,和親族關係疏遠或者被征服的部族居於遠離都邑的野。

鄉民平時在鄉中有族內分配的輪耕地,子女的教育、婚喪大事等由鄉中負擔,而鄉民平時則負擔鄉中公田耕作、祭物繳納等義務,並在戰時負擔軍事義務。

野人則承擔一些租稅、貢賦。

在戰爭時,鄉中長老徵召鄉民入伍,編成師,一個鄉為一個師,鄉中首領則為「師氏」,從自治首領變成軍事首領。

這樣的由鄉民組成的師,是王國和諸侯國的主力。

這種寓兵於民,以血緣為紐帶的組織制度是不是很熟悉?

鄉遂制的好處很明顯,就是凝聚力強,軍隊同心協力,上陣同仇敵愾,都是兄弟父子兵。

缺點也很明顯,一旦軍事失利、軍士陣亡,則會同時影響到社會組織。

在昭王時期,昭王喪六師於楚,這六師就是成周六師。六師既喪,可以說整個成周除了軍事力量,連人口都受到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帶來的後果是,穆王時期,在先王時被周人摁在地上摩擦的徐夷的兵鋒已經逼近王畿了。

在六師喪失後,周王室已經喪失了對於諸侯的軍事和經濟優勢,以至於出現了孝王時繼承危機。

在厲王時,周已經難以通過對外征伐獲取資源來維持原有的統治構架,厲王同志開始對內壓榨,造成了國人暴動。

到宣王時,料民於太原,仲山甫曰民不可料。且不說太原之民很可能是戎狄一類。宣王料民,這些民可不是掉在地上無人撿的,宣王這可是在跟別的宗族爭搶人口呢!怎麼可能不受到反對?

後來宣王重建六師,又被鄂侯打散,最後在衛武公的軍事支援下才再次平息鄂侯的軍勢。

宣王時,西八師也被犬戎擊潰,犬戎已經到了豐鎬地區的外圍,宗周危在旦夕。又是衛武公解了圍,派師毀救了宗周。

那麼這位功勞赫赫的衛武公是誰呢?據考證,衛武公又叫伯和父,或者共伯和。

共伯和是誰呢?國人暴動驅逐厲王之後,竹書記年載「共白和干王政」,是不是有點意思了?

到了幽王繼位,東六西八兩支軍隊或者說姬周宗族已經凋敝得不行了,西周走向了滅亡。


老周帶著一大群漢子和荊楚打架,打不過,都受了重傷。後來小周帶著西六師和犬戎打架,打不過,很頭疼。小周把東八師和西六師叫到一起打犬戎,可小周的人,在老周時就有傷在身未愈,犬戎野慣了牙尖嘴利,結果,,,,還是打不過。

剩下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不該動瞎動,腦袋打出洞。


作為西周王朝直屬軍之一的「八師」和「六師」不同,僅出現於青銅器銘文里,所以我們對其了解的受限於材料情況,目前「八師」的內容也還相對較少,很多問題只能靠猜測,而且猜想時要留心「默證法」的局限。

金文中「八師」從事的軍事活動僅有穆王時期征東夷和厲王時期伐鄂侯馭方,小克鼎銘文「王令膳夫克舍令於成周,遹正八師之年」很可能是現在所見的金文中與「八師」有關的最晚一件,大約是西周晚期早段(厲王或宣王,也有可能在伐鄂侯馭方一事之前)。

從禹鼎銘文記載的伐鄂侯馭方一事來看,在西周晚期「六師」和「八師」的戰鬥力可能有較大下降,西周晚期在西北方向的戰事,目前銅器銘文記載集中凸顯出主要是王畿內的貴族軍隊十分活躍。「六師」和「八師」戰鬥力大不如前的情況應該是存在的。

《史記·周本紀》:「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今本竹書紀年》:「王師伐申。」文獻里提到了西周晚期王朝軍隊,但這裡的「王師」指的是「六師」,還是「六師」與「八師」都包括在內,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我認為在西周末年的戰禍中「八師」是和「六師」共同覆滅了。

至於東周給我們的印象是被諸侯欺負,但這也並非是東遷一開始就突然發生的情況,細讀《左傳》便知春秋初期東周「王師」仍然活躍。日本學者石井宏明《東周王朝研究》一書第一章就是討論「東周王朝的軍事」,對此問題有初步的梳理。


推薦閱讀:

從秦朝到清朝:細數歷史上的那些亡國之君們(5)
唐朝到底有多開放?這塊被棄的石碑全暴露了……
The Red Army—蘇聯足球隊的興衰(一)
《富蘭克林自傳》——開國元勛的個人努力與歷史進程。
契卡(全國肅反委員會)對布爾什維克奪取絕對領導權的貢獻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 先秦歷史 | 周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