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誕生在中國》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周迅配音的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是否讓你感動,在你心裡,這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1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鮮有廢客

,影評人,在讀影視文學碩士;約稿或轉載請加...

對於一個成立才8年的廠牌,「迪斯尼自然」在製作紀錄片方面的獨特得從它對於紀錄片的變革上找尋,這種對於嚴肅科教紀錄片的「反叛」讓「迪斯尼自然」能夠在業界獨樹一幟,用一種「泛人性化」的方式來結構整...
查看全部

對於一個成立才8年的廠牌,「迪斯尼自然」在製作紀錄片方面的獨特得從它對於紀錄片的變革上找尋,這種對於嚴肅科教紀錄片的「反叛」讓「迪斯尼自然」能夠在業界獨樹一幟,用一種「泛人性化」的方式來結構整部電影,將故事片的發展放置於自然紀錄片的方式,應該算是「迪斯尼自然」的獨特風格。

家族情結的瀰漫

如果我們看完這部79分鐘的紀錄片,想必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電影中三條主線囊括的「家」的觀念,不管是雪豹和兩個孩子的悲劇故事,還是熊貓和孩子的戲謔式安排,亦或者是金絲猴家族「分合」式的劇情發展,都用「家」這樣一個主題來敘述每條線索的故事發展。

電影的三條線索並不是單一的主題循環,而是三個不同主題的生髮,在雪豹的這條線索中,領地的「保護與失去」成為了最突出的生存問題,雪豹作為三江源生物鏈中的頂層,並不是「衣食無憂」,恰恰相反,它面對的是需要時刻巡查周圍的環境,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行動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它還須時刻警惕同類的競爭,而這就是雪豹線索中的兩個轉折點,當雪豹「達娃」第一次面對入侵者的挑戰,因為她的強壯和保護孩子的責任感,加上當時對手的勢單力薄,所以達娃戰勝了對方,守護了自己的領地;但是第二次,情況則大為不同,達娃面對的是三隻成年雪豹,自己領土的喪失,意味著她可能會失去食物的來源,而在後來一次獵捕的失敗導致自己前爪受傷,她終要面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之境,儘管在雪豹的故事中,同樣存在母子間的溫暖和深情,但是悲劇性的結章節附註定了「母子分散,落難兄弟」的大自然手筆,這種劇本才是真正的悲戚。

但是在同樣的母女親情線索上,四川熊貓表現的不再是生存問題,而是「成長」。小熊貓對於爬樹和獨立的嚮往,熊貓媽媽對於幼年熊貓的保護和不舍,這種矛盾的對立成為熊貓線索的主題。電影在處理這段對立的時候,並沒有使用雪豹線索中的危機四伏,而是換之溫馨、戲謔的氛圍營造,這種處理方式當然和每種動物給觀眾的直觀印象有關,雪豹自然是「孤獨的殺手」,熊貓也自然是「呆萌的代名詞」,就像金絲猴給人那種「靈動的搗蛋鬼」一樣。而最後熊貓母女的分別,電影也用了一種人性化的視角去渲染一種人世間才有的至親至情。

當然,對於金絲猴來說,它面對的既不是生存上的抉擇,也不是獨立和保護的問題,對於這種群居動物來說,它有一種對於家庭的渴望但是被排斥,有一種對於自由的渴望但是被恫嚇,電影用一隻小金絲猴的社群選擇來試圖闡釋類似於人類般的存在抉擇。

小金絲猴在經過家庭的疏遠、選擇和流浪猴的群居、父親和流浪猴首領的爭鬥、再到拯救自己的妹妹,直至再次被家庭認可,成為家族英雄,這種戲劇化的情節安排無疑和好萊塢類型片中的某些情節相契合,來自於好萊塢的「迪斯尼自然」將一種《荒野生存》般的流浪少年的歷險變異到了《我們誕生在中國》這部紀錄片中。

屬於古老中國的「天地造化」

作為本片的導演陸川,不同於「迪斯尼自然」之前的八部自然紀錄片的任何導演,其他導演一般是生物學方面的專業紀錄片導演,而陸川則是故事片導演,差異的存在並不是讓電影的水準下降了,而是在紀錄片的風格方面,增添了不少「中國味道」。

本片用四季來作為時序推動故事發展,利用交叉剪輯同時敘述三條主線故事和數個輔線場景,並且故事由春天而起,入春天而終,這種經緯分明的故事構架以及開端結尾相連的循環方法,將東方哲學中的「天地造化」頗為巧妙的演入其中。

其實這種東方式的內核風格並不僅僅存在於這些外在的故事架構中,它也同時存在於每個主線故事中的傳統倫理之道。雪豹故事中的生存困境則是對中國傳統的「天人關係」的探討:人依賴於天,但天卻起伏於人,人順天則平,逆天則覆。雪豹「達娃」的生死安否則是用這種「天人關係」來進行草蛇灰線般的闡釋;同樣,在熊貓一線中,則是對傳統「父子」關係的推演,當然這裡是「母女」,不過內核一致,用「子」的對抗和「父」的關佑進行一種別樣的對話;金絲猴一節則是「宗族」的歸順和叛離,小金絲猴的離家——入群——救族——歸家,這種人物際遇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則是對於傳統中國「氏族」理念的剖析。

而在丹頂鶴的那條輔線上,那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展露無遺,尤其提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每一次仙鶴的離去象徵著一個生命的逝去」,這種將民族文化符號和自然紀錄片中的動物相結合,應該算是「迪斯尼自然」片廠所作出的第一次嘗試吧!

其實一部紀錄片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這種意義含量方面的事情向來不該被測量,尤其是當《我們誕生在中國》這部紀錄片上映之後,因為紀錄片展現給我們的往往是一種自然手筆下的璞玉,而不像故事片那樣,是一種人為操縱下的雕琢。



對於一個成立才8年的廠牌,「迪斯尼自然」在製作紀錄片方面的獨特得從它對於紀錄片的變革上找尋,這種對於嚴肅科教紀錄片的「反叛」讓「迪斯尼自然」能夠在業界獨樹一幟,用一種「泛人性化」的方式來結構整部電影,將故事片的發展放置於自然紀錄片的方式,應該算是「迪斯尼自然」的獨特風格。

家族情結的瀰漫

如果我們看完這部79分鐘的紀錄片,想必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電影中三條主線囊括的「家」的觀念,不管是雪豹和兩個孩子的悲劇故事,還是熊貓和孩子的戲謔式安排,亦或者是金絲猴家族「分合」式的劇情發展,都用「家」這樣一個主題來敘述每條線索的故事發展。

電影的三條線索並不是單一的主題循環,而是三個不同主題的生髮,在雪豹的這條線索中,領地的「保護與失去」成為了最突出的生存問題,雪豹作為三江源生物鏈中的頂層,並不是「衣食無憂」,恰恰相反,它面對的是需要時刻巡查周圍的環境,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行動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它還須時刻警惕同類的競爭,而這就是雪豹線索中的兩個轉折點,當雪豹「達娃」第一次面對入侵者的挑戰,因為她的強壯和保護孩子的責任感,加上當時對手的勢單力薄,所以達娃戰勝了對方,守護了自己的領地;但是第二次,情況則大為不同,達娃面對的是三隻成年雪豹,自己領土的喪失,意味著她可能會失去食物的來源,而在後來一次獵捕的失敗導致自己前爪受傷,她終要面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之境,儘管在雪豹的故事中,同樣存在母子間的溫暖和深情,但是悲劇性的結章節附註定了「母子分散,落難兄弟」的大自然手筆,這種劇本才是真正的悲戚。

但是在同樣的母女親情線索上,四川熊貓表現的不再是生存問題,而是「成長」。小熊貓對於爬樹和獨立的嚮往,熊貓媽媽對於幼年熊貓的保護和不舍,這種矛盾的對立成為熊貓線索的主題。電影在處理這段對立的時候,並沒有使用雪豹線索中的危機四伏,而是換之溫馨、戲謔的氛圍營造,這種處理方式當然和每種動物給觀眾的直觀印象有關,雪豹自然是「孤獨的殺手」,熊貓也自然是「呆萌的代名詞」,就像金絲猴給人那種「靈動的搗蛋鬼」一樣。而最後熊貓母女的分別,電影也用了一種人性化的視角去渲染一種人世間才有的至親至情。

當然,對於金絲猴來說,它面對的既不是生存上的抉擇,也不是獨立和保護的問題,對於這種群居動物來說,它有一種對於家庭的渴望但是被排斥,有一種對於自由的渴望但是被恫嚇,電影用一隻小金絲猴的社群選擇來試圖闡釋類似於人類般的存在抉擇。

小金絲猴在經過家庭的疏遠、選擇和流浪猴的群居、父親和流浪猴首領的爭鬥、再到拯救自己的妹妹,直至再次被家庭認可,成為家族英雄,這種戲劇化的情節安排無疑和好萊塢類型片中的某些情節相契合,來自於好萊塢的「迪斯尼自然」將一種《荒野生存》般的流浪少年的歷險變異到了《我們誕生在中國》這部紀錄片中。

屬於古老中國的「天地造化」

作為本片的導演陸川,不同於「迪斯尼自然」之前的八部自然紀錄片的任何導演,其他導演一般是生物學方面的專業紀錄片導演,而陸川則是故事片導演,差異的存在並不是讓電影的水準下降了,而是在紀錄片的風格方面,增添了不少「中國味道」。

本片用四季來作為時序推動故事發展,利用交叉剪輯同時敘述三條主線故事和數個輔線場景,並且故事由春天而起,入春天而終,這種經緯分明的故事構架以及開端結尾相連的循環方法,將東方哲學中的「天地造化」頗為巧妙的演入其中。

其實這種東方式的內核風格並不僅僅存在於這些外在的故事架構中,它也同時存在於每個主線故事中的傳統倫理之道。雪豹故事中的生存困境則是對中國傳統的「天人關係」的探討:人依賴於天,但天卻起伏於人,人順天則平,逆天則覆。雪豹「達娃」的生死安否則是用這種「天人關係」來進行草蛇灰線般的闡釋;同樣,在熊貓一線中,則是對傳統「父子」關係的推演,當然這裡是「母女」,不過內核一致,用「子」的對抗和「父」的關佑進行一種別樣的對話;金絲猴一節則是「宗族」的歸順和叛離,小金絲猴的離家——入群——救族——歸家,這種人物際遇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則是對於傳統中國「氏族」理念的剖析。

而在丹頂鶴的那條輔線上,那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展露無遺,尤其提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每一次仙鶴的離去象徵著一個生命的逝去」,這種將民族文化符號和自然紀錄片中的動物相結合,應該算是「迪斯尼自然」片廠所作出的第一次嘗試吧!

其實一部紀錄片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這種意義含量方面的事情向來不該被測量,尤其是當《我們誕生在中國》這部紀錄片上映之後,因為紀錄片展現給我們的往往是一種自然手筆下的璞玉,而不像故事片那樣,是一種人為操縱下的雕琢。



推薦閱讀:

la la land
《我的戰爭》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推薦?
《少年巴比倫》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美國電影 |