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愛情是激素,信息素,多巴胺的產物,那為什麼會出現只對特定的某個人「分泌」的這種現象?
特定對象滿足了您的想像,讓您表現為「願意」,體香是免疫系統控制的,互相吸引的體香表示免疫系統互補,有利後代修復基因上的缺陷,這是在基因上長期保存下來的經驗了。
打一個比喻,其他人是神經遞質,你是受體,對不上口型,結合不了,就沒反應。對特定對象才能使各種分泌達到產生愛情幻覺的閾值。
最簡單的解釋是,這個如果不成立,因為你說的這些分子,都沒有什麼個體的特異性,所以就算這些分子有什麼影響,也不會只作用於某個個體
很高興您提出了這個問題。筆者嘗試從兩個方面促進您的理解。
(1)關於愛情、激素與基因
人類大腦中有3個叫做愛情「生產線」的神經區域:腹側被蓋區、伏隔核和尾狀核,與愛情有關的三種化學物質是:多巴胺、羥色胺和催產素。這些是我們體內的基因經過幾萬年進化所形成的物質,促使人類繁衍或交媾,荷爾蒙也在這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2)精神分析與潛意識
您提到「只對特定的某個人『分泌』」,筆者可以理解成三方面:只對具體的某個人發生反應、在不可知的情況下對某個偶然邂逅的人產生反應和只對某種類型的人發生反應。第一種的情況下,雙方可能是情侶、婚姻關係,或者一方執意要喜歡具體的某個人,那麼他們的真情實感可能被自己壓抑住,或者說處於狂熱、忘我的狀態,這就另當別論。
第二、三種的情況的話,最好用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潛意識劃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其中前意識的一個來源是有意識的知覺:當注意的焦點轉移時,你曾經的情緒、慾望和動機就會被遺忘,事實上沒有記憶會被真正遺忘,只是變成潛意識了。童年時期給人的心理烙印最深,兒童的早年環境、早年經歷對其成年後的人格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許多人的心理衝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壓抑的情結。比如一個女孩迷戀她的父親(戀父情結),但她知道她不能和父親發生關係,所以把這種性本能壓抑住了,她的情緒就被中斷了。但如果她長大後遇上一個噴著與他父親同款的香水的男生,她對該男生的好感就較強,她的情緒就可以再續,並形成情感連結(借鑒生活大爆炸:)。當然,也可能是童年看的電視中的某個畫面、某本書的圖像所帶來的視覺刺激等等,不一定是父親、母親、具體的人。
事實上,在童年期,幼兒已經有性慾(來自好奇心和一種可導致滿足的模仿;兒童通常喜歡大人來回搖晃他,因為機械式的規律性搖動能產生性興奮等等)和做出了對性對象的選擇。總而言之,你的童年和身體開始變化的青春期的經歷是你擇偶神經機制的形成基礎。
弗洛伊德的理論雖然著名,但某種程度上是偽科學,不能說它錯,因為它連錯都錯不了:)不過,有大量實證研究為它撐腰哦
(3)反面思考
如果出現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普通人或者討厭的人,但在此情此景,這個人被注入了激素呢?
動物研究表明擇偶偏好與中樞多巴胺的活性增強有關。當一隻實驗室飼養的雌性草原田野鼠和一隻雄性田鼠交配時,雌鼠會對雄鼠形成特殊的偏好,作為大腦獎賞系統的伏隔核中的多巴胺增加了50%(Gingrich,Liu,Cascio,WangInsel,2000)。如果在雌性老鼠的伏隔核中注入多巴胺抗體,這隻雌性老鼠就不會再喜歡這個配偶。如果給這隻雌性老鼠注入多巴胺拮抗劑,它就會喜歡在場的雄性老鼠,即使她沒有與這隻雄性老鼠發生過交配行為。(Gingrich et al.,2000;Wang,Yu,Cascio,Liu,Gingrich, Insel ,1999)
當然,人要複雜得多,田鼠的實驗只是筆者提供的一個借鑒罷了。
愛的三個成分:親密、激情和決心;愛情的三個腦系統:性慾、吸引力和依戀。
浪漫的愛情和毒癮之間可能存在平行關係:巴特爾斯和扎奇比較了幸福相愛的被試者和被注射可卡因或鴉片的被試者的腦掃描圖,發現其中一些相同的腦區被激活(BartelaZeki,2000)。那些沉浸在幸福愛情中的被試者在與可卡因快感相關的區域表現出相同的神經活動。可能愛情就是毒癮吧O(∩_∩)O哈!
多巴胺是獎勵機制。
打個比方,一個鎖著的箱子,裡面有各種鑽石黃金等寶藏。多巴胺相當於這個寶藏,吸引你去想辦法打開箱子,並且在打開箱子後享受寶藏帶來的愉悅。但是具體打開箱子的方法,還是要找到合適的鑰匙。不對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推薦閱讀:
※都說一起旅行可以檢驗愛情,真的嗎?
※同樣的表白,為何有天壤之別的結局呢?
※一生一世一雙人:為什麼潘粵明版《白蛇傳》結局比《新白》更有藝術感染力?
※情人節特別故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