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看完《敦刻爾克》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建軍大業》上映時微博上有這麼一個段子:電影播放過程中,有觀眾在影院里旁若無人的嚷,後來蔣介石死了沒有啊?對此,微博作者嚴肅的表示,你當年中學時學的近現代史是不是餵了狗啊。這個故事是真是假,無從查證,但如同大家普遍認定蔣介石是個世人皆知的歷史名人一樣。個人也一直以為大家都知道敦刻爾克是咋回事一樣。

畢竟這事兒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出現過,更別說中國也曾有過國產版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既宜昌大撤退,而且事件主角盧作孚還曾被毛主席點名表揚過。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電影上映後,還是有很多人在喊,一群敗兵集體逃跑算什麼勝利啊?怎麼還說得這麼偉光正的云云。看的我,個人表示這個事件好歹在歷史教材里也夠個名詞解釋的量,大家真的真的忘了嗎嗎嗎嗎嗎?從實用主義角度說,這次大撤退的成功真的改寫了二戰的走向啊啊啊啊,在歷史上有如此重大意義的事件,大家都不知道嗎?

不過,說到這裡,又想起自家一個真實經歷,某日乘公交車去某地,在車上聽到兩個年輕人聊天,其中一個年輕人對著車中的站名清單指指點點道,這個張自忠路,真像個人名字,我。。。。。。我當時的內心是崩潰的,暗道張自忠死的真是不值啊。自己國家的事情尚且如此,外國的歷史,那就浮雲了吧。更別說自家歷史也是稀鬆平常的很呢。個人對敦刻爾克事件印象最深的內容,並非來自歷史課本,而是袁騰飛的《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中的講述:

英國是典型的實行志願兵制的國家,是歐洲大陸上唯一不實行義務兵制的國家。他的軍人都是職業軍人,所以儘是二十多歲、三十多歲那種老兵。如果這些人在敦刻爾克全軍覆沒,就意味著在英國沒有人會打仗了。丘吉爾當時已經做了首相,剛一上台,就趕上這麼一件噁心事兒。於是丘吉爾說,如果這支部隊全完了的話,我們就得靠童子軍來保衛英國了。所以不惜一切代價,把孩子們從海那邊接回來,英國海軍專門制訂了發電機計劃,由拉姆齊海軍上將指揮,800多艘船舶,包括博物館裡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明輪船都調動起來,私人遊艇,英國沿海私人遊艇全都去,九天九夜,33萬多聯軍士兵被搶救回了英國,其中英軍20.6萬人,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下了有生力量。就是這20.6萬的職業軍人,回到祖國,人人都是當班長、當排長的料,如果一擴軍,久經沙場的老兵,比丟失的武器裝備重要程度要高得多。在敦刻爾克撤退的時候,當英國人面臨亡威脅的時候,無一例外地在排隊,輪到我撤我就撤,齊腰的海水,冰冷啊,在這樣的海水中站上幾天幾夜毫無怨言,一到下午四點,紳士們在海灘上燒茶喝,這個時候,德國飛機來轟炸,一顆炸彈,濺起沙子,濺到茶杯里來,英國人第一個反應是,德國佬真討厭,潑了再燒一杯。這叫「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英國人特有的紳士風度在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然後大家都這麼從容地排隊,最後都能跑。

好了,電影講述事件的歷史背景吐槽完畢,下面是所謂的影評時間。

看這部電影前,我手頭有兩張兌換券,原想邀了老娘一起去看,老娘一向喜歡歷史、政治題材的正劇片,看個《建國大業》能看的津津有味。發出邀請後,卻被老娘以此段歷史不熟的理由拒了。但當坐到電影院時,心中無數次慶幸,萬幸老娘沒來,她一定不會喜歡的。多說一句,我所去的電影院是一家綜合購物中心的5層,周末的購物中心熱鬧的很,一層的麥當勞甜品站也是人潮滾滾,於是個人果斷放棄了買個甜筒吃的計劃。事後證明這個決定真是正確無比,看著這樣一部背景陰沉的電影,神馬甜筒、薯片,同片子都不太對應。

如果要講的高大上一點,除去大部分人眾所周知的歷史背景,也可以撥高成所謂的人與命運的鬥爭,劇中的男豬一人兼具西西弗斯與俄狄浦斯的雙重命運,一直努力想回去,一直回不去,然後再努力,再失敗,再失敗,再努力,從過程上說,簡直的一桌子一柜子的杯具。好容易上了船,結果又要棄船,再上了船,又要棄船,對岸似觸目可及,又好似有萬里之距。看著他和小夥伴扛著傷員奔跑時,明明吃瓜觀眾都知道他最後一定能撤退成功,能活下來,畢竟有一個東東叫做主角定律如神一般的存在,但是,但是,還是很揪心啊,還是很擔心吶。當然,這部電影講的,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故事。在情節推進方面,前人之述備矣。三條線索,三線並進,相輔相成,各自呼應。民船船主(軍烈屬)、英國小兵、空軍戰士,海、陸、空,三組人,三段故事,這其中,人性的真實展示無遺,同我們從小習慣的「把最後一口水留給戰友」、「凍死不用一根組織的火柴」不同,這裡面的人物,都多多少少有自己的私心,不管是前面英國士兵湯米和亞歷克斯為了逃離如何的用盡心機,比如扛擔架運傷員啥的。還有那個無意中打死喬治的海軍,可以說都不是什麼英雄人物,正如全能的,偉大的,永遠正確的網友們所言,這部電影就兩個正面人物,一個將軍,一個道森先生(民用船主),更多的,還是各種沒有脫離低級趣味,不具備高尚道德情操的普通人類。不過導演也在多種場合表示過了,他所講的,只是一個人類在生死關頭活下去的故事。他說的很對,不是么。

文章最後,是所謂的結尾,在看片後整出這麼一篇不像影評的東東,自家不會矯情的說實非我願一類的廢話,而是實實在在的有一說一,做為一部歷史背景的影片,在進影院之前,原計劃將其當成一部紀錄片來看,一看之下,果然很多地方都很有紀錄片的既視感,尤其是影片從頭到尾沉浸在那一抹濃濃的鐵鏽藍中,老實說,片子的確不錯,內容也的確讓人感覺壓抑。不過,比電影更熱鬧的是電影之外的那些東西,比如網上對電影的各種討論,真是誇的誇死,罵的罵死,讓人簡直的不知道該看那一邊的觀點,最後果斷決定乾脆誰的觀點都不看,所見既所得的把自家那些零碎念頭寫下來就好,寫自己的文,愛咋寫咋寫,愛寫啥寫啥去吧。

最後得說,許多人表示,看了電影以後,感覺和平真好,信哉此言。二戰對整個世界造成的傷害已經有很多專業歷史學家總結過了,不必自家多話。這裡只舉兩個實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父親在東線戰場上被蘇軍打死。德國前總理科爾,和許多在青少年時期經歷過二戰的德國人一樣,科爾少年時曾進入納粹軍隊。不過當時已是戰爭末期,他並未參加過戰鬥,逃得一命。這在日後被他稱為「晚出生的幸運」。但科爾的哥哥瓦爾特·科爾沒那麼幸運,於1944年死於戰事。這給科爾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痛,他後來給自己的大兒子取名「瓦爾特」。1995年,時任德國總理的科爾在以色列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雙膝下跪,代表德國向受害者道歉。所以,我們可以說,已經有過無數血的事實證明,我們要遠離戰爭,珍愛和平啊!



《敦刻爾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和平真好!

這是一篇最不像影評的影評,從影片劇情角度,我不做劇透;從影片拍攝藝術角度,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就不在此班門弄斧了。只是想談談我看完這部影片的感受。

電影沒上映之前,對「敦刻爾克大撤退」這個概念是陌生的(作為一個文科生,我表示慚愧)。但是有諾蘭導演這塊金字招牌在,「諾蘭出手,必是精品」,所以即使完全不知道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我還是早早的把它添加到某電影購票軟體的「想看」列表了。

終於定檔要上映的時候,隨著鋪天蓋地的宣傳,我也大概了解了電影類型,這部影片7月就已經在海外上映,可謂票房口碑雙豐收,一向苛刻的影迷們毫不吝嗇的用高評分來肯定這部影片,甚至有人說如果不是我國的暑期國產保護月,《敦刻爾克》還真的能與《戰狼》一爭高下呢。遵循我一貫的看話劇和看電影的習慣,提前把功課做到位,以免觀影的時候看不懂,留下遺憾。我很認真的在百度上了解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歷史背景以及影片創作背景,自以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欣然前往電影院。

雖然以「敦刻爾克」命名影片,但是這並不是我們傳統認識中的戰爭片,沒有槍林彈雨,沒有喧囂的炮火聲,連台詞都少的可憐,甚至有人評價說這是一部「默片」。

但是諾蘭導演獨闢蹊徑,選擇了倖存者視角,在大撤退的整體背景下,選取了幾個特別的人物和角度,沒有煽情,沒有道德評判,卻那樣真實的將戰爭殘酷的一面展示在我們面前。以前我認為戰爭距離我們很遙遠,無論是國內衛視黃金檔的抗戰片還是好萊塢的戰爭片,兩軍對壘,影片以一方勝出畫上句號。

觀眾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觀看,很難有代入感,看的時候全是大場面,看完之後也就拋諸腦後了。但是這部影片會讓我有代入感,讓人有一種很壓抑的情緒,好像有什麼卡在胸口,想哭又哭不出來。像看懸疑片一樣,一方面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讓這些軍人都能安全的撤離;一方面又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早點擺脫敵軍密集的轟炸。

這是一部能讓人深思的電影,回想近期的「中印洞朗衝突」以及和周邊鄰國不時的小摩擦,有些公眾感覺我國政府太窩囊了,只會口頭警告,啥時候能來點真格的呢?以前我也曾經這樣想,感覺我們的政府太過中庸,總是打太極,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真的慶幸我們能夠和平的解決這些爭端,也感謝政府為和平做出的努力。如果當戰爭來臨的那一天才懂得「和平真好」就晚了。

影片中有一個橋段尤其觸動我:

墜機的飛行員獲救之後,得知自己所在的商船的目的地是「敦刻爾克」,遂強烈要求船長掉頭,並怒吼「你這個年紀的人去那裡幹什麼,你甚至連一桿槍都沒有!」,道森船長的一句話道出了戰爭的本質「正是我這個年紀的人發動的戰爭,為什麼讓年輕的孩子們去送死」(不知道是不是這句話,有點忘記了,大概是這意思),希特勒發動二戰的時候剛好五十歲,二戰造成7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死者平均年齡不到28歲。政客們的一個決策,卻需要年輕的士兵買單,古今中外的戰爭都是如此。

戰爭中,沒有什麼人道主義,所謂的《日內瓦公約》、國際條約在戰爭時期就是廢紙。因為他們是軍人,就像我們玩遊戲一樣,既然你穿上軍裝選擇參戰就要遵守遊戲規則,敵人不會手下留情,戰場上沒有人道主義。德軍之所以一次次密集轟炸,兩個目的:一、逼迫英法聯軍投降,如果真的投降了,可能就該關到戰俘集中營了,然後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二、如果不投降,那麼的選擇只有一個——就是消滅這四十萬軍事力量,為他日作戰掃除障礙。而大撤退就是因為堅決不能投降,同時為了保存軍事實力,執行丘吉爾的命令,完成三萬人的成功撤退。(怎麼感覺有點像我們長征的戰略大轉移呢?)

整整四十萬人,可是決策者僅僅要求撤出三萬人,可想而知這場大撤退的艱難程度,所幸最後成功撤退了33萬人,那剩餘的7萬呢?大抵都葬身大海了。7萬人什麼概念?在中國來說,相當於一個偏遠小縣城的人口,在國外來說,相當於一個中型城市的人口,這還是2000年的數據,七萬人放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該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可是這些人說沒就沒了,這些人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和孩子的父親,一場戰役造成多少個家庭破碎,僅僅靠想像就很可怕,這還僅僅是實體層面的,這是我們看得見的傷害,那麼我們看不見的呢?戰爭帶來的精神創傷又該怎麼治癒呢?東西破了可以再補,房子倒了可以再造,可是人的心要是受了傷,卻很難修復了。

觀影結束,走出影院,抬頭仰望夕陽的餘暉,真切的感覺到「和平真好」!



當他們無法回家時,家在趕來的路上。

------

我是一個在看電影的時候淚點極高,淚腺相當不發達的人。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少會看哭。但當我看到電影里從英國駛來的一艘艘民船時,就感覺燃到頭皮發麻,一不留神,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敦刻爾克》與《戰狼2》不同,《戰狼2》中是讓一個中國人去解救上百個中國人的異想天開,但《敦刻爾克》卻是二戰中的真實事件,那些英國百姓是真的冒著生命危險舉家而至,只為了將被困的陌生同胞接回家。

摘自大浪淘沙:

英國海軍下令開始執行「發電機行動」(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代稱),英國人民積極響應海軍部的呼籲,駕駛著駁船、拖船、貨船、客輪、漁船、汽船乃至私人遊艇紛紛出海,駛往敦刻爾克。先後有693艘英國船隻和168艘法國、荷蘭和比利時船隻,共861艘各種船隻加入救援行列。

我的淚點很奇怪。

我並不是被駕駛月光號的老船長戳中的,反而是被另一個準備了紅茶、麵包的白色大輪船上的婦女戳中的。這艘白船在影片中只出現了一個鏡頭,但我現在還記得,那個和海軍軍官打招呼的婦女,她在倒牛奶時,臉上平靜的笑容。

就算是現在,也是一想到就鼻酸。

試問:哪一艘民船的船員不是冒著生命危險,九死一生來到戰場的呢?他們安慰的笑容背後,又經歷了多少艱辛?又需要多大的勇氣?

------

除了這次聲勢浩大的民眾救援,還讓我感動的,是英國民眾在這些士兵回家後,對他們的熱烈歡迎。

「歡迎回來!」

「我們只是逃亡成功而已。」

「這樣就夠了。」

這種肯定,對年輕戰士而言,很重要。

他們這些士兵並非凱旋,敦刻爾克大撤退恰恰印證了前期戰事的失敗。

所以在火車裡,男主角和戰友們惴惴不安,他們生怕遭受同胞的鄙視和不解,擔心自己會被打上弱者的標籤,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

但並沒有,就在他們誠惶誠恐之際,卻看到了火車車廂外,來自英國國民的啤酒致意。

別說是男主他們,連我也感到驚訝。

勝利者的努力顯而易見,但有多少人會在意失敗者的付出?

在我看來,英國人民的祝賀並不是失敗後,因無望而產生的及時享樂心理,反而體現了他們對民族未來的強大信心。他們相信自己終將勝利,所以這場撤退不是失敗的終點,而是他們為成功所做出的蟄伏。

無獨有偶,那個差點被淹死的飛行員獲救後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Afternoon(下午好)。我當時就覺得,哇塞,他們這種深入骨髓的樂觀精神和紳士風度,簡直是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

當四十萬人無法回家時,為了他們遠道而來的家,不只是那些承載著希望的民船。

更是那些戰士們回國後所見到的:同胞臉上的笑容。

那些笑容里的理解與溫情,才是真正將他們從戰場的地獄裡,解救出來的曙光。



我最大的感受是:一手好牌打壞了

  • 開頭5分鐘之後風格就變了

影片一開頭那灰藍的色調和緊湊的節奏,還是讓人充滿了期待的——突然而至的子彈撕裂了短暫的靜謐與悠閑,陪著男主在街道上晃悠的配角們在不到3分鐘的時間裡麻利兒的死了個乾淨,帥氣的男主應和著音樂奔向海邊。

此時,我看得歡欣鼓舞,覺著此片一定是絕不拖泥帶水且很有范兒的,然而,我高興的太早了。

打從男主逃到海灘之後,一切都開始變了!

講故事的人從言簡意賅、一氣呵成到絮絮叨叨、顛三倒四隻用了不到半支煙的時間。

  • 這是「土撥鼠之日」嘛?

從海灘主角和男配法國機警小帥哥抬著擔架冒充衛生兵企圖混上船這件事開始,就不斷上演一件事從N個角度講800遍的套路。

好吧,就算你樂意全視角的展現故事,能不能不那麼啰嗦?

抬個擔架還給個長鏡頭,顛兒顛兒的跑了大半天都沒到。

為了突出緊張感,每隔一會兒就會切換個鏡頭給那邊的軍官——只見他一會兒喊松纜繩!一會兒又喊:撤踏板!

鏡頭一轉,倆人還跑著呢。

就這麼著,鏡頭在船邊兒上的軍官和抬著擔架的男主之間來回切換,來回切換,看得我都煩了——你們上沒上去船我真的已經不想知道了。

此後,開始了更大的循環主題,那就是男主和夥伴們「上船——棄船——游水——上船——棄船——游水」的循環。所幸影片篇幅有限,而且最終撤退是成功了的,所以這個循環並沒有一直繼續下去,謝天謝地!

海上這個以年輕男主的分支故事大致就是這麼個路數了,男主拍的應該挺辛苦,四分之三都在水下拍戲。

  • 這個電影的特色就是——同一個故事不同的人分頭講一遍

從飛行員的故事開始,我意識到,海里的士兵們還只是在進行單維度循環,天上的兩位才牛逼,他們的故事從多個視角展開了循環!

我必須得先說一下我的疑惑,這二位最後都英勇的降落成功了,就不跳傘!

寧可降落在海上打不開艙蓋差點淹死自己,哪怕降落在敵占區被被敵人俘虜,也不跳傘!不跳不跳就不跳!為什麼?誰來給我科普一下?

好,現在我們說一下二位飛行員的多維度全視野故事。

首先,從戰友的角度講了一遍,天上飛著,瞄準敵機,追蹤敵機,擊落敵機,友機受傷啦!迫降在海上。這是第一次講;

然後,又從老船長的角度講了一遍。看到自己國家的戰機擊落敵機,老船長和兒子歡呼雀躍,忽然發現,飛機拉線兒啦!對啦,這就是20分鐘前你看到的從天上迫降的那位!老船長冒著繩命的危險去救迫降在海上的飛行員。

影片又過去了10分鐘,這時候開始從飛行員自己的角度又講一了遍這次迫降。他聽見戰友在對講機里的呼喊,但是沒空搭理,要專心迫降么!到了水面上發現,我去!艙門打不開!於是開始各種努力,還用信號槍砸,信號槍掉到了地上,摸索,撿起來,繼續砸!我不想看了好么,一點不緊張刺激,10分鐘以前不是都演了老船長來救他了么,別吊著賣了,這裡完全沒懸念好么!

果然,在他馬上要沉下去的時候,老船長用大魚叉敲碎了艙頂,把他救了出來。

終於,這個關於迫降的故事講完了!

我完全看不出這個故事和撤退有毛線關係,就算有,也不值得花那麼長時間,從那麼多個角度反覆敘述吧?重點在哪裡?有人明白嗎?反正我是get不到。

這片子不但搞時間穿插敘述,還外帶不同角色角度敘述,這叫一個亂,讓本就沒什麼情節的故事更加鬆散無序,拖沓沉悶。

整個電影,就是飛行員、士兵、老船長從自己的角度把自己參與撤退時候看到的、經歷的事情分別講了一遍,講的啰嗦也就算了,還沒有重點。

你是不是以為多幾個人講同一個故事,這個氣勢就變得恢弘了?

錯!錯!錯!

  • 小頭帶個大帽子

敦刻爾克且不論是不是值得驕傲,起碼應該是一次恢弘的行動,33萬5千人撤離,想想看那個場面,如果你數學足夠好的話!

然而,這個電影的場面真是不夠,經常讓我覺得只有幾萬人在進行撤退,分分鐘走完。後來到達的平民船隻也是稀稀拉拉三三兩兩,不曉得得來回多少趟才能拉完這33萬5千人。

不過沒關係,常言說:排場不夠,故事來湊。

可是故事也不咋地啊,並沒有能讓我知微見著,而且故事講的水平也不高,什麼都想講一下,結果什麼都沒講透——

在等待漲潮的船底,似乎想探討一下人性,然而最終只是草草帶過;

在老船長船上意外死去的少年,是想展現一下純潔高尚的心靈?然而並不令人感動。

想談一下飛行員的偉大和犧牲精神?對不起,你講了3遍迫降的故事,我心底里都沒感受到任何激蕩,倒是生出一些不耐煩來。

從「能救出來3萬就好了」到「救出了33萬5千人」,這是多麼舉世震驚的大撤退!這是多麼叫人激動的奇蹟!

可是我從這部電影里一點也沒感受到這種奇蹟發生時,理應帶給人們的情感上的衝擊。

我看到無數人稱本片的導演是「大神」、「天才」。

我可能看過他導演的電影,但我不認得此人,我想說,不管他之前拍出了多麼好的作品,這一部,真的不咋地。

那些為了回家,百折不回的士兵;

那些為了掩護戰友回家,不惜犧牲自己的飛行員;

那些為了救同胞回國,搭上身家性命的平民船長和船員們。

哪一個不是催人淚下,鼓舞人心的好故事?

然並卵,拿著一手好牌也沒能贏,你覺得應該怪誰呢?

  • 另外補充一點,我們覺得不那麼好看,也可能是有地域和文化因素的。

別看北美好評如潮,還把這部片子冠上「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你不想想,敦刻爾克大撤退可是人家歐美人的歷史裡程碑,這片子相當於他們的主旋律電影,值得驕傲的事情拍成了電影,能不好評如潮么?能不令人期待么?

這就好比前陣子在泡菜國聲譽極高的大片《梁鳴海戰》,你看完以後會激動的亂七八糟嗎?

同理,你讓老外看《戰狼2》,他們也激動不起來。



看完諾蘭新作《敦刻爾克》,最大的感受莫過於英國人那種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寧願慌不擇路的逃亡,寧願戰至最後一刻,老百姓寧願冒著生命危險開著漁船遊艇去救人,也決不投降的那種信念,那種軍民一條心的場面,真的非常震撼。

以下是我根據自己看完這部影片的感受,結合這種精神寫的一篇影評,歡迎各位小夥伴鑒賞: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們決不投降!——《敦刻爾克》影評(上)

2017年9月1日,著名大師級別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新作《敦刻爾克》在中國大陸上映。這是繼《黑暗騎士》三部曲、《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之後,諾蘭首次嘗試拍攝二戰題材的影片。

一、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是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一座港口城市,城市名來自荷蘭語,意為「沙丘上的教堂」。1940年5月21日,在以「閃電戰」火速攻陷比利時、法國、荷蘭、盧森堡後,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將40萬英法聯軍圍困在法國北部的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口。海峽對面,便是大不列顛,四十萬英法聯軍最安全、最溫暖的港灣。要想回家,只有跨過眼前的這座英吉利海峽。然而,敦刻爾克港口是個極易受到轟炸機和持續炮火打擊的天然目標,四十萬大軍如果從這裡撤退,在德軍的猛烈炮火下,將損失慘重後果不堪設想。為此,英國政府制定了代號為「發電機行動」的遠征軍撤退計劃,和海軍徵調了大批民用船隻,動員人民一起參與子弟兵的救援行動。考慮到敦刻爾克的惡劣情況,英國政府原計劃是力爭撤回三萬人,但德軍突然停止進攻讓英法聯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從行動開始到結束,歷時九天,共有33,8226人撤回英國,堪稱奇蹟。後世將這次奇蹟般的行動稱為「敦刻爾克大撤退」。

二、無家可歸

作為觀眾的我們或許很難憑空想像四十萬人無家可歸的凄慘場面,但是在影片《敦刻爾克》中,諾蘭卻將這一點完美的展現了出來。

當電影伴隨著緊張的前奏進入到第一幕海灘時,屏幕上打出字幕「The Mole」:「鼴鼠」,原本是法國一個碼頭名,在戰爭中指軍中混進間諜,但諾蘭卻用這個詞來形容海灘上那些暴露在敵軍目標下的英法聯軍士兵。在這個毫無庇護之處的開放場所,當德軍的斯圖卡轟炸機伴隨著尖銳的呼嘯聲俯衝而下時,面對死亡的威脅,恐懼開始在每一個士兵的臉上蔓延開來,他們唯一能自救的方法只能是像鼴鼠那般刨土趴下。

像鼴鼠般刨土趴下的聯軍士兵

鏡頭隨後又伴隨一批登船撤離的士兵來到了海上,這一次,平靜的夜空沒有了那如死神嘲笑般的德軍飛機轟鳴,可正當觀眾剛剛把懸著的心放下,諾蘭又用他獨特的電影描寫手法將你拉回現實:一枚魚雷悄無聲息的擊中了英軍艦船,突如其來的海水瞬間便將船艙里的士兵淹沒,混亂之中,他們拚命找尋著出口,當艙門打開的那一刻,所有人彷彿抓到了救命的稻草,爭先恐後蜂擁而出,最終狼狽的回到了敦刻爾克的海灘上。

這兩個片段並不是影片中最緊張的時刻,但諾蘭卻通過這兩個片段完美的向觀眾詮釋了四十萬人無家可歸的概念。

慌亂中躲避敵軍空襲、無家可歸的聯軍士兵們

三、家為他們前來

與敦刻爾克的凄慘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本土,政府聯合海軍徵調大量民用船隻,動員老百姓一起參與營救子弟兵的行動。道森先生,一位年近六旬的英國老船主,帶著兩個年僅17歲的男孩,獨自駕駛著自家的私人遊艇橫渡英吉利海峽,前往敦刻爾克。途中,他們搭救起一位患了PTSD(「炮彈休克症」)的陸軍士兵,當極度恐懼的士兵聽說遊艇將駛向敦刻爾克時,幾次粗暴的搶奪遊艇的控制權,甚至還意外害死了老船主次子的同伴喬治。但道森先生和兒子並沒有將這個已經飽受戰爭折磨,PTSD或許永遠都不會痊癒的士兵趕下船;也沒有因士兵的恐懼而退縮,他們仍然冒著槍林彈雨奔赴敦刻爾克前線。

老紳士,船主道森先生

在講述這段插曲時,諾蘭將鏡頭不斷地在海灘、空中、海上這三個地點之間循環,用他自己獨特的敘事手法將這些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人物間的故事無縫剪輯到一起,讓觀眾全程參與到救援的過程中,體會那種前所未有的緊張和恐慌感,將戰火之下每個小人物的恐慌以及他們在恐慌之下所面臨的選擇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海上莫名的濃霧散去,成千上百隻英國小船出現在觀眾眼前的那一瞬間,希望重新被點燃,不禁讓人對人性又重新拾起了信心,對光明又有了新的期盼。正如影片的宣傳詞所述:When 400000 men couldn"t get home, home came for them.(當四十萬人無家可歸時,家為他們前來。)

四、我們決不投降!

整部影片,諾蘭除了用獨特的敘事和剪輯手法還原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真實場景,還將二戰時期英國人不屈不撓的堅韌精神完美的展現了出來。

影片後半段,有兩位關鍵人物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讓人不禁對他們肅然起敬。其一,便是英國空軍飛行員法瑞爾。法瑞爾駕駛的噴火戰鬥機在飛行過程中油表失靈,隨後又在失去同伴保護的情況下被敵機擊中,但他並沒有就此選擇在海面迫降等待救援,反而一次又一次奮勇向前,不斷尋找機會攻擊敵方,掩護海面上的友軍撤退。當他用完備用油箱,發動機在空中停車的那一刻,我彷彿都已經看到了下一秒墜機犧牲的壯烈畫面,但大師諾蘭再一次顛覆了我的三觀,法瑞爾利用海風盤旋在空中,等待時機,在最關鍵的時刻及時將追趕而來的敵機擊落,給予了頹廢的士兵們最大的鼓舞。擊落最後一架敵機後,法瑞爾並沒有選擇跳傘或者海上迫降,而是選擇在友軍的注視下飛走,最終降落在德軍領地,銷毀飛機之後淡然自若地等待德軍將他擒獲。他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要讓那些頹廢的友軍知道,我們還有希望,我們決不投降!

湯姆·哈迪飾演的英國空軍飛行員法瑞爾

其二,是那位影片沒有透露姓名的英國海軍將領。在從本土乘坐艦船來到敦刻爾克之後,這位將軍就親自坐鎮港口指揮士兵撤退,即使在面對德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之時,他也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冷靜的指揮船隻趕緊撤離,絕不讓船隻沉沒在淺灘以免破壞後續的救援行動。在目送最後一名英軍士兵登上撤離艦船後,面對陸軍上校疑惑和焦急的眼神他淡淡一笑:「我要為法國人留下。」你要說這位將軍視死如歸嗎?不,恰恰相反,在西方的軍事文化中,保證生命安全是第一要務。可是他為什麼還要為法國人留下?因為,歐洲反法西斯戰場需要的不僅僅只有英國軍隊的力量,法國軍隊的力量同樣至關重要;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線上,所有力量都是一家人,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決不投降!

願為法國人留下的英國海軍將領

正如諾蘭自己所說:「人類有很多性格上的缺陷,但是他們的集體行動可以實現非常偉大的事業。」也正如影片最後,丘吉爾的那段演講辭:「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強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大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

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

……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

﹎﹎﹎﹎﹎﹎﹎分隔線

編者語:在看過《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之後,孤狼就被諾蘭大師深深迷住了,這一次,雖然是諾蘭首次嘗試拍攝二戰題材,影片也只有短短的107分鐘,但大師畢竟是大師,不負眾望,將二戰期間盟軍最大的一次失敗拍成了一部能夠令人從心底佩服的大片,這很諾蘭。看預告片及劇情簡介時,原本以為這可能會是一部人文片,更多講述的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幕後的故事,但諾蘭大師卻用他獨有的敘事和剪輯手法將這次奇蹟還原得無比真實,讓你感覺根本不是在觀賞電影,而是彷彿身臨其境般目睹了這一切。唯一的遺憾,但也應該是本片最大的成功點,便是片中基本沒有出現一個具體的德國軍人,有零星的德國飛機,橫飛的德國子彈,以及片尾若隱若現的幾個德國軍人影像,但並沒有出現一個具體的德國軍隊或者軍人的形象。整部影片中,德軍更像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威脅,讓你時刻都能感受到這種恐怖、緊張的氣氛。



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看過的一些影視劇都讓我無一例外地想到了——人應該意識到除自己以外的人的生命是生命。有點繞口令,其實就是別人的命也是命。



不久前的《殺破狼·貪狼》,結尾男主古天樂問林家棟:是不是從來都不覺得別人的生命是有價值的?其實看了電影前面的部分,會覺得這個問題愚蠢到家了(答案太明顯了)。





古天樂飾演的角色是一個香港警察,他和女兒鬧矛盾了,女兒獨自一人跑到泰國散心。沒過幾天,傳來女兒失蹤的消息。古天樂趕緊跑去泰國,隨著劇情的推進,他發現女兒被人擄走,並被挖走心臟。見到女兒時,已是一副冰冷的身體。而這背後的原因是當地市長需要他女兒心臟延續生命,也拉扯出了一個器官販賣的利益集團。



後來也才知道市長其實也只是林家棟牟利的「工具」。林家棟這麼回復古天樂的問題:天災也死很多人,難道那些人的生命也沒有價值嗎?天地不仁,你女兒只是恰好出現在那裡而已。





不把人當人看,別人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你若是阻礙,我就要請你die。看完電影,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命如草芥」。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人怎麼可以不把別人的命當命看呢?人的生命多麼地短暫啊,一剎那,就過去了。世界上的精彩那麼多,別人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去經歷,怎麼可以就讓別人去死了呢?



作為觀影者我都這麼想,古天樂飾演的父親一角大概想這個問題想千把兒百遍了,所以見到始作俑者,他怎麼可能不問:是不是從來都不覺得別人的生命是有價值的?



可惜,殘忍如鄭漢守(林家棟 飾),給不了李忠志(古天樂 飾)想要的回答。



我最近想起《戰狼2》電影里吳京說要把工廠里的人都帶走,不分國籍。幾乎在場的每個人都以非常讚賞的目光看向吳京,好像他非常了不起(在當時的情況來說確實很英雄)。我當時看到這一幕也感動地一塌糊塗,給吳京小小地點了個贊。可現在,回歸現實我卻有些覺得寒心。這本該就理所當然的事情,什麼時候淪落到我需要點贊?



一個人的生命,應該是拋卻他身上所有的屬性的。



在《血戰鋼鋸嶺》里,男主道斯就曾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日本兵,即使日本兵是他所屬軍隊的完全對立面。道斯的眼裡早已沒了社會加於某人身上的屬性,他只看到了一個人的生命。我還讚賞、佩服這樣的,卻也不得不感到一些難過。



?



《敦刻爾克》有一幕是一群士兵陷於船艙中,外面一槍又一槍,船體開始受損。水開始進入船艙中,即將覆滿整個船艙,船體也將整個地沉入海底。如果這時候有一個人離開船艙,情況將會得到緩解。人開始討論,該是誰離開。誰都不願意離開,一離開就斃命,外面一個又一個的子彈在等著。



一人看出,裡面有一人不是英國人。一問之下,他是法國人,是他們的聯軍。這時候船艙里每個人的生命都受著威脅,他們認為:不和我是一個國家的人只好「委屈」犧牲你了。



只有一個人湯米(菲昂·懷特海德 Fionn Whitehead 飾)說——不可以。他不怕死嗎?當然怕,他在撤退時到了一個船他就要想著如果現在這船沉沒了他要怎麼辦。而他之所以說不可以,是因為一旦做出這樣的選擇,他就害得一個人回不了「家」。他想回「家」,非常想。他知道,每個人都很想。而他不能害得別人沒命「回家」。



?



道森先生開著一遊艇帶著小兒子、夥計去往敦刻爾克,路途中救下一個掃雷艇船員。船員得知這艘遊艇開往敦刻爾克,嚇壞了炸毛了,說:「這是送死!」道森先生早就知道這趟路途必定是艱險萬分,不會因此就折途返回。





他說: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發動了戰爭,可為什麼卻讓年輕的孩子們去戰場送死?



後來碰到一英國戰鬥機迫降在海面,可能迫降的飛機會爆炸,面對兒子的擔憂他罕見地發脾氣說道:他可能活著。有希望,就要去救下一個人的生命。



以上提及的人,我們讚賞嗎?為什麼讚賞?我的答案是他們把別人的生命看成是一條命。



我也覺得,人應該是人,應該把別人的生命看成是一條命。如此,「人禍」會變少,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極大地獲得一定的生存自由。


之前就一直等著這部電影的上映,9月1號上映之後卻一直因為各種原因拖著,直到今天才去電影院看了。

看完電影之後的第一反應:和平真好,活著真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活著真好。

介紹背景(我知道沒什麼必要寫,但強迫症不寫難受), 敦刻爾克(法文:Dunkerque,荷:Duinkerke)是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城市名來自荷蘭語,意為「沙丘上的教堂」。如果不是因為發生在這裡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的話,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這個城市。

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二戰全面爆發。9月3日,英法兩國出於利益考慮向德國宣戰。但實際上英法聯軍在馬奇諾防線之後按兵不動、宣而不戰,只有小規模的交火。9月27日,波蘭陷落。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軍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以A、B兩個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僅十多天時間,德國裝甲部隊就橫貫法國大陸,直插英吉利海峽岸邊。北部的聯軍事實上已經被包圍在法國北部的佛蘭德地區。5月27日比利時軍隊投降,40萬英法聯軍開始全部集中向敦刻爾克撤退,由此出現了二戰史上乃至世界史上都十分罕見的一次大規模軍隊撤退。

不消多說,這是一場與時間和死亡的角力,正如電影中提到的「每一小時敵人的軍隊都在向前推進」,在這期間德軍坦克離敦刻爾克最近不超過十英里。敦刻爾克作為一座港口城市,本擁有著完善的港口設施。但在德軍的轟炸之下,這些港口設施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導致撤退變得相當艱難。想要完全轉移這數十萬英法聯軍,無異於天方夜譚。也因此,當時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目標是撤走三萬人。40萬人與3萬人,差距之懸殊,令人倒吸一口冷氣。

作為一部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的電影,影片從一開始便充斥著一種極其壓抑的氣氛,這種壓抑來自於電影中接連不斷的槍炮聲和除此之外的長久的沉默以及電影背後的那如山般無言但冰冷的歷史。

沒有慷慨激昂的誓言,沒有殺敵保國的豪言壯志,這就是一群被人打得丟盔棄甲的喪家之犬的故事。每一分鐘都在死人,每一分鐘都有人失去信念選擇走向大海被浪花吞沒。你無法得知下一秒鐘你是會繼續為求生而東奔西跑,還是會缺胳膊少腿地拋屍沙灘,如同一件失敗的藝術品。

在這種關係到生死存亡的時刻,信仰、道德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很難具有說服力。就像在那艘擱淺的漁網船中,英國士兵們想要把吉布森推出去減輕船的重量。主角質問:「憑什麼?」得到的回答是「恐懼、貪婪在推著我們,我們別無選擇。」想活著,是最大的源動力;能活著,才是最硬的道理。你能說那群士兵做的就一定是錯的嗎?當然可以,因為我們都不曾真的經歷過戰爭。每次我看到類似的情節時,我都會捫心自問。但都得出了一樣的答案:幸好當時不是我。

電影除了通過主角的眼睛刻畫撤退的士兵們之外,也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角色。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道森先生,一位真正的紳士,為士兵安全撤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歷史上,敦刻爾克大撤退中民船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大撤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員。駁船、拖船、貨船、客輪、漁船、汽艇乃至私人遊艇,都紛紛出海,駛往敦刻爾克。先後有693艘英國船隻和168艘法國、荷蘭和比利時船隻,共861艘各種船隻加入救援行列。因為這些民船的加入,使得撤退的速度大大加快。

總體來說,電影全程節奏緊湊。各個方面都做到了上等水平,不愧是大師執導之作。尤其是電影配樂,對於烘托氣氛具有極大的幫助。

雖然我很喜歡這部片子,但我不想再去看了。因為這種片子有一些壓抑,另外演員台詞好少……



目前只刷了一遍,就只說說幾個細節吧。

感受一:所有人都有追求生存的權利。

敦刻爾克是一次龐大的軍事撤退戰役,在敦刻爾克多待上一秒鐘,則意味著多一分的風險。

「English only」的禁令攔著了一眾法國盟軍,法國小伙卻偽裝成醫護兵趁機混入英國的撤退隊伍當中。影片最後英國成功撤離了30多萬人數,英國將軍說,「我要為了法國人留下」。

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都應該有追求生存的權利。

感受二:所有人有權為了生存而竭盡全力,哪怕有時自私

英國輪船被炸毀之後,法國小伙和一行小夥伴逃到了其他救生船上。法國小伙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船艙內享受短暫的安逸,而是尋找最快的逃生窗口。因此,當船遭遇了魚雷襲擊,他奮力救出了船艙里的小夥伴。

法國小伙比其他人更為警惕,同時他也努力地盡自己之力去幫助他人,讓他人不至於在他面前喪失生存的機會。

法國小伙和其他人組成一個逃生小隊,躲到了荷蘭人的船隻上。為了給船隻減重,一個領頭人,用搶指著法國小伙要求他離開。

領頭士兵的行為固然自私,卻也無可厚非。在死亡的威脅面前,太考驗人性,而人性通常是經不起考驗的。

法國小伙不也為了生存而假扮英國人嗎?他們都為了生存而奮鬥的人。

感受三:不徒增別人的愧疚,是成熟的表現、也是一種高貴的優雅。

影片中,英國船長的船隻被政府徵用了。船長主動請纓,出航敦刻爾克。同行的還有船長的兒子,以及兒子的朋友喬治。期間,他救下一名戰鬥機的機長1號。機長1號得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禁止船長前行,要求立馬返航。在爭鬥中,喬治被機長1號給打傷了頭部。

戰爭傷害了許多的人,戰後得了PTSD的人可能將在精神病院度過餘生。機長1號自知犯錯,不斷地問船長兒子,「那個孩子沒事吧。」船長兒子一開始非常生氣地告訴他,「喬治的情況很糟糕。」

可是,當喬治死去後,機長1號再次詢問,「那個孩子沒事吧。」

這個時候,船長兒子就算不夾雜任何憤恨怨念的語氣,平淡地告訴機長1號,喬治已死。他就可以達到報仇的目的,就能夠讓機長1號的餘生活在愧疚里。但是他沒有。他剋制自己的哀痛,仁慈地說,「喬治沒事。」

他的舉動得到了父親的認可,父子兩眼神對視的那一瞬間,我覺得船長兒子長大了、變得成熟了。身上不僅有著對朋友的赤誠之心,也有著對別人的慈悲之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感受四:不管輸贏,曾浴血沙場的戰士,都應享有尊重

被船長救起來的飛行員2號,受到一位陸軍的指責和諷刺,認為他在空中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船長卻安慰急於辯解地飛行員2號說,「船上的人知道你做了什麼。」

飛行員3號明知燃料不足,卻依然堅持戰鬥,打落德軍最後一架戰鬥機,3號的飛機被毀,自己成了德軍的俘虜。1、2、3號同為飛行員,卻命有不同。影片真的是從多方位表現了戰爭的真實。

士兵們準備登上火車,大家已經安全了,內心卻為了自己是一個逃兵而懊惱,港口送食物的盲人老爺爺卻說:「回來就好。」

當他們回到家鄉,坐在火車上的一位士兵看到報紙說,敦刻爾克成功撤離了30多萬的士兵。他卻為此感到沮喪、羞愧難當,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車窗外,卻有個老爺爺給他們兩瓶酒,以示歡迎,他這才釋懷。

作為受到戰士們保護的平民,他們的理解和尊重,是最美好的語言。不管輸贏,曾經浴血沙場的戰士,都應享有尊重。這是他們應得的。



看《敦刻爾克》之前需不需要惡補歷史背景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其實基本上就觀影的輔助作用而言,看一遍預告片已經完全足夠我們順利的進行觀影。

當然,前提是你需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並且沒有臉盲症的話。

《敦刻爾克》到底好不好,有什麼優點,我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的跟風。在觀看一部電影之前,除了適當了解故事背景,借鑒他人觀影感受之外,自己也要有自己的看法,不然的話,先入為主的思想勢必會影響你的思維,這樣一來可能無論你看過多少部電影,最後都難以寸進。

費句話,我以為觀看他人的影評,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自己優選片單,但最主要的作用還是在於滿足觀影后去尋求感知上的認同的訴求,以及開闊自己思維的一種查缺補漏。

給低分是一個人自由的權利,可是如果你說因為你想看一部史詩級別的戰爭大片,但看了《敦刻爾克》覺得自己被騙並給出低分,這顯然不甚合適,你付出的電影票也不足以讓你如此主觀的去詆毀他人的心血。

對了,還有另外一類觀眾是我觀影時所見,因為知道《敦刻爾克》的特點,他會告訴自己的朋友這是一部戰爭主題的片子,但其實更像是紀錄片。可是你見過有誰拍出三線敘事的紀錄片嗎? 聽到這種說法,只怕他的朋友這輩子都會對紀錄片產生錯誤的認識了吧。

《敦刻爾克》講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說白了就是一次英軍狼狽撤退的事件,在這次撤退中沒有炮火連天,沒有浴血奮戰——活下去就是所有英法聯軍的最大希望。

至於影片給了我們怎樣的寓意,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軍民魚水情,保家衛國志,布拉布拉的普世價值觀。

帶入我國國情的話,大概相當於保留革命火種的兩萬五千里長征以及靠獨輪車推出來的淮海戰役的綜合體,只不過《敦刻爾克》在基調上可能和大部分國產電影都有著完全相悖的差別。

考慮到社會因素的關係,國外大部分發達國家的民眾老早就進入了戰爭反思期,他們嚮往的是和平的生活,反戰必然是他們所追求的主旋律。

而在我國,因為近現代史上所遭受的欺壓,以及ZF在國際事件上所展示出的儒學畫風的大國姿態,正巧又碰上了我國發展的騰飛期,這裡不敢說咱們國家的民眾有好戰情緒,但是主觀上絕對是急需通過一次戰爭(即便是局部戰爭)來出一口惡氣的。

所以《戰狼2》很好的抓住了國人的思維,讓國人在影片中找到了認同感,至於《敦刻爾克》,MD,勞資從小就看長征的故事了,你們才四十萬人過個海峽吹什麼NB。

只不過,戰爭究竟是怎麼樣的,當代中國觀眾不知道,當代中國導演不知道,甚至就連ZGZF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其實咱們國家近些年來就沒打過仗,長治久安的和平環境讓我們忘記了戰爭的殘酷。

於是乎我們才會忽略《戰狼2》最後僱傭兵那一段血腥的殺戮而只是為冷鋒拍手叫好,至於如《建軍大業》那般,歐豪飾演的葉挺那種裝腔作勢的指揮姿態,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對戰爭的一種褻瀆以及一種純粹的YY心態。

所以為什麼實際上作為最跳的大國,美國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其實是最高的,因為他們有太多的同胞為了ZF的利益永遠的留在了中東地區,他們有太多士兵即便或者回到了故鄉也永遠不可能回到正常的生活,這樣的故事在大洋彼岸實在太多太多。

犯我中華者固然有罪,但是真的非要做到雖遠必誅嗎?

至於那些看罷了《戰狼2》而熱血沸騰的觀眾,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到影片中張翰飾演的富二代所呈現的是怎樣的一個角色,在大家都為冷鋒拍手叫好的時候,其實《戰狼2》又何嘗沒有嘗試去透漏反戰的精神呢?

至於有一些崇尚戰爭的人,甚至希望戰火被引到咱們國土家園上的人,只能說他們也許聽過一句話,或者大概明白一個道理——權力的重新分配,往往需要革命來實現。



主要的感受是,好的戰爭電影,一定是反戰的。和平是最最美好的事情。

作為一個歷史白痴,我對敦刻爾克事件一無所知,雖然覺得有些羞恥,可是沒有辦法,我願意坦然面對這個事實。

然而這個電影,卻造成了我極其密集的哭點,大約從影片的三分之一處我便開始落淚,一直到結尾。

前些年看過《靜靜的頓河》之後,就成為了一個堅定的反戰主義者。戰爭往往是當權者的遊戲,卻有無數的熱血青年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無數的普通人失去孩子, 丈夫,父親,無數的家庭在戰火中飄零,無計可施。

冰與火之歌中說,既然權力的貴族的遊戲,那麼為什麼總是人民在受苦。

敦刻爾克中的老人說,是我這個年紀的人發起的戰爭,為什麼要讓年輕的人喪命。

清冷的美好的街道上,幾個年輕的士兵想要在水管中找一口水喝,但他們等來的只有四面八方的子彈和死亡。

疲憊的哀傷的軍人們,排著隊等回家的船,他們喊著尋找庇護,可是只能趴在沙灘上期待轟炸機飛走。

他們幾乎看得到家鄉,卻被轟炸機擊中,被魚雷擊中,被大火吞噬。

他們在飛機里,努力的擊中一架又一架轟炸機,直到迫降,直到用光所有的機油,被敵軍俘虜。

直到那些體面的英國紳士,駕著自己的小船,遊艇,快艇,接他們回家。

我們是逃回來的啊,不,這樣就足夠了,活著就很好了。

那個老頭都不願意抬頭看我們一眼,不是的,他看不見的,可是他多想伸出手來,摸一摸你們年輕的臉。

說我極端吧,我覺得一個好的戰爭電影,必須要反戰才行,其他的都是垃圾啊。



我覺得是這件事:不管是誰,在任何情況下都擁有選擇的權利。

步兵主角,一心只想著求生。影片一開場,就僅有他一個人成功的達到了防線後面。按理來說劫後餘生會引發心中巨大的波瀾,他卻顯得非常平靜,這樣的場景在敦刻爾克,他已經見過了太多。所以遇見法國人埋葬戰友順帶拿了他的鞋子,他也是見怪不怪。並且馬上就和他達成了默契,抬起傷員作為兩人登船的門票,順利來到了船上。

在這兩個人的眼裡,「活著」,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但即便是這樣,法國人也在輪船側翻的時候打開了救命的閘門,英國人在法國人被群起而攻之的時候,依然選擇挺身而出保護他。

月光石號的船長是個典型的英國紳士。從他駕駛的船來看,他收入應該不低,這條船儼然也不是糊口用的。但他第一時間響應國家的號召去敦刻爾克接戰場上的士兵,並且是帶上兒子親赴戰場。遇到被魚類轟炸的船員,他細心告知孩子這屬於應激反應,並讓他好好休息。船員因為害怕回到戰場大聲與他爭執,他依然堅守自己的選擇。「像我這麼大年紀的人發動了戰爭,為什麼要讓孩子們去送死?」

因為爭執,喬治不幸喪生,在船員問起他情況是時候,船長兒子告訴他「他會沒事的」。他讚許的向兒子點了點頭,目前需要大家動員起來救助士兵,沒必要給任何一個人添加不必要的情緒波瀾。並且在回到英國後,老紳士積極奔走,為喬治爭得了榮譽。這種細緻,讓他成為了片中英國愛國且優雅的老男人的典範。

飛行員的舉動不必多說,真是戰鬥至最後一顆子彈。當然最重要的,他的出現給了沙灘上的士兵莫大的勇氣。當影片開頭有士兵憤然「他媽的我們的空中支援呢?」,這份不安終於有了一個解答,他給了海灘上40萬人活下去的勇氣。或許這也是他最後不願意讓飛機就這麼墜毀而選擇迫降的原因之一吧。

對於小角色同樣如此。影片的最後,士兵因為自己吃了敗仗而內心不安,他擔心自己受到人民和國家的譴責,擔心自己背上懦夫的罵名,以至於在有人敲他火車車窗的時候都不敢抬起頭來看。好在老人遞過來的是啤酒和擁抱,「回來就好」,這是對於成功撤退的33萬人最暖的安慰。

戰爭會改變很多東西,它會釋放出人性最醜惡的一面,這也是我們厭惡戰爭的原因。但是不要忘記,即便在這樣的情況里,我們依然擁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選擇給他人生的希望,我們可以選擇挽救更多的生命,我們可以選擇有尊嚴的給自己一個結局,以及最重要的一點:當一切都不如期許那樣美好,我們依然可以向周圍散發善意。



《敦刻爾克》帶給我的思考:

戰爭是殘酷的,毫無疑問,希望它成為更多人的毫無疑問。

戰爭最殘酷的地方不是奪取生命,而是讓群體中的個體全部處於極度的恐懼和不安之中,並且誰都無能為力,只能等待上帝的裁決。

在戰場上生存下來需要運氣,活下來是運氣乘以運氣的小概率事件,也許恰好是你逃跑的位置偏左一點點,恰好那顆魚雷瞄準的船你沒擠上去,恰好那個在艙外的兄弟願意在逃生之前把艙門打開,恰好有個飛行員瞄準擊中了敵機,恰好你醒來的時候軍官的船還未走,恰好……

這些生機,可能是你奮力逃生得來,也可能恰恰是慢了一步……它毫無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更無法通過努力來確保增加生機。你在那樣把生命交給魔鬼的地方,並不知道做什麼才是「對」的,無數人的命運被諸多因素共同作用,誰也沒辦法在這麼多變數里,算出準確的應對,你可以寄希望於敵軍飛行員的毫釐之差,或是身邊某個兄弟的義氣和人性,甚至僅僅是醒來得早一點。

試想這樣一個地方,處處都是死亡的陷阱,也沒有任何正解確保你獲救,從踏入的第一秒,直到戰爭結束或你的死亡,恐懼和焦慮永不止息,充滿了未知的危機。你本人、你的親人朋友,所有愛你而你也愛的人,再不能安枕。

而人們為了獲取這樣渺茫的生機,還要拚命去摧毀敵人的生機。

絕望嗎?

生路遙不可及很可怕,根本沒有一條確切的生路更可怕。

《敦刻爾克》里溫情感人的力量,令我心生敬意,也讓我感到脊背發涼。

愛讓人們團結互助,恨也就從此滋生。

有親就有疏,有傾向就有遠近,有家國民族的概念,就會有相對的「外人」,這是一種立場。在絕境中,為「我軍」吶喊,為「我方飛行員」助威,為「我國人民」鼓掌,同樣,在為了「我方」的生機和利益,與人競爭、敵對、廝殺。

今天是「保家衛國」,明天可能是「捍衛地球」,有認同和群體的同時,總會有新的競爭對手,而在所有的手段里,人類無法放棄軍事鬥爭。

戰爭殘酷我們明白了,可是永遠永遠,人還要在這樣爭鬥的宿命里,去挑戰恐懼,去慷慨赴死,為正義或為生存到最後都不那麼重要,人類群體的命運,已經無法掌控在哪一個個體手中,那股不可控的力量,會帶我們走向終點。

而在那之前,我仍願:

世界和平。



不知道戰爭背景,不知道電影內容,不知道導演、演員都有誰,只因為在微博上看到諸多好評,就奔到電影院看了這部戰爭電影《敦刻爾克》。作為戰爭電影,它給我了戰爭給人最直接的感受——殘酷、肅殺、希望。

一、湯米、道森、柯林斯從他們三個人為線索,以小襯大,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了。

海陸空三條線,三位代表人物道森、湯米、柯林斯,他們都成功了完成了自己身上被賦予的使命,他們成功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也成功了。

陸地上,湯米經歷五次死亡絕境,最終死裡逃生的他乘著道森的月光號回到英國,毫無疑問他是幸運的,他也代表了無數死裡逃生的英國士兵。

海上,道森,主動貢獻自己的月光號,主動駕船出發去敦刻爾克,途中救了一個海軍、一個飛行員,到達敦刻爾克之後,又救了不少陸地兵,關鍵時刻,他的民族榮譽感責任感立現,他代表了關鍵時刻貢獻自己船隻的救人的無數英國平民、商人。

空中,柯林斯,擊退德軍三波而進攻,最後他能活著被捕也是對他的能力和成功最好的見證。

二、看完電影后的三大失落。

第一大失落:柯林斯被德軍活捉。很多人應該和我的感受是一樣的,看著自己的愛機在油盡燈枯中消逝,柯林斯的內心應該是更多的不舍和傷心,這一幕的構圖和色彩構成也是分外的壯烈,他成功了,本應該是英雄歸來的他,卻被捕了。

第二大失落:亞歷克斯之死。

亞歷克斯,只是一個為了撤退的法國軍人。面臨死亡,生存的本能就會被凸顯,作為一群英國人中的法國人,亞歷克斯只能被推出來,他是一個好人,他的機智多次救了湯米,他只是想活下去,但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他還是在即將成功的前一刻失敗了。

第三大失落:喬治之死。

喬治,是道森兒子的朋友,他為了讓生活更加有意義,為了讓父親刮目相看,他跟著道森父子啟航了,他救了海兵,他卻因為海兵而死,他的死我沒有看透導演的用意,只是令人覺得分外的遺憾。

三、三大希望

第一次希望:以月光號為代表的個人遊船、商船等各種小船出現在敦刻爾克的岸邊,所有的士兵沸騰了,就連天空都散發了無限的希望;

第二次希望:柯林斯在飛機燃油用盡的情況下,還能擊落德軍最後一架戰機。柯林斯是整部電影中我覺得是導演塑造的最成功和典型的英雄人物,雖然,我們一直看不到他的全臉。

第三次希望:當湯米他們回到英國,坐火車來到倫敦的時候,他們看到的不是譴責和批評,反而是最熱烈的迎接,就像在外闖蕩久了的孩子, 最後落葉歸根,回到家鄉,父母一句回來就好一樣親切,陸地兵們他們內心的希望被重新點燃。

看完電影,忘不了那滿天燦爛的夕陽。


回家對正常世界處於和平生活中的我們來說,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是給父母一個電話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但是在那一年的Dunkirt 回家是個奢望。

戰爭永遠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人性在恐懼和貪婪當中盡顯其中的惡劣面。在戰爭面前堅持道德的原則是一個很艱難也是很值得讚揚的事情,你無法苛責他們為了留住自己的命去做的各種違反紀律,違反道德的事情,你沒資格,因為你知道在面臨相同的情境下,你很有可能做得更差。

戰爭是否要勝利?英法聯軍被納粹逼到了Dunkirt海岸,屯縮在那樣一個狹小的地域里,大片的陸地都被納粹佔領。聯軍只能外逃 ,逃到一峽之隔的英格蘭,無力反抗。這樣的失敗的軍隊,是可恥的嗎?是嗎?不是。任何一個在戰場上揮灑汗水的戰士都是勇士,生活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在炮彈的陰影下,生活在隨時會丟掉性命的恐懼下。所以對每一個活著回來的戰士,他們是祝賀的,是激動的,是敬畏的。They are heroes.

平民的力量是領導者容易忽略的。當大型軍隊的驅逐艦被轟炸機當作靶子,平民們的艦艇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場撤退正是在無數平民們的努力下,達到了遠超於預期的成果———成功撤退33萬英軍。雖然有7萬多人死去,但這33萬英軍以及接下來救援的法軍將會組成一支龐大的堅挺的隊伍,向納粹發出怒吼。

作為一個領導者,帶領軍隊的領導者。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臨危不懼,對環境,戰況有著清晰而正確的估計。Dunkirt英軍軍官在危難時刻能指揮有序,最後甚至放棄撤退的機會和士兵一起堅守戰線,這樣的軍官是智士中的勇士,是值得我們尊敬和銘記的。

戰士的奉獻精神是偉大的。在機油所剩不多的情形下,面對返回國家保住性命和犧牲自己消滅敵軍轟炸機的艱難抉擇中,他決定犧牲自我。小我大我是一個亘古的命題,人們在命題中的選擇決定了他們人生的寬度和廣度。命題說起來簡單,但實踐起來難於上青天。很少人會有這種勇氣直面敵軍,然而正是這樣的少數人才更加值得人尊敬。迎著霞光的士兵燒毀了自己的戰鬥機,淡定的看著自己被包圍,被抓,被帶走,不曲的脊樑沉默的書寫著作為軍人的傲骨。



【部分涉及劇透 慎入】

看這部電影的當下,心情還是很壓抑的,耳邊一直是轟鳴和槍炮聲,曾經想中途離場,還好電影后半段有所緩和,看完這部電影,除了壓抑之外,還有很多更新的感受。

1、和平萬歲:影片一開頭就是逃離的場景,機關槍不停地掃射,看著男主拚命逃亡,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後來在沙灘上,看到有英國士兵被飛機扔下的炸彈炸飛,更是慘絕人寰,當時就感覺戰爭太殘酷了,和平最重要。

2、人人平等:電影當中英國士兵和法國士兵被分成了兩個陣營,當法國士兵眼睜睜看著英國士兵登上軍艦返鄉的時候,估計他們都是絕望的,這也是吉布森假扮成英國士兵的原因,男主知道他不是英國士兵卻沒有拆穿他,正如他所說的,吉布森也只不過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他和所有人一樣,也想回到自己的家鄉。電影當中體現出人人平等除了國籍之外,還有階級的平等,不過被淡化處理了。

3、戰爭之下沒有好人壞人之分:電影前半段把將軍塑造得像是一個不顧人命的人,但是最終卻證實了他是一個所謂的好人,留下來繼續幫助法國士兵逃離敦刻爾克。同樣的,亞歷克斯一開始給人的感覺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在緊要關頭推吉布森送命,但是到最後你回發現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甚至是非常有責任感的士兵,所以逃離對他來說是一種負擔和恥辱,當然最後人民的熱情反應融化了他這個心結。

4、寬容是成長的一部分:落魄的上校誤傷了喬治,喬治最後不幸去世,他的好友在皮特最開始從恨到不理解再到釋懷,甚至幫助上校去度過自己的障礙,這是一個青年人不斷成長的過程,讓人感受到了寬容的力量。

以上是自己一點點感受,電影很好,但是我不會二刷了。

真的比較壓抑。



用膠片復活了的歷史

說實話,諾蘭拍《敦刻爾克》很用心。

他的演員選角,表演,攝影都無可挑剔。

儘管在影片的節奏,配樂,以及煽情等方面,不如《蝙蝠俠》和《星際穿越》等他的其它代表作而得到觀眾的一致認可。

因為這是歷史片,可以感覺到歷史因素對於諾蘭的壓力。

他不能像昆汀一樣,用《無恥混蛋》這樣的方式,完全重構歷史。

所以,他需要用另外的方式來表現歷史。

諾蘭的方法就是,完全用膠片來拍攝,盡量減少CG特效

影片的拍攝中,諾蘭交替使用了65mm的膠片和IMAX格式的膠片,所帶來的效果驚人,完全將觀眾帶入了20世紀40年代的歷史氛圍之中。

喜歡攝影的朋友都有感觸,以135全畫幅的膠片為例,實際上2000萬以上的數碼相機,在解析度上,已經與膠片完全一樣,不用說現在的數碼全畫幅相機已經朝向5000萬像素進發。

但是,基於CMOS光電信號轉換的數碼相片與基於銀鹽化學反應而來的膠片成像,在成像的色彩,層次,以及虛化的自然度等方面,還是有明顯的不同。

表現在諾蘭的《敦刻爾克》上,就是膠片成像的厚重感。

比如表現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和海水中的屍體

比如,表現大洋上空戰的廣闊和壯觀。

儘管膠片拍攝將帶來後期製作和處理的巨大成本,但諾蘭為了拍好《敦刻爾克》也是不惜成本了。

數碼拍攝,製作,與CG已經是好萊塢的大趨勢。

對於諾蘭這樣的一線大導,後續電影是否還能夠堅持使用傳統的膠片拍攝,而帶給我們更多的視覺大餐?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有一年我出車禍了,唉,其實沒啥大事,輕微腦震蕩,我躺在醫院的時候還在想,大腦經過撞擊之後,如果我沒有變腦殘,我應該變的更聰明,開發出新的大腦突起,隨著突起的增多,我可能會觸發某些隱藏的天賦。

然而,並沒有,一點變化也沒有,除了站起來頭暈,吃點飯想吐,平衡感特別差,直線都走不了,跟喝了小酒一樣。

我爹在醫院陪床,晚上的時候,他說我帶你出去吃飯吧,我說暈,他說,我扶著你嗎,就到醫院門口。

我在醫院呆了兩天,悶的發瘋啊,我就說,辣好吧。

結果他到飯店,是跟別人這樣說的:


.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敦刻爾克》?

TAG:敦刻爾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